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汇编3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县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汇编3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XX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根据地质 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XX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条例XX自治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 防治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地质灾害造 成损失,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结合XX县地质灾 害防治“十四五”规划,特制定本方案。一、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关于 防灾减灾安排部署、地委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落实措施,全 力做好地质灾害调查、巡查排查、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宣传 培
2、训和避险演练等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增 强全县地质灾害防范意识和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地质灾 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根据2023年自治区、塔城地区地质灾害趋势预测,XX县 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局部地段可能加重。其中,预测 2023年3-9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高发期,特别是极端气象 事件及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可 能性很大;1012月地质灾害相对低发,需防范由长期雨雪、 巡查和雨后复查,台风和强降雨期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加密加频 监测巡查;各地要在基层一线落实好安全可靠的
3、地质灾害应急 避险安置场所,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属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 导指挥作用,发挥行业部门的支撑作用,坚决果断组织受威胁 群众转移避险并妥善安置。(四)坚持标本兼治开展隐患综合治理。各地要完善资金 配套,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结合地质灾害搬迁避让 “以奖代补”和工程治理补助等政策,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规 范申报、实施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加强项目质量控制、资 金使用和过程管理,认真组织做好绩效评价和资金执行监管, 客观反映工作进展和防灾减灾效益,确保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五)稳步推动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各级政府及各部 门要全面总结既往工作经验教训,聚焦提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 针对暴露出的
4、薄弱环节,迅速查漏补缺,补好短板;要进一步 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网格化管理,落实专业队伍一线驻守,为地 方政府防灾决策、转移避险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要积极 组织开展防灾行政责任人、专业干部和基层一线人员业务培训, 加强经验交流;要强化防灾基础设施和基层防范能力建设,着 重针对基层一线加强物资装备的保障,充分发挥基层第一防线 作用。五、地质灾害防治总体要求及责任分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 减灾工作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即“坚持以防 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 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 向综合减灾转变
5、,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各级 政府要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 各个环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态度落实本辖区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总责;各部门、各单位具体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指 挥下负责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履行好“全力防、配合救”职责。(一)按照分级管理、属地为主原则,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要把地质灾 害防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二)按照各司其职、联动配合原则,构建齐抓共管
6、格局。 各有关部门按照行业负责的原则对本行业内的地质灾害防范工 作负责,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建设项目的审 批监督管理。2 .财政部门负责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3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协 调、指导、监督,牵头负责地质灾害的隐患调查、预报预警、 核灾报灾,组织应急技术调查,参与应急处置。4 .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指导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工程建 设,加强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5 .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交通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指导,组 织、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公路沿线边坡及周边地质灾 害隐患排查、监测和治理。6 .农业农
7、村部门负责加强对山区农村宅基地审批管理的指 导,综合有关部门的意见对切坡建房的宅基地审批进行严格控 制,严防人为引发地质灾害。7 .教育体育部门负责对校舍及周边威胁师生安全的地质灾 害隐患开展排查、监测与治理。8 .水利部门负责水利设施地质灾害防治,组织开展山洪灾 害调查评价和预防。9 .文化旅游部门负责督促旅游景区管理单位做好旅游景区、 景点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10 .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组织编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组 织指导协调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负责督促指导各类矿山及尾矿 库的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监测与治理等。11 .气象部门负责灾害性天气预报,会同自然资源和规划部 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
