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的电磁质量不是电子静止质量的一部分.docx
《电子的电磁质量不是电子静止质量的一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的电磁质量不是电子静止质量的一部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电子的电磁质量不是电子静止质量的一部分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以后,基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内在和谐性信念,认为广义相对论只能描述引力场是不够的,应该将广义相对论加以推广,使它不仅能够描述引 力场,同时也能够描述电磁场.在爱因斯坦看来“还不能断言,广义相对论中今天可以看作 是定论的那些部分已为物理学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和令人满意的基础.首先,出现在它里面的 总场是由逻辑上毫无关系的两部分,即引力部分和电磁部分所组成的.其次,象以前的场论 一样,这理论直到现在还未提出一个关于物质的原子论性结构的解释.这种失败,也许同它的原始公式如下:对理解量子现象至今尚无贡献这一事实多少有点关系.爱因斯坦在论
2、动体的电动力学中式中W为电子的动能;u为电子质量;V为光速;v为电子的运动速度.爱因斯坦在论文中谈到:“在比较电子运动的不同理论时,我们必须非常谨慎.这些关于质量的结果也适用于有质的质点上,因为一个有质的质点加上一个任意小的电荷, 就能成为一个(我们所讲的)电子爱因斯坦说:“既然依据我们今天的见解,物质的基 本粒子按其本质来说,不过是电磁场的凝聚,而决非别的什么,那末我们今天的世界图像, 就得承认有两种在概念上彼此完全独立的(尽管在因果关系上是相互联系的)实在,即引力 场和电磁场,或者一一人们还可以把它们叫做一一空间和物质.”爱因斯坦1905年3月曾经 指出:“在物理学家关于气体或其他有重物体
3、所形成的理论观念同麦克斯韦关于所谓空虚空 间中的电磁过程的理论之间,有着深刻的形式上的分歧.在电磁学的学习中,作为点电荷来引入相互作用能的概念.然而在介绍静电能时却抛弃了 点电荷模型,把研究对象改为体电荷与面电荷.为探究其中的原因,首先探讨电荷量为q的 点电荷的自能:W自=3 fjfv Pe(r)U(r)dV(1)其中U (r)是点电荷在自身处产生的电势f312 _p.2 ) Q不妨将点电荷看做功-0的均匀带电球体,电荷球内r处的电势为1一则= N1;p(47ir2dr)(3?;2)p =怒 p2需(2)Z uDogIboQ把p =2代入上式得:W自二方券(3)尹吟日20 K0r0很明显0 7
4、 0时,W自一8如果通过点电荷能量密度对能量进行全空间积分也能得到自能趋于无穷大的结论: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自然网站等媒体4月18日报道,最近,一个由瑞士保罗谢 尔研究所实验物理学家和德国德累斯顿固体和材料研究所理论物理学家领导的国际研究小 组通过实验发现,一个电子分裂成两个独立的准粒子:自旋子(spinon)和轨道子(orbiton). 这一结果发表在近日的自然杂志上.以往人们认为电子是一种基本粒子,无法分裂为更 小部分.上世纪80年代,物理学家预言,电子以原子的一维链形式存在,可以分裂成3个准 粒子:空穴子携带电子电荷,自旋子携带旋转属性(一种与磁性有关的内在量子性质),轨 道子携带轨道位.
