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4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我们周围的土壤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会观察、描述、记录;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2、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3、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本课。教学程序(第 1 课时)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导入 1 谈话: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2 谈话:关于
2、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3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 1 根据实际情况分小组活动。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并记录。2 小组交流: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3 注意观察土壤中“居民”的生活,它们都在干什么?4 在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 1 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2 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3、和感受。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一些采回的土样放在纸上。(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3)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在活动记录上。(科学教 谈话 谈话 观察 小组交流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材第 62 页)3 组织学生讨论观察到的结果。谈话: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然后推荐一名同学把本组发现和疑问告诉大家。讨论 板 书 设 计 我们周围的土壤 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
4、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了解土壤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了解土壤
5、中砂、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了解不同种类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不一样;了解不同土壤历史和种植不同的农作物。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不同方法鉴别土壤中的砂、黏土成分的多少;能够独立的探究一堆土壤的成分;能够设计实验,比较出不同土壤的某方面的特性。3、情感与目标: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学习重点:知道砂、黏土和腐殖质是组成土壤的三种主要成分。学习难点: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家乡的土壤。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本课。教学程序(第 1 课时)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录像导入、激发兴趣 1 观看录像,提问:它向我们介绍
6、了什么?2 出示几盒录像中出现的土壤标本,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3 教师小结:说得很好!大家想知道有多少种土壤?怎样分类?我们周围的土壤属于哪一类?为什么不同地方的土壤生长的植物不一样?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研究吧。二、组织讨论,交流经验 1 提问:关于土壤的种类,你知道有哪些?2 谈话:怎样分类,是否与土壤中的成分有关?三、感知土壤、分离结构 1 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在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2 教师给学生提供放大镜等工具和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四、比较沙
7、和黏土的不同 1 教师提供给学生可研究的干燥的砂、黏土的土样,让学生使用多感官进行检测。(检测土样的活动就是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材料,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来认识一个事物)观看录像 小结 谈话 比较 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
8、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活动过程:(1)让学生取每一种土样的一小堆放在纸上。(2)观察土样、用放大镜看、在手指间摩擦干燥的土样、闻土样。(3)通过以下问题,鼓励学生描述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观察和水的沙子、黏土。谈话:如果弄湿每一种土样,他们又会有哪些发现?活动过程:(1)组织学生讨论,到目前为止关于土壤他们知道些什么:当天气下雨时,泥土地
9、面会发生什么情况?看上去和感觉上像什么?在海滩或沙盘里,湿的沙子感觉上像什么?湿的黏土感觉上像什么?你曾经用黏土制作过什么东西么?你是如何制作的?(2)学生描述湿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质的感觉和外形。(3)学生比较干燥的和湿的土样,讨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五、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能 1 谈话:如果下雨时,这两种土保水性能、渗水性能情况是什么样?猜一猜,并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做出自己的猜想,一般都认为沙的保水性能差。)2 提问: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吗?3 提供给学生一组对比实验器材,控制好条件进行实验操作。活动过程:(1)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讨论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在记录纸上记录自己的实验设计。(实验装置相同
10、;土壤的量相同;水的量相同)(2)在此基础让学生预测,当水倒入土壤以后会出现什么现象。(3)学生领取材料实验。(4)让小组学生叙述看到的现象,比较盛水的容器里经过土壤过滤的数量,水多则说明土壤的保水性能差,渗水性能好,水少则相反。六、学以致用,加以拓展 1(提供一堆家乡土)活动:学生要用自己的方法来确定混合物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然后判断出神秘混合物的种类。2 组织学生交流,分享它们的研究。可以通过以下 活动 谈话 活动 谈话 活动 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
11、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问题来讨论: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
12、有其它什么成分?3 拓展活动:调查家乡的主要农作物。活动过程:(1)自己的资料和经验开一个信息发布会,交流讨论土壤里生长了哪些植物?(2)利用课余时间,把自己收集的资料或作品及调查结果贴在“土壤研究结果”大白纸。(3)尝试选择土壤种类,种植一些植物。活动 板 书 设 计 了解土壤 家乡的土壤中什么成分比较多?你用了什么方法发现了这种成分?你认为家乡土壤里还有其它什么成分?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