8、预警信息。其他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工作职责,做好相关领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组织实施。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灾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辖区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责任,主要领导要对本地区地质 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进一 步细化分解任务,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 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体系。(二)确保经费投入,保障工作开展。各级政府应将地质 灾害防治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 加大搬迁避让和工程治理项目的资金配套,强化资金管理,做 到专款专用;要充分结合相关政策,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防 灾筹资机制。(三)加强
9、源头管控,开展监督检查。对在地质灾害危险 区进行爆破、削坡、工程建设以及从事其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的活动,必须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治工 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依法查 处违反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的行为,因人为因素 引发的地质灾害,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主体 负责治理,消除隐患。各地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 工作落实情况和职责履行情况的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 整改;对属地及行业内新发生、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属地政 府要落实主体责任,按照现行标准,及时做好相关防治工作。 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
10、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0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2023年度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依据地质 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XX2023) XX号)XX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要求,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2022年地质灾害概况我市现有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2066处,威胁资产约29. 49 亿元,威胁人口 44983人。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 地面塌陷等,主要集中在XX县、XX县、XX县,三地占全市总 数的84. 8%o2022年,全市发生1起灾情(4月18日9时50 分,XX县XX镇邓家坡茶场滑坡发生滑动变形),直接经济损失 约5万元,因
11、自动化专业监测设备提前预警,及时转移受威胁 3户13名群众,未造成人员伤亡。二、2023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一)雨情水情趋势。据襄阳市气象台2023第03期39月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023年3至4月降水量为100130毫米,正常略偏少; 平均气温为13. 5-14. 5,偏高0.4左右。汛期5至9月降 水总量为450550毫米,偏少12成;平均气温为24. 5- 25. 5,偏高0. 5左右。(二)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据历史资料分析,5月我市进入汛期后,局地强对流天气 多发、频发,局地短时强降水、冰雹、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时有发生,降雨过程频繁,极端天气诱发地质灾害的风险等级 加大。根据我
12、市地质环境背景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及 以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验,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主要分布在 每年的710月份主汛期,主要灾种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为主,约占全年的地质灾害60%o结合我市气 象趋势预测及近年来降水主要集中时段在汛期的分布规律,预 测2023年汛期我市地质灾害将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 510月是地质灾害的主发时段。各级有关部门及地质灾害 “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相关责任人需高度重视汛期地质灾害 防治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防范工作。三、重点防范期和防范区域(一)重点防范期。根据我市多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统计分析,降 水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
13、要因素,每年的510月是地质灾害的 易发期和重点防范期。需要防范短时强降水、连续降水及其引 发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险。重点防范日降雨量 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 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时的时段,加强汛期的地质 灾害隐患巡排查工作,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范的各项工作。(二)重点防范区域。我市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主要分布于XX县、XX县、XX县 的高山地区,发育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占全市的85%; XX区发育 地质灾害隐患点75个,人口、基础设施密集。XX县XX镇至XX 镇、XX县XX镇至XX镇至XX镇、XX县XX镇至XX镇、XX县XX 镇至XX镇、
14、XX县XX镇、XX市XX镇、XX区XX镇至XX街道办 事处一带地质环境条件脆弱,汛期洪涝与局地强降雨诱发地质 灾害的风险等级较高,是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区域。重点防范地段:校园周边、公路和铁路交通沿线、旅游景 区、管道和输变电沿线、沟谷地段、河岸库岸等区段及其周边 需重点防范;城镇乡村人口密集区、山区房前屋后、矿区、建 筑工程等区域需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的监测、巡排查与防范措施; 强化人为工程活动的管控,从源头上避免地质灾害。四、防治措施(一)提高思想认识,压实责任,坚决守牢安全底线。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 会部署开局之年,是加快推动XX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
