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docx





《2022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Q/SY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SY BGP-G0237-2022代替 Q/SY BGP-G0237-2002安全管理规定2022-11-15 发布 2022-11-30 实施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年进行一次演练,演练时,应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演练后应对 预案进行评价,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演练应留有演练记录。7.3其他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至少每年组 织一次演练,保留演练记录。并按照应急管理程序要求评价、完善预案。8 昨全档案8.1 全重点单位和场所应建立健全:全档案。安全档 案应包括全基本情况和全管理情况。档案应详实,全 面
2、反映单位龊时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 时更新。单位应对档案统一保管、备查。8.2 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单位基本概况和n型全重点部位情况;建造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防设计审消防 理组织机构和全责任人; 全制度; 施、灭火器材情况; 义务!队人员及其US业备配备情况: 与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新增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公安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一一
3、IHk全培训记录: 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和评价记录; 火灾情况记录; 惩情况记录。8.3 其他单位应将本单位与作有关的材料、记录等和HSE档案 统一保管备查。9灭火器配置灭火器配置应根据灭火器配置的单元内可能发生的各类火灾、危( wei)险等级和保护面积等,计算确定合用的灭火器类型和配备数量。 9.1火灾种类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见附录Ao9.2 危(wei)险等级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见附录Bo9.3 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93.1设置在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表工A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 单位为米手提型灭推车式灭火危(wei)险等级火器严重
4、危( wei )险级15203040中危(2 25501.1.2 设置在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2 的规定。表2B、C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单位为米1.1.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根据具体情况研究确定。1.1.4 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不应低于该场所内A类或者B类火灾的规定。9.4 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9.4.1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A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严重中危轻危危(wei)危(wei)险等级险险级险级级-单具灭火器最1A小配置灭火级 3A 2AM单位灭火级别100最大保护面积9
5、.4.2 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B、C类火灾场所灭火器的最低配置基准危(wei严重危(V级中危,ei) 5 险级轻危险级单具灭火器最小89B 55B 21B配置灭火级别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0.5 1.0 1.5(m2/B)9.4.3 D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根据金属的种类、物态及 其特性等确定。9.4.4 E类火灾场所的灭火器最低配置基准应高于该场所内A类(或者B类)火灾的规定。9.5 灭火器的类型选择9.5.1 A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水型灭火器、磷酸钱盐干粉灭火器、泡沫灭 火器。9.5.2 B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泡沫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磷酸钱
6、 盐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B类火灾的水型灭火器。9.5.3 C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镂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9.5.4 D类火灾场所应选择扑灭金属火灾的专用灭火器。9.5.5 E类火灾场所应选择磷酸镁盐干粉灭火器、碳酸氢钠干粉灭火器 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但不得选用装有金属喇叭喷筒的二氧化碳灭火器。9.5.6 在选择灭火器合用性和了解灭火机理时参照附录C的规定。9.5.7 灭火器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wei)险等级; 灭火器的灭火效能和通用性; 灭火剂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灭火器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使用灭火器
