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药剂学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剂学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成都医学院22考研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重点难点:1.固体制剂的特点;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固体剂型的体内吸收路径;Noyes-Whitney 方程。2,散剂:散剂的特点及制备工艺;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3 .颗粒剂:颗粒剂的特点、制备与质量检查。4 .片剂:片剂常用辅料;压片过程的三大要素;片剂的制备方法;单冲压片机与旋转压 片机的结构与压片过程;片剂压缩特性的评价方法,片剂压缩成形性的影响因素,片剂 的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片剂的质量检查;片剂包衣的目的和基本类型; 糖包衣工艺与材料;薄膜包衣工艺与材料;包衣方法,包衣设备的构造和特点。5 .胶囊剂:胶囊剂的特点及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
2、,胶囊剂的分类。6,硬胶囊剂:空胶囊的组成、制备工艺,空胶囊的规格与质量要求,填充物料的制备、 填充与封口。7 .软胶囊剂:囊壁的组成,药物性质与液体介质的影响,软胶囊大小的选择,软胶囊的 制备方法,肠溶胶囊剂的制备,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胶囊剂实例。8 .滴丸剂:滴丸剂的基质,滴丸剂的制备方法,典型实例。9 .膜剂:膜剂的特点及成膜材料,制备工艺,质量要求。第一节概述固体制剂(solid perparations):是指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剂型的总称固体制剂特点:1、大多数活性药物成分是以固体形式存在的,将其制成固体制剂,制备工 艺相对简单,成本相对低廉2、相对于液体制剂,固体制剂的物理、
3、化学和生物稳定性均好3、固体制剂的包装、运输、使用较为方便口服给药是研发时首选给药途径,固体制剂是首选剂型影响口服吸收的因素:固体制剂的崩解、药物粒子的溶解提高溶出速率的措施:减小粒径(制成固体分散体、研磨减小粒子直径)纳米结晶技术: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率,进而提高生物利用度第二节散剂一、概述散剂(powders):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制剂规定:全部为细粉,即全部通过五号筛,且通过六号筛的不少于95%局部用散剂为最细粉,即全部通过六号筛,且通过七号筛的不少于95%优点:制备工艺简单,吸收和起效比其他固体剂型较快,易于分剂量,适合老人、小孩或难 吞咽的患者缺点:易吸
4、湿,容易产生刺激性二、制备(-)物料的前处理化学药品:干燥中药:根据药材性质进行适当处理(-)粉碎目的:降低粒度,利于各成分混合均匀,改善难溶性药物的溶出度(三)筛分目的:提高药物的流动性,利于均匀混合(四)混合目的:含量均匀一致影响因素:各组分的粒度大小、外形、密度、含水量、黏附性和团聚性等量递加混合法:先称取小剂量药粉,然后加入等体积的其他成分混匀,依次倍量递加,直 至全部混匀再过筛即可倍散:小剂量毒药与数倍量稀释剂混合制成的散剂,必须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注意问题:1、各组分粒径或密度差异大不易混匀或混匀后离析2、药物有黏附性偶带电黏附器壁,影响混匀,剂量不足解决办法:量大或不易吸附的先加入
5、;加入表面活性剂或润滑剂3、含液体或吸湿成分先用处方中其他固体成分或稀释剂吸取液体(五)分剂量和包装分剂量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多采用容量法包装:采用不透性包装材料密闭贮存,含挥发性或易吸潮药物密封贮存三、散剂的质量检查1、粒度:化学散剂通过七号筛和中药散剂通过六号筛的粉末重量不得少于95%2、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平方厘米,表面压平后在明亮处 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和色斑3、干燥失重: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减重量不过2.0%4、水分:不过9.0%5、装量差异:单剂量标示量装量差异限度(中药、化学药)装量差异限度(生物)0.1g及以下15%15%10%10%8
