《大气层》教学设计_建筑-建筑QC.pdf





《《大气层》教学设计_建筑-建筑QC.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层》教学设计_建筑-建筑QC.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设计方案大气层 大气层教材设计 授课对象:八年级 教授者:章节: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 课时:第一课时 45 分钟 教材分析 本章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天气与气候中的第一节大气层。本节首先通过读图,分析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变化;在掌握大气垂直分布的基础上,尝试对大气的分层,了解大气的分层规律。最后着重介绍了对流层的特点,并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理解空气对流的形成机理。学情分析 1、大气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之一,是真实存在又是比较抽象的,尤其是空气的对流活动。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他们有较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经
2、验或创设形象的物理情景,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知识。2、学习这节内容对接下来的温度、大气压等内容的学习起着重要的铺垫的作用。这节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掌握好本节课内容,对今后的学习生活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并说出大气层的作用。能够正确解读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及其特点。能够准确说出大气的五个分层。能够描述出对流层的特点以及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形成机理。2、过程与方法 联系实际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并自主归纳大气层的主要作用。仔细观察并分析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说出大气温度的分布特点。根据大气温度的分布特点,小组讨论,对大气进行
3、分层。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演示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归纳总结出空气对流运动的形成机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大气的重要性,增强保护大气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现象中探究问题本质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气层的垂直分布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对流层的特点以及空气对流运动的形成机理。教学方法 呈现法、演示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器材:铁架台、对流管、酒精灯烧杯、线香、橡皮泥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触发思维(5 分钟)大气层的存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首先,老师播放有关宇航员在太空中通过无线电交流的简短视频,在
4、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提出问题:在月球上直接讲话听不到声音,而在地球上可以直接听到,这是为什么呢?老师讲解:这是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是真空的环境,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地球外面包围着一层大气。PPT 演示: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地球大气层照片。学生带着问题仔细观看视频,看完视频,大胆发言,各抒己见。通过视频播放,设疑,激发学生思考,并引出课题大气层;同时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物质的科学态度。第二环节:呈现新知,传授新知(30 分钟)一、大气层的作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提问: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大气层的存在?老师总结:是的,我们人呼吸着空气,各种天气的形成,飞
5、机、小鸟的飞行,夜空中流星的闪过 PPT演示:相应现象的图片。老师提问:接下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大气层,地球会怎么样呢?大气层具体的作用有哪些?老师总结:1、大气层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之一;2、大气层的存在使各种天气现象得以发生;3、大气层具有保温作用,减小了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差;4、大气层具有保护作用,阻挡了大部分紫外线辐射和小天体的撞击。学生思考讨论,大胆发言,各抒己见;认真听老师讲解,做课堂笔记。通过与实际生活经验的联系,让学生从身边熟知的现象中发现科学道理,体会大气层的重要性;通过反问,让学生自主的思考,讨论,总结大气层的作用,培养他们的分析总结能力。二、大气的温度 教师活动
6、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老师提问:我们在爬山的时候,常会感到越爬到高处,气温越低,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T演示:日本富士山的图片 继续提问:为什么在同一座山中,山脚草木欣荣,而山顶是冰天雪地,为什么会相差这么多呢?气温和高度有何关系?PPT演示: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老师提问:这是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请大家仔细分析这张图,前后左右 4 人一组讨论一下,归纳出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看哪个小组总结出的规律既准确又全面。老师随机抽取 3 个小组代表发言。老师总结:根据这幅图,我们可以得到一下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2、在 0-1
7、2 千米、55-85千米之间,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下降;3、在12-55 千米之间,大气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升高;4、在 85 千米以上,大气温度又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学生仔细读图,小组讨论,合作总结;认真听老师讲解,做课堂笔记。从实际生活入手,借助生活体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引起思维,激发兴趣,最后又回归到科学知识上来;学生自主读图分析,意在锻炼学生的读图以及总结归纳能力。三、大气的分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提问: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那么根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把大气分成几层,请大家同样 4 人为一组讨论,并把结果填写在课本 48 页的这张表中。老师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气层 教学 设计 建筑 QC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