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上课教案_中学教育-中学课件.pdf(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教案 一、激疑导入:许多同学在初读古典诗歌的诗歌,常因读不懂诗歌的内容而苦恼。自己的理解的意思往往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读散文的方法去读诗了。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里说过“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不一样,因为诗有韵律的限制,不能像散文那样表达。要是我们用读散文的眼光去读诗,可能会忽略作者的用心,不能对诗作出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读诗才能读懂中国古典诗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课件:置身诗境 缘景
2、明情)二、小组合作探究:诵读 理解诗句,把握感情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注释】昼已昏:天已黄昏。渔梁:州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污水边。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岩扉:岩洞的门。幽人:隐士。隐居者,诗人自指。喧,吵闹。【译文】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经昏暗,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
3、去,我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胧的树影。不觉中忽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岩穴的山门及松间的小路静悄悄的,只有我这个隐者独自来来去去。分各小组诵读,翻译诗句,把握情感,解读预习案探究题。探究讨论学案思考题:1、首联写山寺黄昏报时的钟声有何用意?此联可引发你怎样的联想?诗人一边听着山寺黄昏中悠然的钟声钟声,一边看着尘杂的人声,感受到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读者的联想,想见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襟怀。2、颔联中的“向”和“归”有何言外之意?颔联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依然自得。3、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境?哪些字用的传
4、神,请简要赏析。颔联的上句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现出格外的宁静、素淡和朦胧。诗人完全被这打字人的美景陶醉了。“忽”字,传达出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忘却的尘世的杂念和欲望,身心得到的净化。4、尾联诗人为什么要写岩扉的松?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心境?请简要赏析。谈谈你对“诗如其人”的理解。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写松用来表达心志的高洁和品格的高尚。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周围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句中的“幽人”,既指
5、庞德公,也是自况,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似乎与大自然融化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宁静、超脱和悠然自得。此联营造出一个非常清幽的自然环境,但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还有人在活动,“惟有幽人自来去”感受到诗人隐逸超脱的情趣,和仕进无望手发出的一点愤郁不平之气。闻一多在孟浩然一文,说“诗如其人”,就是说,从孟浩然的诗中可以看出孟浩然这个人。在这首诗中,景色是宁静,朦胧和清幽的,作者的心境、情思也是宁静、清幽的,于是主客体浑然合一,构成宁静、清幽的意境。这宁静、清幽是这首诗的艺术境界,也是孟浩然的思想境界,艺术的境界和思想的境界十分一致,所以说“诗如其人”。,5、孟浩
6、然的这首诗歌是山水诗,说说山水诗的情与景有怎样的关系?山水诗,就是写山水之景、游涉之乐的诗歌。一般认为,最早见于南朝宋初。谢灵运在山水诗创作方面有一定造诣,而王维和孟浩然则把山水诗推到新的艺术高峰。谢灵运由于政治上的遭遇而被迫纵情山水。他注重对山水景物的描绘刻画,但这些景物往往独立于诗人的性情之外,因此很难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孟浩然的山水诗,注意诗的整体的浑融完整,一篇之中没有很突出的句子和词语。由于诗人的精神与大自然高度契合,淡淡写出,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例如夜归鹿门歌后四句,景物清幽,情思也清幽,主客观浑然合一。在这里景物其实就是诗人情感外化的产物,写景就是写情。施补华称赞说:“清
7、幽绝妙”(岘佣说诗)。这首诗无论情、境、人都有“清幽”的气象,格外显得韵致高远。三、学生质疑,学生答疑。四、教师点评: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表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
8、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创设出清远的意境和自然平淡的风格。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小组合作探究:诵读 理解诗句,把握感情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注释:嵩山:五岳之一,称中岳,地处河南省登封市西北面。清川:清清的流水,当指伊水及其支流。清:一作“晴”。川:河川。带:围绕,映带。恼自己的理解的意思往往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
9、条是用读散文的方法去读诗了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里说过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读诗才能读懂中国古典诗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课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二小组合探究诵读理解诗句把握感情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注释昼已昏天已黄昏渔梁州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污水边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薄:草木丛生之地,草木交错曰薄。去:行走。闲闲:从容自得的样子。
