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目次前言III引言IV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缩略语25 一般要求26 总体架构27 数字化设计28 工厂化调试39 信息采集310 自动测试与验收311 运维检修412 退役613 运维管理614 技术支持系统715 对继电保护设备的要求9附录 A(资料性)智能运维检修标准体系10附录 B(资料性)智能运检总体架构11I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导则1 范围本文件作为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体系纲领性规范,面向继电保护设计、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环节,规范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的相关术语和定义,明确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的一般要求、主要内容和
2、技术支持系统架构,以及智能运维检修对继电保护设备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 35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厂站各类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的采集单元、过程层交换机等设备及其二次回路,以及智能运维检修技术支持系统的规划、研发、制造、设计、建设、改造、验收、运行和维护。安全自动装置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598.24-2017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第 24 部分:电力系
3、统暂态数据交换(COMTRADE)通用格式GB/T 36572-2018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T 40599-202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在线监视与分析技术规范DL/T 553-2013电力系统动态记录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860(所有部分)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DL/T995-2016继电保护与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1663-2016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在线监视和智能诊断技术导则DL/T1782-2017变电站继电保护信息规范DL/T1900-2018智能变电站网络记录分析装置技术规范DL/T2378-2021变电站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通用技术条件能源 20
4、190747继电保护装置状态检修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4 年第 14 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国能安全201536 号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总体方案等安全防护方案和评估规范电监信息201262 号电力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3 术语和定义GB/T 14598.24-2017、DL/T 860、DL/T 553-2013、DL/T 1663-2016、DL/T 2378-2021 界定的以及下列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技术支持系统technical support system泛指基于计算机、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技术,部署于主站端
5、或厂站端,为智能运维检修提供技术服务的设备、功能模块或自动化系统。3.2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for protective system11基于技术支持系统,为专业人员提供继电保护设计、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灵活方便的人机交互技术,安全、高效、科学、精准地实现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设计、工厂化调试、信息采集、自动测试与验收、在线监视、故障诊断、状态评价与状态检修、远程运维、运维检修及辅助安措、退役报废等的智能化。简称“智能运检”。4 缩略语CCD回路实例配置描述(configured circuit d
6、escription) CIDIED 实例配置描述(configured IEDdescription) CSD交换机配置描述(configured switch description)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 ICDIED 能力描述(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智能电子设备(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SCD变电站系统配置描述(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SSD系统规范描述(syste
7、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SV采样值(sampled value)5 一般要求5.1 为适应继电保护的高可靠性要求,提高运维效率,继电保护的运维检修应逐步从人工作业的方式向机器在线监视、诊断、检验的智能运维检修模式转变。5.2 实行继电保护智能运检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综合考虑安全、环境、效益等因素,持续完善,逐步推进。5.3 智能运检应遵循“安全、高效、科学、精准”,充分利用智能化技术做好继电保护的运维检修工作。5.4 宜从继电保护的设计、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各阶段开展智能运检。5.5 智能运维检修体系宜从导则、运行管理
