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李泰伯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李泰伯传.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文言文李泰伯传篇一:(备战中考)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李泰伯改字 李泰伯改字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祠堂,自为记,其歌词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握手扣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释范文正公:即范仲淹。他谥“文正”,故世称范文正公。桐庐:古地名,今浙江桐庐市。记:传记。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瞿然:惊异的样子。握手:拱手。溥(p):大。凝:留意力集中
2、。 文化常识 严子陵。上文说的“严先生”,即东汉时的严光,他字子陵,今浙江余姚人。严子陵与刘秀早年是同学。刘秀击败王莽军队称帝后,邀请他到京城洛阳任谏议大夫(皇帝的顾问),可去后不久,发觉朝中多猜忌,于是隐居浙江桐庐旁边的富春江边,常钓鱼赏景。今建有严子陵钓鱼台,并有严子陵传碑文。 思索与练习 1说明:守 泱泱 已 易 盛 扣 颔首 2翻译:既成,以示李泰伯 必将名世 殆欲下拜 3上文“秦伯读之三”中的“三”,是指 4理解:以“风字换“德字,它好在哪里?请说出一二点。 【译文】 21李泰伯改字 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
3、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 之后,回味赞美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备;范公很兴奋的握住他的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参考答案】 21李泰伯改字 1做郡太守 水浩大的样子 停 改换 大 问 点头。 2写成后,把它给李伯看;必定将会在世上留下名声;几乎要跪下拜谢。 3多次。 41“风”是平声字,不感局促;“风”就是流行、传播及“风范”之意。
4、篇二:古文翻译 1(曹操)小的时候聪敏机警,有谋略(懂权术),好打抱不平(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为人放荡不羁,他不从事正值的职业,因此没有人认为他不同寻常。只有梁国乔玄、南阳何颐认为他与众不不司。乔玄对太祖说:“天下将乱,不是著名于世的人不能挽救局势啊!能使天下安定的人,也许只有您了!” 2魏徵相貌平平,但是很有胆略,擅长挽回皇帝的办法,经常犯颜直谏。有时碰上太宗特别愤怒的时候,他面不改色,太宗的神威也为之收敛。他曾经告假去祭扫祖墓,回来后,对太宗说:“人们都说陛下要临幸南山,外面都己严阵以待、整装完毕,而您最终又没去,不知为什么?”太宗笑着说:“起初的确有这个准备,胆怯你又来嗔怪,所以中途停
5、止了。”太宗曾得到一只好鹞鹰,将它置于臂膀上,远远望见魏徵走过来,便藏在怀里;魏徵站在那里上奏朝政大事,很久不停下来,鹞鹰最终竟死在太宗的怀里。 3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许多,但却盖布被,这是欺诈。”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日在朝廷上诘难我,的确说中了我的毛病。我有三公的名贵地位却盖布被,的确是巧行欺诈,妄图钓取美名。如今我当了御史大夫,却盖布被,这是从九卿以下直到小官吏没有了贵贱的差别,真像汲黯所说的那样。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 4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
6、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发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的确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欲到这地步呢?”因为吝惜他有功绩,不惩处他了,不过在大殿中赠送丝绢几十匹。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行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的羞辱,超过了接受刑罚。假如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了,杀了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5汉元帝后宫里的宫女已经够多了,不能常常见到,就使令画工画像,依照图象的面貌召见宠幸。全部宫女都贿赂画工,多的达十万贿钱。只有王嫱不愿行贿,因此就得不到皇帝的召见。匈奴来朝拜,想求得美人做王后。于是皇帝察看图象,让王昭君去匈奴。临去
