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1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有理数 1.有理数的概念 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 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 也是偶数,-1,-3,-5 也是奇数。2.有理数的分类 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有理数 有理数 0 (0 不能忽视)正分数 负整数
2、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总结:正整数、0 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负整数、0 统称为非正整数 正有理数、0 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负有理数、0 统称为非正有理数 数轴 数轴的概念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注意:数轴是一条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直线;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0 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3、也就是说,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如,数轴上的点不是有理数)3.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在数轴上数的大小比较,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 0,负数都小于 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比较,距离原点远的数比距离原点近的数小。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 0,无最大的自然数;最小的正整数是 1,无最大的正整数;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 5.a 可以表示什么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a0 表示 a 是正数;反之,a 是正数,则 a0;a0 表示 a 是负数;反之,a 是负数,则 a0 时,-a0(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当 a0(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当 a=0
4、时,-a=0,(0 的相反数是 0)6.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规律:“+”号的个数不影响化简的结果,可以直接省略;“-”号的个数决定最后化简结果;即:“-”的个数是奇数时,结果为负,“-”的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绝对值 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 a 的绝对值,记作|a|。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可用字母表示为:如果 a0,那么|a|=a;如果 a0,那么|a|=-a;如果 a=0,那么|a|=0。可归纳为:a0,|a|=a(非负数的绝对值等于本身;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
5、数。)a0,|a|=-a(非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数负分数总结正整数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负整数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来分负整数负分数不能忽视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数轴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不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
6、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的点表示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也就是说绝对值具有非负性。所以,a 取任何有理数,都有|a|0。即0 的绝对值是 0;绝对值是 0 的数是 0.即:a=0|a|=0;一个数的绝对值是非负数,绝对值最小的数是 0.即:|a|0;任何数的绝对值都不小于原数。即:|a|a;绝对值是相同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即:若|x|=a(a0),则 x=a;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绝对值相等。即:|-a|=|a|或若 a+b=0,则|a|=|b|;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
7、数。即:|a|=|b|,则 a=b 或 a=-b;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等于 0,则这几个数就同时为 0。即|a|+|b|=0,则 a=0 且 b=0。(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 0,则有且只有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 0)4.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利用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数轴上的两个数相比较,左边的总比右边的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异号两数比较大小,正数大于负数。5.绝对值的化简 当 a0 时,|a|=a;当 a0 时,|a|=-a 6.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 一个数 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
8、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 0 的数是 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有理数的加减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和为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在运用运算律时,一定要根据需要灵活运用,以达到化简的目的,通常有下列规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先相加“相反数结合法”;符号相同的两个数先相加“同号结合法”;分母相同的数先相加“同分母结合法”;
9、几个数相加得到整数,先相加“凑整法”;整数与整数、小数与小数相加“同形结合法”。3.加法性质 一个数加正数后的和比原数大;加负数后的和比原数小;加 0 后的和等于原数。即:当 b0 时,a+ba 当 b0 时,a+bn).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法则使用的前提条件是“同底数幂相除”而且 0 不能做除数,所以法则中 a0.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 0 次幂等于 1,即)0(10 aa,如1100,(-2.50=1),则 00无意义.任何不等于 0 的数的-p次幂(p 是正整数),等于这个数的 p 的次幂的倒数,即ppaa1(a0,p 是正整数),而 0-1,0-3都是无意义的;当 a0 时,a-
10、p的值一定是正的;当 a0 时,a-p的值可能是正也可能是负的 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从面积到乘法公式 1.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分解因式的一般方法:1.提公共因式法 2.运用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分解因式的步骤:(1)先看各项有没有公因式,若有,则先提取公因式;(2)再看能否使用公式法;(3)用分组分解法,即通过分组后提取各组公因式或运用公式法来达到分解的目的;(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乘积,否则不是因式分解;(5)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进行到每个因式在有理数范围内不能再分解为止.2.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相
11、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是通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中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平方差公式:22)(bababa 4完全平方公式:2222)(bababa 5:因式分解方法:1、提公因式法 2、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数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
12、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数负分数总结正整数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负整数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来分负整数负分数不能忽视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数轴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不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的点表示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元一次方程式 一、知识概念 1.二元一次方程:含
13、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一般形式是 ax+by=c(a 0,b 0)。2.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3.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一般地,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5.消元: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想法,叫做消元思想。6.代入消元: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7.加减消
14、元法:当两个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图形的全等 一知识概念 1.全等三角形: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时,其中一个可以经过平移、旋转、对称等运动(或称变换)使之与另一个重合,这两个三角形称为全等三角形。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3.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公理及推论有:(1)“边角边”简称“SAS”(2)“角边角”简称“ASA”(3)“边边边”简称“SSS”(4)“角角边”简称“AAS”(5)斜边和直角边相等的两直角三角形(HL)。4.角平分线推论: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的
15、距离相等的点在叫的平分线上。5.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的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腰三角形、等所隐含的边角关系),、回顾三角形判定,搞清我们还需要什么,、正确地书写证明格式(顺序和对应关系从已知推导出要证明的问题).数据在我们身边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收集数据 描述数据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得出结论 数正
16、整数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数负分数总结正整数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负整数统称为非正整数正有理数统称为非负有理数负有理数统称为非正有理数有理数按正负来分负整数负分数不能忽视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负有理数数轴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不可同一数轴上的单位长度要统一数轴的三要素都是根据实际需要规定的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的点表示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七 年级 上册 数学 知识点 整理 小学教育 小学 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