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高一地理教案8篇.docx
《2023年度高一地理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度高一地理教案8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度高一地理教案8篇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说教材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其次节的内容,第三章内容属于自然地理局部,是对地球外部圈层构造的绽开,而本节内容是本章内容的重点,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是在学习了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和气压带风带的根底上,对地球上最主要的水体-海水的运动进展更加详细、深入的学习。海水运动又对学习第五章自然地理坏境和人文地理的学习埋下伏笔,因此,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 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地理学问的学习,已初步把握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能够依据地图和材料,初步分析所学的地理学问。但是,由于学生综合分析力量有限,空间思维力量还有待提高,不能
2、自主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再加上学生的学问面有限,生活阅历较浅、对重难点的地理学问不熟识,不了解,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地理学问并提高地理思维力量、实践力量以及创新力量。 三、教学目标 本节课程标准的要求是“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据此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1)了解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理解洋流的分布模式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提升读图、绘图以及在图上观看、比拟、归纳、分析的力量。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洋流模式图和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2)运用案例分析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养
3、成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和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 (2)树立正确的海洋观念,增加现代海洋意识; (3)学习洋流形成的因果关系,培育学生探究地理事物之间的辨证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 难点:利用“全球风带与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依据:此局部学问难理解,难记忆,局部学生有学问缺陷 五、教法与学法 说教法: 依据教学内容目标和地理科教学特点以及有关的教学规律,即学生由感性熟悉到理性熟悉的认知规律,由宏观把握到微观把握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规律,主要实行了读图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和
4、争论式教学法。 地理新课标提倡自主、探究、体验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敬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制造性。因此,教师必需是课堂师生互动的引导者,帮忙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选择必要的学习策略,制造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情趣动机,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求索反思,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进展打下根底。所以,学生在学习时实行如下的学习法:自主学习法、看图分析法、争论式学习法、图文转化法以及学问迁移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讲解故事“海上信使”:一艘在大海航行的船遇上了海上风暴,船被毁后几个海员被吹到了一个小岛上。他们失去了大船,没有方法离开小岛,一个聪慧的海员现出了一个方法,
5、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塞入瓶子里然后盖上盖子,密封后扔到海中让流淌的海水带着他们的信飘到大陆边通知人来营救他们,结果他们成功的离开了小岛。 依据:利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制作Flash动画) 高一地理教案 篇二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 2、太阳辐射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构造 由内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 2、太阳活动及其主要类型 太阳活动的概念 主要类型 黑子发生在光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 耀斑发生在色球层,周期11年,太阳活动最剧烈的显示 3、对地球的影响 干扰电
6、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产生“磁暴”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三、月相及其变化 1、月相变化的周期规律 2、月相变化对地球的意义 探究日食和月食发生的规律 【活动目的】 (1)培育学生搜集资料的力量。 (2)培育学生的空间想像力量。本内容要求有较高的空间想像力量。 (3)培育学生的计算力量。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规律有严格的科学数据可参考。对高中学生而言,这种活动有利于学生将数学学问运用到自己感兴趣的讨论活动中来。 (4)培育学生的表达力量以及运用计算机展现探究成果的力量。 【活动步骤】 (1)布置资料搜集任务:通过因特网或天文爱好者手册,查阅和日食月食相关的资料。 (2)课内成果演示:
7、要求学生把握了根本原理后,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制作成可演示的多媒体课件(如ppt格式的文件)。留意,应当将学生分组制作。比方日食月食发生的根本原理,日食月食的种类,日食月食消失的规律和周期等。若没有条件,可以让各组派代表上讲台演说。并安排肯定时间让听众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让演示者答复)。留意:全部这些问题,都应当有比拟精确的数字来说明。应尽可能用相关的图片(或者自己画的示意图)来说明问题。 (3)教师总结:总结各小组完成任务的状况,并将日食和月食发生的原理、规律等作个总结。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模板 篇三 习者水平分析: 1、地球内部圈层内容虽然简洁,但比拟理论化,无法让学生用“眼见为实”来感受,所以通
8、过实物比较的方法来描述地球内部构造(如地球内部圈层就像一个鸡蛋剖面一样)是一种比拟好的“化繁为简、化虚为实”的好方法。 2、关于地震波的纵波和横波,学生在初中只能是看到过,在高中物理中还没学到该局部的内容。所以,我们地理教师就应当充当一回物理教师,要全面的把纵波和横波的相关学问讲清讲透,由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学好地球内部圈层的构造和特点。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地球的圈层构造,包括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主要通过对地震波的讨论,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组成及其他特征。所以,在详细的教学中,首先把握地震波的特点:纵波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横波传播速
9、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在此根底上,我们就可以依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来推知地球内部的物质的组成及特点。我们把地震波速度突然变化的面叫做不连续面一个是莫霍面一个是古登堡面。依据这两个面,我们可以将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比拟亲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后面的教材会有更具体的介绍,所以在本节中介绍可简单点。固然,要强调的是地球外部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制约的,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都会造成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所以,人类只有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利用、改造自然,才能促进生态体统的良性进展,为人类造福。否则,会使生态系统恶性进
