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妾薄命行《妾薄命行》(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妾薄命行《妾薄命行》(四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妾薄命行妾薄命行(四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须要的挚友。 妾薄命行 妾薄命行篇一 日月既逝西藏,更会兰室洞房。 华灯步障舒光,皎若日出扶桑。 促樽合坐行觞。 主子起舞娑盘,能者穴触别端。 腾觚飞爵阑干,同量等色齐颜。 随意交属所欢,朱颜发外形兰。 袖随礼容极情,妙舞仙仙体轻。 裳解履遗绝缨,俯仰笑喧无呈。 览持佳人玉颜,齐举金爵翠盘。 手形罗袖良难,腕弱不胜珠环, 坐者叹息舒颜。 御巾裛
2、粉君傍,中有霍纳都梁, 鸡舌五味杂香。 进者何人齐姜,恩重爱深难忘。 召延亲好宴私,但歌杯来何迟。 客赋既醉言归,主子称露未晞。 日已沉于西,又在那幽静高雅的居室中相聚。 被华灯照射着的帷幔颜色暖和,亮堂的样子似乎置身于日出之时, 席位相连行酒共饮。 主子呼出婆娑之舞,观者入迷连酒具倾倒都没留意。 大家举起细腰酒壶,飞起三足酒杯,横碰斜撞,尽兴畅饮面色相仿。 随意交换着相互所喜爱的佳人,酒醉时的美人红颜焕发似兰。 舞袖随着礼仪容止到达极致的情感,曼妙之舞若仙人般的体态轻快。 服饰散乱无端,极尽快乐遗忘了俗世的规则。 轻揽佳人入怀,肆意观赏臂弯中美人的容貌,一齐举爵共饮。 舞者露出不胜柔弱的皓腕
3、,腕上的珠环好像也变得沉重, 在坐的人无不赞美,尽展欢颜。 美人依偎在身旁,巾衣弥散着泽兰藿香, 丁香五味等异香扑面而来。 侍奉之人都是可比齐姜的美女,情意绵长使人难忘。 召集宴请我的亲朋好友。只管歌颂、喝酒说什么很晚了呢? 客人赋诗说已醉要回家,主子称那晨露还没有晒干。 日月既逝:日头月亮既已逝去。一作日既逝矣。 西藏:在西面隐藏。 更会:更夜宴会于。进一步私会在。更;更加。再。 兰室:兰香的屋室。芳香高雅的居室。多指妇女的居室。 洞房:幽深的内室。多指卧房闺房。特指新婚夫妇的卧房。 华灯:华丽的灯具。雕饰精致的灯;彩灯。 步障:脚步的屏障。古代的一种用来遮挡风尘视线的屏幕。 舒光:舒缓柔软
4、的灯光。 皎若:雪白光明好比。 日出扶桑:为“蓬莱十大景”之一。扶桑,神话中的树名。亦代指太阳。 促樽:督促酒杯。推动酒碗。樽,木质或金属酒杯。 合坐:合坐在一起。 行觞:犹行酒。谓依次敬酒。觞,玉石或牛角酒碗。 主子:宴会的主子。应指魏明帝曹叡。 起舞:起身舞动。 娑盘:应是舞蹈用盘。应指汉朝的盘舞。亦作“槃舞”柈舞。 能者:更有实力的人。 穴触别端:应是盘舞的一个技巧动作。穴触,透过孔穴触摸。别端,另外一端。 腾觚飞爵:腾起细腰酒觚,飞起三足酒爵。举杯,传杯。 阑干:纵横散乱貌;交织杂乱貌。横斜貌。 同量:同等数量(的酒)。 等色:同等的(酒后)肤色。 齐颜:齐整一样的(酒酣)红颜。 随意
5、:随意。任随其意,不受约束。 交属:交换属连。 所欢:所喜爱之佳人。 朱颜:朱颜。红润美妙的容颜。指美人。 发:焕发。荣发。 外形兰:外形似兰花。 袖随礼容极情:舞袖随着礼仪容止到达极致的情感。极情,极致感情。至情,深情。 妙舞:曼妙之舞。 仙仙:若仙人般的。轻快貌。轻举貌。 体轻:体态轻快。 裳解:衣裳开解。 履遗:鞋履遗失。欢舞以至于鞋子都找不到了。 绝缨:用以形容男女聚会,不拘形迹。扯断结冠的带。 俯仰:低头和抬头。指前俯后仰。 笑喧:欢乐热闹。 无呈:没有呈报。不要呈报。 览持:观览把持。同揽持。犹拥抱。 佳人:貌美品佳的女子。指怀念的人或志向中的人。 玉颜:如玉般的颜容。形容漂亮的容
6、貌。多指美女。 齐举:一齐高举。 金爵:金质的三足酒爵。 翠盘:青玉盘。供舞蹈用的一种圆形设施。怕是指盘舞用的盘子。 手形:手的形态。手的姿态。 罗袖:轻软丝织品制作的舞袖。 良难:很难。良,很。的确。 腕弱:手腕懦弱。 不胜:不能胜任。受不住,担当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珠环:珍宝的手环。缀珠的环形饰物。 坐者:在座的人。 叹息:叹美;赞美。叹气。 舒颜:伸展欢颜。伸展容颜。 御巾:御用的丝巾。裛y 粉:熏染香粉。裛,香气熏染侵袭。通“浥”。沾湿。潮湿。裛妆(泪妆)。 君傍:君王旁边。君子身旁。傍,旁。 霍纳:也应是香名。 都梁:亦称“都梁香”。泽兰的别名。香名。 鸡舌:鸡舌香。即丁香。古
