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1.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引起世界关注,下列有关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飞船与天宫空间站分离返回舱主降落伞打开缓冲发动机点火启动D.返回舱成功着陆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的变化是化学的思维方式之一。如图是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微观示意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NaCl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C.很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D.离子具有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2、83.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最宝贵的资源。通过学习化学,我们对水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性质: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的性质也随之发生变化B.物质用途: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C.微观构成: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由此推断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D.宏观组成: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下列小慧同学对常见化学物质归类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氧化物:冰水、干冰、四氧化三铁B.盐:氯化钠、碳酸钙、纯碱C.镀态氮肥:硫酸镂、硝酸镂、硝酸钾D.有机物:甲烷、醋酸、维生素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第2页,共25页D.蒲称量氢氧化钠固体6.下列对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分析不合理的是()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滤纸可能破损B.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可能用的是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C.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时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一一量取水时俯视刻度线D.CO还原氧化铁时,玻璃管内发生爆炸一一加热前可能没有排尽装置内空气7.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以免空气对流促进火势蔓延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
4、逃离8.下列是“小马虎”同学的化学笔记片段,其中正确的是()A.100g洁净干燥的空气中,氮气约占7 8 g,氧气约占21gB.20g熟石灰加入至U8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得到石灰水的质量小于100gC.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因为铝的化学活动性不如铁强D.pH=6的降水呈酸性,属于酸雨9.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为丙烷,丙烷(化学式:C3H8)燃烧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O氢原子O氧原子碳原子A.甲属于有机物,丙、丁都属于氧化物B.生成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4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8D.丙烷燃烧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0.下列物质或试剂在空气中敞口
5、放置,因发生化学变化溶液质量减小的是()A.浓盐酸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11.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医院使用“来苏水”进行杀菌消毒,“来苏水”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对甲基苯酚(化学式为:c7H8。)。下列有关对甲基苯酚的叙述正确的是()A.质量观:对甲基苯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B.元素观:对甲基苯酚由7个碳元素、8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C.微粒观:对甲基苯酚分子由7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D.变化观:对甲基苯酚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2.学习中及时总结归纳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下列知识内容整理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生活B”散观构成
6、真空包装一一防止氧化而变质降低水硬度方法煮沸和过滤加入干燥剂CaO 防止受潮腐败金和金刚石由原子构成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氯化钠由Na+和 构 成C.物质鉴别D.性质与用途棉线和羊毛一一灼烧、闻气味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烧的木条纯碱和烧碱一一用稀硫酸熟石灰呈碱性改良酸性土壤盐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除锈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一一用于灭火A.A B.B C.C D.D13.已知X是“五金”(五金:金、银、铜、铁、锡)之一,下面是有关金属X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l)X+2HCl=XC12+H2T第4页,共25页 M g +X(N O3)2=M g(N O3)2+XX+2 A g N O3=X(N O3)2+2 A
7、 g X +Z n S()4 不反应则下列相关分析判断不正确的是()A.金属X 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 价 B.X 的金属活动性M g X F eC.金属X 可能是金属锡 D.X 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1 4 .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用洗洁精去除油污与汽油去除油污利用的都是乳化作用B.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后所得溶液的p H =7C.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则核内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1 5 .下列鉴别或除杂方法不合理的是()B.B选项物质杂质除杂试剂及方法Ac o
8、2H20通过足量浓硫酸BKN O3N a C l溶解制成饱和溶液、蒸发结晶CC a C l2H C 1加入过量的C a C()3、过滤DN a 2 c O 3N a H C O3充分加热A.AC.CD.D1 6 .下列图像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生成气体质量小6质!A.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时间八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 n()2 的情况下产生。2o滴加水的质量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入水T,几优质里-gD./向H2s。4和CuS0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0 NaOH溶港质量g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4.0分)17.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其物质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事物
9、发展的一般规律,而特殊性使化学科内容多彩多姿。根据题意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2)“可燃冰”不 是“冰”,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有的化合物不含金属阳离子也属于盐,写 出 一 种 此 类 盐 的 化 学 式。18.“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不可解息!恢复线下教学防疫从自身做起。(1)起床后,测体温。测体温时水银体温计中汞柱会上升的微观原因是 O(2)上学时,佩戴口罩。口罩所起的作用相当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 操作。(3)到校后,及时消毒。“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起到重要作用。已知:“84消毒液”不能
10、与洁厕灵(主要成分稀盐酸)混合使用,若混合使用不但会失效,还会产生有毒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lO+2HC1=NaCl+H20+X T,则X的 化 学 式 为.(4)新 鲜 瓜 果 蔬 菜 主 要 为 人 体 提 供 的 营 养 素 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4.0分)19.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和生活。请回答:(l)tjc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第6页,共25页A.将温度升高到t2C时,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11、B.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未达到饱和状态C.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是氯化钾D.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溶质析出(2)聊城市多县市区都进行了地下水管道改造升级,使雨污分离,充分利用水资源。目前主要的净水方法有沉降杀菌蒸储吸附过滤等,把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的自来水,选用的合理方法顺序是(填数字序号)。(3)“无人机”与“智能驾驶”已成为智能科技的焦点(如图3),其中无人机材料需具有高强度、高韧性、热膨胀系数小、抗疲劳能力和抗振能力强、机身轻、隐身性强等多种优良性能于一体。则 无 人 机 用 到 最 多 的 材 料 应 是 下 列 材 料 中 的。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12、2 0.化学是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的科学。从海水中提取镁、制“碱”,都体现了人类改造物质的智慧。结合下列流程图(其中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相关问题:-三种溶液一 字 r 吸氧、碳酸化 一 相盐-j-精盐水-NaHCOs-海 水 一E、+IV 9 诵由母 港 一-Mg(OH):MgCh 七,Mg石灰乳CaO-贝壳(1)提纯物质常用转化的方法,就是将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而除去。粗盐中含有MgCl2,Na2sO4、Ca。等可溶性杂质,通过步骤1,再利用过滤操作进行除杂提纯。步骤I加 入 下 列 三 种 溶 液 正 确 的 先 后 顺 序 为。(填字母序号)A.稍过量的Na2CC)3溶液B.稍
