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武牧羊》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牧羊》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3 苏武牧羊 教学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苏武在困境中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苏武的思想品质,知道可以根据句子间的联系来体会句意。3、学习课文“先概述后具体,运用排比方式”等方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苏武在困境中宁死不屈、维护国家尊严的崇高品质。2、学习课文的描写方法,把句子写具体。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明确目标。二、学习课文 4、5 小节。1、齐读课题。2、课文的哪几节写了苏武牧羊?3、苏武牧羊的起因是什么呢?(1)指名读第四节,找到句子:为了使苏武屈服,匈奴王又生一计。抓住关键词“屈服”、“又生一计”指导朗读质疑:“屈服”
2、是什么意思?匈奴王要苏武屈服什么?为什么说“又生一计”,匈奴王已经使过什么计?(2)学习课文 2、3 小节,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体会苏武的高贵品质。随机板书:威逼认罪 忠于祖国 诱劝投降 宁死不屈(3)说话练习:面对匈奴王的(),匈奴王()着旌节,他()。(4)小结:课文的 2、3 小节是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的。4、匈奴王见前面的两计都没有让苏武屈服,于是“又生一计”,他又想出了一个什么诡计呢?(1)引读第四节,引导学生理解本节采用了“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匈奴王又生了一个什么诡计?苏武明白了“一切”,到底明白了什么?随机板书:牧羊折磨 意志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武牧羊 牧羊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