7、代尚书上殿奏事,口含此香。 五味杂香:五种味道的杂香。 进者:进献的人。 齐姜:周朝的齐国为姜姓。古代女子以姓氏相称,齐姜指齐君的宗女。后因以借指名门官宦人家的女儿。 恩重:皇恩隆重。 爱深:爱情深厚。 召延:召集延请。 亲好:亲朋好友。密切好友。 宴私:“备言燕私”,宴请私人的亲戚挚友。指公馀游宴。 但歌:唯有歌颂。只歌颂。 杯来何迟:杯来一何迟。酒杯来得何其晚迟。 客赋:客人赋诗。 称:称说。声称。 露未晞:“湛湛露斯,匪阳不晞”。晨露还没有晒干。晞,干,干燥。 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曹植奉诏入京觐见,所见权贵尽情歌舞,征逐声色的腐烂生活面貌。于是创作此诗。 这首诗看似仍在描写人
8、美、舞美,但君臣迷乱,无度,已经让原本美妙的女性变为了毒药。 曹植由备受亲宠的子臣变成了被监管的罪人,他对当权者的淫逸腐败有了更为深刻的相识。他亲眼目睹君臣迷乱、无度的生活,对魏国朝政着急忧虑。诗中细致入微的描绘,集中表现权贵们酒肉女色的彻夜之欢,酒具、酒菜、女饰、女舞等无不显示出主办者的地位、身份,篇末又通过客人的言辞反衬出主子的淫乐无度。这首诗纯以叙述、描写出之,终篇未有一句评说性的争论,让读者好像亲眼所见一般,这是颇有匠心的。长时间处于“危疑禁锢”之中,曹植不能不谨小慎为,“改心回趣”,但只要人们把那些描述百姓苦痛生活的诗拿来对读,便能清清晰楚地看到诗人埋藏在权贵淫乐图背后的真正专心:他
9、是把憎恶、生气的主观情感溶进了平和、冷静的客观描写中,表面上是波澜不惊,实际里却是激流飞湍。这是曹植去世前几年诗歌创作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 妾薄命行 妾薄命行篇二 汉帝重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愿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从前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汉武帝曾经非常宠爱阿娇,为她筑造金屋让她居住。武帝对她娇宠万分,即使她的唾沫落下,也会被看做像珠玉那样宝贵。娇宠到极点,恩爱也就停留了,武帝对她的情意慢慢停留淡薄。阿娇被贬长门后,即使与武帝的寝宫相距很近,武帝也不愿回车,在阿
10、娇那里短暂停留。雨落之后再不会飞上天空,覆水也难再收回。武帝与阿娇的情意,各自东西。往日漂亮的芙蓉花,今日成为凄凉的断根之草。假如凭借姿色侍奉他人,相好的日子是非常短暂的。 “汉帝”两句:汉武帝曾有语:“若得阿娇作妇,必作金屋贮之。” “咳唾”两句:这里化用的是庄子里的故事。庄子秋水中有:“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杂而下者不行胜数也。” 水覆难再收:传闻姜太公的妻子马氏,不堪太公的贫困而离开了他。到太公富贵的时候,她又回来找太公恳求和好。太公取了一盆水泼在地上,令其收之,不得,太公就对她说:“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 君:指汉武帝。 妾:指阿娇。 芙蓉花:指荷花。断根草:比方
11、失宠。 这首五言古诗妾薄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依题立义”,通过叙述陈皇后阿娇由得宠到失宠之事,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以色事人,色衰而爱弛的悲剧命运。 这首五言古诗妾薄命属乐府杂曲歌辞。李白的这首妾薄命通过对汉武帝皇后陈阿娇逃脱不了色衰而爱驰的凄惨终局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悲悯,悲悯当中又有一种启示。 全诗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终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12、”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热,目空一切。但是,好景不长。