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合计4份.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合计4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合计4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 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地 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XX发(20XX) XX号)和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 入贯彻党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的决定精神,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把生态文明 建设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 产安全为根本,严格对标XX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要 求,把地质灾害防治与
2、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促进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协调统一。二、全县地质灾害现状我县地质灾害(隐患)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三类, 县域内北部、中部、南部的乡镇为主要隐患分布区域,东部、 西部地区相对较少。截至目前,全县共发现地质灾害点116处, 其中崩塌11处、滑坡104处、泥石流1处,涉及29个乡镇, 危及693户(包括6所中小学校)、5019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潜在经济损失20940万元。三、2023年地质灾害预测 预警信息全覆盖。(四)着重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各乡镇(街道)及有 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灾(险)情信息报告等 各项工作制度,各级防灾责任人
3、、群测群防员和值守人员必须 上岗到位,履职尽责。对重点防治区域、危险地段和隐患点, 在汛期内必须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巡查和雨后核查,台风和强 降雨期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加密加频监测巡查;各乡镇(街道)要 落实好安全可靠的地质灾害应急避险安置场所,并结合实际情 况,科学有序、及时妥善组织群众转移安置。(五)全面实施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推广“区域联防、 绩效考核”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体系,以乡镇(街道)为 网格单元,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自然资源和规划管 理所(中心)、地质专业人员”“四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逐 级明确责任人,落实防灾措施,实现全县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 管理全覆盖。(六)
4、稳步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各乡镇(街道)及有 关部门要完善资金配套,结合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 “以奖代补”政策,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和受 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七)广泛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培训。积极开展地质灾害 防治宣传,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等宣 传材料,通过广播、微信等多种媒介,采取讲座、传单、宣传 册等多种形式,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提高人民群 众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及责任分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追求 实效,坚持把“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 原则贯穿于防治工作的各个
5、环节。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本行业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县政府统一领导指挥下负 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一)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原则,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各乡镇(街道)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把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二)按照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原则,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各有关部门按照行业负责的原则对本行业内的地质灾害防范工 作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 调、指导
6、、监督,牵头负责地质灾害的隐患调查、预报预警、 核灾报灾,组织应急技术调查,参与应急处置。2 .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3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批监督管理。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 建设,加强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5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组 织、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公路沿线边坡及周边地质灾 害隐患排查、监测和治理。6 .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开展山洪灾 害调查评价和预防。7 .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督促景区景点管理单位做好旅游景 区、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8 .应急管
7、理部门统筹做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负责各类矿 山及尾矿库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与治理等;组织开展应 急救援。9 .教育体育部门负责对威胁校舍安全的地质灾害隐患开展 排查、监测与治理。10 .农业农村部门负责加强对山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指 导,综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切坡建房的宅基地审批进行严格控 制,严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11 .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预报,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 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信息。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 防治的组织实施工作。六、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工作要求(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乡镇(街道)、县政府各部门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 重要
8、议事日程,做到领导、机构、职责、任务“四落实”,纳 入年度工作目标进行考核,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各 乡镇(街道)、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地质灾害防治的第一责 任人,务必加强组织领导,认真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通力 合作、密切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重要灾情、险情信息、 突发事件要及时通报、快速反应,实现灾情、险情信息与防灾 工作间的无缝结合。广泛发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格局。(二)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制定年度防治方案1 .各乡镇(街道)要组织人员认真开展地质灾害隐患
9、点和高 危切坡建房户的巡查,制定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 本乡镇(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和各项措施。县水利、交 通、公路、文旅体、教育、住建、应急等相关部门应制定年度 地质灾害专项防治方案。2 .按省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XX县自然灾害总 体应急预案和XX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相关要求, 各乡镇(街道)、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对每个危险区(段)和隐患点均要制定应急预案,明确预报预警 方式、避险路线、避险地点和自救方法,并落实到相关单位和 个人。当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险情时,实时启动应急预案,必 要时,请求省市地质灾害救援力量及专家组支援。(三)加强网格化管理
10、和气象预警L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及人民群众参与防治地质灾害的积极 性。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网格化管理,所有地质灾害隐患点 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必须在岗在位,在汛期要 定时监测隐患点的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及时预警并上报,按 预案组织人员临时撤离避让。2.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与气象部门要加强会商,根据天 气变化,及时发布地质灾害预警信息,通过媒体和信息平台发 送到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监测责任人和防治责任人。接 到黄色(III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所 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接 到橙色(II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
