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局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总结.docx
《经贸局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贸局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总结.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经贸局宏观经济调控发展总结20*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奋发有为的一年。在宏 观经济环境总体趋紧、土地电力等要素资源矛盾更加凸现的背景下, 我们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实施“三城”战略,较好地完成了市 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经济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27. 7亿元,比上年增长14. 1%;财政总收入23. 4 亿元(原口径),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 8亿元,分别增长22. 2%和26. 5%o(一)抓住宏观调控时机,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经济增长质量进 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出台农民种粮直补政策,粮食播种面积呈恢 复性增长,总产量达15.7万吨,粮食
2、安全保障得到加强。引导优势 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 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13个、绿色食品标志8只,“清明早”茶叶 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杨梅、马蹄笋基地分别被列为省特色优势农 产品基地和效益林业精品基地。工业经济增势强劲。开展土地市场秩 序治理整顿,整合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完善工业“四十条”扶持政策, 加强对主导行业的规划和引导。规模企业强力引领行业发展,实现产 值238.6亿元,增长27. 7%,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突破50%,其中产 值超亿元企业达到41家。品牌创建成效显著,获得“中国胶鞋名城” 称号,新增国家免检产品1个、省知名商号5家、省著名商标3个、
3、 商领域,加强项目库建设,加大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 和社会事业项目的招商力度。坚持“以量为重、质在其中”,突出抓 好基地招商、民企招商、大项目招商,努力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知 名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企业。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继续推进 贸易方式多元化,注重发展加工贸易,扶持壮大一批加工贸易重点企 业,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继续推进出口商品多元化,不断扩大机电 产品出口比重,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鼓励 企业进口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紧缺原材料。完善外贸服务信息平台和 预警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加快筹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 三是推动对内对外经济合作。引导企业加快
4、“走出去”步伐,利用境 外资源,建立生产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中心,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 水平。坚持内外并举,重视对内开放,充分发挥各地*商会作用,最 大程度参与区域经济交流合作。按照“留得住、引进来”的思路,主 动呼应*总部经济建设,优化资源配置,优化发展环境,千方百计留 住大企业大集团,想方设法吸引在外*人资金回流、人才回归、企业 回迁。(四)坚持工贸联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工业化水平的助推器。必须主动顺应新形势新 变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总量扩大、领域拓展和水平提高上求 突破。一是整合提升商贸流通业。实施*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优 化商贸流通业布局。高起点编制*广场周边商圈
5、规划方案,着力打造 融休闲、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城市中心商业广场。整合滨江大道、虹 桥路和广场路商业资源,促进精品集聚、品牌加盟,精心打造特色街 区。适应群众消费需求,大力发展以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流通业态, 加快传统商贸业转型。二是不断壮大旅游经济。巩固创优成果,实施 “政府主导型”战略,进一步提高城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编制完善 景区(点)规划,切实保护旅游资源,加大寨寮溪玉女谷与龙潭、桐 溪、铜盘岛、梅龙溪等景区建设开发力度,健全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 村、圣井山等景区配套设施。高品位、高标准建设玉海文化游览区, 争创国家4A级旅游区。整合资源,联动促销,大力发展山海生态游、 文化体验游、经济探秘
6、游,不断提高*旅游知名度。三是加快都市型 产业发展。结合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都市型重大三产项目,促进人 流、物流、商流集聚。坚持以居住为主、市民消费为主、普通商品住 房为主的原则,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逐步适应广大市民的 住房需求。积极培育会展商务经济,引导发展社区服务、文化休闲、 体育健身等服务业。适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要求,推动金融保险、 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等与生产密切相关的新兴服务业发展。三、加速城市化进程,积极融入*大都市区发展格局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市新一轮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要坚持城市化与工业化两轮互动,并驾齐驱,推动*现代化建设更快 更好发展。(一)坚持科学规划
7、,拓展城市规模强化“都市区”发展理念,按照“接轨*、辐射周边”的要求,深入实施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在原有“一城五镇”构架基础上,进 一步做好拓展融合提升文章,推动“城镇模式”向“都市模式”转型。 一是加速新区建设。完善*新区配套设施,积极实施*新区开发;以万 松东路、富民路为重点,加快莘藤中心区建设,推动莘睦与中心城区 的连片融合。编制飞云组团分区规划,结合飞云中心区和江南物流中 心建设,实施跨江提速发展。加快塘下中心区及汽车文化走廊建设, 促进城市组团的融汇贯通。二是有序开展旧城改建。加强重点历史地 段和历史风貌区保护,组织修复孙诒让故居等名宅、名居。启动心兰 苑等组团改造,稳妥推进旧城保护
8、和建设。加快滨江三期工程进度, 整治更新完善旧城西线配套设施,推动城市西延战略取得新进展。三 是大力支持中心镇集聚发展。依托马屿小城市建设,将仙降、桐浦、 碧山、陶山、荆谷等乡镇作为有机整体,统一纳入中部组团概念设计。 启动碧仙大桥及接线工程前期,实施以陶马公路改造为重点的交通设 施建设,促进区域互动互进、资源共享,承接*及*市区辐射。充分发 挥高楼、湖岭片区生态优势,努力挖掘山水资源,建设都市“后花园”。(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发展后劲按照现代化、网络化要求,加速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面增 强城市综合功能。一是构建大交通格局。主动接轨*大都市交通圈, 积极做好龙丽温高速公路*段、新城大
