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师个人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老师个人课题探讨结题报告 本文关键词:课题探讨,结题,老师,报告老师个人课题探讨结题报告 本文简介:老师个人课题探讨结题报告阅读爱好与习惯在学科学习中的体现及作用试验班级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结题报告龙里县第一小学赵德军一、课题探讨的背景及意义。本人是一名农村语文老师,二十多年来始终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觉:在农村小学里,由于受师资水平的限制和考试压力的逼迫,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老师个人课题探讨结题报告 本文内容:老师个人课题探讨结题报告阅读爱好与习惯在学科学习中的体现及作用试验班级子课题阅读与写作结题报告龙里县第一小学赵德军一、课题探讨的背景及意义。本人是一名农
2、村语文老师,二十多年来始终从事农村小学教学。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发觉:在农村小学里,由于受师资水平的限制和考试压力的逼迫,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基本就是一个摆设。学生只是抱着语文、数学两本书,没有什么课外书,也没时间看课外书,平常就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学生就是井底之蛙,对外面的东西是一问三不知。老师在上课时,也都是就课文、书本上的内容来讲授,也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讲跑题了”,没什么课外拓展,所以课堂的氛围就可想而知了。当然,也有部分老师认为阅读训练还是应当抓一抓的,但他们很快就发觉,课堂教学效果却是事与愿违,因为学生的阅读面有限,拓展时没有一点激情,师生互动不起来,形成老师在课堂上昌独角戏。
3、久而久之,师生两方面都觉得很累,课堂也就变得更加冷清了。介于这种状况,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是心急如焚。阅读和写作是休戚相关的,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阅读,那是万万做不到的。学习语文,没有阅读、没有写作那还是什么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都是不行缺少的,都应当加以严格训练,不行偏废。可假如照此发展下去,我们的学生将会变成一只只井底之蛙,今后进入高一级学校,又怎么能学好语文学科呢?又将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须要,成为建设国家的有用人材呢?所以始终以来,本人坚持上好语文课,并希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来使这种状况有所变更,但却收效甚微。恰在此时,我们学校的课题申报胜利、取得立项,于是我主动参与到此项活动之
4、中,探讨已经进行了3年时间。我认为,能开展此项探讨,具有以下重要意义:(一)长远意义:1.阅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迫切须要。进行有效而规范的阅读训练,尽快提高学生的阅读常识和实力,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对学生学好语文学科具有重要意义。2.阅读训练是培育建设四化人材的须要。作为一个将来的建设者,除了应驾驭本行业的特地学问和技能技巧外,还必需具备丰富的学问。3.阅读训练是全面提高语文实力的须要。进行阅读训练,除了增加课外学问实力外,对促进读写实力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阅读训练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阅读可以培育思维的灵敏性和逻辑性,提高思维品质,开阔学生的视野。(二)现实意义:能在肯定
5、程度上变更农村小学阅读训练课水平严峻滞后的局面,比较快速地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化的公允性和合理性,增加学生的学问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爱好。二、课题的界定。关键词的界定:1.“阅读爱好”“阅读”不光指教材的阅读,还包括课外的阅读;“爱好”是指学生自觉自愿的做自己喜爱的事。2.“习惯”是指学生把阅读当做一件平常事对待,不须要任何人的支配和指令,把阅读当做自己生活中的习以为常的事。3.“体现”是指经过努力,学生把阅读作为一种习惯,并在平常学习或生活中表露出来。4.“作用”是指阅读对学生的学科学习有肯定的帮助作用。课题整体界定:我们本课题探讨主要针对小学的阅读
6、训练课而开展,希望找出提高阅读水平的有效途径,并在现有条件下,力所能及地去进行变更和弥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实力,使他们能够全面均衡地发展,让教化的公允性和合理性进一步得到体现。三、课题探讨的内容。本课题探讨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如何合理地利用时间来开展阅读爱好的培育?根据我们学校的规定,中高年级每学期每生至少要看8本以上的课外书,至少写8篇读书笔记。怎样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状况下完成这项任务,这就须要师生有效合作,充分利用课内外时间。(二)怎样选定恰当的、适合学生的课外书籍?怎样选择适合各年级段的小学生的书籍,这须要我们老师着正确的指导,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反之,一本不健康的书
7、也会对学生的终身产生不良影响。(三)怎样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爱好是阅读活动中不行缺少的重要元素。缺少了爱好,阅读就确定无法取得胜利,没有爱好的阅读,那就是成为任务,因此,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须要充分考虑的问题,也是我们这次课题探讨的主要目的之一。(四)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阅读为写作服务,让写作体现阅读的价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爱好的目的。四,课题探讨的理论依据。语文是负载着文化沟通的依据,“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让语文教化适应将来发展须要是语文教化改革的目的,因此,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角度讲,都必需重视语文课内外的阅读。新修订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
