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型调水工程平原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大型调水工程平原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大型调水工程平原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规范.docx(24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型调水工程平原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规范目次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5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术语和定义54 基本要求65 工程管理75.1 工程管理目标75.2 工程检查75.2.1 一般规定75.2.2 经常性检查85.2.3 定期检查85.2.4 特别检查95.3 安全观(监)测95.3.1 一般规定95.3.2 监测项目115.3.3 资料整理与整编155.4 试验与检测175.4.1 电气设备试验175.4.2 设备检测175.4.3 设备台账管理185.5 工程项目划分185.5.1 一般规定185.5.2 建筑物划分195.5.3 设备划分195.6 工程项目评级215.6.1
2、一般规定215.6.2 建筑物评级215.6.3 设备评级225.7 安全鉴定235.7.1 安全鉴定周期与工作组织235.7.2 安全鉴定工作程序236 维修养护管理246.1 一般规定246.2 日常养护246.2.1 建筑物日常养护246.2.2 日常养护质量认定24II6.3 工程维修246.3.1 一般规定246.3.2 维修项目及要求246.3.3 维修项目质量认定246.4 维修养护项目管理246.4.1 一般规定256.4.2 计划编制与审批256.4.3 项目招投标256.4.4 实施过程管理256.4.5 维修养护项目验收267 工程评价277.1 工程评价指标确定277.
3、2 工程评价要求278 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289 工程档案管理289.1 一般要求289.2 资料收集289.3 档案整理与归档299.4 档案保管299.4.1 档案室要求299.4.2 档案保管要求29附录A (资料性)定期检查项目和要求30附录B (资料性)电气设备定期试验项目和周期47附录C (资料性)建筑物、设备与资产类别的对应关系表50附录D (规范性)平原水库工程项目划分及评级标准表56附录E (资料性)水库工程日常养护项目及要求193附录F (资料性)水库工程建筑物维修项目及要求217参考文献241大型调水工程平原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型调水工程平原调蓄水
4、库工程管理、维修养护管理、工程档案管理、管理流程、工 程评价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大型调水工程平原调蓄水库管理和维修养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1822-2008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4885-2010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GB/T30948-2021泵站技术管理规程GB/T50841-2013建设工程分类标准 (附条文说明)DA/T 28-2002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
5、理规范SL75-2014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101-2014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SL210-2015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230-2015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255-2000泵站技术管理规程SL258-2017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551-2012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601-2013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766-2018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鉴定技术规范DB37/T 1342-2021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工程管理管理单位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对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建筑物、设备通过一系列管理手段,保持(恢复)工程设
6、计标准和使用功能,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过程和结果。3.2评级单位独立(发挥作用)的设备(建筑物)。3.3分部分项5评级单位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按照功能及结构形式、工程部位等进行划分,便于评级单元的划分。3.4评级单元各评级单位中可分解的部位、(构)部件。3.5建筑物完好率评级单位中一类和二类单位建筑物数量之和与评级单位建筑物数量总和的比值。3.6设备完好率评级单位中一类和二类单位设备数量与评级单位设备数量之和的比值。3.7建筑物(设备)维修养护建筑物(设备)日常养护和维修的统称,分为日常养护、维修两类。3.8建筑物(设备)日常养护为保持建筑物(设备)设计标准和使用功能而采取措施进行的保养和防护。
7、3.9建筑物(设备)维修为恢复建筑物(设备)设计标准和使用功能而采取措施对发现或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的各种修补、处理、加固;分为岁修、大修、抢修。3.10建筑物(设备)岁修对每年或计划性进行的养护不能解决的建筑物(设备)损坏进行的修复。3.11建筑物(设备)大修建筑物、设备等出现影响使用功能和存在结构安全隐患时采取的重大修理措施;或在规定期限内对 设备定期进行全面检修(或对已带病运行的设备进行解体检修)。3.12建筑物(设备)抢修建筑物(设备)遭受损坏、或超工况运行,危及建筑物(设备)安全或影响正常运行等重大险情时, 应立即采取消除隐患的应急抢修。3.13试验电气设备的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
