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三新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上册物理三新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物理三新练习册答案(北师大版)_小学教育-小学考试.pdf(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状态 学习要求 1知道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2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3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温度的测量 学习要求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3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4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间的关系。5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6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2通过比较海波与蜂蜡的
2、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3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非晶体的一种方法。4通过探究活动中数据的处理,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过程的方法。会用图象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5会查物质熔点表。6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 汽化和液化 学习要求 1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2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3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蒸发过程中吸热。4通过探究实验理解沸点的概念,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和沸腾的特征。5会查沸点表。6通过观察和体验知道液化过程放热。第五节 升华和凝华 学
3、习要求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3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六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学习要求 1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2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3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4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5通过自然
4、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增强水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学习要求 1能进行长度单位的单位换算以及体积单位的单位换算。2会恰当选择和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3会正确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固体的体积。4能运用误差知识对实验数据进行简单处理以及解决简单问题。5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长度及物体的体积。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学习要求 1能对质量的单位进行单位换算。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3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4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大致估测物体的
5、质量。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 学习要求 1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2能用密度公式及相关知识计算简单的问题。3会查密度表。4会用量筒和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第四节 新材料及其应用 学习要求 1了解纳米材料、“绿色能源”和记忆合金等新材料在现代科技、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了解其它新材料的有关应用,能收集整理信息。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学习要求 1知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改变叫做机械运动。2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3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参照物,能根据给出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4能根据物体经过的路径对常见的物体运动进行分类。状
6、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测量温度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通过比较海波与蜂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查物质熔点表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习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
7、与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第二节 探究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习要求 1理解速度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2了解测定速度的一些方法,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4会用实验方法科学地判定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是在做匀速运动还是变速运动。第三节 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 学习要求 1知道物体作变速运动的快慢用平均速度来表示。2能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简单的运动问题。3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瞬时速度。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学习要求 1会使用停表或手表测量时间,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2会计算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3能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简单的测物体运动的平均
8、速度实验,能写出实验报告。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学习要求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了解自然界及生活中振动发声的事例。3能解释自然界及生活中一些发声的简单现象。第二节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习要求 1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2初步了解人耳构造及产生听觉的过程。3 了解常温情况下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并能用机械运动的知识进行有关声音传播的简单计算。第三节 乐音和噪声 学习要求 1知道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知道频率的单位是 Hz。2了解一般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20Hz20000Hz。3知道声音的强弱用响度表示,声源振动的振幅大小决定声音的响
9、度。4知道发声体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5初步了解噪声及其危害,控制噪声的常用方法。第四节 超声波 学习要求 1知道什么叫超声波,了解超声波在生产、生活、科学技术中的一些应用。2了解声波也是有能量的,了解它在医学方面的应用。第五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学习要求 状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测量温度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通过比较海波与蜂的
10、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查物质熔点表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习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知道光源、光线的含义及光线的表示方法。2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3能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的形成。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其它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速度。第二节 光的反射 学习要求 1知道光的反射概念。2能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3理解入射光线、入射
11、点、法线、入射角、反射光线、反射角等名词的含义。4记住并理解光的反射定律。5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概念,知道它们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知道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7会用作图法解答简单的光的反射问题。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学习要求 1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知道虚像的含义。3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用作图法画出物体经平面镜所成的像。4知道两类球面镜及对光的会聚、发散作用。5了解球面镜的简单应用。第四节 光的折射 学习要求 1知道光的折射概念。2能举例说明光的折射现象。3知道光的折射规律。4知道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第五节 物体的颜色 学习要求 1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光的
12、色散现象说明了这一点。2知道物体的颜色是由它能透过的色光或反射的色光决定的。3知道光的三基色原理:各种色光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4知道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是三种基本颜色,各种颜色的颜料都是由它们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状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测量温度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通过比较海波与蜂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
