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基础性)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基础性)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基础性)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单元的第二课。本课是在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特点正好反映了光直线传播的规律。二、学生分析 学生能说出太阳是东升西落的,大部分能画出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午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
2、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三、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一天中,正午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2、过程与方法(1)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2)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3)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4)说出生活中人们对影子变化规律的应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自然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事物的变化之间是有联系和有规律的。(2)能够
3、按活动要求坚持观察和如实记录数据。(3)能够如实地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运用合理的数据进行推理。四、重难点 重点:观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难点: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成柱状图。五、器材准备 长 4cm 的小木棒,超轻粘土,A4 纸,铅笔、指南针,地平式日晷 实验装置图示及说明:1、超轻粘土用来将小木棒固定在 A4 纸上,方便学生测量影子。2、选用 4cm 长的小木棒是为了防止影子太长而无法在 A4 纸上记录完整。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 上节课我们在教室里探究了光和影的关系。今天,我们把实验的材料搬到操场上,你猜猜看,给你一天的时间,你觉得小木棒的影子会怎么变化
4、?(二)实验观察 1、出示、讲解实验装置的组装方法,并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在 A4 纸上做好标记,并用重物固定。2、提示观测记录的内容:(1)太阳的方向和影子的方向(2)影子的长度(3)观测记录的时间(年/月/日/时/分)3、学生实验。课堂上,每隔 10 分钟观测记录一次;课后,在其它课下课后观察记录,直到放学。教师在巡视时要及时指出学生在实验中的问题,适时地帮助学生。第二课时(三)数据整理 1、由于我们测量的数据表较多,比较杂,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数据分类处理。我们可以将“影子的长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绘制成柱状图,它能更容易地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阳光下室外研究光和影的关系是对上
5、节课在探究活动中所发现的规律在自然环境中的验证拓展和进一步理解本课不仅是上节课的延续同时还为学生接下来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的内容做好了准备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因为影子的产生和其由西到东且影子在正的时候是最短的但五年级的学生在长时间的探究活动中缺乏耐心特别是在等待时学生难以忍受孤独希望通过本节课的验证实验学生能够体会并初步克服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孤独与艰辛三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阳光下物天中正时影子最短清晨和或傍晚时影子最长过程与方法利用简易的日影观测仪观测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并收集相关的数据根据一天中影长变化的数据制作出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柱状图根据绘制图表观察数据发现阳光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指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光下的影子教学设计 阳光 影子 教学 设计 基础性 小学教育 小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