7、人员的体能。9.5.8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宜选用相同类型和操作方法的灭火器。 当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存在不同火灾种类时,应选用磷酸镀盐灭火器。9.5.9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 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或者选择配置可扑灭A、B、C、E多类火灾 的磷酸镂盐干粉(俗称ABC干粉)灭火器。9.5.10 不相容的灭火剂见附录Do9.6 灭火器的设置9.6.1 灭火器应设置在位置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 散。9.6.2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应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灭火 器箱内或者挂钩、托架上,其顶部离地面高度不应大于1.50m;底部离 地面高度
8、不宜小于0.08m o灭火器箱不得上锁。9.6.3 灭火器不宜设置在潮湿或者强腐蚀性的地点。当有要设置时,应 有相应的保护措施。9.6.4 灭火器设置在室外时,应有相应的防晒、防雨措施。9.6.5 不得将灭火器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见附录Eo9.6.6 计算单元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不得少于2具。9.6.7 每一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9.7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9.7.1 普通规定9.7.1.1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与计算应按计算单元进行。灭火器最小需配 灭火级别和至少需配数量的计算值应进位取整。灭火器灭火级别基本参 数见附录Fo9.7.1.2 每一个灭火器设置
9、点实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和数量不得小 于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和数量的计算值。9.7.1.3 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应根据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确定,并应 保证最不利点至少在一具灭火器的保护范围内;配备数量按以下要求计 算确定。9.7.2 计算单元9.7.2.1 灭火器配置设计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当一层楼或者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wei)险等级和火灾种类相同时,可将其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当一层楼或者一个水平防火分区内各场所的危(wei)险等级和火灾种类不相同时,应将其分别作为不同的计算单元; 同一计算单元不得跨越防火分区和楼层。9.7.2.2 计算单元保护面积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建造物应
10、按其建造面积确定;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 应按堆垛、储罐的占地面积确定。9.7.3 配置设计计算9.7.3.1 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1)计算:Q=KS/U (1)式中:Q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者B);S 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nf);UA类或者B类火灾场所单位灭火级别最大保护面积(U17A或者肝/B);K修正系数。9.73.2 修正系数应按表5的规定取值。表5修正系数计算单元K未设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1.0统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0.9设有灭火系统0.7设有室内消火栓系统和灭火系0.5统可燃物露天堆场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0.3可燃气体储罐
11、区9.73.3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商场以及地下场所等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2)计算:Q=1.3KS/U ()29.734计算单元中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应按式 ()3计算:Qe=Q/N(3)式中:Qe 一一计算单元中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A或者B) N 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数(个)。9.73.5 灭火器配置的设计计算可按下述程序进行:一一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和危(wei)险等级; 划分计算单元,计算各计算单元的保护面积; 计算各计算单元的最小需配灭火级别; 确定各计算单元中的灭火器设置点的位置和数量; 计算每一个灭火器设置点的最小需
12、配灭火级别; 确定每一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一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一一在工程设计图上用灭火器图例和文字标明灭火器的型号、数量 与设置位置。9.73.6 灭火器配置计算范例见附录Go10 设施管理与要求10.1 道10.1.1 院区内应当合理规划,设置道。10.1.2 以下场所应按GB 50016和GB 50045的要求设置道: 各类民用建造、公共建造; 易燃、可燃材料露天堆场区;一一液化石油气储罐区; 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10.1.3 车道应满足抗灾救灾和疏散要求。10.1.4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许挖掘或者消防车道。当建设需要, 必须暂时挖掘用消防车通道时,应及时安
13、消防监督机构。10.2 防火墙10.2.1 建造物内设置的防火墙,应时常维护,保持完好。10.2.2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孔洞,当必须开设时,应采用甲级 防火门、窗,并能自行关闭。10.2.3 严禁输送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穿过防火墙。其 他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时,应采用不燃烧体将缝隙填塞密 实。10.3 防火门本标准代替Q/SY BGP-G0237-2002安全管理规定。本标准与 Q/SY BGP-G0237-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增加了术语和全标志设置原则与要求两章; 增加了关于“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的有关条款;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 删除了全责任、奖惩