6、%7.5%1.5 6.0g7%5%6.0g以上5%3%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一般不在检查装量差异6、装量:最低装量检查法7、无菌:烧伤或创伤的无菌检查法8、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第三节颗粒剂一、概述颗粒剂(granule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特点: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较小2、多种成分混合后用黏合剂制粒可防止各种成分离析3、贮存、运输方便4、必要时可以对颗粒进行包衣,根据包衣材料性质可使颗粒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 肠溶性等制粒目的:减少粉尘飞扬、提高主药含量均匀度、增加物料的流动性、改善压缩性和充填性 二、制备步骤:1、制软材:将药
7、物与适宜辅料混匀后加入适当的黏合剂再用适宜的方法混匀2、制粒:通常采用传统挤出法制粒3、干燥4、整粒与分级5、质量检查和分剂量三、制粒的质量检查1、粒度:不能过一号筛和能过五号筛的总和不过15%2、干燥失重:105摄氏度干燥至恒重,减重不过2.0%3、水分:不过6.0%4、溶化性:可溶性颗粒和泡腾颗粒依法检查,混悬颗粒或以检查溶出和释放度的不 再进行溶化性检查1)可溶性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10g (中药单剂量包装一袋),加热水200ml 搅拌五分钟,立即观察,应全部溶化或轻微浑浊2)泡腾颗粒检查法取供试品3袋,倒进装有200ml水的烧杯中,水温为1525 摄氏度,应迅速产生气体,五分钟内完全分
8、散或溶解5、装量差异:1.0g及以下 6.0g以上10%8.0%7.0%5.0%6、装量:多剂量包装颗粒剂按最低装量检查法第四节片剂一、概述片剂(tablets):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圆形或异形的片状固体制剂(-)片剂特点1、剂量准确、服用方便3、运输、携带方便缺点:婴幼儿、老人及昏迷患者不易吞服, (-)分类1、口服片剂2、物理、化学稳定性好4、可以满足不同临床治疗需要处方和制备工艺较为复杂,质量控制要求高1)3)5)7)9)1)3)5)7)9)片剂:素片 泡腾片 分散片 控释片 口腔崩解片2)4)6)8)包衣片:糖衣片、肠溶衣片咀嚼片缓释片多层片2)含片2)阴道片2、口腔用片1)舌
9、下片3) 口腔贴片3、外用片剂1)可溶片二、片剂的常用辅料 辅料:系指片剂处方中除药物外所有附加物的总称条件:具备本身应有的功能,具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与主药发生任何物理化学反应;对 人体无毒、无害、无任何不良反应(-)稀释剂作用: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改善药物的压缩成型性,提高含量均匀度常用:淀粉、蔗糖、糊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类、糖醇类(-)润湿剂和黏合剂1、润湿剂:本身没有黏性,通过润湿物料诱发物料黏性的液体常用:蒸僧水、乙醇2、黏合剂:系指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黏性赋予无黏性或黏性不足的物理适宜黏性的辅料 常用:1)淀粉浆:制备方法:a)煮浆法:淀粉全部混悬与全量水,边加
10、热边搅拌,直至糊化b)冲浆法:淀粉混悬与少量水中,按浓度加入少量沸水,不断搅拌至糊化2)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MC)、羟丙纤维素(HPC)、羟丙甲纤维素(HPMC)、 竣甲纤维素(CMC-Na).聚维酮(PVP)、明胶、其他(5070% 蔗糖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三)崩解剂:促使片剂在胃肠溶液中迅速碎裂成细小颗粒的辅料片剂崩解过程:润湿、虹吸、破碎作用机制:毛细管作用、膨胀作用、润湿热、产气作用常用:干淀粉、竣甲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交联竣甲基 纤维素钠(CCMC-Na)、交联聚维酮(PVPP)、泡腾崩解剂(四)润湿剂包括:助流剂、抗粘剂、润湿剂作用机制:
11、1、改善粒子表面分布2、改善粒子表面粗糙度、减少摩擦力3、改善气体选择吸附性,减弱粒子间的范德华力常用: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类、十二烷基硫酸钠(五)色、香、味及其调节剂色素为药用级,最大不过0.05乳香精溶解于乙醇中均匀喷洒在干燥的颗粒上三、片剂的制备物料的性质:流动性、压缩成型性、润滑性均好(一)湿法制粒压片法:经湿法制粒干燥后进行压片优点:颗粒具有良好的压缩成型性;粒度均匀、流动性好;耐磨性较强缺点:不适合热敏性、湿敏性、极易溶解的药物(-)干法制粒压片法:干法制粒后压片(三)直接压片法:粉末不经制粒直接与辅料混匀后进行压片的方法(四)半干式颗粒压片法:药物粉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剂学 第十二章-固体制剂 第十二 固体 制剂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