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备课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选取的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和因昼夜变化而引起动植物的节律变化,其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 2、了解古代人对
2、昼夜变化的猜想 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认识太阳的视运动规律 2、了解各种不同形状、不同国家、不同制作方法的日冕的制作原理 3、探究昼夜变化的成因 4、总结月相变化的规律 5、知道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难点:1、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 2、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 3、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 四、教学措施:1、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 2、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手、综合分析的能力 3、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小组合作及时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准备: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直尺、卡纸、钟表、硬纸板、胶水、手电筒、地球仪 六、单元
3、实践活动:探究影子的变化、自制太阳钟、观察月相变化 七、课时划分:太阳和影子2 课时,太阳钟1 课时,昼夜交替1 课时,看月亮1 课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2 课时,单元实践与复习2 课时,共计 9 课时。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课题:太阳和影子 第 1 课时太阳和影子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1、能借助身体和器物进行观察,发现影子变化的规律 2、能连续观察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日出日落的景色图片、指南针、温度计 学生准备:记录纸、橡皮、小棒、直尺、钟表。预习要求:1、能依据自身位置画出平面方位图 2、能尝试填写 时间 12:00 方位 高度 温度 教
4、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看见户外的阳光了吗?站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2、你能描述太阳此时此刻的位置吗?(引导学生通过方位和高度两个方面来描述)3、你注意过一天中太阳的变化吗?(二)观察影子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2、太阳和影子有关系吗?怎样证明它们有关系呢?3、引导学生到室外“立杆”、“见影”4、指导学生用粉笔画出整条影子,测出长度,并记录当时时间。(三)讨论 影子会有变化吗,怎么变?(四)探究实践 指导学生分别观察记录一天内太阳的方位、高度、温度和影子长度 作业设计:观察、记录并尝试总结 1、太阳 时间 12:00 方位 感兴趣的活动在初
5、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6、欢迎下载 高度 温度 2、影子 时间 12:00 方位 高度 温度 板书设计:方位:太阳高度:温度:方位:影子 长度:课题:太阳和影子 第 2 课太阳和影子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1、能进行太阳的运动与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2、一天中气温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3、知道完整的观察记录对结论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了解学生对太阳和影子的观察记录 学生准备:手电筒、竹篾(mie)、小标杆 预习要求:依据观察尝试进行太阳与影子关系的实验 教学过程:(一)、组织讨论,总结太阳位置、高度和气温的变化规律 1、学生展示自己观测到的太阳一天内位置、高度和气温变化的记录
7、2、讨论总结太阳一天内位置、高度和气温变化规律 3、小结:太阳位置运行:东西 太阳高度运行:低高低 气温变化:低高低(二)、组织讨论,总结影子变化规律 1、学生展示自己观测到的影子一天内位置和长度变化的记录 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
8、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讨论总结影子一天内位置和长度的变化规律 3、小结:影子位置运行:西东 影子长度变化:长短长(三)模拟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实验 1、讨论:太阳运动与影子的变化有关系吗?2、实验探究:模拟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实验 3、讨论总结(1)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2)气温和影子的长短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一般情况下影子长,气温就低,而影子较短的时候,气温就高
9、。作业设计:1、制作一个日影仪 2、太阳运动与影子变化有什么关系?3、气温变化与影子变化有什么关系?板书设计:太阳和影子 1、方位关系:相反(太阳由东至西,影子由西至东)2、影子的长短:长短长 3、气温变化:低高低 课题:太阳钟 第 3 课时太阳钟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太阳钟 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钟是利用太阳与影子的关系制成的。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及其原理。3、能做用太阳的影子表示时间的“钟表”。4、意识到掌握利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服务。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各种日晷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卡片 学生准备:卡纸片、指南针、钟表、硬纸板、胶水。5、预习要求:(1)知道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10、2)了解古代的计时工具的发展史 教学过程: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
11、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一)、导入新课 1、谈话:现在几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2、提问:在没有钟表之前,人们是怎样知道时间的呢?3、讲述:古代人很聪明,他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设计了很多计时工具。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太阳钟(二)、介绍古代计时工具日晷和太阳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日晷和太阳钟的资料(课本及课堂练习中的相关资料)2、谈话:认识了这么多太阳钟,它们是利用什么原理来计时的呢?(渗入各种计时器发明的先后顺序)3、学生交流讨论 4、教师小结: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来计时的。(三)、玩手掌日晷 1、提问:在没有日晷的情况下,你能利用日晷的原理来计
12、时吗?2、学生讨论交流 3、教师介绍手掌日晷的玩法(面朝正南站好,手掌平端横放在胸前,观察铅笔直接手上的投影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4、学生尝试利用手掌日晷计时(四)、制作日晷 1、谈话:由古代计时方法和手掌日晷的有效性,激发生制作太阳钟的兴趣 2、讨论:如何制作太阳钟 3、交流各组想法,教师介绍其他方法 4、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制作太阳钟 5、学生尝试制作太阳钟(五)、课堂总结 1、太阳钟的制作原理 2、古代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 作业设计:1、你知道哪些不同形状的日晷或太阳钟?2、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的日晷的?板书设计:太阳钟(日晷)1、制作原理:利用太阳与影子变化的关系。2、
13、计时器的发展:日晷漏壶机械钟(水钟)怀表挂钟或座钟石英表 3、制作太阳钟 课题:昼夜交替 第 4 课时昼夜交替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昼夜交替 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