从“宠极爱还歇”以下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阿娇的失宠,俯仰之间,笔底翻出波澜。娇妒的陈皇后,为了“夺宠”,曾做了种种努力,她重金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李白白头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术,“令上意回”。前者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后者反因此得罪,后来成了“废皇后”,幽居于长门宫内,虽与皇帝相隔一步之远,但咫尺天际,宫车不愿暂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方,极言“令上意回”之不行能,与白头吟所谓“东流
13、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词旨相同。最终四句交代其中缘由。 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条规律:“从前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发人深省的诗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以色事人”而短暂得宠者,也是一个警告。诗人用比方来说理,用比兴来争论,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比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争论,而又高于争论,颇得理趣。由此可知靠美色取悦与皇上不能得到多少好处。爱是应当有距离的,不能距离为零,否则物极必反。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气韵天成,比方贴切,对比显明,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比中见义。全诗半是比拟,从比
14、中得出结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显得自然而又奇警,自然得如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奇警处,读之让人惊心动魄。 妾薄命行 妾薄命行篇三 妾薄命为曾南丰作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 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 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 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 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 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 捐世不待老,惠妾无其终。 一死尚可忍,百岁何当穷? 天地岂不宽?妾身自不容。 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 一直歌舞地,夜雨鸣寒蛩。 我夫主家富贵豪华,高楼连云;我受到夫主的看重,宠爱集于一身。 自古以来女子薄命的不知有多少,如今轮到我,侍奉夫主,不能尽自己的天年。
15、 正在轻歌曼舞为夫主祝寿,突然间送殡南阳雨泪涟涟。 我怎忍心穿着夫主为我做的衣裳,为别人歌舞装扮强作欢颜? 我哀思呼叫,声彻云天;我泪如雨下,洒到黄泉。 死去的人唯恐不会知道,我是这样地日日夜夜惆怅自怜。 残叶落地,秋风再也不能把它吹回故枝;空旷的山野中,花儿孤独地开放,一片惨红。 你撒手西归还不待年老,我受到你的恩惠,却已是无尽无穷。 死亡的苦痛还能够忍受,苟活世上的惨味,何时能够告终? 谁说天不高地不广?只不过我自己不能与世相容。 死去的人假如有知觉,我肯定会杀身到地下相从。 从前歌舞繁华之地,如今是一派荒芜,只有潇潇夜雨,把凄凉的蟋蟀鸣声伴送。 妾薄命:乐府旧题,多写团聚不久,良人远别不