7、时召见她,相是皇宫里最美的,而且擅长对答,举止沉静文静。皇帝很懊悔,但是名册已经定下来了。皇帝对少数民族国家的注意信义,所以不再换人。就彻底查明行贿画工的这件事,画工都被在市中斩首,抄没画工的家产,都有亿万巨额。画工有杜陵毛延寿,画人像,无论丑的美的老的少的,他都能画的跟真的一样;安陵陈敞,新丰刘白、龚宽,一起画牛马飞鸟的各种姿态,画人物他们不如毛延寿,下杜阳望也擅长画人物画,尤其擅长着色,樊育也擅长着色,但他们一天被杀了,京城的画工因此而比较少了。 6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慧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方法。曹冲说:
8、“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兴奋,立刻照这个方法作了。 当时国家多事,用刑法很严很重。次曹操的马鞍在仓库被老鼠咬了,保卫仓库的官吏们认为这下必死无疑,协商着要把自己绑了去自首,但还是很胆怯免不了死罪。曹冲知道了这件事,就让他们先等几天。曹冲拿刀弄破自己的衣服,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破的,又假装很失意,脸上显现动身愁的样子。曹操见了问他,他就说:“世俗的人认为衣服被老鼠咬破,对衣服的主子不吉利,现在我的衣服也被咬了,所以发愁。”曹操说:“这是胡说,不要担忧。”不久曹操听说了马鞍被咬的事,就笑着说,我儿子的衣服就
9、放在身边都被咬了,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于是没有追究这件事。 7有人说:武帝不曾把事情弄得清清晰楚就随意听信流言,一下子就对李陵处以重罚,莫非不是对不住李陵过去对汉家的功劳吗?回答说:假使李陵不苟且求生,在兵尽援绝之时英勇牺牲,就必定奖赏延及后代,刑罚不会累积亲人;他的战功当时谁也不能比拟,高尚的节操就可以在后代子孙中流传。忠、孝、智、勇四方面都树立了榜样,虽死也将水垂不朽,又有什么无稽之谈能中伤的呢?唉!我听古人说过:”人人都有一死,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假如死的价值比活着的意义大,死,就比泰山还重;假如守义活着价值比死价值大,死,就比鸿毛还轻。所以,不符合义的
10、要求,君子决不轻生;处于非死不行的时候,君子决不惜死。惋惜呀!李陵不死,违反了君子做人的道理。 8皇甫谧年龄到了二十岁,不爱好读书学习,到处游荡,不守规则,有人认为他憨痴不懂事。曾经弄到瓜果,他总是进献给过继的母亲任氏。任氏说:“孝敬上说:只给父母牛、羊、猪的奉养,尚且是不孝。你今年二十多了,眼不看一点教化人的书,心思尚未进入正道,你没有什么能让我感到宽慰的啊。”说到这里,任氏就叹息着又说:“唉,从前孟子的母亲三次搬迁居处而成就了孟子的大仁,曾子的父亲兑现对小孩杀猪的诺言来教化他,莫非是我居家没有选择好邻居,对你的教化有所疏漏,为什么你竟这样愚钝不开窍呢!你修养自身,勤奋学习,是你自身的收获,
11、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说着说着就对着皇甫谧涕泣起来。皇甫谧于是被感动而振作起来,跟着同村人席坦读书接受教化,勤勉努力从不懈怠。皇甫谧居家贫寒,他亲自由田问播种与收获,带着经书而种田,于是博览通晓各种典籍以及诸子一百零一家之言。为人沈静,极少额外的欲望,这才产生了高尚脱俗的思想,以写书作为自己的要务,自号玄晏先生。写有礼乐>、圣真之类论著。 9孔子到楚国去,走出树林,望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似乎在地上拾取一样。孔子说:“先生真是巧啊!有门道吗?”驼背老人说:“我有我的方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 那么失手的状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
12、的状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简单。我立定身子,如同接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许多,我一心只留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瞻前顾后,绝不冈纷繁的力物而变更对蝉翼的留意,为什么不能胜利呢!”孔子转身对弟子们说:“运专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合精神,唯恐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10范仲淹在桐庐做太守的时候,最早在钓鱼台建了一个严先生祠堂(纪念严光),自己做了一篇记文,文章内说: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写完之后拿给南丰的李泰伯看,李泰伯看了好多遍之后,回味赞美不止,站起来说:先生的这篇文章写出来之后,必