8、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实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意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实力。能阅读日常的书刊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在400万字以上。”同时又在阅读教学中提出:“培育学生广泛的阅读爱好,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激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这就充分说明培育学生读书的习惯,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课堂教学是实施素养教化的主渠道。始终以来,语文教学战线上的同行们都在努力培育学生的阅读爱好,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实力。然而,我们的努力是否有效?对语文教学
9、有多大的帮助?学生的阅读爱好怎么样,阅读实力又达到什么程度?学生的阅读爱好体现在语文学科的那些地方?在语文教学中有什么作用?这都是我们这次探讨的主要方向。五.课题探讨的过程和方法。本课题探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进行:1、前期探讨、调查阶段(2022年12月至2022年4月):对学生进行深化地调查了解,分析学生阅读爱好及习惯的特征。2、详细探讨阶段(2022年5月至2022年8月):依据调查发觉的问题,采纳对应的策略与方法,开展丰富多采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提升他们的阅读实力。3、总结探讨成果阶段(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集,整理探讨资料,分析、归纳试验状况,总结阅历。在探讨
10、活动采纳的方法主要有: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的采纳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调查学生,通过问卷的调查,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了解他们对阅读的相识和看法,分析关于阅读存在的问题和误区,为自己的探讨找准方向,确定重点;二是调查家长,了解家长对课外阅读的了解和看法,并在此基础上写出学期初调查报告。再针对自己的一些探讨对象进行访谈调查,了解他们的看法,同时找出自己的探讨活动存在的不足,以便刚好进行弥补、修正。2.行动探讨法。行动探讨法主要是以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为平台,激发学生的阅读爱好,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学习专家的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和爱好
11、的培育。3.阅历总结法。阅历总结法则是在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后,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找出有肯定参考价值的方面写成阅历文章与同仁们探讨。最终在探讨活动结束之前进行全面总结。六,课题探讨的成果。虽然个人的力气是微乎其微的,但一份耕耘总会有一份收获。在本次探讨活动中,我觉得取得的探讨成果主要有这样一些方面:(一)学会合理地支配时间。我们有部分老师之所以没有仔细对待课外阅读,主要是认为这门课程时间紧而任务重,舍不得拿时间给学生阅读,不简单取得效果。在探讨中我发觉,要想解决这个难题,就必需依靠老师合理支配时间。一是要提前许多时间就进行打算,肯定不能等到活动即将起先时才来了解内容,那样有一些方面就可能来不
12、及。上完一篇课文,我们老师要向学生举荐什么书,是一本什么样的书,老师要首先做好打算。其实,只要老师支配好了时间,全部的阅读就会变得既充溢又轻松,学生不会觉得没时间看书了。(二)能够较好地选择书籍。由于我们的孩子身处农村,经济条件不是很好,造成没书看,不知看什么书,来到图书室也不知看什么书。这就须要我们老师举荐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书籍给学生。(三)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爱好。爱好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只要拥有了爱好,学生就会主动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在这3年的探讨中,我始终把激发学生的交际爱好放在首位,不断采纳各种方法来调动他们,让他们乐于看书,能有选择地看书,通过不懈努力,阅读成了他们学习的乐园。(
13、四)教化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老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进步。通过这3年的探讨活动,我觉得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学问,又极大地促进了自己的教学艺术,让我在教学上,尤其是阅读与写作方面感觉得心应手。七,课题探讨的反思反思一,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好读书,读好书”落到实处?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这话一点不假,有了爱好就有了习惯,有了习惯就不须要老师多费口舌,而且还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假如不是自觉自愿地做某件事,当成任务去完成,那不会让学生有所收益,反而白白奢侈了珍贵的时间。反思二,如何进一步加强学生阅读爱好的培育?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实力,仅仅靠这3年的努力明显是不够的,必需把阅读延长到课外,延长到生活中去。老师应当怎样去引导才能让他们真正喜爱上阅读呢?这也是我们必需考虑的问题。总之,课题探讨活动的短暂结束,并不代表教学的探究也就此终结,仍引用人们常说的一句名言来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讨探究的道路还很长,很长。7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