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外文言文阅读1》及答案_中学教育-中考.pdf(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1 一 王安石待客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 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释】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京师:京城。馔(zhu n):准备食物。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脔(lu n):切成小块的肉。啖: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又久之,方命坐 觉饥甚而不敢去 旁置菜羹而已
2、 公取自食之 2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家人发箧视之 B.亦荆吴行胜之最也 C.事列神仙之传 D.至之市 3翻译下列句子。(1)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2)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4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王安石具有什么品质?二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狙(j)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家口:家中的人,这里指家里人的口粮
3、。诳(ku ng):欺骗。芧(x):橡实。【阅读提示】这个故事揭露了狙公愚弄猴子的骗术。其实橡实的总数没有变,只是分配方式有所变化,猴子们却转怒为喜。现实生活中有些追求名利的人,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形式,却不知道事物的本质只有一种。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能解狙之意()(2)损其家口()(3)俄而匮焉()(4)众狙皆起而怒()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欢迎下载 2 (2)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3.狙公爱狙表现在哪两个方面?(引用原文语句回答)4你从“众狙”
4、“朝三暮四”而怒,“朝四暮三”而喜中得到什么启示?三 东野败驾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选自庄子达生)【注释】御:驾车的技艺。中绳:像墨线一样直。中规:像圆规画出的图形一样圆。文:通“父”,这里指造父,是西周的善御者。钩:绕。颜阖:姓颜,名阖,鲁国贤人。密:通“默”。少焉:不久。求:强求。【阅读提示】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选文中的东野稷虽然驾驶马车的技术娴熟,但由于马力透支,“果败而反”,这就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
5、量力而为,如果不认真把握一个“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2)庄公以为文弗过也()(3)公密而不应()(4)果败而反()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使之钩百而反 B.公密而不应 C.果败而反 D.而犹求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2)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4.颜阖认为“稷之马将败”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
6、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列句中加点的词又久之方命坐觉饥甚而不敢去旁置菜羹而已公取自食之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人发箧视之亦荆吴行胜之最也事列神仙之传至之市翻译下列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公取自食之其人愧损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的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狙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口中的人这里指里人的口粮诳欺骗芧橡实阅读 欢迎下载 3 四 不为物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太宗尤所眷遇。有一朝士,
7、家藏古鉴,自言能照二百里,欲因公弟献以求知。其弟伺间从容言之,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其弟遂不复敢言,闻者叹服,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选自归田录)【注释】求知:以求得到赏识。李卫公:即李靖,字药师,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阅读提示】凡贪婪之徒,大约总是因为条件具备时勾起了他作为人的原始欲望,从而无所节制地获取。本来只是想想,但当实实在在面对金银财宝时,只要一动心思就可以“梦想成真”,又有几个人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由此看来,想要不为物累,保持自己的廉洁的确不容易。选文中写的吕蒙正拒收一位朝臣古镜的事
8、,就是鲜活的明证。“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作者欧阳修的感叹之语,可谓精辟之至。【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言能照二百里()(2)其弟伺间从容言之()(3)安用照二百里()(4)其弟遂不复敢言()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 欲因公弟献以求知 以为贤于李卫公远矣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A.与相同,与相同 B.与相同,与不同 C.与不同,与相同 D.与不同,与不同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公笑曰:“吾面不过碟大,安用照二百里?”(2)盖寡好而不为物累者,昔贤之所难也。4.在作者看来,倡廉拒贿应