9、道(*南塘大道南延段)、滨海 大道、*大道、中心汽车站前期工作,启动57省道建设,加快温福铁 路*段、飞云江三桥及接线、塘下大道、瑞枫公路、东新路工程进度, 早日打通连接主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努力构筑“半小时交通圈”。实 施城市“九路六口”整合工程,建设*路与经济开发区连接道路、罗 阳大道与经济开发区连接道路、烟墩山路与东新路连接道路、塘河北 路与解放东路连接道路、商城西路与滨江大道连接道路、莘阳大道, 打通邮电南路南端卡口,整合瑞光大道、滨江大道,完成1*国道塘 下路口、1*国道汀田路口、*大道莘滕路口、*大道罗阳路口、*大道* 路口、万松东路与*路交叉口渠化工程,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二是强 化
10、水电气供给保障。修编燃气专项规划,启动经济开发区和塘下片区 管道燃气工程,接通*新区和旧城区燃气管道。新建和改造220KV东 新、110KV东经、直洛、里北洋等输变电工程,完成城网改造,努力 改善电力供给。启动凤山水厂二期项目,加快盖竹输水及江北水厂二 期进度,提高城乡供水能力。三是完善城市防洪排污设施。开工飞云 江堤防、下埠水闸综合工程,加强城市防洪建设。开展飞云江综合治 理、江南片城镇排污总体规划等一批重大项目论证工作,实施新一轮 城镇生活小区和工业企业截污纳管工程。启动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加快莘塘片污水收集管网、污水处理工程进度,着力提高城市清污能 力。(三)立足山水特色,建设生态城
11、市围绕生态市建设目标,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努力 营造优美宜人、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一是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编 制完成城市总体设计规划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精心设计城市主要街 道、标志性建筑的立面、色彩和轮廓,着力体现素雅大气、显山露水 的城市气质。编制自然山体保护规划,加快“三山”公园建设,加强 环城河、温瑞塘河和瑞平水系综合治理。启动南滨江大道概念设计, 整合北滨江大道景观资源,开辟外滩长堤休闲区,打造城市滨水购物 休闲景观带。二是开展重点领域污染治理。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规定, 着手废塑料洗涤业整顿,全力做好电镀、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污染控制 和治理,进一步巩固罗凤小熔炼整治成果。切实抓
12、好烟尘污染防治, 力争高速公路、国道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95%以上。深入开展餐饮业 综合整治,稳妥实行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三是全力建设生态家园。 创新政策导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建立完善自然资源有偿 使用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快生态乡镇的规划和实施工作,努力建 成一批生态乡镇,力争曹村镇达到省级生态示范镇考核标准。继续实 施城市绿屏工程,加大风景林、公共绿地建设,努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和城市绿地率。四、统筹区域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充分发挥工业化城市化对 “三农”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形成全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 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一)
13、加快产业化经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坚持以工促农,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 变。鼓励引导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开发和农产品加工,推进农业规模集 约经营。继续实施“强龙工程”,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 合作社,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建设省级海产品精深加工 科技兴海示范区,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不断壮大海 洋经济。设立农业创新试验示范基金,加强加工、储运等环节的技术 研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行标准化、绿色化生产,新 增绿色食品标志10只以上。实行重点农产品风险补偿机制,继续做 大做强优质米、马蹄笋、杨梅、番茄等10个特色农产品基地,新增 基地面积2万亩
14、。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鼓励更多的龙头企业和种粮 大户到市外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扩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完善种粮扶 持政策,鼓励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粮食储备体系,确保25万吨 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做好天井土羊、金潮港及 陶山片防洪排涝治理工作,抓好水库除险加固,增强农业保障能力。 完善农业防灾体系,认真做好森林防火、气象服务、防汛抗旱和动植 物防疫等工作。(二)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坚持以城带乡,以农村新社区的理念指导村镇规划建设,全力实 施“五大工程”,加快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实施“千村整治、百村 示范”工程。完善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建立
15、健全旧 村改造指挥协调机构。按照村庄布点规划,稳妥撤并整合弱小行政村, 进一步优化村庄总体布局。突出典型引路,注重因地制宜,推动24 个示范村改造,启动100个行政村整治。实施移民脱贫示范社区工程。 编制下山移民规划,加快建设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的示范小区,有序 引导高山、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积极争取、适当增加移民示范小 区用地指标,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 报批、统一建设。突出帮扶重点,加大补助力度,支持山区海岛发展 “短平快”种养项目1000个。实施“乡村康庄”工程。启动66个项 目建设,新建、改建通村公路250公里,全面完成81公里省道县道 “砂改油”任务,力争全
16、市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均达到 85%以上。加强乡村客运站场建设,延伸公交线路,增加客运班次, 方便群众出行。实施山区海岛“万人饮用水”工程。编制农村饮水工 程总体规划,逐步解决区域性饮水难问题。分步改造农村供水管网, 新建、扩建一批供水设施,提高群众饮水质量。实施“农村环境净化” 工程。加大环卫设施投入力度,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 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建设,逐步改变农村环卫基础设 施滞后状况。同时,继续做好改厕工作,新建、改建30个农村卫生 公厕。(三)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推动更多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农民分工分业 是解决“三农”