15、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作为提高 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深刻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 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认识发生地质灾害的巨大危害性, 清醒认识全市地质灾害防治面临的严峻形势,坚持底线思维, 强化风险意识,以大概率思维抓好地质灾害小概率事件,切实 履行属地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要充分落实“四位一体” 网格化管理责任,从政府、主管部门,社区(村)和技术支撑四 个层面,逐级压实责任,层层抓落实,确保责任到人、责任到 肩,全力以赴抓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决守牢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财产免遭地质灾害威胁的安全底线。(二)紧盯关键重点,落实措施,提高风险管控能力。地质灾
16、害防治工作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以“时时 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紧盯防治 工作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及重点时段, 持续集中精准发力,落实落细各项措施,提高地质灾害风险管 控能力。一是紧盯关键问题,抓好日常防灾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 有关部门要坚持认真负责和科学务实的态度,切实扛起地质灾害 防治责任。要注重隐患发现,严格落实“四位一体”网格化管 理制度,按要求开展已知隐患点排查整治工作,动态更新地质 灾害隐患点信息。同时借助驻守专业技术队伍、专家团队力量, 加强对山区切坡建房、切坡修路、水库、采矿、
17、抽排地下水等 人类工程活动区域进行深入细致排查,查找可能出现的地灾隐 患,切实摸清地灾风险隐患底数;要紧盯隐患风险管控,深入 探索“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既要管住已有隐患点,又要 管住风险区,逐步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全域管控,减轻地质 灾害风险损失;要聚焦隐患发生,完善“人防+技防”地质灾 害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专业监测预警设备线上预警与“四位一 体”网格员线下核实有效衔接,同时密切关注极端气候变化趋 势,特别是强降雨过程的实时预警,推动市级气象风险预警精 细化,进一步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时效性和覆盖面。二是紧盯隐患整治,加快实施综合治理。各级人民政府要 主动承担责任,多渠道筹措资金,针
18、对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 害及时开展综合治理,消除隐患风险。特别是地质灾害险情紧 迫、涉及公共安全的隐患点优先部署工程治理项目,对已竣工 的工程治理项目定期开展工程维护。要充分考虑群众意愿,根 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避险搬迁。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发改、 财政等部门沟通协调,优化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实施程序,加快 推进项目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拨付。三是紧盯源头管控,加强工程建设领域防范。各级人民政 府要加大国土空间规划管控力度,规范山区农民建房、农业生 产等活动,尽量避免选址高陡斜坡坡脚、沟口、崖边等地质灾 害易发地;完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论证机制,在 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的工程建设及其他可能导致
19、地质灾害发生 的项目,选址前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加强评估后防 治措施过程监管,避免重报批程序轻过程监管。各级有关部门 要切实履行工程建设领域地质灾害防治的监管职责,督促工程 建设和运营管理单位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落实 防灾主体责任和防灾措施。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依法依规 加强对各类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期间相关部门、单位的防灾减 灾责任、制度、措施等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力避免因工程 建设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四是紧盯重点区域重要时段,落实好防范措施。据预测, 今年汛期我市雨水将往年偏少12成,但强降水、雷暴大风等 强对流天气可能更多、更强,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
20、依然严峻。 XX县、XX县、XX县、XX区等地区在汛期,地质灾害可能呈高 发态势。上述地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提前谋划,精心 组织,全力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特别是要做好强 降雨时期会商研判、监测预警工作和人员撤离,加强避险转移 人员管控,严防人员回流造成伤亡事件。(三)加强协调联动,密切协作,形成地灾防治合力。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监督及指导职 能,与交通、水利、应急、气象、教育及文旅等部门通力合作、 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各自管控区域的地质灾害风险点 排查工作。要强化信息共享,严格落实汛期值班与信息报送制 度,加强地质灾害隐患风险趋势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
21、息 及防治措施。要强化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做好危险区监测 和避让,避免二次灾害发生。要进一步推动地质灾害防范协同 发展,夯实地质灾害风险预警响应会商以及协调联动机制,形 成地质灾害防治合力。(四)加强宣传培训,提升能力,筑牢地灾防治安全防线。 人类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同时,加强防范水利水电、铁路、 公路等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削坡建房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 灾害。2023年度XX县农牧业气象年景趋势预测,今年XX县大 部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春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冷暖波 动大,积雪总量较历年同期偏多,出现阶段性低温和回寒天气 的可能性较大;夏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有阶段性高温天气出现。 XX县大
