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高一地理知识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
《2023年最新高一地理知识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最新高一地理知识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最新高一地理知识总结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阅历或状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写总结的时候须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须要留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爱。 高一地理学问总结 高一地理学问点总结篇一 中学地理学问点总结 举荐度: 高一学期总结 举荐度: 高一自我总结 举荐度: 高一的期末总结 举荐度: 高一学生期末总结 举荐度: 相关举荐 中学地理必修2 学问点归纳总结 篇一:高一地理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中学地理必修2 学问点归纳总
2、结 第一章 人口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化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诞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难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原始型:凹凸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现代型:三低(发达国家)、传统型:“凹凸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限制人口(中国实行安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激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
3、主要缘由: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斗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卑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躲避卑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加强文化沟通 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为迁入地供应廉价劳动力。 (2)弊: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肯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给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
4、平。 其次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实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美丽,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留意爱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缘由: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 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供应的
5、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供应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城市化 1、 城市化的标记: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 其次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缘由: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我
6、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快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 雨岛效应 、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污染严峻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削减、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削减。 2、爱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
7、区,分散城市职能。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马路,建高架马路、地铁、轻轨交通。 爱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第三章 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 一、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浇水。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地租、政策、劳动力) 市场确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殊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 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
8、、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商品谷物农业 (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形成条件(区位优势):自然条件:地势平坦,耕地广袤,地广人稀。 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征: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家庭农场为主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气候: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利于耕作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历史:种植历史悠久,
9、传统阅历丰富 (3)特征:小农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3、混合农业 (1)主要是牲畜和谷物的混合农业。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主要是渔业与林业的混合农业。 (2)分布:欧洲、北美、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等。 (3)特点(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为例)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互惠互利:种植业为畜牧业供应饲料,畜牧业为种植业供应肥料 休耕和轮作、(有利于复原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牧场。 有效合理的农事支配:小麦农忙(播种56月、收割1112月)正式放牧的闲时。 敏捷的生产选择:依据市场确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4)区位优势:
10、 自然因素:气候:气候暖和潮湿地形:平坦开阔土壤:土壤肥沃水源:浇灌条件好 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交通便利市场广袤,面对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科技水平高政府激励扶持 4、大牧场放牧业 (1).分布地区(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 (2).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3).区位条件:气候暖和、草类茂密;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水陆交通便利。 (4)措施: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牛群病害的探讨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开拓水源,种植饲料改善交通条件 4、其他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分布地区 形成缘由 主要特点 迁移农业 某些原始部落地区 生产力水平低,“
11、刀耕火种” 影响生物多样化;气候恶化 乳畜业 发达国家,我国大城市四周等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大城市经济发达,人口集中,对牛奶及其制品的需求量大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 受城市分布的影响大; 集约化程度高等。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原料、土地、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动力(能源)工农业基础 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经济效益 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记忆 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 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
12、地区 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 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足够的地区 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一般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 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化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2、社会效益了解 国家政策改变的影响:国防的须要: 个人偏好的影响:工业惯性的影响: 3、环境效益理解+记忆 读课本污染严峻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峻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理解记忆 1工业联系 (1)
13、投入产出的联系 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 (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 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 业 3)信息联系 4.2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导致集聚的主导因素: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廉价劳动力;资源和能源分布等。 (2)集聚的效益(作用)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沟通和技术协作; 降低中
14、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共同利用工业区的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有利于集中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工业分散和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分散的缘由:为了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找寻最佳区位)。 (2)工业分散的条件: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便利、快捷、廉价; 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世界的“同时性”。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 一、传统工业区理解记忆 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记忆 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
15、大型企业为轴心,渐渐发展起来的;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 1发展的区位特点记忆 (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足的水源(4)便捷的交通(5)广袤的市场 2衰落的主要缘由记忆 20世纪50年头以后,经济起先衰落,其缘由是: (1)生产结构单一 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惊慌、环境污染严峻 3综合整治措施记忆凡世界区域的传统工业都可借鉴 20世纪60年头,鲁尔区起先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 (扩大单个厂矿的生产规模,新
16、建或引入技术水平高的中小型企业) b、调整工业布局 (向西部和南部拓展;钢铁工业向沿海转移) c、发展第三产业 (发展科技和教化、工业旅游、金融服务业) d、优化环境 4、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区)的转型: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城市的发展历程和城市资源(无论是矿产、土地和人力资源)都各不相同,因此不能走一条固定的模式,要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经济转型。如山西大同转型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旅游、煤炭的深加工和新兴工业,河南平顶山的转型方面除煤化工外海发展盐化工。 这类型的城市或区域转型出路:可以借鉴德国鲁尔区的整治措施,一般的规律:(1)优化产业结构, (2)立足本地区位优势,培育优势产业 (3)主动发展
17、第三产业和旅游业 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理解记忆 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头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渐渐形成了以敏捷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 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 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记忆 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 20世纪70年头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 国内条件 发达的信贷体系 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 政府的大力支持 2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 (1)概念 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
18、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依据现代经营须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任、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2)作用 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3、温州工业可以借鉴的地方:(1)企业间相互沟通与协作(2)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3)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 微电子工业为主导理解记忆 1特点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1) 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 产品:研发费用高; (3) 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 产品面对国际市场 2崛起缘由记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最新 地理知识 总结 地理 知识点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