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docx
《2023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docx(27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储能电站离子电池管理系统(BMS)目录第 1 章概述 11. 1 命 名 规则11. 1. 1 单体电池、 电池和电池组11. 1. 2 电阻11. 2 锂离子单体电池11. 2. 1 形状21. 2. 2 化 学 过程31. 2. 3 安 全性41. 2. 4 安全运行区61. 2. 5 效率61. 2. 6 老化81. 2. 7 建模101. 2. 8 串联组串中的均压问题131. 3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151. 3. 1 电池管理系统定义151. 3. 2 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的功能161. 3. 3 电池管理系统选型161. 4 锂离子电池191. 4. 1 荷电状态 ( SOC)、 放
2、电深度 ( DOD) 和容量191. 4. 2 一致性及均衡231. 4. 3 健 康 状态33参考文献35第 2 章电池管理系统分类362. 1 按功能分类362. 1. 1 恒流恒压充电器362. 1. 2 分 流 器2. 1. 3 监 测 器2. 1. 4 监 控 器 38 39 40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2. 1. 5 均 衡 器2. 1. 6 保 护 器 41 422. 1. 7 功 能 对比422. 2 按技术分类432. 2. 1 简单系统 ( 模拟系统)2. 2. 2 复杂系统 ( 数字系统) 43 442. 2. 3 技 术 对比442. 3 按拓扑分类2. 3. 1 集
3、 中 式2. 3. 2 模 块 式2. 3. 3 主 从 式2. 3. 4 分 布 式 45 45 45 46 472. 3. 5 拓 扑 对比49第 3 章BMS 功能503. 1 测量503. 1. 1 电 压3. 1. 2 温 度3. 1. 3 电 流 50 53 533. 2 管理563. 2. 1 保护563. 2. 2 热 管理613. 2. 3 平衡623. 2. 4 再 分配823. 2. 5 分布式充电843. 3 评价853. 3. 1 荷电状态和放电深度853. 3. 2 容 量3. 3. 3 电 阻 91 923. 3. 4 健康状态 ( SOH)933. 4 外 部
4、通信943. 4. 1 专用模拟线路3. 4. 2 专用数字线路 94 953. 4. 3 数 据 连接983. 5 登录和遥测100参考文献100第 4 章市售电池管理系统 1014. 1 引言101目录4. 1. 1 简 单 系统1014. 1. 2 复 杂 系统1054. 1. 3 单体电池制造商的电池管理系统1114. 1. 4 对比112第 5 章定制型 BMS 设计1145. 1 BMS 专用集成电路1145. 1. 1 BMS 专用集成电路的选择1145. 1. 2 BMS 专用集成电路的比较1175. 2 模 拟 BMS 设计1185. 2. 1 模拟调节器1185. 2. 2
5、 模拟监控器1205. 2. 3 模拟均衡器1315. 2. 4 模拟保护器1385. 3 现有的数字 BMS 设计1385. 3. 1 ATMEL 公司生产的 BMS 处理器5. 3. 2 Elithion 公司生产的 BMS 芯片集 139 1405. 3. 3 National Semiconductors 公司生产的成套 BMS1415. 3. 4 Peter Perkins 生产的开源 BMS1425. 3. 5 德州仪器公司生产的 bq29330 / bq20z905. 3. 6 德州仪器生产的 bq78PL114 / bq76PL102 143 1465. 4 定制型数字 BMS
6、 设计1475. 4. 1 电压及温度测量1485. 4. 2 电 流 测量1715. 4. 3 评 估 功能1765. 4. 4 通信1915. 4. 5 优化2025. 4. 6 开关2165. 4. 7 日 志 记录2205. 5 电 池 接口2215. 5. 1 非 分 布式2215. 5. 2 分 布式2225. 6 分布式充电228第 6 章BMS 的设计 2316. 1 安装2316. 1. 1 电池组设计2316. 1. 2 BMS 与电池组的连接244储能电站锂离子电池管理系统6. 1. 3 BMS 与系统连接2476. 2 配置2536. 2. 1 单体电池配置2536.
