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 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名称:1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高中语文(人教版)I不限年级不限学期I第一单元I 1荷塘月色 计划讲 课时间:一一第二课时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散文方面的知识,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为本节 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学生已初步适应上课讨论的方式,便于探究活动的开展。 另一方面,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新知并非由教师传授给学生,而是在教师 创设的学习情境中,由学生在自有经验基础上自主建构形成的。教学工具1、背景音乐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3、配乐朗诵录相片断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 法。2、过程与方法:结
2、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 寻踪文中的美点。3、情感与价值:理解作者“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和他追求自由的精 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46段赏析,品味文章语言美,对学生进行文学审美教育。教学难点: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掌 握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教学方法.诵读法1 .讨论法.启发法2 .点拨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由课题可以知道,本文属于写景散文,即“荷塘”和“月色”,课文 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二、品读文本一)诵读、鉴赏第4段1 .指明一个学生朗读.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
3、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 面。2 .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找出这些句子, 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明确:(第1组)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 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 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第2组)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 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 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 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 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
4、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第3组)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 茫的歌声似的”(提示学生参看“练习二”)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 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 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第4组)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 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 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荷塘月色 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塘 月色 教学 设计 第二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