13、将会在世上成名,我大胆的想(帮你)换一字,使它更完备;范公很兴奋的握住他的手请教。(李泰伯)说:云山江水那一句,意义和文字很大很深,用他来修饰“德”字,好象有点局促了,我想把德字换风字,你看怎么样啊?范公坐在那里点头,几乎要下拜! 11管仲,名叫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和鲍叔牙交往,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那时管仲家境贫寒,(分财利时)他时常占鲍叔牙的便宜,而鲍叔却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的坏话。后来,鲍叔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立为桓公以后,公子纠死了,管仲被囚车送到齐国。鲍叔牙就向桓公举荐管仲。管仲被重用之后,在齐国执政,桓公以此成就霸业,多次会合诸侯,一举匡
14、正天下,都是管仲的计谋。管仲说:“我当时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起做生意,分钱财时,往往自己多分,鲍叔却并不认为我贪财,因为他知道我家里穷。我曾经为鲍叔谋划事情,结果却弄得更加窘况,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愚笨,因为他知道时运有顺当和不顺当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撤职,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才能,凶为他知道我没遇到好时机。我曾经三次参与战斗三次逃跑,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怯懦,因为他知道我有个老母。公子纠败亡,召忽为他而死,我却宁愿被囚禁,甘心受屈辱,鲍叔却并不认为我没有羞愧之心,因为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绩和名声为耻辱。生养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啊!” 12吕僧珍,字
15、元瑜,是东平郡范县人。(祖上)世代居住在广陵郡。出身低微贫寒。自小时候起,拜师学习,有个相面的人看遍了全部的学生,指着僧珍对老师说: “这名学生的声音别出心裁,(将来必定)封为土侯将相。” (僧珍)到了二十岁以后,归依了宋郡丹阳府尹刘秉,刘秉被杀后,又侍奉太祖文皇做门下书佐(官名)。 (僧珍)身高七尺五寸,容貌(身材)高大挺立。在年龄相仿的挚友中很少被轻慢玩弄,同事们都很敬重他。吕僧珍担当南兖州刺史时,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下属,不徇私情。堂侄子宏起先以贩卖葱当作职业,在吕僧珍回家乡做官后,就放弃贩葱,想在州府里求得一官半职。吕僧珍说:“我肩负国家大恩,没有什么可以报效的。你原来有固定的职业,怎么可
16、以非分占有不该得的职份!还是应当赶快回到葱铺去吧。”吕僧珍家在市北,前面建有督邮的官署,乡人都劝他迁移官署来扩建住宅。吕僧珍愤怒地说: “督邮这官署,从建立以来就始终在这里,怎么可以迁走它来扩建我自己的宅子呢?”他姐姐嫁给于氏,住在市西,小屋面临公路,又混杂在各种店铺中间,吕僧珍常常引带着侍从到他家,并不觉得辱没了身份。 13人们常说方子振小时候喜爱下棋,曾经在晚上见到一位老人,老人对方子振说: 小子你喜爱下棋么?假如你真的喜爱,明天在庸昌观中等我。其次天方子振到达观中时,老人已经在了。老人生气地说: 你怎么连和长辈约定了时问,都来得这么迟?应当于明日重来这里。方子振想: 这是让我像圯上老人的
17、故事一样做的意思。方子振其次天五鼓时分前往,观门还未开,斜斜的月光还在。不一会儿老人拖着拐杖翩然到来,说道: 小子是可以与其谈论下棋的人。于是老人在地上布开棋局,和方子振下了四十八种改变,每种改变仅仅十多手棋。于是方子振在天下没有对手。我去清源,为了询问方子振此事。方子振说: “这是喜爱多事的人所说的。我八岁的时候就喜爱下棋。当时已经在私塾中念书,每当我上课时,必定要先对弈,并且对老师说:弟子我有学有余力,请老师允许我下棋。老师起初也责打惩处我想禁止我,后来也就禁止不了了。我每天在桌案下布局计算。到十三岁时,天下就没有对手了。”这也许是用心学艺到入神,如管夷吾所说的:“通达鬼神,而本人却不属鬼
18、神吧!” 14齐桓公把女儿嫁给重耳为妻,待重耳很好。重耳有马八20匹,便准备老死在齐国了。他说:“人生就是为了享乐,谁还去管别的什么呢?”齐桓公死后,孝公即位。这时,诸侯都纷纷背叛齐国。狐偃知道齐国不行能帮助重耳返国执政,也晓得重耳已安于留在齐国,并打算老死在此的想法,准备离开齐国,又担忧重耳不愿走,于是就和随从重耳一起逃亡的人在桑树下商议这件事。齐国宫中一个养蚕的小妾正好在树上采桑叶,但谁也没有发觉她。小妾报告了姜氏,姜氏怕泄露消息,便把她杀了,然后告知公子重耳。公子说:“我是不会被人说动的了,肯定要老死在这里。姜氏与子犯商议,把重耳灌醉后用车载着离开齐国。重耳酒醒后拿起戈就追子犯,说:“假
