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及其设计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烈性传染病。本病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 人多因被病兽咬伤。人感染狂犬病病毒后潜伏期取决于咬伤部位、年龄、肇祸动物种类,伤口处置及是否注射疫苗等,约1/3在1-2个月后发病。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咽肌痉挛和迸行性瘫痪而危及生命,病死率几乎100。本病没有严格的季节性,几乎全年各月皆有致伤及发病,患者的年龄分布呈两头大中间小的“马鞍形” 。 1. 临床表现 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有犬、猫或其他宿主动物咬、抓、舔伤史,并具有下列临床表现者: 1.1 愈合的咬伤伤口感觉异常。出现兴奋、烦躁、恐怖,对外界刺
2、激如风、水、光、声等异常敏感。 1.2 “恐水”症状,伴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流涎、多汗、心率快、血压升高),继而肌肉瘫痪或脑神经瘫痪(失音、失语、心律不齐)。 2. 确诊条件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实验室确诊。 2.1 发病第一周内唾液、鼻咽洗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狂犬病病毒抗原阳性。 2.2 存活1周以上者做血清中和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效价上升者,若曾接种过疫苗,中和抗体效价需超过1:500。 2.3 死后脑组织标本分离病毒阳性或印片荧光抗体染色阳性或脑组织内检到内基小体。 局部伤口的彻底清洗,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及消灭野犬,对家犬预防免疫等是主要防治措施。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3、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 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 姓名 1.2 性别 (1)男 (2)女 口 1.3 年龄 (岁) 口口 1.4 家长姓名 1.5 职业 (1)幼托儿童 (2)散居儿童 (3)小学生 (4)中学生 (5)大学生(6)农民 (7)工人 (8)干部 (9)教师 (10)家务或待业 (11)饲养员或屠宰工 (12)其他 (13)不详 口口 1.6 文化程度 (1)学龄前儿童 (2)文盲 (3)小学 (4)初中 (5)高中 (6)大学 (7)不详 口 1.7 住址 县(区) 乡(镇) 村(居委会) 2. 感染途径 2.1 肇事动物种类 (1)狗 (2)猫 (3)鼠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狂犬病 流行病学 个案 调查表 及其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