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天祥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天祥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天祥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江西省吉安市天祥中学高三语文联考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1114小题。(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爱的延续朱道能一场迟到的秋霜,凋零了院里的最后几片树叶。妻子也像片枯叶一样,静静地躺在床 上。丈夫急急忙忙叫来了村医。村医翻了翻眼皮,号了号脉搏,连药箱都没有打开,只是 摇了摇头,低低地说了一句:“这次真的不行了,快准备后事吧!”这样的话,丈夫两年前就听过,说这话的是城里的医生:“这病已经是晚期了,如果做手术,还能支撑个一年半载的,但要花费几万元,不做就赶快准备后事吧! ”妻子一把拽住丈夫,头也不回地往外走。走出医院,两人
2、忍不住蹲在地上,抱头 痛哭。日暮时分,他们在村口的河边洗了脸,然后,微笑着向三个张望的孩子走去。第二天,妻子说:“从今天起,我教你学习做饭”丈夫愣怔了下,点点头。妻子说:“穷日子要富着过,粗茶淡饭也要做出滋味来。想法让份们多吃几口饭,他 们正长身子骨哩”于是,妻子就靠坐在椅子上,事无巨细地教起丈夫来。“每顿饭挖一瓢米,太多了,吃剩饭。太少了,不够吃。”“切菜时,手指贴着刀口一点点退。退得快了,菜就粗了,吃了不上口。”“炒菜时,要把油烧红了再下锅。旺火勤翻,起锅放盐。”丈夫嗯嗯地应着,轻巧的刀铲,拿在他手中,却像是在使唤一头不听话的牯牛, 尽管憋得满头大汗,还是把饭煮得夹生了,把菜炒得焦糊了妻子
3、就嗔怪道:“看你笨手笨脚的样子,啥时候才能学会呢? ”丈夫嘿嘿一笑:“不着急,你慢慢教,我慢慢学,总有学会的一天!”C.文中“神秘”“神性”“喇嘛寺庙”“经幡”等词语,都暗示了宗教对作者灵魂的净化作用。D.作者引用黑塞的话,强调心灵的故乡隐藏在陌生而遥远的地方,它使人们 感到惊奇而幸福。E. “都市对我的中伤”,指纷纷攘攘的都市生活会让人产生许多欲望和怨 艾,污染人的心灵。18 .作者为什么会对那些朝圣的人们充满敬意和感动? (4分)答:19 .第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答:20 .根据全文内容,谈谈作者为什么把西藏比作“灵魂的故乡”。(6分)答:参考答案:17 . (4 分
4、)C D.他们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有坚定的信仰他们有执著的追求他们没有俗 利和杂念(4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照抄原句,分数减半。).渲染环境的博大苍凉;表现环境的恶劣;衬托出生命力的顽强;为下文议论抒 情作铺垫。(4分,每点1分).西藏是一个能与作者心灵相通的地方;西藏让人淡漠生存以外的欲望,使人的心灵变得单纯宁静;西藏成为人抵御城市中伤的精神力量。(6分,每点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一 13题。文同,字与可,蜀人,与苏子瞻为中表兄弟,相厚。为人靖深,超然不攫世 故。善画墨竹,作诗骚亦过人。熙宁初,时论既不一,土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 阁,未尝有
5、所向背。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 谐,同极以为不然,每苦口力戒之,子瞻不能听也。出为杭州通判,同送行诗有 “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之句。及黄州之谪,正坐杭州诗语,人以为 知言。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为人靖深,超然不攫世故 攫:纠缠B.时子瞻数上书论天下事数:多次C.同极以为不然然:这样D.每苦口力戒之每:经常本大题共5小题,共22分。12 .把第I卷中第二篇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时论既不一,士大夫好恶纷然,同在馆阁,未尝有所向背。译:退而与宾客言,亦多以时事为讥谐,同极以为不然。译:13 .从以
6、上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文与可和苏轼不同的处世态度,试分别加以概括。 (4分)文与可:苏轼:参考答案:11 C12当时的政论已经很不统一,士大夫们的倾向也各不相同,文同在馆舍中,从 未表达出自己赞同或否定的意见。(苏轼)退朝回来与宾客们谈论,也经常把时政当作话题来谈论讽刺,文同 认为(他这样做)是不对的。13文与可:明哲保身,远离时事纷扰,不与之纠缠。苏 轼:关心时政,积极参与,勇于表达自己的政见ks5u略5.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晏殊知应天府,闻仲淹名, 召置府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土,诸子至易衣
7、而出,仲淹晏如也。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日:“奉 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 政,不报。时吕夷简执政,进用者多出其门。仲淹上百官图,指其次第日:“如此为序迁,如此为不次,如此则公,如此则私。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 简不悦。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闻贼已出塞 乃还。始,定川事闻,帝按图谓左右日:“若仲淹出援,吾无忧矣。”奏至,帝大喜日: “吾固知仲淹可用也。”进枢密直学士。仲淹以军出无功,辞不敢受命,诏不听。帝方锐意太平,数问当世事,仲淹皇恐,
8、退而上十事。天子方信向仲淹,悉采用 之,宜著令者,皆以诏书画一颁下。独府兵法,众以为不可而止。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 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土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 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 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 亲书其碑日“褒贤之碑”。(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