10、暮禽:傍晚的鸟儿。禽:一作“云”。相与:相互作伴。荒城:按嵩山附近如登封等县,屡有兴废,荒城当为废县。临:当着。古渡:指古时的渡口遗址。迢递:遥远的样子。递:形容遥远。嵩高:嵩山别称嵩高山。且:将要。闭关:佛家闭门静修。这里有闭户不与人来往之意。翻译:清澈的川水环绕一片草木,驾车马徐徐而去从容悠闲。流水好像对我充满了情意,傍晚的鸟儿随我一同回还。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金色秋山。在遥远又高峻的嵩山脚下,闭上门谢绝世俗度过晚年。1、首联描绘出怎样的情境?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赏析。“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首联描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扣题目中的“归”字。清澈的河川环绕着
11、一片长长的草木丛生的沼泽地,离归的车马缓缓前进,显得那样从容不迫。这里所写望中景色和车马动态,都反映出诗人归山出发时一种安详闲适的心境。2、颔联写“流水”和“暮禽”有什么深意?请结合诗句赏析。河川的清水在汩汩流淌,傍晚的鸟儿飞回林木茂盛的长薄中去栖息,它们好像在和诗人结伴而归。两句表面上是写“水”和“鸟”有情,其实还是写作者自己有情:一是体现诗人归山开始时悠然自得的心情,二是寓有作者的寄托。“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所以此联也不是泛泛的写景,而是景中有情,言外有意的。3、颈联写了哪些意象
12、?这些意象描绘出怎样的景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写了四种景物: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构成了一幅具有季节、时间、地点特征而又色彩鲜明的图画:荒凉的城池临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晖洒满了萧飒的秋山。这是傍晚野外的秋景图,是诗人在归隐途中所看到的充满黯淡凄凉色彩的景物,对此加以渲染,正反映了诗人感情上的波折变化,衬托出作者越接近归隐地就越发感到凄清的心境。4、尾联写“嵩高”和“归来”有什么作用?诗人写“闭关”有什么用意?“嵩高”,即嵩山。前句交待归隐的地点,点出题目中的“嵩山”二字。“归来”,写明归山过程的终结,点出题目中的“归”字。“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后句写归隐
13、后的心情,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这时感情又趋向冲淡平和。5、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变化中写出了诗人情感的细微变化,结全诗赏析。整首诗写得很有层次。随着诗人的笔端,既可领略归山途中的景色移换,也可隐约触摸到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诗人随意写来,不加雕琢,可是写得真切生动,含蓄隽永,不见斧凿的痕迹,却又有精巧蕴藉之妙。方回说:“不求工而未尝不工。”正道出了这首诗不工而工,恬淡清新的特点。名家评论 清人沈德潜评此诗说:“写人情物性,每在有意无意间。”(唐
14、诗别裁集)宋末元初方回评此诗说:“闲适之趣,淡薄之味,不求工而自工者,此诗是也。”(瀛奎律髓)6、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和王维的归嵩山作两首诗的诗境有何异同?恼自己的理解的意思往往与诗人要表达的意思不同甚至是大相径庭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用读散文的方法去读诗了周振甫先生在诗词例话里说过诗人玉屑卷六里面提到王安石说的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有时和散文正确的理解那自然体会不到它的好处读了也不会有真感受那么应该用怎样的方法读诗才能读懂中国古典诗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话题课件置身诗境缘景明情二小组合探究诵读理解诗句把握感情夜归鹿门歌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注释昼已昏天已黄昏渔梁州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污
15、水边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鹿门山名在襄阳孟浩然在山中建有别业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它们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有什么不同?在赏析的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两首诗在诗境上的共同之处是:人与自然在精神上高度切契合,景物和感受融合在一起,全诗是浑融完整的整体,恬淡、优美。不同之处是:孟诗多用白描,着墨清淡,比王诗更显淳厚;王诗“诗中有画”,有丰富的色泽和光彩。夜归鹿门歌的意象都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通篇是同一种基调(清幽),意象按照时空顺序来组合,意象间排列简单,跳跃性不大,画面简约。情感单一。归嵩山作意象跳跃
16、性大,色彩不一,情感多元复杂且有起伏变化。据此,我们可以根据意象、基调和色彩,情感的单一和复杂,明确缘景明情两种不同的鉴赏方法:缘景明情总的原则:把握情景,体味情感。好的山水诗或写景诗在注重对山水物的描绘的同时,更是把诗人的性情融入到山水的景物之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同化的境地。所以,写景就是抒情,这种诗也叫写景抒情诗。我们在赏析这类诗的时候,就要借助描写的景物体味出诗人的性情,志趣和情操。缘景明情具体的方法:1、连缀意象,再现画面,回味诗境。对篇幅短小,意象常见,且通篇基调一致,意境浑成的作品,需要将诗中简单排列的意象连缀起来,在简约、明净的画面中,体会诗人的情感。例如孟浩然的夜归鹿门歌 2
17、、连缀意象,品味语句,想象补充,把握情感。对意象之间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的诗歌,要用自己的想象来补充、连缀,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意境,然后体会诗人的思路和情感。例如王维的归嵩山作。教师总结山水诗的赏析方法和缘景明情的不同方法。课件展示。置身诗境:反复诵读把握意象联想画面回味诗境 缘景明情:品味语句连缀意象想象补充体味意境把握情感 诵读涵咏品味语句体味意象想象情景回味意境知人论世把握情感 能力迁疑 春日即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诗的一、二两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置身 诗境 缘景明情 上课 教案 中学 教育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