19、如将来事业不胜利,我就是吃了你当舅舅的肉也不能满意啊!”子犯一边跑一边回答说:“假如事业不胜利,我不知道会死在什么地方,谁又能与豺狼争抢食物呢?倘如能胜利,公子也就有了晋国最柔脆嘉美的食品,够好吃的了。我狐偃的肉又腥又臊,哪里用得着呢?”于是就离开了齐国。 15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任命鲍叔为国相。鲍叔辞谢说:”我是你的一个平凡的臣子。你照看我,使我不挨冻挨饿,就已经是赏赐了。假如要治理国家的话,那就不是我所擅长的。若论治国之才,也许只有管仲了。我有五个方面不如管仲:以宽厚慈惠来安抚民众,我不及他;治理国家不忘根本,我不及他;为人忠实诚信,能得到一百零一姓的信任,我不及他;制定的礼仪足以使天下效
20、法,我不及他;立在军门之前击鼓指挥,使一百零一姓加倍威猛,我不 及他。”桓公说:”管仲曾用箭射中了我的腰钩,使我险些丧命。”鲍叔说明说:”那是为他的主子出力啊。你若赦免他,让他回来,他也会那样为你出力的。”桓公问:”怎样使他回来呢?”鲍叔说:”得向鲁国提出恳求。”桓公说:”施伯是鲁君的谋臣,若知道我将起用管仲,肯定不会放还给我的,那可怎么办?”鲍叔回答说:”派人去向鲁国要求说:我们国君有个不遵守吩咐的臣子在贵国,想在群臣面前处死他,所以请交还给我国。这样鲁国就会把他放还我国了。”于是桓公照鲍叔说的那样,派人向鲁国提出要求。 16过了几天,项羽带兵西进屠毁咸阳,杀死了秦朝已经倒戈的国王子婴,焚烧
21、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搜罗了秦朝的财宝和妇女,率军东去。有人劝项羽说:“关中有崤山、函谷关作为屏障,四面都有要塞可守,土地肥饶,可在这里建都以定霸业。”项羽望见秦朝宫室都已烧毁,残缺不堪,心里又怀念家乡想要东归,就说: “富贵了不回家乡,犹如衣绣夜行,有谁能知道!”劝项羽的人说:“人们说楚国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真如此。”项羽听到了这话,烹杀了劝告他的那个人。项羽派人向楚怀王报告请示。楚怀王说:“根据约定办。”项羽就拥立楚怀王为义帝。项羽想自己称王,就先封诸侯将相为王:对他们说:“天下最初发难的时候,短暂拥立诸侯后裔楚怀土为土,以便讨伐秦朝。然而亲自身穿铠甲,手执兵器,率起义,三年来风餐露宿,
22、歼灭秦朝,平定灭下的,都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籍的力气。只有义帝没有功劳,原来应当瓜分他的土地,封大家为王。”将领们都说:“好。”项羽就分割天下,封将领们为侯王。项王东击彭越,战胜了刘贾,已经平定了东方,现在又回过头来西进,在东广武与汉军隔着广武涧扎下营来,两军各自坚守,持续了好几个月。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来回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土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假如不赶快倒戈,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吩咐,曾说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假如你肯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
23、汤。”项王大怒,要杀太公。项伯说:“天下事还不知道怎么样,再说要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及家的,即使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只会增加祸害罢了。”项王听从了项伯的话。 17令孤潮将张巡围困在雍丘,两军相互对峙四十多天,朝廷的音讯一点也得不到。令孤潮听说唐玄宗已经到蜀地去了,又用书信招降张巡。(张巡手下)有六个可以开设府署的大将,他们特意进来用兵力不够、无法与敌对抗的现实劝告张巡,并且还说皇上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不如倒戈敌人。张巡假装同意。其次天在公堂上摆出天子的画像,率众将士朝拜,人人都哭了。张巡将这六人拉上前,以国家兴亡的大义斥责他们,然后杀了他们,十气倍增。城中箭都用完了,张巡将禾杆束成上千个草人,并
24、给他们穿上黑衣,晚上用绳子拴着放到城下,令狐潮的十兵争先恐后的射向他们,很久才知道他们是草人;张巡得箭数十万只。这以后又在夜里从城墙上放下人来,贼兵觉得好笑没有防备。于是张巡派敢死队员500人,砍向令孤潮的军营,令狐潮的军队大乱,烧掉营垒逃跑,巡部追了敌军十多里。令孤潮感到惭愧,增加士兵接着围困张巡他们。张巡派部将雷万春在城墙上与令孤潮通话,贼兵用弩射雷万春,雷万春面部中了六箭却纹丝不动。令孤潮怀疑看到的雷万春是个木人,于是派探子问明详情, (得知真相后)令孤潮大吃一惊,从很远的地方对张巡说:“刚才望见雷将军,才知道你的军令如山,但是你可知天意如何?”张巡对令孤潮说:“你不识人伦,怎知天意?”
