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会考中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_中学教育-中考.pdf
《八年级上册生物会考中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_中学教育-中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生物会考中考复习知识点人教版_中学教育-中考.pdf(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八年级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1、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2、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3、鱼的运动器官是鳍。4、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和背鳍来保持平衡,靠尾鳍保持前进的方向。5、将一滴墨水滴在鱼口的前方,墨汁会从鳃盖后缘流出。说明水流经鳃时会进行气体交换,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6、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有:鳃丝多而且细,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鳃丝含有丰富的
2、毛细血管。所以,生活中判断已经死亡的鱼是否新鲜的方法为看鳃的颜色是否鲜红。7、鱼类的共同特征是:它们的体表常常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8、水生动物除鱼类外还有腔肠动物、软体动物和甲壳动物等。腔肠动物常见的有海葵、海蛰和珊瑚虫,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乌贼(墨鱼)、章鱼、鲍鱼、鱿鱼、河蚌,其特点是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甲壳动物常见的有水蚤、虾类和蟹类,其特点是体表长有质地较硬的甲。9、陆生动物适应复杂陆地环境的结构特点:一般都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
3、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10、区分蚯蚓前后端的依据为环带靠近前端。11、蚯蚓在粗糙纸上比玻璃板上运动 快,因刚毛有协助运动的作用。12、观察蚯蚓的实验中注意:应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目的是保证进行正常呼吸。因为蚯蚓通过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13、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有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14、自然界中的恒温动物有鸟类和哺乳类。15、兔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有发达的盲肠.。肉食性动
4、物还多了犬齿,适于撕裂食物。16、哺乳动物共同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17、空中飞行的动物先是无脊椎动物中的昆虫,后是脊椎动物中的鸟,以及哺乳动物中的蝙蝠。它们既是陆生动物,又适于飞行。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8、家鸽适于飞行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从外形看:身体呈流线型,身体表面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从骨骼看:长骨中空,充满气体,胸骨发达。从肌肉看:胸肌发达,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从摄食消化看: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飞行使用;直肠很短,粪便可随时排出体外。从血液循环看: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每分钟的心搏次数多,并且心脏四腔,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提高了输送氧气的能力。从
5、呼吸看:有发达的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19、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是昆虫。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惟一会飞的动物。20、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能更好适应陆地生活。21、节肢动物除昆虫外,还有蜘蛛、蜈蚣、虾、蟹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21.常见两栖动物有青蛙和蟾蜍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用肺和皮肤呼吸。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22、哺乳动物的运动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来完成。其中,起控制和调节作用的是 神经系统。23
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和肌肉组成的。24、观察课本 P29 关节模式图,识记下列内容 25、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现象。26、.骨骼肌包括中间的部分叫肌腹,两端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属于结缔组织),一块骨骼肌的肌腱至少固着在两块骨上。27、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人体内骨骼肌受的刺激是神经传来的,因此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瘫痪并可能导致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鱼的运动器官是鳍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和背体交换流出
7、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氧气减少二氧碳增多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有鳃丝多而且细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鳃丝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生活中判断已经死亡的鱼是否新鲜的方法为看鳃的颜色是否鲜红鱼类的共同特征物和甲壳动物等腔肠动物常见的有海葵海蛰和珊瑚虫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乌贼墨鱼章鱼鲍鱼鱿鱼河蚌其特点是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甲壳动物常见的有水蚤虾类和蟹类其特点是体表长有学习必备欢迎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肌肉萎缩。28、.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所以不能快速运动。29、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协调配合: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这说
8、明骨骼肌起到动力作用,骨起起杠杆作用,关节起起支点作用。30、.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如: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当双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当提重物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由以上事例说明: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需要多组肌肉间的协作。3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从行为的目的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从行为获得途径来看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
9、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意义是:先天性行为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是生存的基础;学习行为使动物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后代。33、.群体内部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这种行为称为社会行为。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如:蚂蚁、蜜蜂、白蚁、猴、狒狒、大象、鹿等。34、.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35、分工合作的必要条件是群体内部的信息交流 36、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被称为动物的“语言”。比如黑长尾猴靠声音传递信息,蚂蚁主要靠气味传递信息。3
10、7、.蛾蝶类昆虫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是向空气中释放性外激素。38、生物之间由于信息流、物质流、能量流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第三章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9、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40、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41、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不断地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体内,又从生物体内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42、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作用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即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中的有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3、生
11、物防治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生物防治的优点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有脊柱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它们的体内没有脊柱鱼适应水中生活的两个特点是一是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二是能在水中呼吸鱼的运动器官是鳍鱼在游泳时靠躯干部和尾部产生前进的动力靠胸鳍腹鳍和背体交换流出鳃的水和进入鳃的水相比氧气减少二氧碳增多鱼鳃适于水中呼吸的特点有鳃丝多而且细增大了气体交换的面积鳃丝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所以生活中判断已经死亡的鱼是否新鲜的方法为看鳃的颜色是否鲜红鱼类的共同特征物和甲壳动物等腔肠动物常见的有海葵海蛰和珊瑚虫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软体动物常见的有乌贼墨鱼章鱼鲍鱼鱿鱼河蚌其特点是身体柔软靠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上册 生物 会考 中考 复习 知识点 人教版 中学 教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