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docx
《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春季天气多变,水温逐渐回升,昼夜温差大,是水产动物增强体质、预防 疾病,提高成活率和品质的关键时期。为确保各地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和市场供 应有序,研究提出春季水产养殖技术指引。一、苗种和养殖生产(一)鱼类1 .亲本培育:要着重加强营养,根据不同品种的亲本营养和繁育需求,投 喂相应的饲料,适当添加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要注意预防亲本饲料霉变,开 封的饲料要及时用完,未用完的要密封保存。养殖管理中要注意池塘水温、水 质和水位。2 .苗种繁育:要注意温度变化,春季常见时冷时热,直接影响鱼卵孵化率 和导致疾病发生,要注意保温,根据天气预报规划养殖生产,适时开展鱼苗繁 育。鱼苗孵化时用水
2、要经过过滤或消毒,避免引入疫病病原。3 .苗种放养:放养前,做好池塘清整和消毒。在放干塘水,清除底部淤泥 至厚度15- 30厘米。清整鱼塘后,池底留4 - 6厘米的水深,用含氯石灰(水产用)清塘消毒。然后经5 - 6天曝晒后回水1米左右,注水时经60网目 筛绢网袋过滤除杂。进水后,再次用含氯石灰(水产用)对水体进行一次消 毒。池塘消毒3天后,可对水体进行肥水操作,培养浮游生物等饵料生物,使 池水呈淡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约30厘米。应根据不同鱼种的生物学和环境 适应特性,在水温适宜时进行苗种放养,苗种要数量充足、规格大小合适、体 质健壮、无病无伤,且符合养殖要求;放苗密度要控制,避免因密度过高引
3、发 胁迫性疾病。加强冷链物流的引入,保障商品鱼及时运输至消费终端。一是做好器械消 毒。水产品装车中使用的器具(鱼框、鱼网等)、包装材料(塑料筒袋、储运 水槽等)、防水衣裤等使用前应清洗干净,并采用相应浓度消毒剂流动冲洗或 浸泡消毒后再进行使用。二是做好运输管理。根据不同品种设定合理运输密 度,在气温升高时适当降低运输密度。每隔1 - 2小时检查鱼体状况,确保水 体氧气、温度适宜,不添加麻醉剂。在运输途中换水时,每次的换水量一般不 超过容器装水量的1 / 2 ,最多不超过2/3。(三)贝类运输一是做好贝苗运输。贝苗运输一般为干运,对附着于贝壳等附着基上的稚 贝可直接打包装车运输;对小规格滩涂贝苗
4、种(壳长0.8 - 3毫米)可采用筛绢 布袋装苗,扎紧袋口(除缢蛭苗种外),置于塑料桶、泡沫箱等容器中。运输 途中保持贝苗湿润,严防暴晒或雨淋,运输时间尽量不超过15小时。长途运 输宜用空调车或航空运输。大规格的苗种(一般壳长1厘米以上)通常采用编 织袋或梦筐(如缢蛭)运输,每袋或每筐控制在20 - 30千克,装车后覆盖塑 料布或篷布,防止日晒雨淋,途中保持贝苗湿润。运输时间若超过8小时,应 采用空调车运输。二是做好成贝运输。成贝等运输一般用麻袋或编织袋装运, 通常扎紧口袋后运输,防止贝壳张开后相互嵌咬脱水,影响保活时间,一般每 袋装20 - 50千克。缢蛭通常用管筐装运,每筐约25千克。装车
5、后覆盖塑料布 或篷布,防止日晒雨淋。运输时间较长时,应采用空调车运输。(四)饲料等渔需物资运输做好水产养殖投入品采购计划和运输安排,多预留出1 - 2周期限进行采购。运输前适当消毒,保障人员安全。饲料运输时,装车完毕后要马上盖好篷 布,以遮挡烈日曝晒和预防天气突变。春季雨水较多,运输途中要注意防水、 防湿。4 .水质调控:随着天气转暖,气温升高,要不断加水,提高水位。春季水 温处于相对较低阶段,为让阳光更好照射以使水温尽快上升,初始水位不应过 高,一般苗种放养时水位在80 - 100厘米,然后逐步加注新水,每次加新水约 10厘米,直至1.5- 2米水深为止,且最好选择有阳光时加水。精养池塘应配
6、 备专门的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和散发有毒有害气体。应适当施用生物肥料, 使浮游生物保持适当的密度和旺盛的生理状态,供鱼食用,同时浮游植物可以 吸收水中营养盐,并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改良水质。要科学使用药物,每隔20 天左右定期调节水质。5 .饲养管理:选择优质人工配合饲料,观察鱼类摄食情况,根据天气条 件、水质、养殖阶段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饲料投喂量。由于越冬期间大 多数鱼类没有投喂,养殖鱼类的体质较差,要早启动投喂,温度合适时可逐渐 增加投喂量。同时,可适当投喂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饲料,并适当提高投喂频 率。鳏等肉食性鱼类初期投喂蝮鱼苗、团头鲂鱼苗作为开口饵料鱼,要注意对 饵料鱼的消毒。随着