9、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 闻贼己/出塞乃还。B.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 闻贼已出塞/乃还。C.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 闻贼已/出塞乃还。D.葛怀敏败于定川/贼大掠至潘原/关中震恐/民多窜山谷间/仲淹率众六千/由邠泾援之/ 闻贼已出塞/乃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字是古代的中国人在姓名之外的别名,由父母或师长来取。古时男子20岁时取字。B.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介于小寒和大寒之间的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C.亲
10、一般指有血统或婚姻关系的人,在中国古代可以指父母,也可以指亲戚。D.疏是奏议的一种。奏议是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的总称,包括奏、议、疏、表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仲淹读书勤奋。在应天府读书期间,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疲倦了,就用 冷水浇脸。经常吃不饱,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B.范仲淹崇尚简朴生活。在家里时,如果没有客人来,吃饭时不会有两个荤菜。妻儿的 饭食仅够充饥。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C.范仲淹深得皇帝信赖。定川兵败时,皇帝坚信只要范仲淹出马,事情就能得到解决。 皇帝对范仲淹陈述的十条建议,
11、全部认同。D.范仲淹深受百姓爱戴。得到他死的消息,老百姓都替他叹惜。分B州、庆州的老百姓和 众多的羌族部落,在范仲淹活着时就为他建立祠堂,挂上他的画像来祭祀他。(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况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及其卒也,羌酋以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参考答案:(1) D(2) B(3) B(4)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 理.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 以后才离开.(1)此句译为: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 老百姓大多躲藏到山谷中.
12、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 已经撤出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贼”是“大惊”的主语,在“贼”前停顿,排除AB, “闻贼已出塞”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故选D.(2) B项冬至介于大雪和小寒之间.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 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3)B项,“他要求自己的几个儿子不能穿华贵的衣服出门,出门前要换衣服.错误, 易衣而出是指为了出门,更换衣裳是因为家境非常贫困的窘相.这句话在第一段,承接 “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说明他是 因为生活困苦,而不是“简朴生活”.(4)况,况且;进退,提拔和黜降;
13、格,标准;委:委托.译文:况且提拔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以,率领;哭,为哭泣;“哭之如父”状语后置;去,离开.译为:等到他死了,羌 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参考译文】范仲淹字希文,他少时就有志气,奉行操守.前往应天府,依从戚同文学习.他 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冬天读书十分疲乏时,就用冷水浇脸;有时无东西吃,甚至不得不 靠喝稀粥度日.一般人不能忍受的困苦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晏殊掌管应天府时,听 说范仲淹很有名,就召请他到府学任职.范仲淹曾经拿出自己的俸禄来供养四方游学之 土,几个儿子甚至要轮换穿一件
14、好衣服才能出门,范仲淹却始终泰然处之.天圣七年面朝南接受(皇帝和百官)的朝拜,不能够成为后世的规范.”而且上 疏请求章献太后将朝政大权交还仁宗,但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当时吕夷简执掌朝政,被任用和得到提拔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范仲淹向仁宗 呈上一份百官图,指着图上百官升迁的次序说:“像这样的是循序升迁,像这样的是 不合顺序的升迁,循序升迁是(符合)公理的,越序升迁是(遵循)个人意愿.况且提拔 和黜降(天子的)近臣,凡是超过标准的提拔,不应该全部委托宰相处理.”吕夷简很不 高兴.葛怀敏在定川被敌军打败,敌军大肆抢掠至潘原,关中地区震动惊恐,老百姓大 多躲藏到山谷中.范仲淹率领六千军队,从邠州、泾州出
15、发进行援救,听说敌军已经撤出 边塞,才率领军队返回.开始的时候,定川战败的消息传到朝廷,仁宗皇帝手按着地图对 左右大臣说:“如果范仲淹出兵救援,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了. 范仲淹出援兵的奏 报一到,仁宗皇帝大喜说:“我一直就认为范仲淹是可以重用的. ”于是就任命范仲淹为 枢密直学士.范仲淹因为这次军队出征没有立功,辞谢了皇帝的任命,仁宗皇帝没有接受 他的辞呈.仁宗皇帝当时正一意要实现天下太平,多次询问当前急需办理的大事,范仲淹惶 恐不安,退朝后给皇帝上奏十件事.仁宗皇帝正专意信任范仲淹,因而全部采纳了他的意 见,凡适宜立为法令的,都用诏书统一颁布下发.只有府兵法,大家认为不能施行而最后 作罢.