17、问题的突破口。继续实施“十万农民五年培训计划”, 整合培训资源,力争全年培训8000人次,努力提高农民劳动技能。 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开展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把就业服务 延伸到农村社区。制订扶持政策,引导和鼓励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本 地农民就业,促进被征地农民、转产转业渔民、下山移民稳定就业。 取消限制农民进城务工的体制障碍,帮助解决居住、就医、子女就学 等实际困难,创造有利于农民进城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规范劳动力 市场秩序,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解决拖欠工资等问题。参照 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探索海岛转产转业渔民的社会保障办 法。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免征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
18、负担。五、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构筑和谐社会工业化、城市化越往前推进,越需要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必须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协调兼顾各方利益,让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发 展成果。(一)强化大保障理念,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视社会保险,加强社会救助,全面提高城乡保障水平。一是继 续扩大社会保险。重点做好非公企业、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扩面工 作,力争参保人数净增3000人以上。稳妥推进公费医疗改革,完善 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确保参保人数达9. 5万人。强化工伤、失业、生 育保险服务,满足多层次保障需求。二是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强 化低保对象分类救助,把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努 力做到应保尽保、应补
19、尽补。扎实推进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 集中供养,力争供养率分别达80%和95%0继续做好被征地农民基本 生活保障工作,稳步推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不断扩大家庭贫困 学生就学资助范围。三是加大帮困救助力度。建立完善社会帮困机制, 整合各类帮扶资金。组织开展领导干部结对扶贫帮困,推动“慈善一 日捐”、“博爱一日捐”等活动,充分发动社会团体、社会力量参与 公益事业,切实解决“孤寡残疾”人员生产生活问题,确保社会弱势 群体不失温饱、衣食无忧。(二)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围绕争创省级示范文明城市目标,统筹城乡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各项事业,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全面提升教育水平。
20、高标准 普及*年基础教育,继续实施学校标准化工程,建成省一、二类标准 化学校4所。支持碧山、平阳坑、荆谷创建*市级教育强镇,推动优 质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扶持民办教育,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和办学模 式多样化。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加强农村师 资队伍建设。构筑科技人才新高地。加快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启动 科技孵化器项目,开展重点科技项目攻关,积极争创省级科技强市。 扩大科技交流合作,健全网上技术市场,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 完善人才流动“柔性机制”,畅通人才“绿色通道”,鼓励用人单位 引进外来优秀人才。争创省级卫生强市。健全疫情监测和药品监管网 络,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应急救治、
21、疾病防控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 优化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实施中医院迁建,加快建设公共卫生中心、 人民医院传染病分院。推动乡镇卫生院改革与发展,加快社区卫生服 务机构建设,方便城乡群众就医。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普及医疗保健 知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工作,保证医疗临床用血需要。迎接省级卫 生城市复检,争取通过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县)评估验收。协 调发展其他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发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遗产,鼓励文艺精品创作。深化文化下 基层、进社区活动,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 增强社区服务功能。重视抓好新闻和对外宣传工作,把握新闻舆论正 确导向。加快
22、广播电视网络改造,积极实施“数字电视”工程。深化 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强化综合治理,全面 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启动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实施体育场改建,广 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面备战*市第十三届运动会,积极争创全国 体育强市。深化殡葬改革,巩固“青山白化”治理成果。重视国防教 育,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和人防建设。组织编制“*”规划。关心支 持妇女、青少年、老年人、红十字等事业。认真做好经济普查、第二 代居民身份证换发、双拥、市志、档案、外事、侨务、台务和民族宗 教等工作。(三)打造“平安*”,维护社会稳定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必须维护好稳定大局,全力建设 “平安* ”。一
23、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加大执法和责任追究力度。重视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健全监管体 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整治和规范化管理活动,加大整改力度,坚决 关闭安全生产隐患严重而无法整改的企业。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支持 企业实施安全技术改造,提高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积极开展宣传、教 育和培训,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二是加强社会治安综 合治理。健全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坚 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坚持打防控并举,深化“一十三 百”平安示范建设活动,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不断完善治安防控体系。 理顺协警管理体制,重视基层“二所一庭”建设。依法管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贸 宏观经济 调控 发展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