25、时过不多久,张巡派兵出战抓住贼兵将领14人,割下贼兵首级一一百零一零一多,贼兵于是连夜逃跑,退到陈留,不敢再出来。时问不长,叛贼步卒、骑兵七千多人屯集在白沙涡,张巡率部夜袭贼兵,大胜。张巡部返回到桃陵,遇上叛贼的救兵四一百零一多人,将贼兵全部抓获,并对他们作出不同的处理,妫、檀两州的兵士和胡兵(安禄山起兵谋反地方的兵士)全部杀掉,荥阳、陈留郡被胁迫而来的兵十,全部放掉,让他们回去做自己的本业。十天里,老一百零一姓离开贼兵前来归附的有一万多户。 18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
26、愿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的南面。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急之中,假如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肯定能劝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紧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国
27、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减弱了。假如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子,出访的人来来往往, (郑国可以随时)供应他们缺少的东西, (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赐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他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卫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何时才能满意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疆,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假如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减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兴奋,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保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子犯恳求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
28、气,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气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19宋襄公和楚国人在泓作战。宋军已经排成列了,而楚军还没全部渡过河。司马子鱼说:“敌人多,我们少,在他们没排成列时,请允许我攻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等他们过了河而没排成列,子鱼又把刚才说过的话对宋襄公说了一遍。宋襄公说:“还不行。”等他们排成列后攻击,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伤,他的侍卫被杀。国民都归罪于宋襄公。宋襄公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白发老人。古代作战的人,不凭借险要之地。我虽然是亡国者的
29、后代,不攻击没排成列的敌人。”子鱼说:“你不懂作战。对劲敌,我们拥有险要的地势而敌人没排成队列,是上天在帮助我们。堵截然后攻击,不也可以吗?你尚且还有畏惧。现在的强劲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年纪到了很老的人,抓住了,对白发的人又有什么可以可怜的呢?让士兵明白战败是可耻的,然后让他们作战,是为了杀敌,伤了敌人而没杀他,怎能不再伤他?假如怜惜被两次损害的人,就不如别损害他;怜惜白发老人,就不如倒戈他们。全军,是用来作战的;鸣金击鼓,是用来激发士气的。有有利的条件而利用,凭借险要的地势进攻敌人是可以的;盛大的击鼓声激起昂扬的士气,进攻那些没列阵的军队也是完全可以的。 20过去的隋朝,曾经一统天下,