13、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肥沃的土壤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2、过程与方法: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3、情感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4、学习重点:知道土壤的重要组成物质是腐殖质,腐殖质是由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变成的。学习难点:知道一些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本课。教学程序(第 1 课时)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导入 1谈话:关于土壤,大家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2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3谈话: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侦探柯南,查一查土壤里能长出各种各样植物的原因。二、探索土壤(一)室外活动:带领学生采集土层。1讨论:我们将去干什么?要注意些什么?2活动:分发工具,和学生一起到室外(花圃、菜地)采集土层
15、带回教室。(二)室内活动。1探索枯死的植物变成了什么?(1)观察采集到的土层,你发现了什么?(2)大家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3)让我们一起再去“考察”一下其他地方的土层吧。2探索动物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1)谈话:在有的小组同学挖到的土层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小动物。这种动物身体细长、很软,它没有眼睛,在泥土里生活,下雨的时候会爬出地面,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2)教师出示昆虫饲养盒,里面是自己几个星期前培育的有蚯蚓开垦痕迹的土壤。学生观察,并说说看到了什么。教师小结: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 谈话 谈话 讨论 活动 观察 谈话 小结 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
16、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程
17、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什么是腐殖质呢?学生读一读课本第 11 页左下角的一段话。(3)讨论:有人说蚯蚓是“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这是为什么呢?(4)小结: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3做肥料袋。(1)谈话:枯死的植物到底到哪里去了?蚯蚓对土壤有什么影响?你们愿意亲手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吗?(2)讨论如何设计实验。(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教师启发对比实验的做法)(3)学生动手制作肥料袋。同桌为一对比小组,依据讨论结果做肥料袋。教师巡视,适当地给以必要的指
18、导。(4)整理桌面,清理桌上残留物,填写观察和制作记录。(5)教师提示。三、延伸活动:管理肥料袋 谈话: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要介入这个实验的管理、观察和记录,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哪些困难?应该怎样来解决?讨论 小结 谈话 讨论 谈话 板 书 设 计 肥沃的土壤 像这样颜色发黑、潮湿肥沃、蚯蚓喜欢生活的土,我们称之为含有腐殖质的腐殖土。蚯蚓在土壤里不仅可以松土,还可以制造肥料,使其生活的环境更肥沃,利于植物的生长。所以,蚯蚓是益虫,我们要保护蚯蚓。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
19、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土壤的保护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壤
20、,保护耕地。3、情感与目标: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学习重点: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学习难点: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本课。教学程序(第 1 课时)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 65 页的记录表
21、。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
22、壤?3组织全班交流。谈话 交流讨论 共同探讨 分组讨论 全班交流 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
23、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程 序 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板 书 设 计 土壤的保护 (第 65 页的记录表)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过程与方法能够亲自采集土样并观察土壤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来研究土壤情感与目标了解土壤与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学习重点知道土壤里有沙石块枯枝落叶小虫蚯蚓等教学策略教后记学习难点了解土壤与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挖土你们知道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吗谈话关于土壤你知道些什么大家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老师根据现有条件引导学生确定本课的研究内容二实地考察土壤并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情活它们都
24、干什么观察的基础上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三感性认识提出设想深入研究让学生回忆以往认识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鼻子闻用手摸捻握捏等善于让学生平时探究活动中总结自己的研究方法也要善于灵活地运用这种方法教师给学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 题:植物和我们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调查植物的用途。2、过程与方法:能用画图的方法描述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3、情感与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重点:通过调查、讨论,知道植物对人类的贡献,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学习难点:在分析吃植物的某一部分时,对植物各部分的名称有所认识。教、学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课时:1 课时 课前预习布置(或导学提纲):预习本课。教学程序(第
25、1 课时)教 学 策 略 教 后 记 一、认识植物对人类的多方面贡献。1、讲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有生命的物体,包括哪些?2、提问:在动物和植物中,你认为谁和我们人类的关系最密切?3、学生回答。4、讲述:大部分同学认为植物同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你能举一些例子来说一说吗?5、小组讨论。(可以结合书上插图或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图片。)二、认识植物的局部。1、讲述:在同学们刚才的发言中,都谈到了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植物,你能说说平常都吃哪些植物吗?2、根据学生发言,把植物的名称写在黑板上或贴出相应图片。3、以橘子为例,提问:橘子是大家爱吃的水果,我们是不是把整个橘子都吃下去呢?那吃橘子的哪一部分?三、认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 科学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 苏教版 三年级 下册 科学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