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爱祖国》教案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爱祖国》教案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爱祖国》教案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音版三年级下册音乐第1课(爱祖国)教案教学设计第1课爱祖国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目标: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爱国主义题材音乐作品的感染下,进一步激发我们的 爱国热情。教具打算:钢琴、录音机、教学光盘。聆听(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课前做好歌片(小黑板上抄歌曲、电子琴、录音机、光盘、电视机等, 把单旋律歌片向学生展示)。1 .设问:为什么人们把十月称为金秋(气候、季节、节日)。2 .观赏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答复以下问题:歌曲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主 题思想演唱的形式3 .出示歌词,再次观赏:边看谱边观赏。研究的问题:歌曲由几局部组成为什么4 .分段深刻观赏:(1)边看教
2、材的图形谱1,边听第一局部音乐,谈谈你对这局部音乐的感受(2) “风 “雨的含义(2)边看教材的图形谱2,边听第二局部,谈谈与第一局部的比照。(3)听第三局部并按曲调由自己画图形谱。谈谈这一局部的形象并与第一、二局部 比拟。5 .细致地聆听全歌曲。研究的问题:(1)歌曲给你什么感受与启发(2)对“我们走进明天的洪流这句词你怎样理解6 .各人依据三段音乐,设计三种动作,边聆听音乐边表演,以表示对歌曲的理解。二、教学小结 教学反思:在聆听合唱曲(我们走进十月的阳光)时,很多同学能在第一遍聆听时,随音乐表 演,孩子们就会自然的手拉手,这首歌曲比方“拉着我的手,拉着你的手,祖国和 我们一走的旋律明朗,
3、节奏第一段欢快,第二段抒情,具有当代流行歌曲的气息, 符合当代年少儿童 活力、向上的气息,在二次聆听时,我让学生边听音乐,边为曲掉3 画图形谱,2班的孩子虽然之前纪律一般,但竟然百分之八十的孩子都能认真听如何 画,最后都能把图形谱画的很好,而且个个有创意,有的画上脚丫,有的画丰收的苹 果,有的画太阳等,孩子的优点真的需要我们渐渐觉察。(红旗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通过观赏(红旗颂),感受音乐庄严深情的爱国感情。2 . 了解音乐的根本表现要素(速度、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分辩乐曲 速度、节奏和情绪的能力。3 .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丰富感情体验,培养音乐素养。教学重点:充分感受、
4、体验主题音乐的情绪感情。教学难点:听辨主题的重复和变化。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生商量:红旗代表了什么?(中国国旗中的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 小五角星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旗面为红色,象征 革命,星呈黄色,表示中华民族为黄色人种。五颗五角星相互联缀、疏密相间,象征 中国人民大团结。每颗小星各有一个尖角正对大星中心点,表示全体四个阶级对党 的向心之意,受党的全面的领导。2 .导入课题(红旗颂)。所以,才诞生了(红旗颂)这一首庄严乐曲。(设计意图: 使学生懂得了 “红旗的象征意义,为理解音乐作知识上的打算,又奠定了一节课的 情绪基调)二、分段聆听(红旗颂)1 .