8、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电气设备进行 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4 基本要求4.1 管理单位应在工程投入运行前健全现地管理机构,明确职责范围,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4.2 管理单位应制定工程管理目标,完善工程检查、安全观(监)测、试验与检测、工程评级、维修养护、工程鉴定、工程评价、信息化建设等工程管理手段,提高工程管理水平。4.3 管理单位应组织对所辖工程建筑物、设备进行全覆盖管理,定期进行工程评级,编制问题清单及维修养护计划,确保工程建筑物、设备完好和安全运行。314.4 管理单位应组织制定工程防汛度汛方案及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工程安全度汛。4
9、.5 管理单位应加强工程建筑物、设备以及承包方的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归档工程管理资料。4.6 工程管理人员应按规定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熟悉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除险加固等情况,了解工程各部位结构,掌握技术管理业务知识。4.7 鼓励管理单位应用和推广新技术,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工程巡检、评级、维修养护计划编制等工程管理工作。5 工程管理5.1 工程管理目标5.1.1 建筑物完好率应达到 85%以上,其中主要建筑物的状况不应低于 GB/T 30948-2021 规定的二类建筑物标。5.1.2 设备完好率不应低于 90%,其中主要机电设备的状况不应低于 GB/T 30948-2021
10、规定的二类设备标准。5.1.3 安全运行率不应低于 98%。5.2 工程检查5.2.1 一般规定5.2.1.1 工程检查分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特别检查。5.2.1.2 水库工程检查包括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设施、边坡库岸以及闸门、启闭机、拦污栅、金属管道等金属结构及其配套的电气设备、供电线路及其他辅助设施设备等,检查内容符合 SL551 和 SL601 的要求。5.2.1.3 工程检查由现地管理机构组织。根据水库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具体规定工程检查的时间、 部位、内容和要求,确定检查线路和检查顺序。5.2.1.4 工程检查工作要求如下:a) 按照规定的项目和时间进行检查;b) 施工
11、期,每周 2 次,每月不少于 8 次;c) 初蓄水期、水位上升期、水位骤降期,每天或每两天 1 次,具体次数视水位上升或下降速度而定;d) 运行期,每周 1 次,每月不少于 4 次,汛期、高水位即出现影响工程安全运行情况时,应增加次数,每天至少 1 次;e) 检查资料应进行详细记录,整理分析。5.2.1.5 工程检查记录要求如下:a) 工程检查记录应真实、详细;b) 经常性检查记录由现地管理机构整理存档;c) 定期检查记录由现地管理机构填写、汇总,并编制定期检查报告;d) 专项检查应由现地管理机构填写规定表格,并报上级主管部门;e) 特别检查记录如无特殊要求可使用定期检查记录表,并整理编写特别
12、检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 门,由上级主管部门整理汇总上报管理单位;f) 定期检查记录、检查报告,专项检查记录和特别检查记录、报告由现地管理机构及管理单位分 别存档。5.2.2 经常性检查5.2.2.1 检查要求5.2.2.1.1 现地管理机构应经常对建筑物各部位、水泵主机组、电气设备、辅助设备、金属结构、观测设施、通讯设施、其他设施和管理范围内的水库、河道、堤(坝)、护坡,防渗体系及防护网及边界、 界桩等进行巡视检查。5.2.2.1.2 检查时应填写检查记录表,遇有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若情况较为严重, 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当工程处于运行状态遭受不利因素影响时,对容易发生问题的
13、部位应加强检查观察。日常检查包括建筑物巡查、设备巡查和库区巡查。5.2.2.2 建筑物巡查5.2.2.2.1 水库运行期间每日巡查 1 次,其他时间每周 1 次。5.2.2.2.2 巡查内容主要为主副厂房、闸室、人行便桥(交通桥)、上下游翼墙、上下游河道及两岸浆砌、干砌块石护坡的工程状况、安全监测设施及其他水工建筑物和辅助生产建筑物等,检查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情况,运行期间还应检查入库泵站进出水河道水流状态,是否有漂浮物及船只进入等情况。5.2.2.3 设备巡查5.2.2.3.1 运行期间,按运行规程规定的巡视内容和要求对设备每 2 小时进行 1 次巡视检查。5.2.2.3.2 非运行期,对设备
14、每周巡查 1 次。5.2.2.3.3 巡查内容主要为主电机、主水泵、电气设备、辅助设备、监测设施设备、闸门启闭机等金属结构、运程控制及监控系统、预警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照明、通信、安全防护设施及信号标志等。5.2.2.4 库区巡查5.2.2.4.1 水库运行期间每日巡查 1 次,其他时间每周 1 次。5.2.2.4.2 巡查内容主要为水质安全、坝体及浆砌、干砌块石或者预制块护坡的工程状况、观测设施 等,检查管理范围内有无违章情况,运行期间还应检查入库进出水河道水流状态,漂浮物等情况。5.2.3 定期检查5.2.3.1 分类定期检查主要包括对水库建筑物、设备的汛前检查、汛后检查和专项检查。定期
15、检查项目和要求见 附录 A。5.2.3.2 汛前检查汛前检查应结合汛前保养工作同时进行,每年在 4 月底前完成。检查报告应于 5 月初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要求如下:a) 着重检查维修项目和度汛应急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安全度汛措施的落实情况,包括对水库各部位建筑物、设备等进行全面检查;各类泄洪设施结构安全状况、备用电源检查;水文测报设施、 防汛值班、水库调度、应急管理等人员的落实情况等;b)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对影响工程安全度汛而一时又无法在汛前解决的问题, 制定应急抢险预案。5.2.3.3 汛后检查汛后检查在每年 10 月底前完成,并将检查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检查要求如下:a)
