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0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 8 小题,共 24.024.0 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五氧化二磷B.铜C.稀盐酸D.高锰酸钾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俯视读数C.倾倒液体D.检查气密性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2 个氮原子表示为 2NB.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ClNaC.氧气中 O 为价D.的结构示意图为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B.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C.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
2、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系界定错误的是A.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C.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D.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第 2页,共 15页6.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图中“”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可以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甲不可能是单质或氧化物C.戊可以是碱,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7.有一包固体粉末 X 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
3、究其成分,将 mg 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 ng 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固体粉末 X 含有铁,则 m 可能小于 nB.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C.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 X 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D.剩余 ng 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8.小余取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形瓶内物质质量为。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成因,小余立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 X 逐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置前后质量减少了。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
4、生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试剂 X 可以是稀硫酸固体 Y 可以是生石灰滴加试剂 X 前锥形瓶内水的质量为若没有球形干燥管,测得氢氧化钠固体从空气中吸收水的质量会偏小A.B.C.D.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 8.08.0 分)9.氧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小颖在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再依次进行实验: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插入带有火星的木条。当出现带有火星的木条_的现象时,说明试管中有大量氧气产生。实验中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反应属于_ 填基本反应类型。10.将 30g 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 投入盛有 20g 水的烧杯中,搅拌,测得、时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分别如图中 A、B、
5、C、D 点所示。回答下列问题:、B 两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 填字母编号。时,物质 X 的溶解度是_。、B、C、D 四点对应的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 填字母编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填序号。时,若向 B 点对应的烧杯中再加入 30g 水,搅拌,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要从 D 点对应的溶液中得到全部固体 X,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时,将物质 X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可能增大第 4页,共 15页三、探究题(本大题共 2 2 小题,共 12.012.0 分)11.如图 1 所示,小瑾将反应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时,发现烧杯内白色沉淀明显增多。为了探究烧杯内物
6、质的成分,她立即向其中逐滴加入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沉淀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变化如图 2 所示。回答下列问:图 1 所示,烧杯内的白色沉淀是_ 写化学式。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点,烧杯内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含有的离子为_ 写离子符号。B 点,烧杯内的沉淀由_种物质组成。检验 D 点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的方法_。12.实验室有一包久置的生铁粉末 成分为碳、铁和氧化铁。为测定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小怡取两份质量均为 m 的生铁粉末样品,分别进行如图实验。测定碳的含量已知:过氧化氢溶液能将转化为。步骤的具体实验操作中包括过滤,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生成滤渣丙的化学方程式为_。测定氧化铁的质
7、量分数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样品 打开止水夹 K,在球形干燥管出口处检验氢气纯净后,点燃酒精灯,待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灯,冷却至室温,关闭止水夹 K。打开止水夹 K,观察到装置甲中的实验现象是_。若无装置乙,会导致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且实验结束,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为单质铁,丁装置中浓硫酸质量比实验前增重了。则_结果精确到。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1 小题,共 6.06.0 分)13.乙醇俗称酒精,可用作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燃着的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是破坏了_这一燃烧条件。现有质量分数为的酒精的水溶液,在充满
8、足量氧气的密闭容器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求密闭容器内水的质量 结果精确到。第 6页,共 15页答案和解析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属于单质;故选项正确;C、稀盐酸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铜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
9、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没有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手拿在试管夹的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视线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
10、标签没有对准手心,瓶口没有紧挨试管口,所示操作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
11、字,故 2 个氮原子表示为 2N,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B、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NaCl,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氧气属于单质,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0,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离子核内有 16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故选:A。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C、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进行分析判断。D、硫离子核内有
12、16 个质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 2 个电子、第二层上有 8 个电子,最外层上有 8 个电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 原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结构示意图等 的书写方法、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 0 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答案】C【解析】解:物体受热膨胀不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而是分子间隔变大造成的,选项说法错误;B.的溶液显酸性,不能使酚酞变红,选项说法错误;C.焚烧含氯塑料会产生含氯化合物,而造成空气污染,选项说法正确;D.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第 8页,共 15页A.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B.根据酚酞试液的变色情况
13、来分析;C.根据含氯塑料焚烧会产生污染物来分析;D.根据施用化肥的要求来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5.【答案】D【解析】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所以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故说法正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故说法正确;C、盐属于化合物,属于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故说法正确;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属于并列关系,故说法错误;故选:D。根据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包含、交叉、并列关系,根据涉及的概念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湖北省 武汉市 中考 化学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