7、2. 2 电池组配置2536. 2. 3 系 统 配置2536. 3 测试2556. 4 故 障 排除2566. 4. 1 接地2566. 4. 2 屏蔽2566. 4. 3 过滤2566. 4. 4 电 线 布置2566. 4. 5 非计划断路2566. 5 应用257参考文献257符号及缩略语258术语260第 1 章概述1. 1命名规则1. 1. 1单体电池、 电池和电池组在对电池组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命名上存在着一些混淆, 这或许是因为当我们提到 “ 电池” 时其实是指碱性单体电池, 而往往忽略了汽车启动电池是由 6 个单体电池组合而成。在本书中, 我们对各组成部分的命名约定如下: 单体电
8、池 ( cell): 电池最基础的组成元素 ( 就锂离子单体电池而言其能提供 3 4V 电压)。 电池块 ( block): 由一系列单体电池并联组成, 提供 3 4V 的电压。 电池 ( battery): 由一系列单体电池或电池块串联组成的独立的物理模块, 可以提供更高的电压水平 ( 例如, 一个由 4 个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的电池块正常工作时可以提供 12V 电压)。 电池组 ( pack): 由许多电池通过串联或并联组成的电池集合。1. 1. 2 电 阻单体电池生产商通常在电池的参数表中列出的阻抗参数通常为交流阻抗( 详见 1. 2. 7 节)。 但是电池使用者需要知道的是, 直流阻抗并非
9、交流阻抗, 因为电池正常工作时内部流动的是直流电流。 因此, 在本书中, 所有的阻抗均特指单体电池或者电池的内部直流电阻。1. 2锂离子单体电池可充电锂离子单体电池在现有市售电池中具有最高的能量密度, 并且功率密度也很高。 锂离子单体电池凭借着其近乎卓越的性能 ( 见图 1. 1) 已经成为如笔记本电脑和手机这样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 与此同时, 锂离子单体电池也快速成为牵引类交通工具动力源的理想选择。第 1 章概述91. 2. 1形状图 1. 1 世界上最快的电动摩托 KillaCycle 烧胎锂离子单体电池一般具有 4 种基本形状 ( 见图 1. 2 和表 1. 1): 圆柱形 ( 分为
10、大、 小两种)、 棱柱形和袋形。图 1. 2 锂离子单体电池形状: 大、 小圆柱形, 棱柱形和袋形这些锂离子单体电池的易用性使得它们在小型项目中更受青睐。 圆柱形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在完全充电的化学反应过程中仍可以保持原有的形状不发生膨胀, 而对于其他形状的单体电池来说, 就必须选择合理的外壳来抑制膨胀。此外, K2 能源公司将一系列小圆柱单体电池组装成为具有棱柱外形的电池, 这些电池同时具备了小圆柱单体电池的机械特性、 热特性和棱柱单体电池的易用特性。表 1. 1 锂离子单体电池形状对比小圆柱大圆柱棱柱袋状外形包裹成小圆柱状, 一般长 65mm镍焊接或铜条包裹成金属或硬塑圆柱状螺栓螺母联接中等硬
11、度塑料包裹软袋包裹连接铜板焊接或螺栓螺纹联接螺栓螺纹联接标签夹连接或焊接满充抗膨胀性商业性外形固有抗膨胀特性差: 设计过程复杂, 需要焊接, 劳动强度大外形固有抗膨胀特性好: 需要一些设计需要在电池尾部加装抗膨胀板优秀: 几乎不需要设计需要在电池尾部加装抗膨胀板非常差: 需要很多的设计劳动工作特性好: 焊接提供了较高的可靠性好优秀好: 高表现替换特性不可能可能但不简单简单一般不可能易于改造, 因注释为较小的外形可以适应各应用一 般 不 广 泛应用较高的可利用性, 几乎不需要设计高能量/ 功率密度, 需要大量的设计工作量, 一般在大型产品中才选择应用1. 2. 2化学过程锂离子单体电池通过内部锂