30、武力强盛,三十多年间,教化遍及全国,威震远方;然而一下全部丢失,江山为别人全部。那个隋炀帝岂是厌烦天下太平不想国家长治久安,有意实行夏桀那样的暴政,而自求灭亡呀!他不过是以为国富兵强有恃无恐,没有考虑可能产生的严峻后果,为所欲为地驱使天下一百零一姓,把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尽情挥霍,到全国各地去访求美女供其淫欲,往城外远方去网罗珍奇异宝以填其欲海,雕饰宫殿,广筑台榭,有违农时的徭役一年到头不停,穷兵黩武终年不息,君臣之问表面严谨持重,事实上冲突重重,相互猜忌。邪恶的进谗者受福不浅,而忠心正直的贤臣则是难保生命。君臣之问,相互蒙蔽,上下相隔,人民无法忍受下去,国土从今分崩离析,一度曾统治四海的帝王之尊
31、,就会一旦死于匹夫之手,而且弄到灭尽子孙的可悲地步,徒为天下人所笑,这不是一个沉痛的历史教训嘛! 21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萧颖士考中进士。自恃才华,高傲无比,(自认为)没人比得上他。常常携着一壶酒,找寻野外的美景。有一次在一处休息,自己一个人喝酒吟诗。恰好暴雨狂风突然来临。有一位穿紫衣的老人领着一个小孩也在这里避雨。萧颖士见老人一般平常的样子,就肆意羞辱他。一会儿,风小了下来,雨过天晴。突然车马到了,老人上了马,侍卫在后面叫卖着走了。萧颖士连忙打听,旁边的人告知他这是吏部王尚书。过去萧颖士去拜见了好几次,都没有见到过他,此时很惊异。其次天,打算了很长的信,到王尚书家里去谢罪。王尚书吩咐人把萧颖
32、士领到厢房,坐下来责怪他,并说:“幸好你不是我的亲属,不然现在我肯定要狠狠地教训你。”(停了一会儿)又说:“你倚仗着自己有才,所以才高傲到这个样子,只能是中个进士吧。”(果真)萧颖士死在扬州功曹(州牧的属官)任上。 22到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皇帝师傅的资格位至特进,极为尊贵。朱云上书求见成帝,当时公卿大臣都在皇帝面前。朱云说:“如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复皇上,下不能有益于一百零一姓,都是尸位素餐。臣要求陛下赐以尚方斩马剑,斩一个佞臣以儆戒其余。”成帝问:“你要斩的是谁呀?”朱云答道:“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道:“你一个小官居于下位而讪谤长上,在朝廷上羞辱我的师傅,罪死不赦!”御史拉朱云下殿
33、,朱云攀住殿上的门槛,门槛被他拉断。朱云大呼道:“臣得以相从龙逢(夏桀时忠臣,因谏被杀)、比干(商纣时忠臣,因谏被杀)于地下,也就满意了!只是不知圣朝将要怎样?”御史便把朱云拉了下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去印绶,叩头于殿下,说:“这个臣子一向以狂直之名著称于世。假如他说的有理,就不行诛杀;他说的不对,也应当宽容。臣敢以死相争。”辛庆忌叩头流血。成帝的怒气消解,然后才饶了朱云。后来要修治门槛,成帝说:“不要换了!就把旧门槛修修,以旌表直臣。” 23昭王说:“我将要探望谁好呢?”郭隗先生道:“我听说古时的一位人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三年也没买到。打扫清洁宫廷的人对他说:请允许我去寻求它。国君派遣
34、他去了。三个月后获得千里马,马已死,用五一百零一金买了死马的头,返回去把此事回报国君。国君大怒,道:我所要购求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还花费了五一百零一金买它呢?涓人答道:死马尚且要花五一百零一金购买,何况活马呢?天下必定认为大王您是能出高价买马的人,千里马现在就会到来了。于是不到一年,千里马来了好几匹。现在大王果真想要招揽贤士,先从我起先吧;像郭隗我这样的人尚且被重用,何况比我更贤能的人呢?他们莫非会嫌路远而不来燕国吗?” 于是昭王为郭隗特地建立房屋,并让郭隗作为自己的老师。 24刘睦自幼宠爱读书,光武帝和明帝对他都很宠爱。(刘睦)曾派中大夫进京朝贺,(刘睦)召这位使者前来,对使者说:“假
35、如朝廷问到我,你将用什么话回答?”使者说:“大王忠孝慈爱,敬重贤才而乐与士子结交,我敢不据实回答!”刘睦说:“唉!你可要害我了!这只是我年轻时的进取行为。你就说我自从袭爵以来,意志衰退而懒散,以淫声女色为消遣,以犬马狩猎为爱好。你要这样说才是爱惜我。”刘睦就是这样聪慧多虑和当心谨慎。 25梁国的大夫宋就,曾做过边县县令,边县与楚国相邻。梁国的边亭,与楚国的边亭,都种瓜,各自对地里的瓜的多少都有数。住在梁国边亭的一百零一姓,勤劳,经常给瓜灌水,瓜因此长得好。楚国边亭的一百零一姓偷懒,很少为瓜浇灌,瓜长得甚差。 负责管理楚国边亭的县令望见梁国边亭的瓜长得那 好,特别愤怒自己边亭的瓜如此之差。楚亭人
