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风电场工程技术.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风电场工程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风电场工程技术.docx(28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风 电 场 工 程目录前言第 1 章绪论11. 1 国内外风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1. 1. 1 国外风电概况11. 1. 2 国内风电概况31. 2 变速恒频风电技术51. 2. 1 异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61. 2. 2 交流励磁双馈式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71. 2. 3 无刷双馈式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71. 2. 4 直驱式永磁同步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81. 2. 5 开关磁阻发电机变速恒频风电系统91. 3 风电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状况91. 3. 1 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1. 3. 2 国外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 10 141. 4 海上风电场简介171. 4. 1 海上风能的
2、优点181. 4. 2 国内海上风电发展概况1. 4. 3 国外海上风电发展概况 18 211. 4. 4 海上风电设备制造业概况22第 2 章风能资源评估242. 1 风 的 测量242. 1. 1 测风系统的组成242. 1. 2 测 风 设备252. 1. 3 测风需要注意的问题282. 2 风电场所在地风能资源评估292. 2. 1 风能资源评估的目的和技术标准292. 2. 2 风能资源评估的步骤302. 3 数据验证、 处理和报告312. 3. 1 数 据 验证312. 3. 2 数据处理和报告372. 3. 3 风能资源评价402. 4 风能资源评估软件工具介绍412. 4. 1
3、 WAsP 软件41风电场工程2. 4. 2 WindFarmer 软件432. 4. 3 WindPRO 软 件2. 4. 4 WindSIM 软 件 44 50第 3 章风电场选址技术及实例分析523. 1 风电场选址技术概述523. 1. 1 风电场选址需考虑的基本要素523. 1. 2 风电场选址步骤543. 2 风电场宏观选址553. 2. 1 风电场宏观选址的基本原则3. 2. 2 风电场宏观选址的方法步骤 55 553. 2. 3 场 址 比选563. 3 风电场微观选址563. 3. 1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基本原则3. 3. 2 风电场微观选址的方法步骤 56 563. 3. 3
4、 机 型 比选573. 4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及容量选择和排列布置573. 4. 1 风电场年上网电量的计算573. 4. 2 风电机组的容量选择3. 4. 3 风电机组的排列布置 58 593. 5 某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和微观选址实例分析603. 5. 1 风电场风能资源评估3. 5. 2 风电机组选型及布置 60 69第 4 章风电场并网运行技术754. 1 风电场并网技术754. 1. 1 同步风电机组的并网技术4. 1. 2 异步风电机组的并网技术 75 764. 1. 3 交流励磁变速恒频风电机组并网控制804. 2 风电对电力系统的影响814. 2. 1 风电并网静态电压稳定性研究4
5、. 2. 2 风电并网暂态电压稳定性研究4. 2. 3 风电并网电网频率稳定性研究 82 83 844. 3 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844. 3. 1 风电场并网技术规范、 标准844. 3. 2 风电场无功配置及电压4. 3. 3 风电场有功功率和频率 85 894. 3. 4 风电场电能质量914. 3. 5 风电场并网二次部分924. 3. 6 风电场试验检测93目录4. 4 风电机组并网运行与仿真分析934. 4. 1 直驱式永磁同步风电机组并网仿真分析934. 4. 2 双馈式异步风电机组并网仿真分析98第 5 章风电场低电压穿越技术1025. 1 风电系统低电压穿越技术1025
6、. 1. 1 低电压穿越技术研究的必要性1025. 1. 2 现有的低电压穿越技术1035. 2 低电压穿越测试实例1095. 2. 1 风电场概况1105. 2. 2 主要设备参数1105. 3 风电机组基本参数1115. 4 测试设备及程序1125. 4. 1 试 验 设备1125. 4. 2 试 验 步骤1125. 5 测试实例分析1135. 5. 1 电压跌落至 75% Ue5. 5. 2 电压跌落至 50% Ue5. 5. 3 电压跌落至 20% Ue 113 116 120第 6 章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1246. 1 电 能 质量1246. 1. 1 供电电压偏差1256. 1. 2
7、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1266. 1. 3 电力系统谐波1276. 1. 4 电压波动和闪变1286. 1. 5 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1306. 1. 6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1306. 2 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1326. 2. 1 测 量 程序1326. 2. 2 测 量 条件1336. 2. 3 测 试 设备1346. 2. 4 电能质量评估1346. 3 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实例1376. 3. 1 双馈式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1376. 3. 2 直驱式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1396. 4 电能质量测试数据及录波图1406. 4. 1 某风电场电能质量测试数据及录波图 ( 一)6. 4. 2 某风电
8、场电能质量测试数据及录波图 ( 二) 140 148第 7 章双馈式风电机组的运行与故障维护 157风电场工程7. 1 双馈式风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1577. 1. 1 双馈式风电机组的自动运行 ( 以东汽 FD771500kW 机组为例)1577. 1. 2 双馈式风电机组检修维护的注意事项1617. 2 华锐 FL1500 系列风电机组故障处理及维护维修1657. 2. 1 FL1500 系列风电机组的常见故障1657. 2. 2 FL1500 系列风电机组的维护及维修175第 8 章直驱式风电机组的运行与故障维护1958. 1 直驱式风电机组的运行与维护 ( 以金风科技 GW1500 系列
9、风电机组为例) 1958. 1. 1 直驱式风电机组的运行规程1968. 1. 2 机组运行维护安全规范1998. 1. 3 风电机组的保护措施2048. 1. 4 直驱式风电机组发电机的维护2088. 2 金风科技 GW1500 系列风电机组常见故障及维护维修2158. 2. 1 GW1500 系列风电机组简介2158. 2. 2 GW1500 系列风电机组维护及维修233第 9 章风电场的运行、 监控与管理2569. 1 风电场运行2569. 1. 1 风电机组运行2569. 1. 2 风电场运行监控2619. 1. 3 风电场调度运行2639. 1. 4 风电机组运行方式的优化2639.