9、该做到哪两点?五 为人须学 太宗谓房玄龄曰:“为人大须学问。朕往为群凶未定,东西征讨,躬亲戎事,不暇读书。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古人云:不学,墙面,莅事惟烦。不徒言也。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选自贞观政要)【注释】戎事:战事。比来:近来。墙面:面对着墙壁,比喻一无所知。莅(l)事:处理政事。【阅读提示】本文写的是唐太宗与房玄龄谈论学习的一段话。围绕“为人大须学问”这一论点,唐太宗先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论证读书学习的重要性,然后引用古人的话,进一步证明不学习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
10、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列句中加点的词又久之方命坐觉饥甚而不敢去旁置菜羹而已公取自食之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人发箧视之亦荆吴行胜之最也事列神仙之传至之市翻译下列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公取自食之其人愧损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的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狙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口中的人这里指里人的口粮诳欺骗芧橡实阅读 欢迎下载 4 的危害,言辞恳切,发人深省。【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
11、句中加点的词。(1)不暇读书()(2)不能自执书卷()(3)不徒言也()(4)大觉非也()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2)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君主?六 苻融验走 前秦苻融,为冀州牧。有老姥遇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选自晋书符融传)【注释】苻(f)融:字博休,苻坚的弟弟。姥(m):
12、年老的妇人。孰是:哪一个是(贼)。正色:板着面孔,态度严肃。【阅读提示】世事万象,迷惑甚多。如果平时对生活没有深切的观察和思考,遇事就难作判断。苻融验走,方法简单,但灵感并不是凭空而生,得出这一方法的过程来自生活中深厚的积累。这个故事反映了苻融机智聪明、明察秋毫的特点。【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路人为逐擒之()(2)乃俱送之()(3)贼遂服罪()(4)盖以贼若善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2)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3.苻融认为跑在后面的人是贼,其依据是什么?(引用原文语句回答)4.苻融通过验走而查
13、清了事实,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列句中加点的词又久之方命坐觉饥甚而不敢去旁置菜羹而已公取自食之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人发箧视之亦荆吴行胜之最也事列神仙之传至之市翻译下列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公取自食之其人愧损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的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选自列子黄帝篇注释狙公养猴子的人狙猕猴口中
14、的人这里指里人的口粮诳欺骗芧橡实阅读 欢迎下载 5 七 义犬护主 周氏夫妇,以渔为生,日出没风波。一日,二豪贼相谓曰:“伺周之市,但留其妇时,吾可攫其金也。”于是窥周出。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周畜一犬,见之,狂吠。妇闻声而出。二贼跃上船,出刃胁之。犬啮贼,以故贼不得脱身。妇乘其无备,推堕一贼河中。一贼为犬所啮,痛甚。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是时夫方归,见状,即缚二豪贼至官。(选自太平广记)【注释】伺:等候。攫((ju):夺取。色挠(n o):脸上显出屈服的样子。谢:道歉。官:官府。【阅读提示】狗是人类忠诚的伙伴,有时它为了保护主人及其利益,会助主人一臂之力。选文中周氏夫妇所养的一条狗在
15、主人遇到强盗抢劫的危急时刻,协助主人咬住强盗,不让其脱身,成功地制服了强盗。文中的义犬见到强盗“狂吠”,不惧刀刃而“啮贼”,足见它的忠诚与勇敢。【自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二豪贼相谓曰()(2)但留其妇时()(3)周既去()(4)是时夫方归()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以渔为生 一贼为犬所啮 妇闻声而出 跪而谢 A.与相同,与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周既去,二豪贼持刀近船。(2)妇举刀欲劈之,贼色挠,跪而谢。4.请简要概括周氏擒贼成功的原因。(用自己的话回答,至少两点
16、)八 海瑞清廉 都御史刚峰海公,卒于官舍。同乡宦南京者,惟忘掉部苏民怀一人。苏检点其宦囊,竹箱中俸金八两,葛布一端,旧衣数件而已。如此都御史那可多得!王司寇凤洲评之云:“不怕死,不家钱,不立党。”此九字断尽海公生平,即造成言谀之,能加于此评乎?【注释】都御史:职官名称,负责巡按州县,考察官吏。刚峰海公:即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宦囊:做官的俸禄。金:银子。葛布一端:麻布两丈。【阅读提示】“户部”及其他。明、清时期,中央设六部。上文所说的“户部”是负责税收、钱粮及户籍的部门;又,上文所说“王司寇凤洲”即王凤洲,他是“刑事部”负责人,刑部主管司法、监狱等;“吏部”主管官吏的任免及科举考试;“兵部”主
17、管军事;“礼部”主管外交事务及祭典等;“工部”主管建筑、河道等。各部的负责人称尚书。【自主训练】1、解释:卒婚 宦 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列句中加点的词又久之方命坐觉饥甚而不敢去旁置菜羹而已公取自食之下列句中之与其人心已怪之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人发箧视之亦荆吴行胜之最也事列神仙之传至之市翻译下列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公取自食之其人愧损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的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外文言文阅读1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答案 中学 教育 中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