8、及检修规程和支撑辅助标准三个层面构成(见附录 A), 随着技术发展不断完善。5.6 智能运检成效满足安全生产运行和 DL/T 995 检验要求的,可以取代 DL/T 995 所规定的对应的定期检验、补充检验项目。5.7 应依托技术支持系统辅助实现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5.8 技术支持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应符合 GB/T 36572 的规定,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6 总体架构6.1 承接继电保护智能运维检修体系,继电保护智能运检总体架构主要包括运检业务及功能、技术支持系统和运检管理等方面(见附录 B)。6.2 智能运检的主要业务和
9、功能涵盖设计、建设、运维检修和退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基于技术支持系统,实现对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的数字化设计、工厂化调试、信息采集、自动测试与验收、在线监视、状态评价与状态检修、故障诊断、远程运维、辅助安措、智能检验、移动运检、退役和运维管理等。6.3 技术支持系统主要由三个层面构成,包括作为调度、指挥或控制中心的主站端系统或模块,作为站端数据中心和控制枢纽的厂站端系统,以及分布在厂站端作为数据采集和执行单元的一二次设备。厂站端系统或装置宜符合 DL/T 2378 的要求。7 数字化设计7.1 工程图纸的数字化设计是实现厂站二次回路的信息感知与运维数据和检修功能智能化融合的基础,应按工程
10、设计的全要素构建继保小室、屏柜、装置、物料、电(光)缆以及厂站二次回路等的信息模型,全面支持工程设计单位的图形化设计,方便运维单位的文件化管控,提高智能运检的效率。7.2 设备供应商应提供设备的设计能力描述文件,屏柜集成单位应完成屏柜(包括汇控柜、操作箱等) 内空开、压板、把手、端子排的设计和端子连接工作,提供屏柜设计白图和屏柜的设计能力描述文件。7.3 工程设计单位移交工程设计蓝图时,应提交数字化设计文件、电(光)缆清册和包含全站二次回路连接、设备调度命名等信息的二次回路设计描述文件,以及二次回路设计描述文件的可视化工具,其中数字化设计文件应包含间隔信息表、屏柜信息表、设备信息表、线缆连接表
11、、屏内配线表以及信号信息表。7.4 二次回路设计描述文件的可视化工具应能对二次回路设计描述文件进行图模相互转换,实现模型文件编辑、比对和校验,以及图模互逆、二次回路检索与定位、二次回路可视化等功能。7.5 基于模图转换的二次回路可视化应包括全站屏柜间的全回路可视化,需满足二次图纸设计深度要求,包括回路原理图、屏柜布置图、柜内元件图、装置背板插件图和端子排图等,达到传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效果,符合现场运维人员使用习惯。8 工厂化调试8.1 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从出厂之后到运输至现场安装之前,宜开展工厂化调试,确保装置符合现场安装条件,减少现场调试工作量。8.2 工厂化调试应验证继电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
12、的功能、性能及其关联回路,确定继电保护装置等二次设备的功能、性能及回路符合技术要求。8.3 工厂化调试应能通过测试工具进行,调试报告和调试数据宜可自动分析,保存周期不少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8.4 工厂化调试宜自动校核继电保护二次虚回路配置的正确性,确认继电保护虚回路配置的正确性。9 信息采集9.1 继电保护的基础资料和信息是开展继电保护智能运检的依据,应确保继电保护基础资料和信息的正确性、完整性、全面性和及时性。9.2 信息采集应能全面覆盖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过程层设备、网络设备和故障录波等厂站端设备, 并上送。9.3 采集的厂站端信息全面包含动作事件、告警信息(告警文件)、状态变位信息(状
13、态文件)、录波列表及简报,内部状态监测量、交直流采样,录波文件、定值文件、在线监测信息、中间节点信息、设备台账信息(台账文件)、日志信息等。9.4 主站端应能从相关系统获取设备运检及评价所需的信息,包括继电保护及其回路在线监测、巡视巡检、停电检修等过程中采集的设备状态、事件、告警、日志、缺陷等信息。9.5 信息采集应能通过现场安装的传感器或移动采集设备采集继电保护运行、试验相关数据。10 自动测试与验收10.1 继电保护调试和验收宜能通过自动测试和自动验收,提高测试、验收效率和正确率,减少作业时间;测试数据保存周期不少于设备的全生命周期。10.2 自动测试10.2.1 继电保护测试仪应支持自动
14、测试功能,测试时完成必要的接线和参数配置工作后,可以完成继电保护自动测试,自动生成测试报告。10.2.2 现场继电保护定值校核、功能调试,应通过制定通用调试用例开展自动测试完成调试工作,现场继电保护回路整组调试,宜通过制定通用调试用例开展自动测试完成调试工作。10.2.3 可基于 SCD 文件中虚回路配置关系,开展继电保护镜像仿真测试。10.3 自动验收10.3.1 基于自动测试开展自动验收工作。10.3.2 继电保护定值、功能、回路、信号,以及模型文件入网版本一致性、通信参数正确性、二次虚回路配置正确性等宜通过自动验收实现。10.3.3 可通过仿真镜像测试方式实现已完成测试的二次虚回路配置的
15、通讯参数、通讯过程自动验收。10.3.4 能通过信息采集,建立全站继电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过程层设备、网络设备和故障录波装置等二次设备验收合格后按投运日期命名的基础数据库。11 运维检修11.1 在线监视11.1.1 具备在线监视全站各类保护装置、过程层设备、网络设备和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等设备及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运行的工况和参数、电网故障中二次设备的动作信息, 以及二次设备通过本身自检产生的告警信号,实时反映继电保护的运行状况。11.1.2 监视运行过程中的设备状态,包括设备投运状态、软硬压板状态、通信状态、告警情况、装置温度、电源电压、光口光强、定值状态等,以及光
