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二地理教案范例高二地理教学通用.docx
《2023年高二地理教案范例高二地理教学通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高二地理教案范例高二地理教学通用.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年高二地理教案范例高二地理教学通用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当怎么制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二地理教案范例 高二地理教学篇一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 方法 和途径。 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措施 。 在肯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
2、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阐述。本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向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然后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农业的布局特点,着重介绍了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最终从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难频繁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揭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其中,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应抓住: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特点区域发展方向这一主线。 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
3、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详细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说明,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2、关注中心的农业政策和经济发展的策略调整,了解全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情感、看法与价值
4、观 1、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爱好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看法,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2、增加对资源、环境的爱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加关切和爱惜 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3.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多媒体课件 3课时 一、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 1.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区位、市场等各种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
5、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依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依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支配农业生产布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如: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东北地区。 该区自然地域完整,农业生态类型多样,生产部门齐全 二、地理条件 1.范围: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
6、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地理条件分析 气候条件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潮湿、半潮湿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热量和水分条件基本上可满意一年一熟作物的需求,但是农作物生长简单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 思索: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须要施用农药,自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
7、发展供应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3.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劣势,但是也可以认为热量条件是东北地区的优势。试分别举例说明。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很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 种植 ,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 好牲畜的防寒问题,但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溶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 地形、土壤条件 地形条件往往影响
8、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相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相宜发展林牧业。 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中部和东北部平原广袤,面积占全国平原总面积的1/3 四周山地环绕,森林资源丰富,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1%。 土壤肥沃广泛分布黑土、黑钙土,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 社会、经济条件 工业特殊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如亚麻纺织、毛纺织、乳品加工等对原料的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东北地区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农产品、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为拉动本区发展外向型农业供应了重要机遇。 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利于农业经营规模化,且利于
9、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活动: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下列地区(任选一两个)发展特色农业的地理条件。 1、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 点拨: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有利条件有:接近港、澳、台地区,港口、铁路和航空等交通发达,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 2、x疆南部(南疆)已建设成为我国的棉花生产基地 点拨:南疆光照足够,土地资源广袤,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浇灌,当地种植长绒棉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需求大。 3、海南岛成为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点拨:海南岛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条件可满意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4、云南省昆明旁边重
10、点发展花卉种植业农业布局特点 点拨:昆明四季如春,气候条件相宜发展多种花卉品种,昆明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 二、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步骤: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依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农业部门。 1.综合考虑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确定区域农业的大方向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不同的农业。同一区域的自然条件往往适合发展多种农业,所以还要依据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发展本区域有生产优势的农业。 2.依据区域内部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一个区域在确定农业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再依据区域内部的地理分异特点,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支配农业生产布
11、局,使区域的农业发展与区域内特定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课标要求: 在新课标中,对城市化的第一个小学问点“城市化”有如下要求: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对于上述内容,课标还提出了活动建议:收集所在城市不同时期的地图、照片,或进行走访,探讨城市的改变,沟通感想。 课标分析: 本次课程内容主要学习四个内容,依据上面课标的要求,本节课不仅要求学生对城市化有理性的概念及特点的相识,还要求学生在感性上去感知城市化。同时,课标说明白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运用图片对比及学生参加活动来让学生对城市化形成更深
12、的相识。 本次课包括四个内容:一是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二是衡量城市化的标记;三是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四是城市化的影响。重点为城市化的概念及其过程;城市化的特点;推动城市化的的动力。难点是城市化特点的概括。对于“城市化的影响”这一内容,只要求简洁了解。 “城市化”探讨是我们身边的地理现象,从学生的已有基础学问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肯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粗浅的、片面的,本节教学将以图片、讲解及分组探讨等形式引导学生更加理性、深化地了解城市化相关问题。 在前两节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城市化的空间结构与服务功能的特征之后,本节教材主要从动态的角度探讨城市化。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学习。主要
13、以讲解+小组探讨为主。 学问与技能: 1、学生通过影像与教材的学习,能精确的说出城市化的定义及其衡量标记。2、学生通过小组探讨的方法学习推动城市化的动力。3、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展示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相识城市。2、展示课本图片,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城市化的定义。3、以城市化的概念入手,讲解衡量城市化的标记。 4、小组探讨推动城市化的动力。 5、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对城市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并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增加学生的合作意识。 讲解法、演示法、小组探讨试验法 黑板、多媒体 1、
14、学生观看有关武汉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也许印象。2、课件展示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3、课件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 先引导学生看图例,并提出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等级及数量上有哪些改变?”,然后让学生视察图片并进行思索,在此期间,将我国城市等级分类标准补充到板书上,最终请一位学生进行回答,并对其回答进行推断和补充。4、由上面的环节归纳出城市化的概念。 5、由城市化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学习衡量城市化的标记。6、通过练习题目对刚才所学学问进行巩固题目一:城市化最主要的标记是:(c)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
15、市规模扩大 c、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d、城市数量增加 题目二:依据上述定义,下列对城市化的理解正确的是:(d)a.大批的农夫迁移到城市,由农夫变为市民b.农夫进城的数量越多,就说明城市化率越高c.农夫进城越多,这个地方的社会发展越先进d.农夫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7、由上面的题目二,提出“我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大量农夫工涌进城市与城市化的关系”这一问题,并进行说明,说明时说明这只代表老师个人观点。 8、进一步引导学生思索并提出问题“是什么缘由推动向农夫工等农村人涌向城市,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依据班级学生状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讨,分别分析使农业人口离开农村的缘由有哪些
16、,吸引农业人口进入城市的缘由有哪些,并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说明分析。 总结 学生探讨结果,并不断进行说明、补充。 展示课本上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驱动示意图,以比较形象的方式让学生对推动城市化的动力进行学习。 9、展示城市化前后的建筑、交通、生活方式等的不同图片,让学生理解城市化的影响。10、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并指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1、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以某农业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的发展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在肯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地理条件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17、要基础,以致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特点、布局和发展方向。本章教材紧紧围绕区域经济发展这一中心,从农业、工业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阐述。本节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方向介绍了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然后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农业的布局特点,着重介绍了商品粮基地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最终从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自然灾难频繁和环境污染等方面揭示了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该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其中,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及发展方向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学习本节内容应抓住: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区域发展特点区域
18、发展方向这一主线。 学问与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化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详细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及从现实生活中获得地理信息,如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农业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说明,得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2、关注中心的农业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高 地理 教案 范例 教学 通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