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7篇】.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7篇】.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教案【7篇】初中化学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及其反应的判断和氧气的用途。 能力目标: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及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通过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及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逐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氧气的制法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了解工业上
2、从空气中提取氧气的基本原理; 了解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概念; 理解分解反应的定义及其与化合反应的区别。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及实验、分析、总结、理解运用的学习方法。 教学建议 氧气的性质和用途 本节教材分为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三部分。 这三部分应以氧气的性质为中心,因为物质的用途主要决定于该物质的性质。 氧气物理性质教学建议 关于物理性质的教学,教给学生一个认识物理性质的顺序,以便在以后学习其它物质的物理性质时,即观察的全面,又起到了对照的作用。使记忆更
3、牢。 物质的物理性质,其观察和描述的顺序与人的感觉器官所接受的信息量有关,最突出的是颜色,其次是形状,再是嗅觉、味觉,这样自然的形成一个描述物理性质的习惯顺序。 关于溶解性,由于学生尚不了解溶解过程的实质,对这些基本上不跟水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溶解,只能先认为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有关氧气微溶于水的事实,可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帮助理解。如许多水中生物呼吸靠的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或者让学生想想办法,做个家庭实验,如:用封闭和敞口的容器做水中养鱼的效果对比。 氧气等气体的沸点和熔点都很低,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的,是很难想象到的低温,教师应争取使学生看到液态空气、液氧、液氮做为改进教学的设想。或者
4、至少也应争取看到录像片(液氧、液氮一般制氧厂都有生产,液氮在一般大医院用于冷冻疗法。) 在气体密度教学上,注意怎样测定气体密度?它与固体和液体有什么不同?不同密度的气体为什么是混合均匀而不分层?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实验演示法 学生: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初识氧气 二、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1、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物质有哪些性质 2、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了解氧气的色、态、味 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1、学生自主探究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体验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 2、演示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学会写文字表达式,并学会分析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
5、现象差异的原因 3、演示铁在氧气和空气中的燃烧,观察实验现象并写出文字表达式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
6、、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工具 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片(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碳、氧等非金属的性质和用途。但是在一百多种元素中约有80%为金属元素,这些金属元素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和广泛的用途。本单元我们将学习一些常见金属的性质、用途和冶炼方法等。 二、新课教学 1、展示一些金属制品(如订书钉、铝箔、铜丝电
7、线、不锈钢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火箭、坦克、轮船等)。 分析常见的材料很少有纯金属,多数为金属的合金,即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提问同学们知道人类是从什么时代开始使用金属材料的吗?想了解金属材料的使用历史吗? 小结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铝的使用钛的利用 我国从商代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就会炼铁,战国时期会炼钢,目前正大量使用的是钢和铝合金材料,钛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景的金属材料之一。 2、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第2页的两幅图。 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
8、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分组实验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3)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实验安全: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导热。 (5)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
9、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6)用铁锤锤一下(验证金属的延展性)。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思考、讨论、总结: (1)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纯净的铁和铝为银白色,铜为紫红色。 (2)金属不同,其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3)金属不同,其密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有轻金属和重金属之分,如铝为轻金属,而铜为重金属。 (4)金属具有导热性。不同金属的导热能力不尽相同。 师:金属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生: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师: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
10、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5)金属具有导电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不尽相同。 (6)金属具有延展性。 讨论:什么是延展性?(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 (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师: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生:延展性。 师:对!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便于加工制造。 讨论(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说明了什么? (3)制造飞机或机械底座对金属的密度和硬度有什么要求? (4)炊具加热时有没有熔化?说明炊具的熔点怎样? (5)灯丝是用钨丝制成的,说明钨的熔点如何?钨可能还具有什么性质
11、? 学生讨论并总结: (1)常温下,汞即水银是液态。 (2)说明有些金属在打磨后可能与某些物质反应而使表面的金属光泽失去。 (3)制造飞机的金属密度小,机械底座的金属密度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4)制造炊具的金属熔点一般较高。 (5)钨的熔点很高,同时具有导电和导热性。 师: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师: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板
12、书二、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师:物质的用途是由哪些性质决定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生讨论回答:(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用的时候刀刃容易卷起来;而锤子用铅制,很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
13、不用银制的理由: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不易生锈;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镀金虽然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师: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生:不一定,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份资料。 投影
14、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师: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板书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金属材料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二、物质性质决定用途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
15、环境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金属材料的课题为中心,引导学生从故事化的教学情境入手,由学生提出探究目的和方案,并用交流、实验、设计、讨论等方式,得出如何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以及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的关系,学生掌握得较好。 初中化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蒸馏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 (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
16、能力、交流合作能力。 (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 【教学难点】 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景 导入课题 设问过渡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教
17、师引导 学生动手 制作过滤器 学生讨论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预留问题 设问过渡 投影 设问过渡 活动与探究 阅读探究 预留问题 阅读探究 教师提问 投影练习 设问过渡 学生讨论 学生思考 学生深思 总结教育 布置作业 同学们,自然界的水是否都是无色无味,澄清透明呢?展示三杯水样:井水、河水、污水,请大家看一看。请前面的学生闻一闻自备的玉带河水,能否尝一尝,为什么? 我们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投影课题。 同学们,你们家在没有用上自来水之前,饮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你们家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水进行简单净化的? 教师见机提问: 这些白色物质是
18、否有净水作用呢? 同学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沉淀和水分开?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教师先举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实例:用滤布把豆腐浆和豆腐渣分离;用沙层滤水等 (教师表扬学生,夸奖他们是生活有心人) 这些分开固体和液体的 实例,有什么共同点? 教师倾听、总结 实验室通常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开。 教师示范 投影:操作提示,并进行指导 同学们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清澈程度如何?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澄清? 教师倾听 大家再闻一闻、看一看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前相比哪些性质基本无变化? 如何把水中的颜色、气味也除掉呢? 大家参看教材p5758,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制简
19、易活性炭净水器 教师展示制作较好的简易净水器,表扬肯定学生。 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滤后的水,和处理前有什么不同? 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课件投影),简介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去色去嗅。 活性炭净水器的进水口为何在下面? 同学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来自于何处?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长江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呢? 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影片。 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澄清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纯净物? 若水量不同,肥皂的量不同,现象又有何不同;用不同硬度的水洗衣服时,产生肥皂泡沫是否相同。 请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长时间烧开水的茶壶内壁有什么物质?这
20、些物质如何形成?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一杯是加明矾并过滤后的井水,一杯是纯净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简单方法加以区分。 刚才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这些操作净化后的水能否用作医疗上的注射用水? 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使用装置(投影蒸馏装置,并展示实物),采取蒸馏的方法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水。请同学们说出蒸馏净水的原理,其中包含了水的哪些物态变化。 通过水的汽化和液化,可以使水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事实上,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等作一下了解。 同学们,我们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要经过哪些操作? 由此我们看到,若使污染的河水变得更清更蓝
21、,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净化很复杂,洁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 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 一位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盛接一瓶教室里的饮用纯净水,展示。大家看一看,该学生闻一闻,尝一尝。同学们说一说这种洁净的水的有关物 理性质。 学生回答: 井水、河水加明矾 把明矾加入盛井水的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交流 (有白色物质生成) 阅读教材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7篇 2022 九年级 上册 化学 人教版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