16、返等。 原诗有题注云:“为曾南丰作。”曾南丰,诗人的老师曾巩。 十二楼:指宅第豪华,楼台高峻。 一身当三千:谓美貌而受宠爱,一人抵当全部人。 不尽年:不能到生命的终点。庄子养生主:“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为主寿:为夫君祝愿。 南阳阡:汉书游侠传:原涉父为南阳太守,父死,原涉大起冢舍,买地开道,立表署曰“南阳阡”。此代指墓地。 春妍:即装扮。 彻天:响彻云天。 彻泉:下达黄泉。 长自怜:惆怅哀痛无休止。 捐世:犹弃世。 一死尚可忍: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魏氏春秋:魏明帝临死执宣王手目太子曰:“死乃复可忍,朕忍死待君。” 百岁:指活着的人剩下的岁月。 何当穷:怎么打发。 杀身以相从:谓自杀后得以在
17、阴世相从。 寒蛩:秋天的蟋蟀。 陈师道的五言古诗妾薄命共有两首。诗人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样的,以一位侍妾哀伤主子的口吻抒写了自己对老师曾巩的悼念。要不是原诗题下有诗人自注:“为曾南丰作。”后世的读者会以为这是一首侍妾的哀歌。 至于陈师道与曾巩的关系,宋人笔记上说得颇带传奇色调:曾巩路过徐州,当时的徐州太守孙莘荐陈师道前往谒见,虽然送了不少礼,但曾巩却一言不发,陈师道很惭愧,后来孙莘问及,曾巩说:“且读史记数年。”陈师道因此一言而终身师事曾巩,至后来在过六一堂诗中还说:“一直一瓣香,敬为曾南丰。”(见陈鹊耆旧续闻)这种记载只是小说家之言。其实,曾、陈的师生关在史书上有明文记载,宋史中陈师道本传上说
18、他“年十六,早以文谒曾巩,巩一见奇之,许其以文著,时人未之知也。留受业。”元丰年间(1078-1085),曾巩典五朝史事,举荐陈师道为史才,然而终因他未曾登第而未获准,因而,陈师道对曾巩有很深的知遇之恩。故1083年(元丰六年),当他听到曾巩的死讯后,即写下了这组感情真诚的悼诗。 第一首诗托侍妾之口,写主死之悲,并表达了不愿转事他人的贞心。起二句极言受主子的宠爱,“十二楼”即指十二重的高楼,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中有“凤楼十二重,四户入绮窗”之句,这里是形容宫楼的高峻和豪华。“一身当三千”句,取自白居易长恨歌中“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意思,然以五字概括,更为精炼,所以陈师道诗最权威的注
19、释者任渊说,此句“语简而意尽”。这正体现了陈师道诗工于熬炼和擅长点化前人诗句的.特点。 “古来”二句陡然转折,主子公悲叹自己不能至死侍奉主子,与上二句连读,可谓一扬一抑。“起舞为主寿”句承首二句,“相送南阳阡”句则承三四两句。汉代原涉在南阳为父亲置办的墓地,称为“南阳阡”,因而后世以此泛指墓地。此二句以极概括的语言抓住典型事务,构成显明比照:原来为祝祷主子长寿而翩翩起舞,转瞬间却往坟地为他送葬。两句中意象丰赡,节奏跳动,可见诗人用墨的简炼,故陈模说,此二句“盖言初起舞为寿,岂期今乃相送南阳阡,乃不假干澹字而意自转者”(怀古录)。刘禹锡的代靖安佳人怨悼宰相武元衡遇刺,说:“晓来行哭里门外,昨夜华
20、堂歌舞人。”也是写乐极哀来,生死的变化无常,意境与此二句略同,然而陈师道的造语更为高古凝炼。 白居易燕子楼诗说:“钿晕罗衫色似烟,几回欲着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十一年。”此诗中“忍著”二句,与白居易诗意蕴相近,但并非泛咏男女之情,而另有很深的寓意。北宋中期,政治上风云变化,元祐党、变法派轮番掌权,所以一般士人都讳言师生关系,以避开党同伐异,受到连累。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则同流合污,诌谀权贵。陈师道此诗正是对此种风气的批判,他责问道:莫非忍心穿着以前主子踢子我的衣裳,去博取他人的欢乐冯? 末四句直抒胸臆,一腔悲慨,啧涌而出。然而死者无知,只有生者独自哀怜。整首诗便在生与死、哀与乐、有知与