16、范仲淹性情刚烈,但外表温和,本性十分孝顺,因为他母亲在时,家境正是贫困 的时候,后来,范仲淹虽然做了大官,但不是家中来客人,吃饭时也不会有两个荤菜.妻 儿的衣服和饭食,仅仅只能自己御寒和充饥.范仲淹对人好施予,在乡族中设置义庄,用 以赡养族人.博爱善施,士大夫大多出自其门下,即使是小巷之人,都能说出他的名字.死的那天,四面八方凡是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替他叹惜.范仲淹治理国家崇尚忠 厚,他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他的恩德,邠州、庆州的老百姓和众多的羌族部族,都画上他 的像在他生前就建立祠堂祭祀他.等到他死了,羌族首领率领数百人,像(失去自己的) 父亲一样为他痛哭,并斋戒三日以后才离开.当初,范仲淹生病
17、时,仁宗皇帝经常派人送药、慰问,病逝后,仁宗皇帝嗟叹哀 悼很长时间.又派人去慰问其家人,下葬后,仁宗皇帝亲自题写了墓碑,叫“褒贤之 碑”.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王岩叟,字彦霖,大明(济南)清平人。幼时,语未正已知文字。年十八,乡 举、省试、廷对皆第一。调栾城簿、泾州推官,甫两月,闻弟丧,弃官归养。有诏 近臣举御史,举者意属岩叟而未及识,或谓可一往见。岩叟笑日:“是所谓呈身御 史也。”卒不见。哲宗即位,用刘挚荐,为监察御史。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不可 以小利失民心。江西盐害民,诏遣使者往视。岩叟言:“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 改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又极陈时
18、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 无由乐生;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后迁侍御史。两省正言久阙,岩叟上疏 日:”国朝仿近古之制,谏臣才至六员,方之先王,已为至少。今复虚而不除,臣 所未谕。岂以为治道已清,而无事于言邪?人材难称,不若虚其位邪?二者皆非臣所 望于今日也。愿趣补其阙,多进正人以壮本朝;正人进,则小人自消矣。”质孤、胜如二堡,夏以为形胜膏腴之地,力争之。延帅欲以二堡与夏,苏辙主 其议,奏日:“近边奏稍频,西人意在得二堡。今盛夏犹如此,入秋可虞,不若早 定议。”意在与之也。岩叟日:“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不知既与,还不更求 否?”议遂止。拜中书舍人。滕甫帅太原,为走马承受所撼,徙颍昌。岩叟封还词
19、头,言: “进退帅臣,理宜重慎。今以小臣一言易之,使后人畏惮不自保,此风浸长,非委 任安边之福。”乃止。元佑六年,拜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入谢,太皇大后曰:“知卿才望,不次 超用。”岩叟又再拜谢,进曰:“太后听政以来,纳谏从善,务合人心,所以朝廷 清明,天下安静。愿信之勿疑,守之勿失。”复少进而西,奏哲宗曰:“陛下今日 圣学,当深辨邪正。正人在朝,别朝廷安,邪人一进,便有不安之象。非谓一夫能 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弊蒙,不觉养成胎祸尔”.两宫深然之。宰相刘挚为御 史郑雍所击,岩叟连上疏论救。挚去位,御史遂指为党,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郑 州。明年,徙河阳,数月卒,年五十一。(选自(宋史王岩叟传)