16、纤物理回路及虚回路的实时状态。11.1.3 监视状态检修与状态评价、电网故障智能诊断、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远程运维、移动运检、智能辅助安措、智能检验、更换式检修等运维检修相关功能的诊断分析结果。11.1.4 在线监视发现异常时根据系统提示或操作规程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应及时查看系统对继电保护设备进行自动智能巡检的情况,在必要时手动触发智能巡检,对巡检异常情况进行处理。11.2 状态检修与状态评价11.2.1 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基本工作面包括信息收集、状态评价、检修决策、检修计划、检修实施及效果评估等。11.2.2 状态评价是施行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前提和基础,应遵循客观、统一的原则,避
17、免人为因素对评价结果造成影响,综合应用基础信息数据、运行巡检数据和在线监视数据,结合家族性缺陷信息,科学评价设备状态。11.2.3 状态评价宜根据状态在线监视数据动态跟踪,实时自动评价,指导消缺、检修和设备改造计划的动态更新。11.2.4 对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其辅助设备开展状态评价应出具相应的状态评价报告。11.2.5 根据状态评价结果动态制修定年度检修计划。11.3 电网故障智能诊断11.3.1 通过对电网故障中二次设备动作信息的智能分析,判断故障性质和故障位置,提供电网故障时的故障报告,支撑电网故障的分析、决策和处置。11.3.2 智能诊断应根据技术支持系统获取的保护动作事件、开关位置、
18、录波文件、启动信息等,实现事件及波形分析、故障标记、故障综合分析、故障信息展示等功能,生成保护动作时序、电网故障分析报告。11.3.3 事件及波形分析功能应对保护设备或录波器的事件信息和波形文件进行分析,正确分析出故障信息。11.3.4 故障标记功能应辨别保护设备的定检和电网故障,采用信息智能化判别手段实现故障标记。11.3.5 故障综合分析功能应能对故障进行信息归档处理,自动收集故障元件的相关事件信息、录波文件,具有故障测距、开关动作行为分析、保护动作行为一致性分析等功能。11.3.6 故障信息展示应包括故障信息列表、故障信息详情、标记信息、报告查看等内容。11.3.7 保护动作时序信息包括
19、保护启动、保护各动作元件、跳闸、开关变位等信息。11.3.8 电网故障分析报告包括故障时间、故障相别、故障电压、故障电流、保护动作信息、重合闸情况、故障测距信息等。11.3.9 波形分析应支持对保护设备或录波器的波形文件进行分析,提供在线录波分析工具,具备向量图绘制、阻抗轨迹绘制等分析功能。11.4 设备缺陷智能诊断11.4.1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应根据继电保护自检告警、在线监测信息、故障录波、变电站配置文件等,判断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本身的故障性质和位置,辅助监控人员理解缺陷严重程度和对继电保护运行性能的影响,实现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自动定位,支撑缺陷处理。11.4.2 继电保护
20、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宜能实现隐性缺陷预警。11.4.3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无法给出唯一的缺陷部位诊断结果时,宜按照缺陷概率由高到低的顺序,给出缺陷部位诊断结果排序。11.4.4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应自动生成缺陷记录和诊断报告,支持缺陷的统计分析。11.4.5 继电保护及二次回路缺陷智能诊断报告宜包含缺陷现象、缺陷部位、受影响的保护功能、处置措施建议等属性或内容。11.5 远程运维11.5.1 远程运维应具备远方巡视、远方控制、远方不停电传动、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等功能。11.5.2 远方巡视11.5.2.1 应支持对各种保护装置、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
21、能运维装置、过程层交换机等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配置、定值、功能压板和二次回路等远方定期或动态自动巡视。11.5.2.2 应支持巡视报告的的自动生成,展示自动巡视项目的结果和以曲线、棒图等方式展示可设置周期内的巡视历史统计结果,且应支持报告预览打印和导出。11.5.2.3 当巡视结果有异常时,应上送异常告警信息,并能响应主站召唤巡视报告文件请求。11.5.3 远方控制11.5.3.1 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远方实施软压板投退、定值区切换、信号复归、定值修改。11.5.3.2 应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或有效的管理手段,防范远方控制导致主站与装置显示不一致带来的风险。11.5.4 远方不停电传动11.5.4.
22、1 能利用保护装置的出口传动功能实施被保护设备断路器的出口传动,检验装置出口回路、断路器控制回路动作的完整性。11.5.4.2 出口传动可在主站端或保护屏(柜)上操作。11.5.5 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11.5.5.1 支持对保护装置、继电保护综合记录与智能运维装置等二次设备软件版本的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11.5.5.2 宜有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的历史记录,并能进行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前后的比对。11.5.5.3 宜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或有效的管理手段,防范因通信传输及转换等因素导致升级和配置失效的风险。11.5.5.4 应在满足安全运行的条件下开展远方升级和远方配置。11.6 智能辅助安措1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保护 智能 检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