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7篇).docx





《202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7篇).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7篇) 作为一名老师,经常要依据教学须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的时候须要留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须要留意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驾驭氨和铵盐的性质、用途 2、学会氨的试验室制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氨和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试验室制氨的化学反应原理 教学工具 烧杯、烧瓶、铁架台、滴管、导管、玻璃棒、试管、酒精灯、酚 酞试液、棉花、试管夹、nh3、hcl、nh4cl、ca(oh)2 教学过
2、程 新课导入 新闻导课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出国留学网 2023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务,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充满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马上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量消防车。 问题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汲取充满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氨气? 板书二、氨 1、nh3的物理性质: 展示一瓶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试验4-9 胜利关键:烧瓶干燥、密封。 现
3、象:形成红色喷泉。证明:氨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讲解:1体积的水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氨的水溶液叫做氨水。 板书 在通常状况下,氨是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比空气轻。氨易液化,极易溶于水。 过渡氨的水溶液是碱性的,但其中的水是中性的,氨分子也没有氢氧根离子。氨水为什么会显碱性呢?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 (1)nh3与水的反应: 分析 其中一水合氨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 板书nh3+h2onh3h2onh4+oh- 思索:分析nh3溶于水存在的过程,探讨氨水中的成份:分子、离子。 板书(2)nh3与酸的反应: 演示试验氨与氯化氢反应 视察现象:大量白烟生成。
4、 思索: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如有白烟生成,则说明已发生漏气,这是为什么?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3+hcl=nh4cl nh3也可与其它酸反应,例:nh3+hno3=nh4no3、 2nh3+h2so4=(nh4)2so4 讲解 nh3在肯定条件下可于o2、no、no2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板书(3)nh3与o2的反应: 4nh3+5o2 4no+6h2o 演示试验试验室制取氨气: 板书3、nh3的试验室制法: 讲解原理:在试验室里常用铵盐和碱加热的方法来制取nh3。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板书2nh4cl+ca(oh)2 cac
5、l2+2nh3+2h2o 仪器:固+固加热(同制氧气);收集:排空气法。 提问: 1 能否浓硫酸干燥nh3? 2 能否运用nh4hco3、nh4no3 、nh4cl?为什么? 3 运用碱石灰代替消石灰有什么优点? 过渡氨与酸反应形成氨盐,我们下面分析氨盐的性质 板书4、氨盐 讲解并描述铵盐是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铵盐都是晶体,能溶于水。 主要化学性质: 板书(1)铵盐受热易分解: 试验加热nh4cl视察现象,是否时升华? 板书化学方程式: nh4cl nh3+hcl、 nh3+hcl= nh4cl nh4hco3 nh3+h2o+co2 讲解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例:(
6、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板书(2)铵盐与碱的反应:(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 强调这特性质是一切铵盐的共同性质,试验室可利用这特性质来检验nh4+的存在。 留意事项: 试验条件:浓溶液或固体,加热。 较稀溶液中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先浓缩,后检验。 板书3的用途: 讲解并描述可用于氮肥工业及其它化工产业上(如:制纯碱),制冷剂。 思索沟通自然界中氮的循环: 点击高考试题 1下面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a.豆科植物根瘤菌b.用烧碱溶液汲取no2 c.合成氨车间 d.闪电 解析:选c。豆科植物根瘤菌、闪电均能将游离态的氮
7、转化成化合态,该过程属于自然固氮,a、d错误;烧碱溶液汲取no2不属于氮的固定,b项错误;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属于人工固氮,c正确。 2、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的是() a.易溶于水 b.与苛性钠共热产生nh3 c.都是晶体 d.受热分解都产生nh3 解析:选d。铵盐都是晶体,均易溶于水,与naoh共热都能发生nh4+oh-nh3+h2o而产生nh3;部分氧化性酸对应的铵盐受热分解,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产生nh3。如nh4no3。 3、为了更简便地制取干燥的nh3,下列方法中适合的是() 4cl与浓h2so4混合共热,生成的气体用碱石灰进行干燥 b.n2+3h22nh3,用烧碱
8、进行干燥 c.加热浓氨水,气体用碱石灰干燥 d.加热nh4hco3,气体用p2o5干燥 解析:选c。a选项中的两种物质反应不生成氨气,b选项在一般的试验室中是不能实现的,c选项利用了浓氨水的挥发性,同时可选用碱石灰干燥,d选项中的p2o5是不行以干燥氨气的。 4、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而难溶于有机溶剂ccl4,下列装置不宜做氨气的尾气汲取的是() 解析:选c。氨气极易溶于水,若用c装置,易发生倒吸现象。a、b、d均可避开此现象产生。 5、如图表示a、b、c、d、e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a、b、c、d常温下都是气体,b为红棕色,写出a、b、c、d、e的化学式和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9、1)各物质的化学式 a_、b_、c_、d_、 e_。 (2)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c_。 dc_。 be_。 cb_。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b为红棕色气体,b是no2,c与o2能生成气体b,故c为no。e在常温下不是气体,故e为hno3,由图转化关系进一步分析知a为n2,d为nh3。 答案:(1)n2no2nonh3hno3 课堂总结及评价: 通过引导学生视察、分析试验的现象,培育学生视察和分析问题的实力,进一步让学生体会试验对相识和探讨物质性质的重要性,培育创新精神,氨气的试验室制法和铵根检验方法,了解氮的循环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 板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 第一课时 一、氨
10、 1、 氨气的物理性质 2、 氨气的化学性质 a.与水反应 b.与酸反应 3、 制备 二、铵盐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二 (一)学问与技能:通过对na2o和na2o2性质的探究,驾驭na2o2的重要化学性质及用途。驾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性质;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用途;初步学会试验探究过程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视察和分析试验现象的实力。 (二)过程与方法:采纳对比的方法,学会从同类化合物找出性质的差异性、相像性,形成规律性的学问的方法;通过试验探究过程,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试验对比法。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通过试验教学