14、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学目标:1、能用地球仪、手电筒模拟昼夜的形成。2、知道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3、能够根据地球自转大致推算出某地的时间。4、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的主要内容,意识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不断进步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地球仪、手电筒 学生准备:了解地球仪上的方向要和实际自转的方向一致 预习要求:了解昼夜变化的原因;阅读有关“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看课本第 6 页“白天和
15、黑夜”的照片。2、谈话:这是两张同一地点的照片,你们能从时间上比较出它们的不同吗?(学生很快答到“一张是白天,另一张是夜晚”)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师小结揭题:白天又可以称为“昼”;夜晚又可以称为“夜”。(板书:昼夜)大家知道白天过去是夜晚,夜晚过去又是白天;白天和夜晚总是周而复始地交替着。(板书:交替)4、师问:那么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呢?请大家猜测。5、学生猜测。6、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适当的评价、引导。(二)、介绍人类对昼夜现象形成原因的探索 1.、讲述过渡: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古人也比较感兴趣,并做过大量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两种。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8 页,第一种
16、是“地心说”。3、介绍并总结:以地球为中心的“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不动的,太阳、月亮都围绕地球转。4、第二种是“日心说”,16 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通过大胆地猜测,大量的实验,对“地心说”产生了怀疑,认为“地心说”是错误的,并提出“日心说”。4、介绍“日心说”。他认为太阳是中心,太阳是不动的,而是地球在动,在公转,在自转。(师用地球仪、手电筒演示公转与自转。)所谓公转,是指地球和其他行星绕太阳转。大家看,地球对着太阳的一面显得亮一些,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候?(白天)背面昵?(夜晚)哥白尼认为,地球在公转的同时,还在不停地自转,自西向东。(师边介绍边用地球仪演示,自西向东转),就是这种转动形成
17、了“昼夜交替”。5、小结过渡:这就是沿用至今的“日心说”,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是否能解释昼夜交替的成因呢?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吧!(三)、模拟昼夜的成因 1、介绍实验器材 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
18、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讲述:为了做好这个实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手电筒(边说边举起),这代表太阳,还准备了地球仪,这代表地球,还有固定手电筒的泡沫支架。2、讨论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打开手电筒,把手电筒和地球仪的位置距离调整好。观察地球仪,当地球仪不转时,记录你的发现;当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时,也记录你的发现。注意事项:(1)手电筒和地球仪之间的距离适当,以电筒光圈照到地球仪的一半为宜。(2)调节好“太阳”和“地球”的位
19、置后,实验过程中,不要去移动。(3)转动地球仪时,自西向东,方向不能转错。(4)实验过程中,记录下你们的发现。(5)小组中 4 位成员,要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这项实验。3、实验探究。4、汇报交流:边汇报边演示 5、根据学生汇报,小结得出:(1)地球仪不转时,一半是亮的(白天),一半是暗的(夜晚)。(2)亮(白天)和暗(夜晚)的交界处,应该是日出和日落。(3)地球仪转动时,原来亮的(白天),一会儿就变成了暗的(夜晚);原来暗的(夜晚)一会儿就变成了亮的(白天),不停地转动,不停地交替。6、小结:一会儿是白天,一会儿是夜晚,这不就是昼夜交替吗?现在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形成了“昼夜交替”吗?(板书:地球
20、不停地自转)(四)、认识不同地区日出时间不同的原因及时差对人的影响 1、过渡:就这样,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不停地交替,在这昼夜交替处,要想再次看到日出,想想看,地球需要转动多少?(一周)大概多少小时?(24 小时)2、讲述:科学家把地球自转一周定为 24 小时。根据这一点,科学家在地球仪上标出 24 条竖线,(观察地球仪)大家看它们把地球仪分成了 24 等份,那么地球转动一等份需要多少小时?(1 小时)3、创设情境:在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纽约和巴黎的观众应该在什么时间收看转播?为什么?4、小结(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作业设计:一、填空 1、
21、昼夜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最早提出的科学家是(哥白尼)。2、一年是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日是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一月是(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3、地球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二、拓展应用 1、如果 20XX 年 10 月 1 日早 8 点钟,我国正举行建国 60 周年阅兵仪式,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观众应在什么时间收看实况转播?板书设计:昼夜交替 地心说 1、代表:-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
22、变化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而对太阳和月亮的观察与研究正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二教学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传有关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太阳的视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难点连续一天的观测和记录根据当地的纬度制作太阳钟根据已知条件推算某地的时间四教学措施充分利用教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培养观察动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题太阳和影子第课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日心说 2、地球本身自传一周一日 月亮绕地球一周一月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一年 课题:看月亮 第 5 课时看月亮 授课时间(月日)教学内容:看月亮 教学目标:1、能连续一个月
23、观察月亮,给月亮记日记 2、知道月相的变化规律 3、能设计一些方法,真实地记录月相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月相变化图 学生准备:月相观察记录本,月相观察纸若干张。预习要求:1、连续观察一个月的月亮,并记录月亮的位置和形状变化;2、收集有关月亮的传说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前一个月我们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观察月亮的形状,你的观察怎样?2、今天我们来整理下我们的观察记录。(二)、探究月相变化 1、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1)你看过月亮吗?你还记得它是什么样子的吗?(2)画出你记忆中月亮的形状。(3)月亮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2、观察模拟月相变化。(1)装实验装置,分小组实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五 年级 科学 上册 备课 第一 单元 白天 黑夜 小学教育 小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