7、春季的到来,水温将随气温逐渐升高,鱼的摄食量会增 加。当水温达到适宜生长温度时,鱼的摄食量可以恢复到正常摄食量的70%左 右,这时按正常投喂量的一半投喂,既可以满足鱼的摄食,又不会造成投料过 多的浪费和污染。(二)虾蟹类1 .苗种选择:建议选择无特定病原(SPF )苗种用于养殖,不可使用检测 到阳性的苗种。2 .水质调控:要关注天气变化,在温度剧变、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前后 应及时调控养殖水体。对于开放的池塘养殖模式,天气变化前4天,用对虾饲 料、鱼饲料、糖类等作为培养基扩繁益生菌,益生菌扩繁时间一般为24小 时。天气变化前3天,需要对养殖水体消毒处理。水体消毒后约12小时,使 用发酵的益生菌
8、菌液和藻类营养盐重新构建藻类和细菌群落结构。天气变化前 1 - 2天,新的藻类和菌群快速生长,将构建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养殖池塘应 对天气变化的能力也将有效提升。3 .使用二级处理水养殖:受天气变化、发病池塘水排放等影响,外源水有 时含有病毒、条件致病菌和寄生虫。外源水进入虾塘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消除天气变化、养殖池塘水排放对虾类养殖生态系统的影 响。建议采用二级处理,需要2个蓄水池,外源水进入蓄水池后进行消毒处 理,需要杀死所有进入一级蓄水池的生物,经过2天死亡生物等沉积,将表层 水引入二级蓄水池再次进行消毒,消毒沉淀2天后表层水引入虾类养殖池塘用 于虾类养殖。4 .饲养
9、管理:要做好水草种植。针对淡水青虾、中华绒螯蟹等品种,在2 月底及时移栽伊乐藻,3月初及时播种轮叶黑藻、苦草等,加强投饲管理。根 据天气条件、水质、养殖阶段及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每天的饲料投喂量。水位应 保持1米以上,可使用生物肥料调节水质。(三)贝类1 .亲本培育:适时筛选肥满度好、活力佳的亲贝入室培育,进行营养强化 及升温促熟培育。及时补给充足的小硅藻、金藻、角毛藻等单胞藻饵料进行喂 养。根据市场需求和苗种价格,可以通过升温促熟,使贝类性腺提前成熟,早 出苗早上市。升温促熟还能确保性腺发育整齐同步,有利于苗种的批量、规模 化生产、上市。2 .苗种繁育:育苗场用水和饵料供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
10、择低温时节、大潮高平潮时机,纳入充足的海水进行储备;二是在亲贝催产前至少1个 月,进行育苗用单胞藻特别是金藻的扩种培养,保证在育苗生产前有充足的单 胞藻饵料。扇贝、牡蛎等贝类在幼虫发育末期要适时投放附着基,以便幼虫完 成变态发育过程。附着基可选用壳高约6-8厘米的贝壳片等,用聚乙烯线将 壳片串成采苗器,采苗器浸泡消毒24小时后,用砂滤海水冲洗2 - 3遍备用。3 .苗种培育:贝苗培育包括室内培育和室外大规格苗种中间培育两个环 节。在室内培育过程中,要选择适宜不同贝类的水温、盐度等培育条件,提供 充足优质的饵料,控制好培育密度。中间培育主要以滩涂和池塘中间培育为 主。在滩涂中间培育前,要提前选择
11、好滩涂,进行整涂筑畦并做好敌害清除, 控制好放养密度,定期进行苗种清洗疏养、敌害清除等管理措施。文蛤池塘中 间培育中,要求底质以沙质为主,苗种放养前,要进行池塘的消毒除害、肥水 等处理,并根据池塘条件和苗种规格控制合理的放养密度。牡蛎、扇贝等应选 择风浪较小、饵料丰富的内湾或水深1.5米以上的围塘进行中间培育。培育方 式选用栅架式或浮筏式,苗串吊养间距控制在20 - 40厘米左右。中培一段时 间后,要及时进行分苗疏养。4 .海区养殖:养殖海区应潮流畅通,风浪较小、饵料生物丰富,大潮期低 潮时水深4米以上。养殖筏架等设施的设置应根据海区潮流方向,要求筏向与 流向夹角90。可将养殖海区划分若干养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春季 水产 养殖 技术 指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