22、部年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降水多集中在后冬和秋季, 春季和夏季降水偏少,汛期主要降水时段将出现在7月下旬和 8月上旬。根据XX县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分布发育特征、 2022年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结合2023年度降水、气温变化趋 势预测分析,预测2023年县域地质灾害发生总体趋势较正常年 份及2022年呈略上扬态势,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泥石流、崩 塌、地面塌陷为主三、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主要措施(一)全面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政治责任。健全完善“党委 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法制保障”社会化、 扁平化防治工作新格局,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行业共治、全民 参与防治管理机制。相关部门在党委、政
23、府统一领导下,加强 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形成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力,切实落实 好地质灾害防治职责,努力形成“分工明确,各负其责,联防 联动,协同防灾”地质灾害防治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隐患 变灾情、灾情致伤亡,共同做好气象预警、山洪引发泥石流防各地要充分依托驻守驻防专业技术队伍、专家团队,利用 “防灾减灾日”、“地球日”等时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教育培训,提高防灾责任人、受威胁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 主防范能力。要加强应急演练,针对重要隐患点和高风险区, 组织受威胁人员及相关单位开展易操作、实用性强的“屋场式” 防灾演练。范及人员密集区、重大工程、交通沿线、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 区地质灾害防
24、治工作,及时相互通报地质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 灾情信息,尽最大努力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二)认真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XX县自然资源主 管部门会同应急管理、住建、水利、交通运输、气象等有关部 门,统筹协调好地质灾害防治与国土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 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建设等工作,结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 际,精心编制、报批和实施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落实 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减灾和监测预防责任等。(三)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组织制定支持和规范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强群测群 防员队伍遴选、补齐和培训等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优 势,压实群测群防各个环节责
25、任,提升地质灾害预警精准度、 时效性和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气象、水 利、地震、交通等部门联合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地质 灾害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 预报预警水平和能力,努力提高“什么时候发生”的预警能力。 密切关注极端天气过程,科学分析研判地质灾害风险,尤其着 力加强山洪引发泥石流预报预警合作,及时准确发布地质灾害 风险预警预报信息,拓展信息发布渠道范围,打通“最后一公 里”,加快实现紧急预警信息迅速到人到户。(四)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调查。各乡镇(场) 人民政府与有关部门加大对地质灾害隐患汛前排查、汛中巡查 和汛后核查,在汛期来临之
26、前,对可能受到威胁的学校、医院、 集市和村庄等人口密集区域以及饮用水源地等隐蔽性强、地质 条件复杂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详细勘查,逐点制定隐患 点防灾预案。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向社会进行公示)、地 质灾害“三查”、预报预警、灾情速报等各项制度,保持通信 交通畅通,及时掌握、报送灾情险情,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 保及时有效开展救灾抢险工作。确保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 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发放到位,对持卡人进行登记造册, 建立两卡档案。县级检查组对各单位、乡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治措施落到实处。(五)持续做好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防范。各乡镇(场)人 民政府、各单位高度重
27、视和深入研判重点区域地质灾害风险, 加强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探索推动“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 既管住已有隐患点,又管住风险区。聚焦防灾减灾关键领域、 关键问题、关键环节和重点地区、重点隐患、重点时段,持续 集中精准发力,多措并举排危除险,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 亡。对旅游景区、学校、医院等特殊敏感区域,加强督促检查, 加强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减轻隐患威 胁。公路铁路沿线,严防工程本身诱发地质灾害,严防工程遭 受地质灾害,尤其是新动工、在建和建成不久的工程,建设行 业主动承担起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直接责任,按照“同时设计、 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要求,落实工程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8、。 矿山开采区域坚持“谁诱发、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原则, 行业主管部门督促在建生产矿山及时消除采矿诱发的地质灾害 风险。(六)科学开展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积极申报、统筹资金,按照轻重缓急、 分步实施原则,从已开展专项勘查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选择 难以搬迁避让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科学设计 防范措施,提高重点地区和重点部位防御工程标准,消除和减 轻地质灾害威胁。(七)加强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建设。各乡镇(场)人民政 府、各有关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编制修订综合应急预案,同 时制定县乡村三级地质灾害专项预案。对有固定威胁对象的重 要地质灾害隐患点,