36、由此妒恨梁亭人,就在夜里去把梁亭的瓜捣毁了一些。梁亭人发觉后就请来兵尉,也想去毁掉楚亭之瓜,兵尉就去请示宋就。宋就说:“恶是造成怨祸的根源。别人恶你也恶,就更坏了。若我教子,必定每天晚上让人偷偷地为楚亭浇瓜,而不让他们知道。” 於是梁亭人就每天晚上偷偷地去给楚亭瓜浇水。白天时,楚亭人也去为瓜浇灌,瓜的长势一每天的好起来。楚亭人很惊奇,就暗中视察,发觉是梁亭人所为。楚县令听说后特别兴奋,就将此事报告给楚王了。楚王知道后,感到特别惭愧,告知官吏说:“毁瓜者,莫非没罪吗?这是梁人在退让。”於是楚王以重金相谢,向梁王示好。由宋就起先,梁楚交好。 26庄宗喜爱打猎。一次去中牟县打猎时,庄宗的马践踏了一百
37、零一姓种的田地。中牟的县令特别急迫的拦住了庄宗的坐骑,向庄宗进谏,为一百零一姓恳求不要践踏庄稼,庄宗很生气,呵斥县令让他走开,想要立刻杀了他。乐工敬新磨知道这样做不合适,就率领乐工们跑着去追逐县令,把他捉拿到庄宗的马前,责怪他说:“你当县令,莫非不知道我们皇上喜爱打猎吗?为什么还要让老一百零一姓种庄稼来交纳赋税呢?为什么不使你的一百零一姓饿着肚子交出这块土地,来供我们的皇帝尽情打猎呢?你犯的罪该判死刑!”于是上前请庄宗赶快行刑,众乐工也随之共同附和。庄宗大笑,县令因此得以免罪而离去。 后唐庄宗喜爱跟演员们一块演戏。一次又与众演员在一起演戏,他向四处张望,大声喊“李天下,李天下在哪里?”李天下正
38、是他为自己起的艺名,他这样呼喊,别人都不敢说。只有敬新磨跑到他面前,用手打庄宗耳光。庄宗脸色大变,侍从和演员们都起先惊慌起来。一起把敬新磨捉住,责问他“为什么打皇帝的耳光呢?”敬新磨说“李天下的(通理天下,即治理天下者)只有一个人啊,还呼喊谁呢?”大家都笑了,于是庄宗也反怒为笑,不但没有治他的罪,反而给了他很丰厚的赏赐。 有次敬新磨在殿中奏事,殿里面有许多恶狗,敬新磨离开的时候,有只狗起来追他,新磨躲在一根柱子边,向庄宗大声喊:“陛下,请不要放纵你的儿女们来咬人!”庄宗是北方民族,忌讳狗字,因此敬新磨以此来讥讽。惹得庄宗愤怒,于是张弓搭箭,打算射他。这下敬新磨更急了,连忙说道:“陛下不要杀我啊
39、,我与你是一体的,杀了不祥瑞!” 庄宗吃了一惊,问这话怎么讲?敬新磨回答道“陛下开国,年号叫同光。天下都称你为同光帝。同,就是铜,杀了敬新磨,那铜就没有光了啊。”(敬音通镜,镜为铜制,不磨不光)庄宗一高笑,就把他放了。 27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也很佩服他。(汉王的部下多半是东方人,都想回到家乡去),因此队伍到达南郑时,半路上跑掉的军官就多到了几十个。韩信料想萧何他们已经在汉王面前多次保荐过他了,可是汉王始终不重用自己,就也逃跑了。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把此事报告汉王,就径自去追逐。有个不明底细的人报告汉王说:“丞相萧何逃跑了。”汉王极为生气,就像失掉了左右手似的。 隔了一两天,萧何回
40、来见汉王,汉王又是生气又是喜爱,骂道:“你逃跑,是为什么?”萧何答道:“我不敢逃跑,我是追逃跑的人。“你去追回来的是谁?”萧何说:“韩信啊。”汉王又骂道:“军官跑掉的有好几十,你都没有追;倒去追韩信,这是撒谎。”萧何说:“那些军官是简单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其次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再也没有可以商议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准备罢了。”汉王说:“我也准备回东方去呀,哪里能够老闷在这个鬼地方呢?”萧何说:“大王假如决计打回东方去,能够重用韩信,他就会留下来;假如不能重用他,那么,韩信终究还是要跑掉的。”汉王说:“我看你的面子
41、,派他做个将军吧。”萧何说:“即使让他做将军,韩信也肯定不愿留下来的。”汉王说:“那么,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当下汉王就想叫韩信来拜将。萧何说:“大王一向高傲无礼,现在任命大将,就像是呼喊一个小孩子一样,这就难怪韩信要走了。大王假如诚意拜他做大将,就该拣个好日子,自己事先斋戒,搭起一座高坛,根据任命大将的仪式办理,那才行啊!”汉王答应了。那些军官们听说了,个个暗自兴奋,人人都以为自己会被任命为大将,等到实行仪式的时候,才知道是韩信,全军上下都大吃一惊。 28汉高祖到了南郑,韩信逃跑离去,萧何亲自去追逐他。汉高祖责怪他道:“各位将士逃跑的有十多个,你不去追;你去追韩信,骗人的吧。”
