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邵阳四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湖南省邵阳四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湖南省邵阳四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年湖南省邵阳四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9.0分)1.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 卖炭翁中“伐薪烧炭南山中”。下列变化和“伐薪”本质相同的是()A.抱薪救火 B.煽风点火 C.风雨交加 D.火上浇油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干冰 B.食醋 C.汽水 D.煤炭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红光,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5.钵的某种原子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
2、泛,钺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内中子数为77B.属于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7D.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g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比原子大B.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7.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制冷剂 B.石墨制作电极 C.金刚石裁玻璃 D.氮气作保护气8.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都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家用燃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B.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C.酒精灯使用完毕,用嘴吹灭D.加热氯酸钾制氧
3、气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9.吹灭蜡烛的原理主要是()A.降低温度 B.带走可燃物 C.隔绝空气 D.降低着火点10.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化肥是()A.K2sO4 B.NH4NO3 C.Ca3(PO4)2 D.Ca(H2Po4)211.下列物质溶于水后,其pH值最大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 B.食盐 C.醋酸 D.碳酸钠固体12.如图所示,向盛有水的试管中加入某物质后,U形管B液面降低了一些,A液面上升了一些,则加入的物质是()A.烧碱B.硝酸校第2页,共24页C.食盐D.生石灰1 3 .瘦肉精是食品行业的违禁品,瘦肉精的化学式为J 2 H
4、l 8 c 2队0。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A.瘦肉精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3B.一个瘦肉精分子中含有一个氮分子C.一个瘦肉精分子由3 5个原子构成D.瘦肉精由5个元素组成1 4 .含氧元素质量相同的C O和C O?,具有相同的()A.质量 B.分子个数 C.碳元素质量 D.氧原子个数1 5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T反应前质量/g6 04 532反应后质量/g4 35 41 1aA.表 中“a”的值为1 0B.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
5、比为9:81 6 .最近国外有一种廉价环保的新能源-甲醛,他完全燃烧时发生如下反应:X +3 O2=2 C O2+3 H2O,则X(甲醛)的化学式是()A.C 2 H 6。2 B.C 2 H 6。C.C 2 H 4 D.C H401 7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A.H 2 +C uO C u+H 2 O逑B.C2H5O H +3 O2 2 C O2+3 H2OC.4 F e(0 H)2+02+2 H2O =4 F e(O H)3D.H2C O3=C 02 T +H201 8 .已知金属M、F e、和H活动性强弱关系F e M 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M放入Z n(N O 3
6、)2溶液中,有锌析出B.金属M放入C U S O 4溶液中,金属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C.金属铁(足量)放入M(NC)3)2中,生成Fe(NC)3)3D.金属铁放入AgN0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变大19.除去物质中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选项不纯物质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SO2(H2O)浓硫酸洗气BNaCl(KNO3)水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CZnSC4 溶液(H2sO4)锌粉过滤DCu(Fe)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20.学完酸碱盐知识,我们应该知道不少鉴别物质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能将他们鉴别出来的是()A
7、.KC1 KNO3 Na2cO3 Na2SO4B.BaCl2 Na2sO4 Na2CO3 NaClC.AgNO3 HC1 NaCl HNO3D.CuCl2 NaOH HC1 MgCl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 小题,共 28.0分)21.学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前提。请填空:(1)1个水分子。(2)镁离子。(3)2个汞原子。(4)碳酸钠 o22.水是生命之源。(1)净水过程中,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2)用 可以区别硬水与软水:实验室中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是。23.根据“。2COCO2NaHC()3H2so式浓)六种物质的性质或用途填空(填序号)。如: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的是。(1)
8、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保鲜的气体是 o(2)可 做 干 燥 剂 的 是。(3)能 使 澄 清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的 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O24.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帮助消化的物质,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第4页,共24页(1)E的化学式为(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反应基本类型属于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8.0分)2 5.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o(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 置 的 原 因 是,其中实验 室 制
9、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3)若要制取并收集到干燥的氧气,所选择装置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序号)。(4)若B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5)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收 集 装 置 可 以 选 择(填 字 母 序 号,一种即可);请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 o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5.0分)26.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中和反应的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请你与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作出猜
10、想】(1)甲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s。4 一种物质.(2)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 a 2s O,和 两种物质.(3)丙同学认为溶液中的溶质是N a 2s。4和N a O H两种物质.【查阅资料】N a 2s O,溶液显中性.A 1与强碱N a O H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 a A l O z)等物质【实验验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将表面反复打磨后的铝片放入试管的溶液中铝片逐渐溶解,并有大量气泡冒出,收集气体点燃,火焰呈淡蓝色猜想(2)成立丙同学实验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献试液溶液变_ _ _ _ _ _
11、 色猜想(3)成V .【总结反思】丁同学根据乙、丙两位同学的实验现象,首先肯定猜想(1)不成立.经过进一步分析,丁同学认为猜想(2)也不成立,他 的 理 由 是.兴趣小组的同学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猜想(3)成立.【知识拓展】(1)生活中能否用铝制品来盛放强碱性溶液?(填“能”或“不能”)(2)乙同学的实验中铝片与 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铝与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27.化学实验小组同学为研究某公共场所铁制护栏锈蚀的 气体的质量g程度,将1 2.8 g己生锈的铁片,放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中n,充分反应,测得产生的气体质量与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铁片除有F e 2(