29、编制地质灾害防灾预案表,明确监测责 任人、群测群防人员联系方式,绘制标明人员撤离路线示意图, 并设立指示标志。及时补充应急物资、维护保养救援装备,建 立物资储备台账,逐级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登记造册, 分批参加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培训,注重实战演练,切实提升各 级应急救援能力。(八)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宣传和应急演练。XX县自然 资源要持续开展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点的地质灾 害防治知识宣传普及,推动地质灾害科普知识宣传和防灾演练 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进机关、进景区、 进工地,进一步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在县人民政府领导 下,联合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内开展
30、12次地质灾 害避灾避险演练,增强各族干部群众防灾意识和避险能力。注 重提升景区游客避险能力,强化夜间和断路、断电、断网等特 殊情境下避险演练,有效提升干部群众在复杂条件下避险逃生 技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全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 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 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XX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和 XX市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区 实际,制定本方案。一、2022年全区地质灾害防治概况2022年,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总体平稳,累计发生
31、地质灾害灾险情0起,直接受灾群众0人,无人员伤亡,未造 成各类经济损失。二、2023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据气象部门预测,2023年全区汛期降雨量接近常年略偏少, 阶段性短时强降水呈多发趋势,局地性、突发性、极端性天气 气候事件发生概率增大。预测2023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的总体 趋势较常年略偏少,局部地区较常年可能加重。全区灾害类型 仍以滑坡、崩塌为主,规模以小型为主,强降雨和不合理工程 切坡仍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三、全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一)重点防范时段汛期(5-9月份)及冬季雨雪冻融期是地质灾害易发期和 重点防范期。尤其是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梅汛期和7月至9 月的台汛期带来的强降水过
32、程极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需要防 范短时强降水、连续降水等引发的山体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地质灾害。冬季雨雪冻融期应重点防范岩质崩塌、滑坡等地质 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日降雨量50毫米以上或连续大雨3天以上、 过程降雨量大于100毫米的时段,以及发生强降雨至雨后48小 时的时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时段。(二)主要防治区域全区各乡(街)均应针对性做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特别 是XX乡的山区,新洲乡及城区一带丘陵区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 区域。全区划分为地质灾害一般防治区。沿江丘陵平原一般防治区。该区是崩塌、滑坡、泥石流、 地面塌陷地质灾害低易发区及不易发区,本区防治重点是乡镇、 村庄、学校、医院等人口聚集区
33、、交通干线及重大建设工程所 在地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三)重点防范对象1 .重点做好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范。截至2023年4月底,迎江区共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0处。但各地应对切坡建房 等采取有效措施重点防范。2 .重点做好山地丘陵区人员集中地的防范。包括山地丘陵 区政府机关、村庄、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人员集中区和闭 矿区、工厂等重要工商业区。各地及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其及周 边的全面排查,做到勤监测、早发现、快撤离、保安全。3 .重点做好沿江岸线的防范。沿江岸线地形地貌复杂,局 部边坡岩体破碎,岩体风化程度较高,地质环境脆弱,在强降 水作用下,发生崩塌可能性较大。各乡(街)要加强
34、地质灾害 排查、巡查,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保障安全。4 .重点做好山区交通干线路段的防范。XX乡境内县、乡级 公路专线、村道及新建、改建、在建道路。以上路段地处山地 丘陵区,道路建设导致人工切坡等工程活动强烈,要加强防范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5 .重点做好各类工程建设的防范。在建铁路、公路、水利 水电工程、单独选址建设的项目及其附属基础设施的建设、山 区切坡建房等各类切坡建设工程,以及城市建设开挖边坡、疏 排地下水等人类工程活动集中的区域地段,要重点防范引发滑 坡、崩塌、泥石流及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一)扎实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各级政府及有关 部门要将地质灾害隐患风险排查作
35、为长期且常态的工作。各级 政府要严格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各部门要严格落实“行业分 管责任”,以区为单元、乡镇为主体、村组为网格、行业领域为 区块开展隐患风险的排查,严格落实地质灾害汛前调查、汛中 巡查、汛后核查的年度“三查”工作,重点加强对城镇、居民 点、校园校舍、交通道路、景区景点、重要工程、水利设施等 区段部位的调查评价,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隐患点详细台账,逐 步做到“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有的放矢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二)推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学规范。广泛动员和依靠 群众健全“区、乡、村、点”四级群测群防网络,落实“一处 两人”;按照“一点一案”的要求,统一标准样式,全面更新地 质灾害隐患点警示牌、防范处置预案。各级政府及各部门、各 单位要形成合力,做好辖区内和行业内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预 警工作。要全面运用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自然资源和规划、 应急、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享信息,加强会商研 判,科学、及时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三)全力以赴做好全年地质灾害防范。各级政府及有关 部门要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带班、信息报告等各项工作制 度,各级防灾责任人、群测群防员和值班值守人员须上岗到位、 履职尽责,要完善预警响应机制,落实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的具体响应行动,切实做到有预警即响应。对重点防治区域、 危险地段和安全隐患点,在汛期内要严格做到雨前排查、雨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