42、萧何说:“一般的将士易得,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他要是跑了),(就等于)国家和将士全跑了。您肯定要争夺天下,非韩信这样的人不能与他谋划大事。”于是拜韩信为大将,汉高祖因而成就汉朝的基业。唐太宗还是秦王的时候,府里的随从人员多有离开的,秦王特别担忧。房乔说:“离开的人多不值得惋惜,但杜如晦是辅佐帝王的人才,您肯定要想治理好天下,除了杜如晦,没有和您一起成此大功的人。”于是秦王上表把杜如晦留在幕府,后来杜如晦成为名相。这两个人的去留,是国家更替,整顿乱局所必需的人才。萧何、房乔深识人才,所以说是没人能比的。帝王能成就功业,不是某一个人的策略,肯定要等到有大将像韩信,宰相像杜如晦这样的人才出现,然
43、后再去用他们,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吗。只有能够拥有萧何、房乔这样的人,不断举荐能人,那么,有才能的人就像不长腿一样都汇合来了。 篇三: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言阅读训练 一、蔡文姬求情 董祀为屯田都尉,犯法当死。文姬诣曹操请之。时公卿、名士及远方使驿坐者满堂。操谓来宾日:“蔡伯喈女在外,今为诸君见之。”及文姬进,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操曰:“诚恳相矜,然文状已去,奈何?”文姬曰:“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济垂死之命乎!”操感其言,乃追原祀罪。 (选自后汉书董祀妻传) 思索与练习1说明:诣_ _徒_厩_ 虎士_2翻译:旨甚酸哀, 众皆为改容; 诚恳相矜;济垂死
44、之命。 3理解:“操感其言”属什么句式? 1.拜见赤足马棚英勇的士卒 2.表露的思想极悲伤,听的人都因此变更了脸色;的确怜悯你(相,你); 救助将要被处死的人。 3.被动句。 二、董叔攀附权贵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 ,董祁诉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得系矣,求援得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乎?”(选自国语晋语) 注释 范氏:晋国正卿范宣子的女儿范祁。叔向:晋国大夫。系援:结交攀附。董祁:范祁嫁给董叔后便称董祁。范献子:范祁的哥哥。纺:吊、悬。 思索与练习1说明:他日_执_2翻译:范氏富,盍已
45、乎!_;子盍为我请乎?_;欲而得之,又何请乎?_ _ 往后的某一天抓起来 2.范氏是富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你为什么不替我求情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三、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愿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 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 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 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 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 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 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 盖有激者也。”(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 集) 思索与练习1说明:犊_尤_过_应_几_顾_盖_ _ 2翻译: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_;吾 悯而诏子_;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_ 3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_ 第26页 共26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第 26 页 共 2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