13、凝固过程的区别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查物质熔点表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习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参考答案 第一章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状态 思维训练 1C、D 2A、B、D 3A、D 4铁、水晶、木材,它们在常温下都是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牛奶、白酒、水银,它们在常温下都是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无一定形状。(也可以采用其他分类方法,只要有一定道理就可以。)5 固,液,液,固,物态 6 略 7 冷热程度,温
14、度,热胀冷缩 8 摄氏度,9 冰水混合物,标准大气压下沸水 10 绝对零度,开尔文,开,K 11 141,零下(负)141 摄氏度 12 14 7 35,42,0.1,37 13(1)全部浸入液体中,容器底或容器壁(2)稳定后(3)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14 摄氏度,20,1,16,26 15D 16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B、A、C、E、D、F。17说明依靠感觉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的测量温度还需要测量工具。18这样的测量结果比实际的温度偏高。因为容器底的温度比液体温度高,温度计接触了容器的底部,所以测量值比实际液体的温度高。1960 20 体温计的示数是 39。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使得体温计的水
15、银面一旦上升到某位置,不会自动回落。人体正常温度大约为 37,所以水银面还在 39的位置。21D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思维训练 1固态,液态,吸,液态,固态,放 2不变,熔点,不变,凝固点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非晶体无一定的熔化温度。4(1)固 (2)熔化,固,液(3)10 5固,固,液,固液共存,液 6 B、D 7 C 8 B 9 A 10 D 11 A 12 B 13 D 14(1)相差不大(2)受热均匀 15由于酒精的凝固点较低,所以要选择酒精温度计。16点燃蜡烛后,过一会蜡烛会烧到水面以下,这时蜡烛呈四周的壁很薄的漏斗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燃烧后,烛芯四周的蜡熔化,当熔化到
16、四周只剩很薄的一层蜡时,热从蜡层传递到水,使这层蜡不熔化,因而呈漏斗状。第四节 汽化和液化 思维训练 1液,气,蒸发,沸腾,蒸发 2吸,沸腾 3液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温度高低 4 减慢 5 表面,内部,吸,不变,不同 6 B 7 C 8 C 9A 10A 11B 12D 13B 14A 15C 16B 17气,液,降温,压缩体积,压缩体积 18液化,水蒸气,水蒸气 19水蒸气,液化 20液,压缩体积 21B 22D 23ACD 24因为不同种的液体的沸点不同,所以汽油、煤油等不同的物质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先后分离。25方法是给水和酒精加热,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它们的蒸气,
17、再分别将蒸气冷却液化。这种方法是根据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而设计的。26白气是小水珠。它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27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因为试管中的水沸腾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达到沸点后还要继续吸热。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试管内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不能继续吸热,因此不能沸腾。若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以给烧杯加上密封的盖。28离壶嘴很近的地方由于温度较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而离壶嘴稍远的地方温度相对较低,水蒸气在离壶嘴较远的地方容易液化。所以“白气”会在离壶嘴较状 态 形状(固定/不固定)体积(固定/不固定)固 态 固 定 固 定 液 态 不固定 固 定 气 态 不固定 不固定 状态
18、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测量温度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通过比较海波与蜂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查物质熔点表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汽化和液化学习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
19、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远的地方看到。29碗里的水不会沸腾,因为碗里的水通过锅里的水来加热,而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碗里的水温达到了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30酒精逐渐蒸发,手上变干。手上涂酒精处,会感到较凉,因为酒精在蒸发过程中从手上吸热。第五节 升华和凝华 思维训练 1固,放 2气,吸 3升华,吸 4升华,凝华 5(1)升华(2)液化(3)升华(4)汽化 6C 7C 第六节 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C、D 2A 3B 4雨、露,霜、雹、雪 5升华,凝华,熔化 6液化,凝华 7升华,熔化,蒸发 8由于下雪是放热过程,化雪是吸热过程,所以下雪不冷,化雪冷。9热水中的水蒸气遇到
20、冷的蒸发皿的底部会发生液化现象。会看到“下雨”的景象。10略。单元练习 一、填空题 1冰水混合物,0,100 2热胀冷缩,12 348,12,固,熔化,液 4略 5变快 6吸热,变快 7不变 8能 9汽化、熔化、升华,液化、凝固、凝华 10凝固 11升华 12蒸发吸热 13相同,非晶体 14凝华,熔化 二、选择题 15 D 16 C 17 D 18 B 19 B 20 C 21 D 22 D 23 B 24 A、D 25 C 26C 27B 28D 三、实验题 29(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2)不变(3)B、A、D、C 30(1)烧杯中的温度计示数高(2)试管中的温度计示数不变(3)
21、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最高可达到 100。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水温可以升到 100,而试管内液体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不会发生沸腾现象,试管内液体的温度将随着烧杯内的水温升高,两支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可到 100。31试管中装冰块,将试管浸在烧杯的冰水混合物中,分别用温度计测烧杯中冰水混合物和试管中冰块的温度,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观察到在烧杯中的冰没熔化完之前(烧杯中冰和水的混合物温度保持 0不变),试管中的冰块虽然达到熔点 0,但由于没有吸热,仍没有熔化。四、简答题 32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将粮食放到通风的地方目的是加大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
22、向阳的目的是提高液体的温度;把粮食摊开的目的是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可以尽快地将粮食晒干。33虽然火的温度高达 800以上,但是在一般条件下,水的沸点在 100左右,而且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由于这个温度远远低于锡的熔点,所以能用锡焊过的锅烧水。第二章 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思维训练 17略 84107,4109 910,102,103,103,20,104,106,30,1,106,0.03,3105 10500,1.852,3.704,22.224,44.448 11cm,dm,m,cm,m,cm 122.8 131.10 140.68 151.212.1cm
23、16B 17D 18C 19B 问题探究 1实验器材:量筒,滴管;操作步骤:用滴管向量筒内滴水并记录滴数 n,直到滴到一状态并能识别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第二节温度的测量学习要求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知道常用测量温度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第三节熔化和凝固学习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知道熔化凝固的含义通过比较海波与蜂的熔化和凝固过程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与凝固过程的区别知道判断固体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描述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会查物质熔点表在探究过程中养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第四节汽化
24、和液化学习要求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通过列举生活实例知道蒸发快慢与液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个容易读出的刻度,记录示数 V,则一滴水的体积 V0V/n。2在烧杯内放入适量的水,用细线标记出烧杯内水面的位置,将鸡蛋浸没在水中,再次用细线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将鸡蛋从烧杯取出,用量筒量取适量的水,记录示数,将水再慢慢倒入烧杯,直到液面重新达到第二次的细线标记处,再次记录量筒内水面对应示数,倒出这部分水的体积等于鸡蛋的体积。3略 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思维训练 18 略 9 0.8,3104,200,2.8102 10 左,右,减少 11 g,
25、mg,kg,g 12 B 13D 14C 15AECDB 1636.8 17大 问题探究 1用天平测出 n 个(如 20 个)小钉子的质量,记为 m,则所买回的钉子个数为m5.0n,与 2500 进行比较即可知道是否够数。2 用天平测出 n 根(如 30 根)大头针的质量,记为 m,则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m0m/n 3略 4略 第三节 探究物质的密度 思维训练 13略 42.7,2.7,2.7103 5每立方米水银的质量是 13.6103kg 6酒精,盐水 70.5;正比;不同;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确定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8 1000,1000,1.1 9 51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物理 练习 答案 北师大 小学教育 小学 考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