2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方之先王,已为至少A.方之先王,已为至少方:比(较)B.不屏群邪,太平终是难致屏:屏障C.今盛夏犹如此,入秋可虞 虞:预料D.知卿才望,不次超用。D.知卿才望,不次超用。次:按次序8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岩叟直谏而被纳的一组是上书论社稷安危之计,在从谏用贤。进退帅臣,理宜重慎。形势之地,岂可轻弃?今盛夏犹如此,入秋可虞,不若早定议。又极陈时事,以为“不绝害本,百姓无由乐生”。陛下今日圣学,当深辨邪正。A.B.C.D.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下诏书让近臣推荐御史,推荐的人中意于王岩叟,但还没有和王岩叟 相识
21、,于是有人认为王岩叟可以去拜会一下,但王岩叟拒绝了。B.王岩叟升任侍御史。两省谏官的职位已经空缺很久了,王岩叟上奏章诘问 皇帝,希望尽快补齐空缺,只要多引进贤能之人,奸邪小人自然就不会存在了。C.西夏人极力想占有质孤、胜如这两个地方。守卫边境的将领和苏辙都有意 把它们交给西夏人,但王岩叟认为如此西夏可能会得寸进尺,于是给地的主张就停 止了。D.宰相刘挚被御史郑雍弹劾,王岩叟因为刘挚推荐自己担任监察御史而多次 上奏章救护。刘挚罢相后,王岩叟因被御史诬陷为刘挚的同党而被罢官。9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一方病矣,必待使还而后改为,恐有不及被德泽而死者。愿亟罢之。(2)
22、非谓一夫能然,盖其类应之者众,上下弊蒙,不觉养成胎祸尔。参考答案:8. B(斥退)9. C(是作者评述,是苏辙进言,无“被纳”依据)10. D(“因为刘挚推荐自己担任监察御史而多次上奏章救护”强加因果)妻子叹口气:“我等不及啊”白天教丈夫做饭,晚上在煤油灯下,妻子又教他缝补衣服。妻子说:“老话说,大手大脚混日子,缝缝补补过日子。日子再穷,也不能让伤们穿 着露肉的衣服出门”丈夫连连点头。“记住了,燕儿是女份,爱美,能不用补丁的,尽量不要用。”“大强,小良是男傍,衣服破得快,补丁用得多。别忘了,补丁的布,一定要挑颜色 相近的。别像贴块膏药似的,让别人笑话他们。”丈夫一边听着,一边用拿惯锄头犁耙的大
23、手,笨手笨脚地捏起一枚小针,眯着眼,从 穿针引线学起。当丈夫吭哧半天把才补好的一块补丁拿给妻子看时,听到的却是一声叹息。丈夫挠挠头皮,把补丁拆开,说:“一回生,二回熟。你慢慢教,我慢慢”, “学”字没出口,丈夫却丝”的一声,缩了一下手。妻子一把拉过丈夫流血的手指,放在口里吸吮着,眼泪便滴在丈夫的手背上。丈夫却在笑:“你瞧我,是不是比咱家的猪还笨啊? ”妻子“扑哧” 一笑后,丈夫又 很认真地说:“我现在才明白,咱们家真的一天也离不开你! ”就这样,妻子教,丈夫学,不知不觉中,两年的光景就过去了。这中间,妻子曾 经倒下了几次,但每次都在村医“恐怕不行了”的预言后,又顽强地活了过来,重新出现 在厨房
24、里,油灯下看着气若游丝的妻子,丈夫知道,这次妻子是真的挺不过来了。于是,泪水一下子就 盈满了眼眶。村人闻讯赶过来,看着妻子深陷的眼窝里一双直直瞪着的眼睛,一位老人叹气道: “唉,这份放心不下,就是不肯咽下最后一口气啊!”丈夫便俯下身,贴着妻子的耳朵,说:“你放心吧,我会把孩子带好的”妻子依然直直瞪着眼珠子,一动不动。突然,丈夫站起身,径直去了厨房。随后,便传来了叮当声响。一会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丈夫端来了一盘热气腾腾的小菜,放在妻子鼻子下: “你闻闻,我刚做的菜,香吗?要不,让孩子们尝一尝”于是,三个孩子含着泪水,品尝着父亲的手艺,齐声道:“嗯,好吃。跟娘做的一样11. (1)一个地方的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江西省 吉安市 中学 语文 联考 试题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