5、1996年,物理学家将电子空穴和自旋子分开,自旋和轨道这两种性质伴随 着每一个电子.然而,新实验观察到这两种性质分开了一一电子衰变为两个不同部分,各自 携带电子的部分属性:一个是自旋子,具有电子的旋转属性;另一个是轨道子,具有电子绕 核运动的属性,但这些新粒子都无法离开它们的物质材料.研究人员用瑞士光源(SwissLightSource)的X射线对一种叫做Sr2Cu03的锯铜氧化物进行照射,让其中铜原子 的电子跃迁到高能轨道,相应电子绕核运动的速度也就越高.他们发现,电子被X射线激发 后分裂为两部分:一个是轨道子,产生轨道能量;另一个是自旋子,携带电子的自旋性及其 他性质.ScCuO3有着特殊
6、性质,材料中的粒子会被限制只能以一个方向运动,向前或向后. 通过比较X射线照射材料前后的能量与动量的变换,可以追踪分析新生粒子的性质.实验小 组领导托斯登施密特说:“这些实验不仅需要很强的X射线,把能量收缩在极狭窄范围, 才能对铜原子的电子产生影响,还要有极高精度的X射线探测仪.”“这是首次观察到电子分 成了独立的自旋子和轨道子现在我们知道了怎样找到它们.下一步是同时产生出空穴子、自 旋子和轨道子来.理论小组领导杰罗恩范德布林克说,“在材料中,这些准粒子能以不 同的速度、完全不同的方向运动.这是因为它们被限制在材料中时,性质就像波.当被激发时, 波分裂为多个,每个携带电子的不同特征,但它们不能
7、在材料以外独立存在. ”观察到电子 分裂将对一些前沿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如高温超导和量子计算机.SnCuOs中的电子和铜基超 导材料中的电子有着相似的性质,该研究为高温超导研究提供了一条新途径.此外,研究轨 道子有助于开发量子计算机,“同时用自旋子和轨道子来编码和操控信息,这可能是未来发 展的方向. 英国牛津大学物理学家安德鲁波斯罗伊德说,“量子计算机的一个主要障碍是 量子效应会在完成计算之前被破坏.而轨道子的跃迁速度只要几飞秒(1飞秒=1()75秒),这 样的速度为制造现实量子计算机带来了更多机会(来源:科技日报常丽君)笔者注:以上实验说明电子的引力质量和电子质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离.r+o
8、1 qq2亚自=I。产。(许)2 . 4Mdr = e - +8(r +8) 无穷大的能量存在是具有迷惑性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最普遍的解释是由于点电荷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它并非尺寸为零的几何点,而是尺寸有 限但远小于考察距离的带电体.在计算点电荷自能时,我们必须考虑它自身上的电势,这便 使带电体无法再被看做点电荷,于是积分式显得没有意义.这种说法可以定性地解释点电荷 自能发散问题,同时也可以解释线电荷同样的自能发散问题.然而,它不是完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还不能确定点电荷是否只是理论模型.电子是最有可能被认可 为理想点电荷的带电体,迄今没有一个实验发现电子具有更加精细的结构,但同时我们
9、无法 想象什么作用可以抵抗电子的电磁斥力而使其保持如此稳定.如果电子是现实存在的点电荷, 那么这两方面矛盾就自动消除了.然而如果点电荷确实存在,我们必须寻找一些步骤消去或者至少避开无穷大.这类发 散困难在量子场论中不少见,因为量子场论就将一些基本粒子看做点粒子,而几乎所有的发 散都来源于场对这些粒子的自作用.重新以电子为例,如果它是一个点,它产生的电磁场在 自身处作用而引起的电势能将是无穷大的.为了解决发散问题,有一类称为重整化的方法, 它告诉我们可以通过加上或者乘以一个无穷大将发散量隐藏起来.在实际运算当中譬如点电荷自能在各种背景之下没有实际作用,它始终保持不变,那么 我们就可以用无穷大的常
10、量将这些发散项减去,而仅仅考虑有意义的部分,这是重整化方法 的基本构想.事实上可观测量与理论本身的参数并不一定是一致的.可以证明,在足够小的距离范围 之内,仅仅修改发散部分,对不发散部分的影响很小.就如考虑点电荷系统自能为一可度量 常数,点电荷系统静电能为这一常数与互能之和,修改后的物理量值对各种物理情形的分析 没有影响.因此这种处理方法是有效的.基于此种思想下的实验测量,检验也证明了重整化理 论的合理性.尽管重整化解决了一些发散问题,但它是否为正确的理论仍然存疑.引进重整化是为了 处理发散问题,然而这种思想基于我们认为一个物理理论是不应该发散的.在高能物理方面 的不成熟迫使我们不得不模糊与发
11、散有关的现象并且进行刻意的回避.总而言之,重整化是解决问题的一条途径,然而不是最终的方法.如果要确切的解决自 能发散问题,不得不发展出一套正面应对发散困难的理论.笔者通过认真地思考后认为电子的电磁质量不可能是引力质量的一部分,原因有二H-一个:1.根据广义相对论,物理定律对于任何物理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当电 子在引力场中加速运动的时候,其电量是不变,不满足Lorentztransformation,所以其电 磁质量也应该不变(电磁质量应该是电量的单值函数,与运动状态无关,否则下面的理想实 验无法解释一一假设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有两个物体,一个不带电荷也没有磁矩,另一个带有 电荷,它们的引力质量相等