10、展,影响人类的生存和进展。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A、了解地球圈层构造及特点,并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B、运用资料和图表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作用与人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A、能够结合地球各圈层构造特点,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B、用详细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初步培育学生的整体意识,熟悉事物的普遍联系性规律 B、初步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C、学会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来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地球内外部圈层的空间分布和特点 教学难点: 地球内部圈层的构造和根本特征 教学方法: 比照分析法、读图分析法、画图分析法、合作争论法 教学
11、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探究地球内部圈层 活动 中国古代对大地有一种说法:我们活人生活的地表叫人间,而地表之下的局部,叫阴间。阴间又分18层,所谓18层地狱么?你认为我们住的地底之下真的有18层吗?那我们的地球内部构造究竟是怎样的呢?同学们的猜测都很有意思,想听听我的猜测吗?我认为地球内部构造就像是一个熟鸡蛋的构造,你信任吗? 不信是吧!我这里有一个熟鸡蛋(小刀切开,展现给学生看)同学们能把看到的情景描述一下吗? (可对学生的描述进展鼓舞性评价) 那么我是怎么知道地球内部构造也像这个熟鸡蛋呢?(自问自答) 是不是我也把地球当鸡蛋一样用这把小刀给切开呢?或者像封神
12、榜中的土行孙一样,可以到地下去看看呢?或者又像凡尔纳作品地心之旅中的仆人公一样一个火山口进一个火山口出呢?(都不行能) (有感而言:上天不易,下地也挺难) 那你能想出什么方法来探测地球内部的构造和组成物质呢? 教师总结:那么,人来是如何利用地震波来实现对地球的“_”呢? 认真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和其次段内容,并结合图1.25,完成以下问题: 1、地震波、纵波、横波的概念 2、比照纵波和横波,完成以下表格 地震波类型 纵波 传播速度 通过的物质 横波 依据第一和二题的结论,分析: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是上下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深入探究:假如是在水面上呢?你的感慨又会是什么?为什么
13、?) 4、什么叫不连续面?在地球内部存在着哪几个不连续面呢?请在图1.25中找出不连续面的名称以及他们所处的也许深度。 5、不连续面把地球内局部成几个圈层,分别叫什么? 6、地震波在通过不连续面时,波速会不会变化?假如会,是如何变化的?(深入探究:据此你能推想出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状态吗?) 7、依据你的理解,地壳的厚度会匀称吗?请举出实例说明 (最终,教师可比照验证地球内部圈层的确很像一i个鸡蛋的内部构造) 1、画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要求:只看鸡蛋不看书) 2、完成后,教师给出地幔可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的相关学问和数据,再次让学生在已完成的示意图中做出上述内容。 3、然后
14、,教师在给出软流层和岩石圈的相关资料,让学生与学生可相互纠错。续作出软流层和岩石圈在地球内部圈层的相对范围 4、最终可依据完成的示意图提问:地壳等于岩石圈?请说出它们的差异? 过度:通过上述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地下世界很“精彩”,其实地表世界“更精彩”,接下来我们在探究一下地球的外部圈层。 学生答复:不是! 学生各抒己见 学生:想! 学生思索 某一学生:由外向里共分三层,即蛋壳蛋白和蛋黄;厚度有差异,蛋壳最薄,蛋白次之,蛋黄最终 学生哄笑 学生争论,答案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钻探技术、火山、温泉、遥感、地震波等等。 学生阅读,小范围内合作完成上述7个问题 学生相互纠错 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从学生把握
15、的学问和生活体验进入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索和求证_,激发学习。 培育初步的观看力量。 培育学生阅读归纳力量,读图、析图力量,实际应用力量和合作力量。 提高学生作图力量、读图力量和学问应用力量 探究地球外部圈层 课堂小结 请依据图1.27和资料1,答复以下问题 优秀高一地理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陆地水体的组成及主要类型,能够分析把握陆地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运动和相互转化的关系,把握陆地水体的运动更新过程和规律,明确水循环对整个地理环境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把握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培育学生从图像中提取、认定、加工处理各种信息的力量。 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陆地水体对于
16、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明确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合理利用水资源使之能够可持续利用下去,使学生树立节省用水的意识,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水圈的组成及主要的水体类型; 2、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陆地水体的补给关系。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考情分析】高考中多以水循环示意图、区域图、热点材料为载体,突出查水循环的原理、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以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高考猜测】1.以大型工程建立如南水北调,三峡大坝,退耕还林、还草、还湖及城市化建立为切入点考察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2、以区域图、水资源分布及利用图表为背景,考察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对人类生产
17、和生活的影响 3、结合有关水资源的重要工程、重要政策,以案例的形式考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措施。 水圈的组成 1、图解水圈的组成 2、特点:地球上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_但不规章的圈层。 学问点一: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双基落实】 1、 概念:自然界的水在地球表层通过各个环节 _运动的过程。 2、类型及主要环节:画出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在右中画出水循环环节箭头方向,标注各环节 及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真题选粹】 (2023山东卷)下列图是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宽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他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 B.
18、下渗 C.蒸发 D.地表径流 学问点二: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因素 【高频考点】 【真题选粹】 (2023课标卷I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汲取(附)影响河流泥沙和养分物质含量,水体中养分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依据大屏幕展现图片可知: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河流众多,沼泽广布。 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缘由(8分) 提示:沼泽广布的缘由从水循环的角度考虑主要是地表水来水量大,排水不畅、下渗少、蒸发量小,其影响因素与地形、气温、冻土、凌汛等有关。 【深度探究】 (分组争论,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以下四个问题的形成缘由) 1、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度 地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