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 第 4 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知识对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2.学会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 态度 价值观】通过介绍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感受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 时水的密度最大。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 应用。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
2、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密度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教学步骤探究点 1 密度与温度阅读课本 P120“密度与温度”思考 如何让瘪了的未破裂的乒乓球鼓起来?分析 用热水烫,把球浸没于热水中。乒乓球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体积变大,使瘪的地方鼓起来。乒乓球未破裂,里面的空气跑不出来,质量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空气质量不变,当体积变大时,密度会变小。实验 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上和热水中。过一会儿
3、,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分析 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放在热水中的气球变大了。归纳提升 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思考 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 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2/3 思考 冬天连续降温后,很多家庭的太阳能水管、室外的自来水管经常发生水管冻裂的现 象,是“冻”的吗?你知道原因吗?分析 从密度表可知,冰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就把水管 胀裂了。小组讨论 如图为水的体积和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图像,分析图像你能得到哪些发现?归纳提升(1)4 的水密度最大。温度高于 4 时,随着温度的升
4、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 低于 4 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2)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归纳提升 水的反常膨胀在冬天对水中生物意义重大。4 时水的密度最大,因而在水的 最下层,即最下层的水温最高。即使水面结冰后,水底温度仍为 4,有利于生物存活。思考 水的密度是 1.0 103 kg/m3,冰的密度是 0.9 103 kg/m3,计算 1 kg 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分析 1 kg 水的体积 V=?=1 kg1.0 103kg/m3=1.0 10-3 m3;1 kg 冰的体积 V冰=?冰=1 kg0.9 103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密度 社会生活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