5、释义:“颂是什么意思?学生答复后教师提炼:歌颂、赞颂)2 .聆听引子局部。(1)聆听引子局部,设问:乐曲的引子局部给我们怎样的感觉?你在引子中听到了哪首歌曲的曲调?师生商量。(3)复听引子,配上吹号角的动作,感受音乐的庄严喷亮。(设计意图:引子局 部主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庄严辉煌,为接下来主题的出现作好铺垫)3 .聆听红旗主题。(1师:这样庄严的引子会引出怎样一段音乐主题呢?2学生交流对音乐的感受(赞颂、深情的).(3)介绍创作背景。师:这样一段深情的旋律怎么会出现在作曲家的脑海里呢? 作曲家吕其明从小浴血战火,父亲在抗日X中牺牲。当天安门广场上升起第 一面五星红旗,吕其明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
6、湃,夜不成寐地创作出了这首红旗 的颂歌。(4)再听一遍,老师随主题曲调深情哼唱“啊。5请同学们也来感受一下对红旗的深情。用“啊哼唱红旗主题(设计意 图:深情舒展宽广的红旗主题需要教师很好的引导,用情绪感染学生,借助具有歌颂 性质的“啊”的发音哼唱主题,进一步感受、体验主题。创作背景的介绍不是以理性) 的方法出现,而是以感性的方法呈现,作为激发学生情绪、援助学生理解音乐的一个环-f-R 下O4 .略听第二主题。1)师:仰望五星红旗,我们不禁心潮澎湃,怎能忘记那个困难的X年代?让音 乐带着我们去重温那段峥喋岁月吧。(2)聆听双簧管演奏的主题音乐,结合X浮雕图片,想象音乐表现的困难的X年 代。 (设
7、计意图:由于一节课时间有限,所以在聆听时进行详略取舍,这第二主题就是处理 成略听的局部,不作展开,只是用来深化对音乐形象的理解)5.聆听行进主题。(1)导语:革命是这样的困难,但英雄们有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让音乐告诉我 们。2听行进主题。听后交流:战士们没有退缩,一直在坚决、自信地前进。(3)再听行进主题。设问:这段旋律前面出现过吗?(聆听后交流)(4师: 同样的旋律,给我们的感受一样吗?到底是什么发生了变化?教师分别演唱红旗主题 和行进主题,引导学生比拟觉察:速度变化了,节奏变化了,参加了附点节奏。教 师 小结:同样的旋律,速度变了,节奏变了,情绪也随之变化了。5)复听“行进主题, 学生做行
8、进动作,感受音乐的坚决自信。设计意图:行进主题更适宜在律动中感受音乐特点,所以我采纳动作感受法观赏这一主题。先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情绪,想象音 乐形象,用动作体验音乐动律,再通过比照法深刻。引导学生觉察音乐要素速度、 节奏)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提高观赏能力)5.聆听“红旗主题再现。1师: 经过了困难卓绝的X,总算迎来了中国的解放,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共和国的蓝天上。 我们的人民意气发奋,我们的军队坚强如钢。(图片:天安门阅兵式)2聆听 “红旗主题”的再现。听后提问:你觉得重复的是哪个主题?红旗主题,即第一主 题)再听,有什么变化?复听生答:情绪更高涨了。三、完整观赏(红旗颂)1) 设问:让我们完整观
9、赏乐曲(红旗颂),听的过程中可以哼唱,可以动起来。并注 意听, 音乐主题在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边听边参与音乐表现。2)聆听红旗颂)3) 听后交流。教学反思:(红旗颂)是一首单乐章的管弦乐曲,作于1965年,同年5 月在“上海之春音乐周作为开幕式首演。乐曲气概雄伟、旋律优美,结构严密、配 器精细,音响丰富却又通俗易懂,是我国管弦乐曲中的样板。学生对这首乐曲的旋律 非常熟悉,因为在很多朗诵时他们就是以这首曲子作为背景音乐,但是真正对这首乐 曲的背景和所表达的内容还是不太了解,所以在给学生上这节课的时候,整节课以围 绕观赏管弦乐作品(红旗颂)为主导,通过分段观赏,并结合相关学科知识,以提问、 商
10、量等形式感受乐曲所表达的音乐意境,在对作品初步理解的根底之上,又以创作、 表演等形式来演译该音乐作品,更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是,还有局部学生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严峻影响了周围同学的学习,所以在课下应 该多强化这些学生的教育,给他们多讲道理,让他们也能够融入到音乐课的学习当中, 提高音乐课当中学生的参与率。(卢沟谣)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当今时代,创作歌曲不少,但是写给孩子的歌不多。既动听又具有 历史意义的歌更是少 之又少。因此,我选择了(卢沟谣)这首歌,来作为合唱曲目。 这首童声合唱卢沟谣)无 论从歌词,还是旋律来说,都让人倍感清新流畅。(卢沟谣) 只有八句话,没有
11、豪言壮语和 空洞的口号,而是用简单、清新、贴切的言语,呈现卢 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作词者李 明圣总结自己的创作心得一一(卢沟谣)是“唱 响中国入围的36首歌曲中唯一一首写给孩子们唱的歌,它以中国历史文化为创作 背景,用孩子的视角将卢沟桥见证的民族兴替与永定河畔的自然美景巧妙地融合起来,以极富画面感地言语将人们带入了过往的历史中。歌曲以朗朗上口的童谣形式表 达, 即大气深邃又空灵婉转,抒发出一种发自肺腑的爱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 .感情目标:通过学唱卢沟谣这首歌,正确把握演唱这首歌曲的情绪。了解卢沟桥 事变,传承民族精神,挖掘爱国主义情怀,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爱祖国 人音版 三年级 下册 音乐 祖国 教案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