12、,分别位于A、B两点,观察者处于线段AB的中点,两个物体同 时由静止出发相向运动,它们所受的力大小相等.按照狭义相对论,它们的引力质量在任何 时刻都相等,引力能量相等,可是根据经典电动力学由带电的物体将不断地辐射光波,那么 能量从何而来?如果能量守恒把物体辐射的光波考虑在内,由于电磁力满足宇称守恒,因此 辐射光波的总动量应当为3由带电的物体速率应当大,能量仍然不守恒.),根据经典电动 力学如果把电子看做球体的话电子的静电能与电量的平方成正比.如果电子的电磁质量与运动速度有关,满足,那么电子的电荷具有的能量也满足Lorentztransformation,不符合广义相对论的要求.根据经典电动力学
13、电子的电磁质量mocQ2/r,如果将来通过某种手段把电子的半径变为 原来的2倍,电磁质量变为原来的1/2,可是根据洛伦兹变换电子的静止质量没有变化,可 以得出电子的电磁质量不是定值.假设一个带电球体电量为Q,电磁质量为川,然后使其电量 增加一倍,电磁质量是否为4m?根据经典电动力学质子与正电子的电磁质量不相等,因为 半径不相同.现代物理学认为电磁质量由电荷附近的电磁场分布结构决定,与电荷没有多大 的直接关系,只是间接关系.因此质子与正电子的电磁质量应该相等.电荷附近的电磁场的源 是电荷,但当电荷运动的时候,电荷附近的电磁场分布结构会发生变化,如发生压缩畸变,其分布结构是速度的函数,这可见一般教
14、材,因此电磁质量也是速度的函数,满足 当运动速度为0时丁电子和质子的电磁质量是否相等?当一个质子与电子组成时,总体 看不带电,电磁质量为0,可是两个微观粒子均具有电磁质量,如何理解?2、物体的静止质量是内禀的,是个常数,有人认为电磁质量是应该与静止质量有关的, 电磁场的能量由电荷决定,电量与带电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引力质量与运动状态有关.假设 电子的静止引力质量是m,电子的电磁质量是叫,电子的引力质量另外的部分为川-nh.当电 子以6/2c运动时,根据洛伦兹变换此时电子的引力质量为2m,电子的引力质量另外的部分为2m-2m1,电子的电磁质量应当为2m.,可是电子的电量没有变化,显然存在着不和谐.
15、电量不满足Lorentztransformation,因此把电磁质量作为引力质量的一部分存在着不协调 性一一只要维持电子电荷值不变的观念,这个问题不管怎么也解释不通.这中间,要么质速 关系式错了,要么就是电子电荷值不变的信念错了,然而这与实验事实又高度一致.由于公 式=眦2,物体的引力结合能具有(负)质量,因而系统总质量不等于各部分质量之和.而在 麦克斯韦理论中,作为线性理论的直接结果,电荷(类比于质量)是严格可加的.3 .电磁力存在吸引与排斥两种状态,只有物体带电时才有,而引力是永远存在的;如果 电磁质量是引力质量的一部分,那么库仑力也应当是万有引力的一部分,电子、质子等带电 粒子之间的电磁
16、力远大于万有引力,电磁质量远大于引力质量,电磁质量不可能是引力质量 的一部分;电子激发的电磁场的能量小于电子的电磁质量,正如物体激发的引力场能量小于 引力质量的能量一样.通过将1个氢原子作为模型和对比,可求出氢原子上正电子对壳上负 电子的电磁力Fe与原子核质量与壳上电子质量的引力之比,即Fe/Fg=Ln=2. 27x10*二狄拉克 大数,这是因为静电力和引力都同时作用在电子和原子核上,而有着同一个距离R.4 .根据质速关系引力质量可以连续变化,而电荷和电磁场呈量子化分布,现代物理学未 让量子力学进入的唯一领域是引力和宇宙的大尺度结构,将引力场量子化遇到无穷大的困难. 重整化可以消除无限大的问题
17、,但是由于重整化意味着弓I力质量作用力的强度的实际值不能 从理论上得到预言,必须被选择以去适合观测,因此重整化有一严重缺陷.目前要取得进展, 能够建议采用的最有力的方法,就是在企图完成和推广组成理论物理现有基础的数学形式时, 利用纯数学的所有源泉,并在这个方面取得每次成功之后,试着用物理的实体来解释新的数 学特色.如何把量子论和弯曲时空(即广义相对论)结合起来却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到现在为 止,虽然学术界在电磁场、电子场等各种物质场的量子化中取得了极其成功的进展,但引力 场量子化的工作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困难.到目前为止,所有试图把引力场量子化的理 论(包括超弦和圈量子引力理论)都存在问题.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 电磁 质量 不是 静止 一部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