14、和附则三章; 删除了有关卤代烷灭火器的条款。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F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 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卫生环保部。本标准起草人:于淑敏、李识宇、尹洪雷、孙克勤。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Q/SY BGP -G0237-2002o CJ本标准规定了全的普通要求、全检查、设备设施的 检查与维护、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习、 安全档案、灭火器配置、其他施设置原则与要求、安全标1.1.1 1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
15、防火门,应能自行关闭。1.1.2 2防火门上部的缝隙、孔洞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充,并应达到相应 的耐火极限要求。10.4 安全出口10.4.1 各类建造物在设计、建造时,应留有足够的安全出口,并有明 显标识。10.4.2 凡有人工作或者居住期间的建造物,安全出口不得堵(封)死, 安全出口门也不得锁死。10.4.3 通往安全出口的通道要保持畅通,禁止在通道上堆放杂物及其 他影响疏散的物品。10.5 消火栓系统10.5.1 院区、建造物内设置的消火栓,应确定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保 养。10.5.2 地下消火栓的维护保养内容主要包括: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闭杆,观察其灵便性,当有不灵便现 象时应加注润滑油
16、;一检查橡胶垫圈等密封件应无损坏、老化或者丢失等情况; 检查栓体外表油漆应无脱落、无锈蚀,有脱落、锈蚀现象应及时修补;一一入冬前检查消火栓的防冻设施应完好;一一重点部位消火栓,每年应逐一进行一次出水试验;非重点部位 消火栓按其总数的10%20%进行实际出水试验; 随时清除消火栓井周围及井内可能积累的杂物; 保持室外消火栓配套器材和标志的完整有效。10.5.3 地上消火栓维护保养的内容主要包括:用专用扳手转动消火栓启动杆,检查其灵便性,当发现有不灵活现象时应加注润滑油;一一检查出水口闷盖,应密封完好,无缺损;一一检查栓体外表油漆应无剥落,无锈蚀,有脱落、锈蚀现象应及时修补;一一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对
17、地上消火栓逐一进行出水试验;定期检查消火栓前端阀门井;一保持配套器材的完备有效。10.5.4 除对鼻栓进行普通检查外,还应根据不同品牌消火栓的特点 进行专项检查与维护。10.5.5 室外消火栓系统的检查还应包括与有关单位联合进行的 泵、水池的普通性检查等。10.5.6 单位配建的消火栓和居民小区内的消火栓,由单位和居民小区 物业管理部门进行管理、维护和保养。10.5.7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挪用、损坏、拆除、停用、埋压、圈 占消火栓。安全标志设置原则与要求安全标志设置原则11.1.1 紧急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中的单向门应在门上设置推开标志, 在其反面应设置“拉开标志。11.1.2 紧急出口或者疏
18、散通道中的门上应设置“禁止锁闭标志。11.1.3 疏散通道或车道的醒目处应设置“禁止阻塞标志。11.1.4 滑动门上应设置“滑动开门标志,标志中的箭头方向应与门的 开启方向一致。11.1.5 需要击碎玻璃板才干拿到钥匙或者开门工具的地方或者疏散中 需要打开板面才干创造一个出口的地方应设置“击碎板面标志。11.1.6 各类建造中的隐蔽式设备存放地点应相应地设置灭火设 备、灭火器和水带等标志。11.1.7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和固定灭火系统的手动启动器等装置附近应 设置手动启动器标志。在远离装置的地方,应与方向辅助标志联 合设置。11.1.8 设有火灾报警器或者火灾事故广播喇叭的地方应相应地设置 发声
19、警报器标志。11.1.9 设有火灾报警电话的地方应设置火警电话标志和报警电话号 码。11.1.10 设有地下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不易被看到的地上消火栓 等器具的地方,应设置地下消火栓、地上消火栓和水泵 接合器等标志。11.1.11 在易燃易爆、可燃、助燃气体储罐或者罐区,在建造物、堆场 和民用建造中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变压器室,存放、使用化学易 燃、易爆物品防火区内应设置“禁止烟火、禁止吸烟、禁止放易燃物、木木 不 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当心火灾一易燃物和当心爆炸一爆炸 性物质等标志;11.1.12 影院、医院、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场所,应设置禁止吸烟 等标志。11.1.13 其它有必要设
20、置全标志的地方。11.2 安全标志设置要求11.2.1 安全标志应设在与安全有关的醒目的位置。标志的正 面或者其邻近不得有妨碍公共视读的障碍物。11.2.2 安全标志不应设置在门、窗、架等可挪移的物体上,也不 应设置在时常被其它物体遮挡的地方。11.2.3 设置安全标志时,应避免浮现标志内容相互矛盾、重复等 现象。尽量用至少的标志把必需的信息表达清晰。11.2.4 方向标志应设置在公众选择方向的通道处,并指向目标的最短 路线。11.2.5 各单位自制全标志的式样、尺寸应执行GB 13495的规定。11.2.6 明安全标志牌的制作材料应用阻燃材料制作,并符合使用场 所的防火要求。11.2.7 疏
21、散标志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一疏散通道中,“紧急出口标志宜设置在通道两侧部及拐弯处的 墙面上,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地面不应大于1m,也可以把标志直接设置 在地面上,上面加盖阻燃透明坚固的保护板,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袋形走道的尽头离标志的距离不应大于10m;疏散通道出口处,“紧急出口标志应设置在门框边缘或者门的上 部,标志牌的上边缘距天花板高不应小于0.5m;当天花板的高度较小时,标志的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1.3m 1.5m之间;一一悬挂在室内大厅处的疏散标志牌的下边缘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 2.0m o11.2.8 附着在室内墙面等地方的其它标志牌,其中心点距地面高度应在 1.3m 1.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消防安全 管理 规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