10、 1. 5 风电场设备巡视2649. 2 风电场管理2659. 2. 1 风电场运行管理2659. 2. 2 安全作业与管理271参考文献275第 1 章绪论1. 1国内外风电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风能的动力应用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 但风电的研发始于 19 世纪末期, 直至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并网风电场才进入现代电力系统。1. 1. 1国外风电概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空气动力学、 尖端航天材料和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新型风电系统的开发研制, 风电在近 20 年里有了飞速发展。欧美国家在风能的开发利用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以丹麦、 德国、 西班牙、 美国为主形成了一个规模巨
11、大的产业链条从风电机组的制造到机组的销售, 从基础科学研究到工程实际应用, 风电已成为当今电力系统最为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风能在世界各国呈快速增长趋势, 风电已经不再是补充能源, 是最具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新兴能源。 2013 年 4 月, 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 2012 年世界风能报告 指出, 2012 年世界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近 45000MW, 美国以 13124MW 位列第一, 中国以 12960MW 位列第二, 德国和印度则分别以 2415MW 和 2336MW 位列第三和第四。 总投资额超过 560 亿欧元, 其中美国投资近 190 亿欧元, 欧洲投资约为 128 亿 172 亿欧元,
12、巴西投资约为 26. 3 亿欧元。 截至 2012 年底, 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达 282587MW, 其中 2012 年累计增加 19% , 中国以 75324MW 的装机容量居世界之首, 美国则位列第二, 为 60007MW。 鉴于 2012 年的经济形势, 这已是一个相当高的行业增长率了, 尽管它低于过去十年平均每年 22% 的增长率。 世界风能协会预计, 2013 2017 年的 5 年间世界风电新装机容量年均增长约为 7% , 到 2017 年末, 全球风电累计总装机容量将达 500000 536000MW, 其中亚洲 200000MW, 欧洲 170000MW, 北美 120000M
13、W, 拉美16500MW。 此外, 世界风电十强之外的国家风电装机容量也开始上升, 这说明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风电的重要性, 其中拉美地区显示出了令人鼓舞的增长, 新增装机容量超过一倍, 这主要归功于巴西和墨西哥风电的迅猛发展。2012 年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和新增装机容量前十位国家见表 11。9第 1 章 绪 论表 11 2012 年世界风电总装机容量和新增装机容量总装机容量/ MW百分比(% )新增装机容量/ MW百分比(% )中国7532426. 7美国1312429. 3美国6000721. 2中国1296028. 9德国3130811. 1德国24155. 4西班牙227968.