21、无知的比照中结束。 其次首是组诗第一首的主题的延长,表达了杀身相从的意愿,二首一气贯注。故范大士历代诗发评价说:“琵琶不行别抱,而天地不行容身,虽欲不死何为?二诗脉理相承,最为融洽。” “叶落”二句以写景起兴,然意味无穷,诗人的用意至少有三层:此二句承上文“相送南阳阡”而来,故写墓园景象,且兴起下文,此其一;又写墓地凄惨之状,以飘舞之落叶与绚烂之红花相衬,愈见山野的空旷寂寥,写景状物颇能传神,并烘托出苍凉凄迷的气氛,故任渊说:“两句曲尽丘源凄惨意象。”此其二;此二句写景起兴中又带有比方意,落叶指已逝之人,而红花喻主子公自己。但落叶飘败,花的娇艳,徒成空无。潘岳悼亡诗说:“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22、。”这首诗以落叶比方人的长逝,然而寓意的深刻远不及陈师道此诗,故陈模盛赞妾薄命中这两句说:“陈后山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兴中寓比而不觉,此真得诗人之兴而比者也。”(怀古录)此其三。 “捐世”以下八句一气流走,自然涌出。诗中说,主子不待年老即弃世而去,因而对我的恩惠未能到头。想来一死尚可忍受,而今后无穷的生涯怎样度过?偌大的世界,却容不得主子公微弱的一身,于是发出了最终的心声:“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语气坚决,如铮铮誓言。此八句层层相绾,语意畅达,纯自肺腑中流出,读来不觉其浅率,唯感其真诚。 至此感情的激烈已无以复加,全诗表面上应戛然而止了,然而“一直”二句,转以哀婉的情调结束:那以前歌声
23、鼎沸、舞姿婆娑的地方,只留下夜雨的淅沥和蟋蟀的悲鸣,由此表达了盛时不再、人去楼空的感慨,一变前文率直奔放的激情,遂令诗意深远,避开了一览无余。这末尾的“歌舞”几句,正与组诗第一首的开头“十二楼”首尾相应,也表现了作者的匠心。 妾薄命一直是被认为是陈师道的代表作,故后山诗集以此为冠,其缘由便在于此诗集中体现了陈师道诗的风格。陈师道诗的佳处在于高古而具有真情,熬炼而以淡雅出之。这首诗造语极平淡,表面上没有用典故,不作艰深之语,只是直陈胸臆,事实上却几乎无一字无来历。任渊评价说:“或苦后山之诗非一过可了,迫于枯淡,彼其用意,直追骚、雅。”意谓他的诗须细细品尝,不是一读即可明白其中用意的,这正说明,陈
24、师道的诗在平淡的背后,有着惨淡经营的苦心。 除了平淡高雅,精炼浓缩也是陈师道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此诗中“叶落风不起,山空花自红”等语,都以极简练的字句表达了丰富的意蕴,如前人所评,有“以少许胜多多许”的特点,故刘壎隐居通议说,陈师道“得费长房缩地之法,虽寻丈之间,固自有万里山河之势”。 然而此诗最突出之处还在于用比兴象征的手法,以男女之情写师生之谊,别具风范。这种手法可追溯到诗经中的比兴,楚辞中的美人香草。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因为男女之情最易感人。正如明人郝敬所说:“情欲莫甚于男女,声音发于男女者易感,故凡托兴男女者,和动之音,性情之始,非尽男女之事也。”(陆以谦词林纪事序引)托喻男女
25、之情而实寄君臣、挚友、师生之谊的作品历代都有,但与陈师道此诗有明显血缘关系的可推张籍的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诗中说:“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繻。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专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此诗是张籍为推辞李师古之聘而作,与陈师道此诗所述之事虽然不同,但抒写手法颇多相通之处。虽然后世也有人对此执不同看法,以为此诗“比拟终嫌不伦”(陈衍宋诗精华录),然而作为诗之一格,作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法,妾薄命还是有新意、有真情的。 元丰年间(1078-1085),曾巩典五朝史事,举荐陈师道为史才,然而终因他未曾登第而未获准,因而,陈