11、所 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做好隐患点上人员转移 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接到红色(I级)预警信息后,乡镇(街道)加强值班并立即通知 所有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监测巡查,同时将隐患点上人员按预 案撤离危险区,妥善安置好群众生活,一旦发生灾、险情立即 报告并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四)落实经费,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需要1 .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积极向上争取地质灾害防治及项目经费。2 .各乡镇(街道)要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 会发展计划,根据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年 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用于汛前地 质灾害调查、汛期
12、巡查、应急调查、隐患点监测、应急治理、 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3 .加大地质灾害防治资金投入。县财政部门要做好预算和 资金配套,安排必要的资金专项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 要落实监测人员经费补助、排查、巡查、核查工作经费、突发 性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经费、工程治理项目配套资金,要建立多 元化、多渠道的融资渠道,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的顺利 开展。4 .因工程建设等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治理费用,按照 “谁引发、谁治理”原则,由责任单位承担。(五)突出重点,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 .在重点防范期内,各乡镇(街道)要组织对辖区内地质灾 害隐患点和学校、居民点、交通干线、旅游景区、重要工程等
13、 重点防范区进行调查、巡查和督查,因地制宜,采取监测、避 让或应急治理等有效措施防范地质灾害。对于地质灾害隐患点 和对出现地质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 区域和地段,各乡镇(街道)应当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设 置明显警示牌、警戒线,并予以公告。2 .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宣传,将地质灾害“明白卡”和 高危切坡建房危险告知书、转移路线图、隐患防灾预案等发到 受威胁的群众手中,指导群众防灾避险,提高灾害自救、互救 能力。3 .各乡镇(街道)要认真落实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值班制度、 地质灾害灾情险情速报制度、地质灾害险情巡查制度、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发放制度、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制度
14、、地质灾害防治责任制度。严格按照XX县突发性地 质灾害应急预案和XX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完善 地质灾害信息报送的通知(XX发(20XX) XX号)规定,将本行 政区域内发生的地质灾害灾情、险情,在规定时限内如实报告 县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县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应急救援 队伍和物资准备工作,组建应急救援队伍,落实应急救灾物资、 设备、资金,开展针对性演练活动,保证一旦发生灾情或险情, 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判断,迅速做好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4 .各乡镇(街道)要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纳入社会公 共突发事件应急系统,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和应急抢险队伍。县 水利、交通、公路、住建、文旅体、教育
15、等有关部门,应及时 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相互通报本部门地质灾害隐患和险情、 灾情及防治等情况,共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六)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避让搬迁和工程治理工作各乡镇(街道)应根据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确定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隐患点,纳入年度防治方案,落 实资金,完成县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 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加快XX国家中心城市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为 切实做好2023年度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少地质灾 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
16、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 防治条例XX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XX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62025)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 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系列重要 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 全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全面谋划、统筹推进 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防范化解地质灾害风险,最大限度减 少或避免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二)工作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工作原则,运用地质灾害风险 调查(普查)评价成果,提升隐患管控
17、能力;完善“人防+技防”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对重大地质灾害 隐患开展综合治理,提升防御能力;强化专业技术队伍支撑和 培训宣传演练,提升基层防灾意识和能力。巩固完善地质灾害 防治责任体系和责任链条,做到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 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提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 略”夯实安全发展的基础。二、地质灾害防治形势(-)2022年地质灾害情况2022年,我市未发生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全市全年纳入 综合治理的隐患点384处,占全市586处隐患点的65. 5%,通 过排危除险、工程治理、搬迁避险等方式开展隐
18、患综合治理, 核销隐患点158处。截至2023年3月,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 点429处,分布以中西部低山丘陵区为主。其中,XX市180处、 XX市93处、XX市89处、XX市30处、XX市12处、XX区8处、 XX区6处、XX区3处、XX公园8处。按类型划分,崩塌322 处、滑坡64处、泥石流11处、地面塌陷31处、地裂缝1处。 经统计,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 26228人,威胁财产约66570. 44 万兀。(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XX市气象局预测,降水时段集中在6月的中旬后期和 下旬,7月的中旬、下旬后期到8月的上旬、中旬。预计6至8 月份,全市总降水量为310400毫米,较常年偏
19、多近1成。根据我市地质背景,结合近年来地质灾害隐患点状况等情 况综合分析,汛期的极端强降雨期间极易因洪涝灾害引发中西 部低山丘陵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长时持续 性降雨期间及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也易引发中西部山区黄土崩 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较 往年严峻。三、地质灾害防范重点(-)重点防范期时段汛期是全市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高峰时段在主汛期(7 月一8月),特别是特大暴雨、大暴雨、连日降雨及秋汛、短时 强降雨、旱涝急转时段,需予以重点关注。非汛期要充分认识 到,在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影响下,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已由季 节性转变为全年性,重点防范日降水量50毫
20、米以上或过程降水 量大于100毫米以及持续降雪、冰雪消融时段引发的小流域泥 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域及防范对象重点防范区域:重点防范区域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根据 XX市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普查)评价成果,全市地质灾 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XX市(XX乡、XX镇)等8个区县(市) 37个乡镇(管委会)。重点防范对象: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城镇、学校、医院、集(-)诱发原因分析。一是地质灾害基本发生在汛期,主 要诱发因素是暴雨和持续降雨。二是道路、水利等工程建设已 成为我县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诱因,旦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 害越来越多。三是我县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特征显著,极易诱 发
21、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二)预测分析。据县气象局预测分析,2023年度我县气 温较常年偏高,降水量较常年正常略偏少,降水的时空分布不 均特征明显,暴雨、雷电、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易 发、多发、突发,季节性洪水趋强,局地洪涝偏重,秋绵雨偏 强。四、地质灾害现状防治重点(一)重点防范时段。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状况及规模、 类型、发展趋势,结合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情况,将今年5月1 日70月15日作为全县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根据气象及降 雨情况,汛期值班时间可提前或延后,特别是阶段性强降雨出 现时,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各部门务必严格按照工作要求落 实各项工作举措。(-)重点防范区域。通过对我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 合计4份 2023 开展 地质灾害 防治 工作方案 合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