12、离子在正负电极之间嵌入和脱嵌进行充放电, 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的传递模式被戏称为 “ 摇椅模式”。锂离子单体电池大多采用聚合物电解质或凝胶电解质, 而其他单体电池则大多采用非水液体电解质。许多锂离子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锂离子单体电池。 通常情况下根据锂离子单体电池阴极材料对其进行命名。 LiCoO2 : 标准钴酸锂。 LiMnNiCo: 镍钴锰酸锂。 LiFePO4 和 Li2 FePO4 F: 纳米磷酸锂/ 磷酸锂/ 磷酸铁锂。 LiMnO2 : 锰酸锂。 Li4 Ti5 O12 : 钛酸锂。 LiMn2 O4 : 锰酸锂。 LiNiO2 : 镍酸锂。这些单体电池的额定电压、 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等
13、参数随着其化学反应的变化而变化。 相比于标准钴酸锂, 一些锂离子单体电池更安全, 也更适合用作大型牵引锂离子电池组 ( 特别是磷酸铁锂和钛酸锂)。1. 2. 3安全性虽然锂离子单体电池性能优异, 但也不允许使其工作在严格安全区域之外, 否则会产生令人不满意甚至危险的后果。在多数情况下, 单体电池故障的后果也仅仅是电池使用寿命缩短或者电池损毁, 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然而滥用锂离子单体电池则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并且很容易对单体电池造成严重的物理损害 ( 穿孔或破碎) 和/ 或过热 ( 由过电压、 过电流或外部发热引起)。我曾经惊恐地目睹过一场磷酸铁锂离子电池的短路事故: 单体电池猛烈地向外喷发
14、电解质, 随后又发生了喷火爆炸事故, 如图 1. 3 和图 1. 4 所示。 得益于当时较为健全的安全措施, 锂离子电池安置在手推车上, 并且距离安全出口较近, 使得技术人员能够很快将电池推到室外。图 1. 3 扑灭因锂离子电池直接短路引起的火灾我曾参与过普锐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 见图 1. 5) 的电池事故分析, 事故是由动力锂离子电池组内部电弧引发的起火 ( 详见 6. 1. 1. 5 小节)。以上两起事故中均没有人员伤亡。 在这两个案例中, 人们的错误在于不健全的机械设计以及糟糕的生产流程 ( 在生产现场不存在质量控制及干扰环节)。 这两个案例都不是由电池管理系统引起的问题。虽然这两个
15、案例都是极端情况, 但正是这样的事件让我们意识到大量锂离子电池组具有很强的危害性。 从事这种电池工作时需要注意安全。图 1. 4 灭火后的图 1. 3 中的电池图 1. 5 起火后的普锐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 认真思考并直接告诉周围的人保持安静电池实验过程中禁止闲聊。 佩戴适当的安全装备: 操作电压超过 40V 的电池时, 需佩戴护目镜和绝缘手套。 不要将金属物品放置于未加保护的单体电池上方, 因为这些物品会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电池上。 也就是说不允许在电池上方放置螺钉旋具、 仪表探头、套筒扳手、 油漆罐和卡钳等物品。 如果暂时不使用上述工具, 应将其放置在电池下方。 采用严格的质量控制方法合理地设
16、计并组建电池模块。 提前准备电池着火事故的处理方案 ( 如剪短电缆, 快速离开事发地, 灭火); 在进行电池实验之前就应该将处理方案的程序牢记于心, 并能在事故发生10s 内做到妥善处理。1. 2. 4安全运行区锂离子单体电池安全运行区域由电流、 温度和电压确定。 若超过电压阈值过充, 那么电池将会迅速被损毁, 严重时会发生爆炸。 大部分锂离子单体电池在低于电压阈值时继续放电将会损毁。 若锂离子单体电池在某个特定的温度范围之外放电, 又或者在一个相比之下更小的温度范围外充电, 那么将会导致锂离子单体电池的寿命严重受损。 长期工作于允许温度范围外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容易产生热失控和自燃现 象, 即使
