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_小学教育-小学课件.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探究 教 师 单 位 课题名称 小数乘小数 学情分析 由于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有很多丰富的感性经验,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已懂得了计算的方法,但是对于算理的理解还是不到深刻。教材分析 小数乘以小数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乘以整数、整数乘以小数及整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小数除法学习的基础,也是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基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笔算,并且会运用该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中探究、发现、感悟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提高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
2、转化的数学思想,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小数乘法和小数意义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难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笔算。教学策略:一、学法:尝试-探索交流-总结方法-运用解决问题 学生的学习就是紧紧依托已有知识和经验,顺应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取向,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和讨论交流,在不断地“尝试、探索交流、解释心中一个又一个的迷团,总结出方法、最后会运用方法解决问题”这一循环过程中,发现“积中小数位数与因数小数位数”的关系,得出计算的方法。二、教法:引导交流,深化提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的课堂才
3、是具有灵性的课堂,真实的课堂。积极学习 101 个策略中提到,教会别人是最好的学习策略。再一个学生的思维与成人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的方法才最好。所以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新知,使得课堂充满活力。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 习引入 二、自 主探究 1.口算后提问:从 14 3 和 1.4 3 的口算 中,你有什么发现?2.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3.过渡引入:我们已经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那么小数乘小数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4.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3 的主题情境图。
4、2.我 们 该 如 何 解 决问题呢?那么怎样求宣传栏的面积呢?如何列式呢?3.同 学 们 能 说 说 我们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吗?4.探究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完成 P6例 4上面的填空。5.教学例 4。0.56 0.04 出示讨论提纲。6.根据上面的分析,想想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1口算。0.7 5 9 0.8 1.2 6 0.23 3 14 3 1.4 3 2 列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26 7 1.36 12 30.8 25 3引入新课。1.全班交流,然后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2.学生尝试列式解决。3.集体订正。4.学生小组交流讨论,老师加以总结:小结:所有小数右边
5、的数一律对齐,其他小数位从右往左依次对齐。再看一看算式的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位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5.组织学生尝试完成教材第 5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计算后,指名板演并汇报自己是怎样计算的,然后集体订正。讨论提纲:小数乘小数,我们首先怎样想?(把两个因数的小数点去掉,转化为整数乘法。)怎样得到正确的积?(因数扩大到它的几倍,积就缩小到它的几分之一。)教 师以 竖 式 中的 因 数 的小 数 位 数和 积 的 小数 位 数 为例,说明因数 中 一 共有 几 位 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积 的 小 数位 数 不 够时,要在前面用 O 补足。)丰富的感性经验还有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数乘小数 小数 教学 设计 小学教育 小学 课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