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_小学教育-小学学案.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六 整理和复习 教学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和百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2、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改写。3、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并能应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根据
2、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4、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够根据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与预测,会求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能够解决一些计算平均数的实际问题。5、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27 课时 第一教时 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7677 教学目标:1、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小数的数位顺序,初步认识负数。2、复习数的读写以及数的改写,
3、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数的大小比较。3、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掌握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导入复习 从现在我们来整理、复习学过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先复习有关数的认识,请你们回忆一下学过哪些数?学生回答后板书: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 二、数的意义 1、说说 P76 各数的含义。2、什么是自然数?自然数的单位是什么?3、怎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4、你能在数轴上标出表示21、2.5 的点吗?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讨论数的其他知识 1、十进制计数法(1)整数和小数用几进制计数法?(2)每相
4、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3)数位顺序是怎样?你知道哪些计数单位?2、比较数的大小(1)比较整数、小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大小?(2)比较分数的大小 怎样比较?3、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4、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5、因数和倍数 什么叫因数?什么叫倍数?6、质数和合数。(1)什么是质数?(2)什么是合数?(3)1 是质数吗?1 是合数吗?四、巩固练习 P77 五、课堂练习:练习十三 六、总结归纳 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第二教时 数的运算(一)教学内容:P8081 教学目标:1、能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数,掌握计算方法和估算方法
5、,并检查和验算的好习惯。2、沟通整数、小数、分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的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整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计算。1、说说计算法则。2、练习 376+275 651275 3224 76824 37.6+2.75 40.352.75 3.22.4 4.682.4 3、特殊的计算 看 P80 二、复习分数的加、减、乘、除计算 1、计算法则 2、计算6574 8531 43315 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
6、和验算的习惯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课时第一教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三、复习估算 1、估算的方法。2、估算的结果。四、巩固练习:P80 做一做 五、复习运算定律 1、运算定律有哪些?2、学习全例 1
7、 4 72+475 =(乘法的分配律)=由学生完成。六、布置作业:P83 1 4 第三教时 数的运算(二)教学内容:P82 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四 57 教学目的:1、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2、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及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常见的数量关系式。2、回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三、教学新课 1、学习例 2(1)出示例 2。(2)自学例题。(3)总结方法。a.分析问题找出已知信息和所求问题。b.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c.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数。D.检验,写出答案。三、巩固练习。P82 做一做。四、布置作业:练习
8、十四 P83 5、6、7 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课时第一教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
9、教学目标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式与方程(1)教学内容:简易方程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含义,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以及用方程的解法,以及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内容整理。1、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的含义。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2、解方程。(根据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求得未知数的值)(1)=例 0.98=0.7 (2)=例 2.5=60(3)=例 54=60*(4)=(先把方程转化成=的形式再解)3、用方程解应用题的
10、步骤。例:商店运来 8 箱苹果和 10 箱梨,共重 410 千克。每箱苹果重 22.5 千克,每箱梨重多少千克?(1)弄清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 设每箱梨重 X 千克。(2)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22.58 +10X =410(3)解方程。(4)检验,写出答案。二.练习 1.解方程 7.83X=3.6 X1.98=0.4 (4.5X)0.375=0.75 12 X23 X14 X0.52 X3.20.15 12 X2510 2.根据下面的条件,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1、某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 7 人。2、小明买来 4 副乒乓球拍和 12 个乒乓球,共付 128 元。3、参加美术
11、活动小组的女生比男生的 2 倍还多 7 人。苹果重 梨重 总 重 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
12、问题教学时数课时第一教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4、两根同样长的铁丝,一根围成正方形,一根围成圆。三、布置作业 上本作业,练习十五.第 2 题.课外作业:完成补充习题式与方程 1.2.3 式与方程(2)教学内容:简易方程习题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方程、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含义,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以及用方程的解法,以及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步骤和方法。教学重点:用方程解答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 教学过程:一、填空:1、一种贺卡的单价是 a 元,小英买了 5 张这样的贺卡,用去()元;小明买 n 张这样的贺卡,付出 1
13、0 元,应找回()元。2、比 m 的 8 倍少 n 的一半是();温度由 10上升 t是()3、三个连续偶数,中间一个是 m,另外两个分别是()和()。4、四年级同学订中国少年报120 份,比五年级多订 x 份,120-x 表示(),每份中国少年报a 元,120a 表示(),(120 x)a 表示()。5、某校排练团体操,有 108 男生和 84 名女生参加,如果男生和女生都排成每 行a人,男 生 比 女 生 多 排 几 行 用 含 有 字 母 的 式 子 表 示 是(或 )二、列方程不计算:54 减去某数的 4 倍等于 6,一个数的35 加上 16 的和是 28,求某数。求这个数。一个数的1
14、5 比它的16 多 60,125 减去一个数的23,差是 5,这个数是多少?这个数是多少?三、列方程解下面各题。用一辆汽车运一堆货物,运了 3 次后还剩 9.2 吨没有运。已知这堆货物共有20 吨,汽车每次运多少吨?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
15、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课时第一教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2、甲乙两地相距 480 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 5 小时相遇。其中,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56 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飞机的速度比火车的 7 倍快 30 千米,如果飞机每小时行 450 千米,那么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常见的量 教学内容:常见的量之间的单位转换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常见单位之间的
16、转化 教学重点: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及转化方法 教学难点:各单位之间的进率,及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一.常见的单位 1.长度单位换算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 分米=10 厘米 1 米=100 厘米 1 厘米=10 毫米 2.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 公顷=10000平方米 1 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1 平方厘米=100 平方毫米 3.体(容)积单位换算 1 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 立方分米=1 升 1 立方厘米=1 毫升 1 立方米=1000 升 4.重量单位换算 1 吨=1000 千克
17、 1 千克=1000 克 1 千克=1 公斤 5.人民币单位换算 1 元=10 角 1 角=10 分 1 元=100 分 6.时间单位换算 1 世纪=100 年 1 年=12 月 大月(31 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 天)的有:46911月 平年 2 月 28 天,闰年 2 月 29 天 平年全年 365 天,闰年全年 366 天 1日=24 小时 1 时=60 分 1 分=60 秒 1 时=3600 秒 二.练习训练 1.完成书本 87 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练习十六 1.2.3.4 三,作业.1.上本作业 2.3.4.2.完成补充习题练习十六.分数负数比和比例方程的基础知识
18、能比较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能进行整数小数加减乘除的估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学过的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巩固常用计算单位的表象掌握所学单位用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巩固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会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巩固图形的平移旋转的认识能用数对或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掌握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并能应用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掌握所学的常见数量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时数课时第一教时数的认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系统复习自然数整数分数小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
19、人 执教者 个性化调整或反思 数量关系式 一、常用的数量关系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 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 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 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二、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边长4
20、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V:体积 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3、长方形(C:周长 S:面积 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面积=长宽 S=ab 4、长方体(V:体积 s:面积 a:长 b:宽 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 V=abh 5、三角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2 s=ah2 三角形高=面积 2底 三角形底=面积 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 a:底 h:高)面积=底高 s=ah 7、梯形(s:面积 a:上底 b:下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六年级 数学 第六 单元 教案 小学教育 小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