13、过量的BaCk溶液C.稍过量的NaOH溶液理论上用过量的 溶液(填化学式)代替NaOH和Bad2两种溶液,也可以达到相同的实验目的。(2)步骤H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上 述 流 程 图 中 未 涉 及 到 的 基 本 反 应 类 型 是。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22.0分)2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请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2)实验制取气体时,组装好仪器后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3)若用BE装置组合制备一瓶常见气体,则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任写一个)。(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14、小的气体。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镀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若制取并收集一瓶氨气应选择的装置组 合 是(填 写 序 号)。(5)某同学利用空塑料输液袋(如图F)收集氧气,验满时,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玻璃管(填“a”或 b”)端,如果复燃,则证明已经收集满。2 2.在学习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后,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对稀盐酸与下表中的四种物质的溶液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作出判断。并进行实验验证:物质 NaOH溶液 Na2sO4溶液 Na2cO3溶液 AgNC)3溶液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结论 能反应不能反应能反应能反应第 8 页,共 25页【提出问题】对于上述无明显现象的反应,如何设计实验
15、进行验证?【设计并实验】为了验证NaOH溶液与稀HQ能发生化学反应,小刚设计了实验方案如表: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盛有稀盐酸试管中,振荡无明显现象稀HC1与NaOH溶液能发生化向步骤所得无色溶液中滴加几滴酚 学反应醐溶液溶液呈无色【反思与评价】小刚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拓展迁移】(1)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是写出另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2)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可能有几种情况,可 能 的 溶 质 组 合 情 况 分 别 是(填 化 学 式)。【归纳总结】通过以
16、上实验分析,对于无明显现象的反应,验证思路可以是:(I)验证新的生成物是否存在。(口)验 证 是否消失。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10.0分)超市卖的纯碱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纯碱样品中Na2c。3的质量分数。请你细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通过计算作答:11g纯 碱 样 品934g稀盐酸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不饱和溶液(1)恰好反应后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 _ _ _ _go(2)求 反 应 后 所 得 溶 液 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写 出 计 算 过 程,结果精确到0.1%)。第10页,共25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
17、】c【解析】解:A、飞船和空间站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B、降落伞打开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C、发动机点火有燃烧过程,有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正确。D、返回舱着陆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错误。故选:Co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D【解析】解:
18、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时,在化学变化中易失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时,在化学变化中易得电子。所以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得失电子,与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故 A 正确。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核是不变的,故 B 正确。C、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很多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故 C 正确。D、离子具有稳定结构,但最外层电子数不都是8。如锂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故 D 错 口1天。故选:DA、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及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来分析;B、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变化来分析;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D、根据离子结构来分析。要想解答
19、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3.【答案】A【解析】解:A、水发生三态变化时,水这种物质没变,水、水蒸气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因此水的性质也不变,故 A 符合题意;B、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 B 不符合题意:C、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由此推断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 C 不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AoA、根据水的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来分析;B、根据
20、水的作用来分析;C、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来分析。本题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解题时根据分子的性质、水的用途、电解水的实验结论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4.【答案】C【解析】解:冰水(冰是固态的水)、干冰(固态的二氧化碳)、四氧化三铁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氯化钠、碳酸钙、纯碱(碳酸钠的俗称)均是由金属离子(或核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都是盐,故选项说法正确。C、硝酸钾中不含钱根离子,不是钱态氮肥,故选项说法错误。D、甲烷、醋酸、维生素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 选:CoA、氧化物是
21、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C、根据镀态氮肥是含有钱根离子的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等除外),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盐、有机物、氧化物、钺态氮肥的特征、熟第12页,共25页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A、量筒中不能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配制溶液,故图示操作不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 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图示操作不正确;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
22、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正确;D、氢氧化钠会潮解,有强烈的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故图示操作不正确。故 选:CoA、根据配制溶液在烧杯中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注 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答案】C【解析】解:A、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有可能是滤纸破损导致过
23、滤效果不好,故 A 不符合题意;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因此有可能导致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故 B不符合题意;C、量水时俯视会使读数偏大,实际水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 C 符合题意;D、CO还原氧化铁时,玻璃管内发生爆炸可能是没有排尽空气,导致一氧化碳不纯遇到明火发生爆炸,故 D 不符合题意。故 选:CA、根据过滤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B、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C、根据量筒读数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结合实验要点进行判断。7.【答案】B【解析】解: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故选项说法
24、正确。B、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上,是为了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错误。C、救火时,不要贸然打开所有门窗,否则空气流通,使氧气更充足,火势更旺,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不利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气体受热密度变小,有毒气体上升聚集在高处,故要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A、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打开门窗,空气流通,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气体受热密度变小,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灭火的原理、促进
25、可燃物燃烧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B【解析】解: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 1%,不是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B、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常温下,20g熟石灰加入到8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溶解的溶质质量小于1g,故得到石灰水的质量小于1 0 0 g,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锈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锈结构疏松多孔,可以加速铁的锈蚀,故选项说法错误。D,pH=6的降水呈酸性,但不属于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酸雨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山东省 聊城市 莘县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