26、师道对曾巩有很深的知遇之恩。故1083年(元丰六年),当他听到曾巩的死讯后,即写下了这组感情真诚的悼诗。 妾薄命行 妾薄命行篇四 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 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 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 长门一步地,不愿暂回车。 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 从前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汉武帝宠爱阿娇时,曾要将她贮之黄金屋。她位高势崇,就是吐一口睡沫,也会随风化为珠玉。但是宠极爱衰,由于她性情嫉护,被汉武帝所疏远。长门宫虽然只有一步之遥,皇帝却不愿回车一顾。雨落在地,不能再回至天上;水倒在地,难以再收回杯中。君王与阿娇之间的情意,犹如流水各自东
27、西。从前阿娇如芙蓉花一样娇美,如今却成了断根草一样可怜。以色事人的妇女,能够得宠到几时呢? 妾薄命: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二列于杂曲歌辞。 宠:一作“重”。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名。据汉武故事记载,汉武帝刘彻数岁时,他的姑母长公主问他:“儿欲得妇否?”指左右长御百余人,皆曰:“不用。”最终指其女阿娇问:“阿娇好否?”刘彻笑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刘彻即位后,阿娇做了皇后,也曾宠极一时。 “咳唾”二句:谓得势者一切皆贵也。赵壹刺世疾邪赋:“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妒深”句:汉书陈皇后传:“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
28、。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行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长门”二句:谓阿娇失宠之深。 “雨落”二句:言事不行挽回也。难再:一作“重难”。 断根草:王琦注云:“陶弘景仙方注云:断肠草不行食,其花美妙,名芙蓉。琦按,此说好像新奇,而揆之取义,断肠不若断根之当也。” 此诗共十六句,每四句基本为一个层次。诗的前四句,先写阿娇的受宠,而从“金屋藏娇”写起,欲抑先扬,以反衬失宠后的冷落。诗中用“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两句夸张的诗句,形象地描绘出阿娇受宠时的气焰之盛,真是炙手可热,目空一切。但是,好景
29、不长。从“宠极爱还歇”以下四句,笔锋一转,描写阿娇的失宠,俯仰之间,笔底翻出波澜。娇妒的陈皇后,为了“夺宠”,曾做了种种努力,她重金聘请司马相如写长门赋,“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李白白头吟);又曾用女巫楚服的法术,“令上意回”。前者没有收到多大的效果,后者反因此得罪,后来成了“废皇后”,幽居于长门宫内,虽与皇帝相隔一步之远,但咫尺天际,宫车不愿暂回。“雨落不上天”以下四句,用形象的比方,极言“令上意回”之不行能,与白头吟所谓“东流不作西归水”、“覆水再收岂满杯”词旨相同。最终四句交代其中缘由。这四句,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形象地揭示出这样一条规律:“从前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这发人深省的诗句,是一篇之警策,它对以色取人者进行了讽刺,同时对“以色事人”而短暂得宠者,也是一个警告。诗人用比方来说理,用比兴来争论,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特点和比兴的作用,不去说理,胜似说理,不去争论,而又高于争论,颇得理趣。由此可知靠美色取悦与皇上不能得到多少好处。爱是应当有距离的,不能距离为零,否则物极必反。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气韵天成,比方贴切,对比显明,得宠与失宠相比,“芙蓉花”与“断根草”相比,比中见义。全诗半是比拟,从比中得出结论:“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显得自然而又奇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