14、 1印度23365. 2印度184216. 5英国18974. 2英国84453. 0意大利12732. 8意大利81442. 9西班牙11222. 5法国75642. 7巴西10772. 4加拿大62002. 2加拿大9352. 1葡萄牙45251. 6罗马尼亚9232. 1其他3985314其他673715. 1前十总计24273486前十总计3806284. 9全球总计282587100全球总计44799100注: 数据来源: 中国风能协会。欧洲各国是风电技术传统强国, 其中利用风能最成功的国家是德国、 西班牙和丹麦, 欧洲新增的电力装机容量中大约有 1 / 2 将由风电提供, 美国和加
15、拿大是北美利用风能最好的国家。 为促进风电的发展, 世界各国政府特别是欧美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 主要包括有: 投资补贴、 低利率贷款、 规定新能源必须在电源中占有一定比例、 从电费中征收附加基金用于发展风电、 减排 CO2 奖励等。欧洲的德国、 丹麦、 荷兰等采用政府财政扶持、 直接补贴的措施发展本国的风电事业; 美国通过金融支持, 由联邦和州政府提供信贷资助来扶持风电事业; 印度通过鼓励外来投资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发展风电; 日本采取的措施则是优先采购风电。随着风电并网功率和风电场在电力系统中穿透功率的快速增长, 围绕并网的电压波动、 闪变、 谐波、 稳定性等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由于风具
16、有天然的随机性, 风电并网和其他常规发电并网有很大区别, 大型风电并入电力系统运行对整个电力系统构成新的挑战, 高风电穿透水平要求重新考虑电力系统运行方式。 在恒速恒频风电占主导地位时, 软并网技术是研究热点, 软并网技术是指通过控制发电机与电力系统之间用做并网开关的双向晶闸管的触发延迟角来控制并网冲击 电流, 以达到平滑并网的目的, 但该技术的适用条件受到发电方式的限制。 近年来, 全球风电技术经历了快速发展, 在欧洲, 双馈式发电机从 2002 年开始变成主导技术, 市场占有率超过 50% , 采用双馈式发电机和通过电力电子接口并网成为现代风电的主要趋势, 大型风电场及其并网已经成为当代电
17、力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国外对双馈式发电机的数学建模、 控制策略、 并网引起的电能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给出了各自的结论。 随着风电机组单机容量和风电场规模的扩大, 风电场对地区电网的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 大型风电低电压穿越技术成为研究热点。1. 1. 2国内风电概况在我国, 目前大多数的发电厂是用传统能源进行发电,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随着化石燃料的枯竭也将引起我国的能源危机, 使我国能源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 寻求新的可替代能源及开发新能源发电技术, 成为我国 21 世纪重大的研究课题, 关系到我国未来的科技与经济的发展, 新能源是一个十分广阔的研究领域。10m我国幅员辽阔
18、, 海岸线长, 风能资源比较丰富。 根据气象部门的资料, 我国高度陆地风能理论储量为 32. 26 亿 kW, 估计 10% 可供开发, 再考虑到实际风能扫掠面积为圆形与正方形的差别系数为 0. 785, 则陆地风能实际可开发量约为 2. 53 亿 kW, 近海风能资源大约为 7. 5 亿 kW, 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居世界第三位。 全国风能详查和评价结果显示,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 全国陆上 50m 高度层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等于 300W/ m2 的风能资源理论储量约为 73 亿 kW,陆上 80m 高度, 风速达到 6. 5m / s 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为 91 亿 kW。 根据国际上
19、对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的评价指标, 在年平均风功率密度达到 300W/ m2 的风能资源覆盖区域内, 考虑自然地理和国家基本政策对风电开发的制约因素, 并剔除装机容量小于 1. 5MW/ km2 的区域后, 得出我国陆上 50m、 70m、 100m 高度层年平均风功率密度大于等于 300W/ m2 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分别为 20 亿 kW、 26 亿 kW 和 34 亿 kW。我国从 20 世纪 70 年代就将风能的开发利用列入 “ 六五”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但以离网型风电为主, 主要解决常规电网覆盖不到的边远农牧民、 岛屿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 在 “ 七五”、 “ 八五” 和 “ 九五”
20、 期间, 原国家计委和原国家科委分别组织了综合性风能科技攻关, 内容涉及风能资源、 风电机组空气动力学、 结构动力学、 电机、 控制和材料等。 我国的大型风电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开始真正起步, 先引进了定桨距恒速风电机组, 90 年代引进了变桨距恒速风电机组, 近年来又引进和开发了变速恒频风电机组。我国风电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表 12 列出了 2005 年以来风电总装机容量的增长情况, 展望未来, 我国 2020 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有望突破 2 亿 kW, 我国风电在大规模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中的先行地位已经明确。表 12 我国历年风电总装机容量( 单位: MW)年份20052
21、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新增装机容量50712883311615413803189281763112960累计装机容量1250253758481200225805447336236475324注: 数据来源: 中国风能协会。内蒙古不仅风能资源和风电装机排名全国第一, 而且风电接入电网比例等多项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2012 年风电发电量 178 亿 kWh, 同比增长 34. 8% , 2013 年一季度风力发电 45 亿 kWh, 同比增长 56% 。 2012 年风电最大发电负荷710 万 kW, 日最大发电量 1. 2 亿 kWh, 最大当日供电量占比 3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电场 工程技术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