12、)3外,不含其他杂质)。U 5.0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 _ _ _ _ _g:稀盐酸质量g(2)计算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该铁片中F e 2()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第6页,共24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抱薪救火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煽风点火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风雨交加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D、火上浇油过程中有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C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
13、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答案】B【解析】解:A.往试管是放入密度大的固体物质时一,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故 A 错误;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 B 正确;C.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标签要向着手心,故C 错误;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
14、,大拇指要握在试管夹的长柄处,故 D 错误。故选:BoA.根据往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的方法进行分析;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只含有一种物质,故正确;B、食醋中有醋酸、水等多种物质,故为混合物,故错误;C、汽水含有二氧化碳、水等多种物质,故为混合物,故错误;D、煤炭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Ao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
15、种物质的物质就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则是混合物。本题要求学生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答案】B【解析】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第8页,共24页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选:Bo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16、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答案】C【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7;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7 7,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
17、素的名称是钛,带“专”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7 7,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 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o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
18、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答案】A【解析】解:A、有的分子比原子大,有的分子比原子小,故A说法错误;B、水变成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去了,故C说法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故D说法正确。故选:A。根据分子、原子的大小和性质分析哦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联系和性质,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7.【答案】D【解析】解:A、干冰作制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
19、选项错误;B、石墨制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裁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氮气作保护气是利用氮气的稳定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o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腐蚀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干冰、石墨、金刚石、氮气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
20、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第 10页,共 24页8.【答案】B【解析】解:A、燃气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爆炸,立即打开排风扇通风会产生电火花,可能会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要先检验氢气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说法错误;D、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炸裂试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
21、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或遇电火花等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加热氯酸钾制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氢氧化钠溶液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答案】A【解析】解: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主要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故选:A。根据灭火的原理分析。掌握灭火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答案】B【解析】解: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A、K 2 s O,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B、N
22、H 4 N O 3 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正确。C、C a 3(P 0 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D、C a(H 2 P o 4)2 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故选:B o根据化学肥料的分类以及其主要作用来分析解答.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氮肥有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的作用;钾肥能提高农作物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的能力:磷肥能促进农作物根系发达、耐旱耐寒的能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
23、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 1.【答案】D【解析】解:A、二氧化碳的水溶液中含有碳酸,呈酸性,p H 7;B、氯化钠(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p H =7;C,醋酸是一种酸,其水溶液呈酸性,p H 7。由以上分析可知,碳酸钠溶于水时,溶液的p H 最大。故选:D。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p H 大于7 的溶液呈碱性,据此解答。本题考查物质溶于水后的酸碱性,以及溶液酸碱性与p H 大小的关系。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 H 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第12页,共24页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 2.【答案】B【解析】解:A、氢氧化
24、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B边液面上升,A边液面下降,错误。B、硝酸镂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B边液面降低,A边液面上升。正确;C、食盐溶于水使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错误;D、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B边液面上升,A边液面下降,错误;故选:Bo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B边液面降低了些,A边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小,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邵阳 中考 化学 试卷 答案 详解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