16、着重检查建设物、设备度汛后的变化和损坏情况;b)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人员修复或作为下一年度的岁修项目上报。5.2.3.4 专项检查专项检查包括泵站运行前检查、运行后检查,检查要求如下:a) 泵站投运前,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消除影响安全运行的隐患,确保机组正常投运;b) 泵站经历输水期运行后,结合运行中所出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重点检查转动部件、 易损部件磨损等;c) 每年应对泵站建筑物的水上部分进行 1 次全面检查,每 5 年对泵站建筑物的水下部分进行 1次全面检查;d) 主水泵检查,包括水导、轴承、叶轮、叶轮外壳、叶片间隙、导水帽、流道等,可运行 2 年或 3000h 进行 1
17、 次检查。5.2.4 特别检查5.2.4.1 特别检查是指在库区遇到大洪水、大暴雨、超标准蓄水、有感地震、库水位骤变或持续高水位运行以及影响大坝安全运用的特殊情况,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危险迹象时,应组织专项检 查,必要时对出现险情的部位进行连续监视。水库放空时应进行全面巡查。5.2.4.2 各类输(引、放)水洞(管)内部根据检查条件确定,一般每 3 年5 年检查 1 次。5.2.4.3 金属结构、启闭设施及电气设备一般投入运行后的 5 年内检测 1 次,以后每隔 6 年10 年进行 1 次。包括金属结构的腐蚀状况、材料强度、焊缝质量以及机电设备的安全状况等,检测工作应符合 SL101
18、要求。5.2.4.4 当水库工程遇到大洪水、大暴雨、超标准蓄水、有感地震、库水位骤变或持续高水位运行以及影响大坝安全运用的特殊情况,发生比较严重的破坏现象或出现危险迹象时,应对工程及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根据遭受的特大洪水、强烈地震或发生重大工程事故的实际情况,分析对工程可能造成的损坏,参照定期检查内容和要求,进行有侧重性或全面性的检查。检查流程见图 4。特别检查要求如下:a) 特别巡视检查工作要精心组织,建立专门组织机构,落实工作职责,分工明确;b) 检查内容要全面,数据要准确。若发现安全隐患或故障,应在检查后汇总地点、位置、危害程 度等详细信息;c) 对现场管理单位组织有困难的特殊检查项目,
19、可申请上级管理单位协调,委托专业单位进行;d) 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或故障,现地管理机构应及时安排进行抢修,对影响工程安全运行一时 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制定好应急抢险方案,并上报上级管理部门;e) 检查后,技术人员参照定期检查格式填写特别检查表,对检查结果形成检查报告,并报上级主 管部门、管理单位审核、汇总、归档。5.3 安全观(监)测5.3.1 一般规定5.3.1.1 对于日常监测项目及零星监测项目,可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直接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对于较复杂的监测工作,需按照图 1 所示程序进行。5.3.1.2 安全监测系统应定期进行鉴定,系统竣工验收后或者投入使用后 3 年内应进行首次
20、鉴定,之后应根据监测系统运行情况每间隔 35 年或必要时进行鉴定,或者结合大坝安全鉴定开展监测系统鉴定。现地管理机构按照观测任务书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渗流监测(或者渗压上下游水位、降水量伸缩缝监测(可选)混凝土裂缝监测(可选)和流量监测)气温及库水温对现场记录资料进行计算整理监测精度是否符合否查明原因、重测或复测规范要求是对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上级管理部门组织年度监测资料整编管理单位组织监测资料审查装订归档图 1 工程监测流程图5.3.1.3 应保持监测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按照规定的项目、测次和时间,在现场进行观测。应做到“四随”(随观测、随记录、随计算、随校核)、“四无”(无
21、缺测、无漏测、无不符合精度、无违时)、 “五固定”(人员固定、设备固定、测次固定、时间固定、测量方法和路线固定)。5.3.1.4 观测成果应真实、准确和符合精度要求。所有资料应按规定签署姓名,切实做到责任到人。5.3.1.5 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主要包括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测压管水位、进出水渠河床变形、混凝土建筑物裂缝、建筑物伸缩缝、水流形态、混凝土碳化深度等。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可开展其他专 门性观测项目,监测项目应符合 SL551 规定。5.3.1.6 现地管理机构应结合所管工程的结构布局、地基土质、已有的监测设施、监测手段和工程控制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制定年度观测任务书,报上级主管部门
22、审批。现地管理机构应按批准的项目和水库监测的要求执行,不得擅自变更,如确需变更,应报经上级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5.3.1.7 每次监测结束后,应对记录资料进行计算和整理,并对监测成果进行初步分析,如发现监测精度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重测。如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应即进行复测,查明原因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同 时加强监测,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严禁将原始记录留到资料整编时再进行计算和检查。5.3.1.8 人工观测的原始记录,整理核对成果等经有关人员和水库现地管理机构技术负责人签字后, 按月归档,同时录入电子文档。5.3.1.9 工程监测整编分析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符合上级单位整编频次要求,整编工作应符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大型 调水 工程 平原 水库 管理 维修 养护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