17、是不易产生热失控现象的单体电池, 其含有的有机电解质也会助燃。 锂离子单体电池寿命会因大电流放电或快度充电而受损。 锂离子单体电池在高脉冲电流下工作几秒就会损毁。以上介绍的这些限值会随单体电池自身化学成分不同而产生变化。 例如, 标准锂离子单体电池 ( LiC2 ) 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时, 即使工作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下也会产生热失控; 而对于 LiFePO4锂离子单体电池, 即使工作在较为恶劣的温度条件下也不会产生热失控。 不同制造商的单体电池限值也不尽相同。 例如A123 和 K2 两个公司均生产相似的筒式锂离子单体电池, A123 公司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可以放电至0V, 但K2 公司生产的
18、锂离子单体电池则不允许在低于 1. 8V 的电压下放电, 如图 1. 6 所示。1. 2. 5 效 率相比于其他化学电池, 锂离子单体电池一个显著优点是能量和充电的高效性。1. 2. 5. 1能量锂离子单体电池的内阻非常小 ( 尤图 1. 6 26, 650 型 LiFePO4 锂离子单体电池的安全工作区域其是在所谓的动力电池中), 根据计算公式 = I2 R 可知, 其内部产生的热功率损耗也极小。 例如, A123 公司生产的 M126, 650 型锂离子单体电池 ( 多用于动力工具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中), 有着较为典型的 10m 内阻。 当它工作于 1C(2. 3A) 状态下, 输出的功率
19、为 P = 2. 3A 3. 2V = 7. 6W 时, 其功率损耗为 P =(2. 3A) 2 10m = 53mW, 具有 99. 3% 的转化效率 ( 同时考虑充电、 放电, 其双向效率为 98. 6% )。电流增大时能量效率会相应地降低。 更多的能量将会以热能的形式在单体电池内部被浪费掉, 单体电池输出能量也相应减少。当外部负载阻抗与单体电池内阻相等时, 单体电池具有最大输出功率。 一半功率在单体电池内部以热量形式浪费掉了, 另一半功率作用于外部负载。按照这种工作方式, A123 公司的 M126, 650 型锂离子单体电池能够提供150A 的电流和 500W 的功率, 其中 250W
20、 的功率在单体电池内部以热能的形式消耗。 当然这种工作状况仅能维持很短时间 ( 少于 10s), 因为单体电池内阻产生的热量将会迅速扩散并引起单体电池温度升高到危险水平。 当然, 当单体电池应用于赛车时, 破纪录比保护单体电池寿命更为重要, 所以偶然的起火事件也是可以接受的。1. 2. 5. 2 电 荷从充电方面看, 锂离子单体电池效率实际上是可以达到 100% 的 ( 只要单体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在一个可以忽略其自放电的极短时间内发生)。 本质上如果忽略充放电速率, 在单体电池满充过程中进入单体电池的电子能够在满放过程中全部释放出来。 需要注意的是, 本书并没有说充放电的能量相等, 而是说充放电
21、的电荷量相等。 放电过程的单体电池电压比充电过程的单体电池电压要低, 因此尽管充放电的电荷量相等, 放电释放的能量要少于充电存储的能量。读者或许因某个规格表显示单体电池在更大电流下释放电荷量会减小, 而对本书提出的理论存有异议。 需要指出的是, 本书提出的理论是基于单体电池的完全充放电, 而规格表中曲线是单体电池恒流放电, 当单体电池电压低于某个特定的水平时其放电就会停止。 那时单体电池并没有做到完全放电, 可以通过采用较低放电电流的方式将单体电池中的剩余电荷释放出来。 例如可以采用与截止电压相等的恒压条件对单体电池进行放电, 如图 1. 7 所示。 在忽略单体电池放电速率的前提下, 当放电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电站 锂离子电池 管理 系统 BMS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