11、与探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视察实力和思维实力。 2、运用对比教学,培育学生对比探讨的思维习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培育擅长合作的科学品质,树立严谨求是的科学看法;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 na2o2与h2o,na2o2与co2的反应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同学们,俗话说“水火不相容”。水可以用来灭火,那水可不行以用来生火呢?今日,我给大家做一个小魔术,叫“滴水生火”,大家看好了 滴水生火 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叙述视察到的现象 奥妙是什么?过氧化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钠的重要化合物。首先学习钠的氧化物 (1)钠有哪些氧化物? (2)氧化钠和过氧化
12、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化合价是怎样的? (3)氧化钠有哪些化学性质 书写氧化钠与水、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一种钠的氧化物,接下来接着学习钠的另一种氧化物过氧化钠 过氧化钠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试验3-5:探究na2o2和水反应 操作+现象 初步结论 把水滴入少量的na2o2中,现象_; 有o2产生 带火星的火柴伸入试管内,现象:_; 有o2产生 手触摸试管外壁,现象:_ 反应放热 加1-2滴酚酞溶液, 现象:_; 生成碱(naoh) 请说明从上述试验中视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缘由。 书写na2o2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推断该反应的反应类型,并用双线桥进行分析。 通过对比氧化钠
13、与水、过氧化钠与水,推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结合na2o2的化学性质,na2o2可能有那些用途呢? 展示食用纯碱、食用小苏打商品图片,提出探究问题 na2co3 nahco3 (1)在2支小试管里分别加入0.5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视察二者外观上的细小差别,记录它们的颜色和状态。 白色粉末 白色细小晶体 (2)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5滴水,振荡试管,视察现象。并用手摸一摸试管底部,有什么感觉? 加水结块成 晶体,放热 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改变 (3)接着向两支试管内加4ml的水,用力振荡,有什么现象? 振荡长时间后可溶解 振荡长时间后仍有固体剩余 (4)向试管内滴入12滴酚酞溶液,各有
14、什么现象? 溶液变红 (较深) 溶液变 微红色 初步结论 两者都易溶于水,其中na2co3更易溶于水; 碳酸钠溶液碱性比碳酸氢钠强。 请说明从上述试验中视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缘由。 通过小苏打的用途介绍,引出热稳定性的探究 试验装置图 na2co3 nahco3 澄清石灰水 不变浑浊 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结论 受热不分解 具有热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 热稳定性差 请说明从上述试验中视察到的现象,并说明缘由。 通过碳酸氢钠药片的适用症,推出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 写出碳酸钠和碳酸钠反应的方程式。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设计 中学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三 1、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2、使学生驾驭有关物
15、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 3、使学生驾驭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 4、使学生初步学会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1、在概念的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2、通过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计算实力。 3、通过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教学,培育学生的视察和动手试验实力。 1、与初中学问的连接,使学生感到获得新学问、新方法的喜悦。 2、通过试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培育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本节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和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等几部分。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驾驭另一种表
16、示溶液组成的方法。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扩大学问面,提高计算实力,初步学会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试验技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是中学的重点内容,也是有关化学计算和化学试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节教材的引入是从初中学习过的质量分数起先的。通过复习旧学问,回忆溶液的组成,表示浓度的方法,分析质量分数在实际运用中的不便之处。自然顺畅的引出表示溶液组成的另一种方法。量体积是很便利的,同时物质的量的运用比起质量来也很简便。由此展示出学习新学问的必要性和好用性。 对于物质的量浓度着重分析了以下几点: 概念的理解。表达式更加简洁明白。与质量分数有明显的区分。而且通过公式的变形可以求
17、出溶质的物质的量或溶液的体积,也就是说为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供应了便利条件。 教材中以探讨的形式提出了学生简单出错的问题。其一:物质的量浓度中涉及的体积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其二:从肯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取出肯定体积的溶液,其浓度不变。改变的是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但是二者的比值没变。对于这一点必需给学生澄清。此处可以运用恰当的比方来形象说明。 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试验正确操作很重要。让学生初步驾驭方法,学会容量瓶的运用。 关于计算,教材中根据不同类型分成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3.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稀释。均
18、以例题的形式出现,这样可以使学生驾驭详细方法,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训练解题的规范性。此处的计算不宜过多的拓展。例如: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在新教材的第四章第三节介绍,目的是分散难点。有关稀释的问题,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加水稀释”,因此不宜加深,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稀释的计算不作要求,只是对于条件好的学校可以作为学问的拓展。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有关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计算、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本节难点: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换算;气体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正确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 本节引入方法 (1)首先复习初中化
19、学有关溶液的学问,特殊着重复习有关溶液组成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学问,指出这只是表示溶液组成的一种方法,引出新课-另一种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2)阅读课本55页,组织学生探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是什么?运用时有什么不便利之处?溶质的量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表示有哪些便利条件?使学生了解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用好教材中的探讨,加深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避开有关常见的错误。 例如:课本56页探讨题(1),假如物质的量浓度概念不清,简单出现错误。物质的量浓度是指在1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而不是1l溶剂中的溶质的物质的量。避开错误的方法是在讲解并描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化学 必修 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