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_中学教育-中考.pdf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知识点)_中学教育-中考.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 4 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渗透作用 2、条件:具有半透膜;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二、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三、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 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 泡里面的细胞液。2、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质壁分离 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4、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1)内因: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2)外
2、因: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5、表现:(1)宏观上:植物由坚挺萎蔫(2)微观上:液泡:(大小);细胞液颜色:(浅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 6、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渗透作用(形成液泡)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与膜上载体蛋白的数量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2、选择透过性膜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五、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
3、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第二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年代 科学家 依据 结论或假说 19 世纪末 欧文顿 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
4、是由脂质组成的 20 世纪初 科学家 分离并分析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和蛋白质 1925 年 荷兰科学家 从细胞膜中提取的脂质铺成的单层分子面积是细胞表面积的 2 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20 世纪 40 年代 在荷兰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推测“双分子层模型”:细胞膜是由双层脂质分子及内表面附着的蛋白质构成 1959 年 罗伯特森 电镜下看到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所有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特点:静态结构 1970 年 弗雷和埃迪曼 分别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两个细胞的蛋白质,将两个细胞融合一段时间后,荧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细胞 物质 输入 输出 知识点 中学 教育 中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