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理论探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理论探索.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理论探索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推进,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高校培养的学生已无法适应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所以,高校开展 创业教育迫在眉睫。发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必须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建设高 素质创造型的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开展创业实践基地的建设,营造良 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以此来帮助学生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学生 的创业意识和心理品质,为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基 础。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教育体系;问题;解决对策创业教育是社会在前进中的必然产物,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业教 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构建
2、符合我国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模式, 笔者提出了相应的创业教育模式,希望上述模式随着创业教育体系的 完善,可以落实成为实践操作性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途径,从而有助 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促进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好地发展。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1、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必然要求每年中国的新增就业岗位不多,但是中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越 来越大,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 增长缓慢,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呈快速下滑趋势。巨大的就业压力使得 高校大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面对这样的问题,高校必须要高 度重视,如何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其中的高校大学生创业 教育就可以
3、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从而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造成的不良 影响。2、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为市场经济,市场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源不断 地转移,市场是看不见的,像一只无形的手发挥着调控作用。市场主 体在市场须要具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在经济中要想获得成功,要及时 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开拓社会所需。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大学毕业生 要适应变化,抓住机遇,才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不断成长壮 大。就业是一种生存方式,而创业是一种开拓的生存方式。这两者有 着本质的不同。大学生创业可以增加社会财富,通过开拓市场,会带 动他人就业,利人利己,及大地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只有市场经济充 分发展与繁荣,才可以
4、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社会才有更加和谐稳定 的资本。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中国需要自己的品牌企业。 1但是中国的企业许多中都缺乏创业精神。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 促进社会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也可以使大学生越来越适应市场经济 的必然要求,更是市场全球化的必然要求。3、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当今市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国家历来重视人才的培养八 国务院1999年就提出了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 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大学生。在2003年提出要深化高等教育体制 改革,着眼国家发展和战略需要,加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 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机制,为创业 提供
5、各种有利环境。2大学生创业教育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可以培养适应市场经 济发展所需人才,这是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4、满足大学生需求的必然选择多数高校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非常有必要,对创业教育非常重视, 绝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可以开设系统而全面的创业教育。现在的高校很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业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方式,开展创 业教育可以满足大学生主体性需求,实现自我价值、走向全面发展。二、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1、有效突破高等教育在就业等方面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学科分化越来越细, 加上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
6、高等教育不断地显现大众化趋势。在市场 经济时代,随着高校的越来越大众化,导致大学生就业成为严重的问 题。有些高校为了吸引学生报考,不惜在毕业生就业状况中造假,不 少学生“被就业”。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需要高校反思,并且要对高等 教育进行相应的改革。创业教育是种较为新型的教育模式,高校开展 创业教育,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的所需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鼓 励和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带动其余同学找到 就业岗位,与此同时缓解社会中的就业压力。开展创业教育也可以为 学校提高知名度、增加声誉、影响力。另外发展就业教育可以弥补传 统高等教育的不足,有益于高等教育的发展。2、体现了高校对学生日后生
7、存和发展的人文关怀教育的最大的责任是传授生存做事的本领,教育要为学生服务。 高等教育的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高等教育 不能脱离社会需求。创业教育教会学生开创事业、开拓事业,找到生 存之道。创业教育是本着为学生的未来负责的精神培养学生,是充满 对大学生人文关怀的教育模式。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进行很好的 人生规划,创业教育从大学生自身的需求出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 供契机和动力,依据市场发展的趋势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创业精神、创业技能。3、使高等教育具有了现代内涵的经济价值创业活动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创新作用,推动了技术创新。高等教 育培养的人才应该为市场经济来服务的。
8、因此高等教育必须要具有经 济的功能。高等教育脱离不了市场经济,对市场经济活动起着直接影 响。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顺应市场经济潮流的变科学中国人2016年 10月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内驱力主要来自于创业行为, 创业教育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是实现经济驱动的重要途径。 3创业型人才能够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创业教育能够充分发挥了 高校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价值。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大学生的创 业行为必将会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三、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发展滞后的原因1、客观因素第一,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 济与分配制度,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多是统筹安排的,大学生的工作
9、都 是国家包分配的,大学生根本上不用创业。因此我国开始自由创业是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创业教育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 当时只是试点项目而已。直到今日我国的创业教育只是起步阶段,许 多高校创业教育并没有什么创新,也没有什么实践活动。第二,创业 教育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要进行创业教育首先要有创业课程的师资 队伍,但直至现在我国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仍匮乏。另外,对于老师 的专业培训也很少。即便有限的师资却也参差不齐,大多数教师缺乏 创业知识和创业思维,许多老师也不是搞创业教育出身的。有限的师 资中极少人有创业实践。目前在高校中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老师,有 点“纸上谈兵”的嫌疑,极少有创业的经历
10、。第三,创业教育没有形 成一条比较完备的体系。由于创业教育开展的比较晚,师资队伍缺乏, 创业教育体系仍不健全。由于传统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 只能被动的等待给予。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将创业教育上升到应有的高 度。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对创业教育也重视不够,创业教育体系建设不 好。2、主观因素第一,创业教育观念比较落后。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的 整体创新能力不强。在创业教育方面,大学生在应试主义教育之下, 缺乏创造精神和突破意识,缺乏对于创业的要求。有些大学生缺少对 于社会的关注、缺少对创业形势的认识,他们接受创业教育的意识不 强,自身创业积极主动性不高。第二,创业活动流于形式。虽然有一 些高
11、校举办了创业活动,但所举办的创业活动流于形式,有的学校连 所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也流于形式。有些学校举办的创业计划大赛的 活动参加者有限,多数学生不会真正将自己参赛的“创业计划”付诸 实施。有些高校根本没有进行学生所需的创业教育,学校也缺乏相应 的扶持学生创业的具体措施。4实践出真知,学校要进行生动活泼 的实践,但不少是流于形式的,没有形成长效机制。当前很多高校的 创业教育属于“业余教育”,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三,创业教育环境氛围有待改善。过去政府缺乏对创新教育的重视, 也没有给予应有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政府为创业教育的支持力度 远远不够,政府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并没有上升到战
12、略高度,需要为创 业教育营造更好的氛围。不少高校盲目地开设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 而对于创业教育重视不够,由于资金等不到位,创业教育的大环境十 分恶劣。社会为创业教育营造的整体环境页不够好,这是制约我国大 学生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建构1、建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指导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首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当前,许多高 校不关注市场的需求,而不与社会接轨。在新的时期,不少高校要开 展素质教育,应培养出社会竞争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充分对经济发展 的推动作用。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应有内容,高校更应该进一步转 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突破封闭的办学模式。创业教育要以社会需求为
13、向导,引导大学生学进行创业。2、实行“2+2”模式,把创业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我国创业教育尚处起步阶段,结合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把大学生 的创业教育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习创业理论时期,第二 阶段进行创业实践的阶段。“2+2”的创业教育模式有利于理论和实 践的统一,使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3、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我国创业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制度。第 一应当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遵循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 的原则,建立合理的课程计划。在高校开设创业教育的公选课,设置 针对性的专业创业教育课程。内容必须应当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培 养学生
14、创业的能力。第二,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创业教育 要配有相应的教学制度作保障,在教学制度上,让学生必须选修有关 创业教育课程的学分,要组织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定期和不定的创业 教育培训,及时反馈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协力解决。学校还应该建立 教学评价机制,对教学进行评价、考核。4、开辟第二课堂,建设高素质创造性的创业教育队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的要开设第二课堂,聘请一些校外相关人士举 行讲座,还有亲身从事过创业实践的创业人士。开辟第二课堂可以及 时沟通创业教育方面的知识信息,能够提高学校的创业教育水平,还 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对创业课程的兴趣。创业教育中 的关键是教师队伍问题。创业教育
15、师资队伍应该朝专业化、创造性发 展,要加强师资培训与整合,形成一支有一定实践经历的创业教育师 资队伍。教师要传授必要的创业知识给学生,还要调动他们的创业潜 能,鼓励他们去从事创业实践活动。5、重视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高校的创业教育要注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主、 自立、自强能力,还要增强学生对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的认识,高校 还要强化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感和荣誉感,培养竞争意识,激发他们的 创业兴趣和创业热情。创业教育的环境氛围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 的影响,不良的创业教育氛围会产生消极的影响。高校应当加强对创 业教育的宣传,对创业思想、创业精神、有关政策进行宣传,对创业 表现优秀的大学生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帮助营造良好的 创业教育环境。政府要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社会也应当予以必要的 支持。作者:姬惠泉 单位:呼伦贝尔学院招生就业处参考文献:1徐生林.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L江苏高 教,2013(02).2王左丹.“金字塔”式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高教探索,2014 (05).3熊礼杭,翟惠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 (34).4商应美,方琳,马成龙.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及其发 展现状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 (0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