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装配式建筑给排水技术规程.docx





《2023装配式建筑给排水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装配式建筑给排水技术规程.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装配式建筑给排水技术规程1目次1 总 则x2 术语x3 设计x3.1 一般规定x3.2 给水管道x3.3 排水管道x3.4 消防管道x3.5 BIM 设计x3.6 管道装配率x4 安装x4.1 一般规定x4.2 管道敷设x5 验收x5.1 一般规定x5.2 隐蔽工程验收x5.3 系统工程验收x6 维护管理x本规程用词说明x引用标准目录x附:条文说明x41 总 则1.0.1 为规范装配式建筑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安装、验收以及维护管理,做到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科学安全、经济合理、维护方便,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部品部件建造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装配式民用建筑中给水排水
2、管道的设计、安装、验收以及维护管理。条文说明:由于钢结构及木结构建造的装配式建筑与钢筋混凝土预制部品部件建造的装配式建筑差别很大,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在材料选用和施工安装等方面均有较大差 异,因此,本规程不包括钢结构和木结构建造的装配式建筑中的给水排水管道系统设计、安装、验收以及维护管理。适合装配化的工业建筑可参照本规程;当钢结构及木结构建造的装配式建筑中给水排水管道系统采用相似工艺设计和安装时,也可参照本规程。装配式建筑中使用的其他类似的给水排水管道,也可参照本规程执行。1.0.3 给水排水管道、配件及采用的装配式支吊架材料均应符合相关国家产品质量的要求。1.0.4 给水排水管道系统工程的设计、
3、安装、验收以及维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条文说明:尚应符合的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主要包括: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097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50981、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 及建筑同层排水工程技术规程CJJ232 等。62 术语2.0.1 装配式建筑 industrial buildings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2.0.2 管道装配率prefabrication ratio建筑物内的给水排水管道采用
4、装配化工艺设计及安装的比例。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物内给水排水管道的设计和安装宜采用装配化工艺设计和安装,装配化工艺以在工地能实现快速安装、高效安全为目的,主要包括:优质的给水排水管道和配件、便捷可靠的管道连接技术、适合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技术的管道系统等。2.0.3 管线分离式安装 MEP pipes detached from skeleton在装配式建筑中,给水排水管道采用与建筑结构本体或预制部品部件分开布置和安装的技术方式。2.0.4 管线预埋式安装 MEP pipes embedded in skeleton在装配式建筑中,给水排水管道及部分小型配件等在预制工厂内直接预埋在预制部品部件内
5、的技术方式。2.0.5 组合式排水配件 combined drainage fittings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功能的排水配件在工厂组合而成的排水模块。2.0.6 排水汇集器 drainage collector一种用于汇集除座便器以外器具排水管的生活废水排水,并将汇集后的排水集中接至排水立管或横干管的专用排水配件,一般采用自带水封方式,有利于减小降板高度。2.0.7 装配式卫生间 assembled bathroom楼地面(防水底盘)、吊顶(顶板)、墙面(壁板)、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简称“集成卫生间”。2.0.8 装配式厨房 assem
6、bled kitchen楼地面(防水底盘)、吊顶(顶板)、墙面(壁板)、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简称“集7成厨房”。2.0.9 防水底盘 waterproof chassis用于装配式厨房、卫生间的一种具有防水、防渗漏等功能的底面盘形构件。2.0.10 装配式支吊架 fabricated support system用于给水排水管线安装,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组装的支吊架。2.0.11 装配式管道 assembled pipeline易于在工厂预制,并能在工地现场满足装配要求的给水排水管道及配件。83 设计3.1 一般规定3.1.1 给水
7、排水管道设计应编制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中应明确管道装配区域和管道最低装配率。3.1.2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应满足装配式建筑使用功能和给水排水系统功能的要求,并应符合标准化、精确化的要求。3.1.3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应进行管线集成化设计,管线集成化设计应遵循:集中布置、节省空间、节能、节材、卫生、环保、减少建筑垃圾产生、减少施工检修难度和有利于实现工厂化生产等原则。条文说明:管线集成设计除应满足集中布置、节省空间等要求外,还应满足卫生、环保和功能的要求,不应对用户的健康、噪声控制和使用安全产生不利影响。3.1.4 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应进行各类管线的预留及预埋设计,不应在预制部品部件安装完成后凿剔沟、
8、槽及开设孔、洞;预留设计时,宜采用预埋槽沿主管线的路由铺设。3.1.5 对于预制部品部件,当水平方向上有管道穿越水平设置的构件时,构件上应预留足够管道穿越的圆形孔洞,同一构件上预留孔洞的中心标高宜一致、尺寸宜相同,孔洞的直径大小及设置的高度应满足结构构件的强度要求;当管线穿越楼板时,宜采用管线预埋式安装。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提倡工厂化生产和干法作业,采用管线预埋式安装,能实现预制部品部件无需预留孔洞和二次补洞的湿法作业,可实现工厂化生产和安装干法作业。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 中,楼面地面干式工法装配率占 6 分。此外,所有预留孔洞式的安装,均需二次补洞,而补洞均需湿法作业,不是
9、装配式建筑所提倡的,故预留孔洞的安装方式只在难以实现预埋情况下选择。当管道穿越楼板、阳台板沉箱等位置时,应安装套管。93.1.6 在预制部品部件中暗敷的给水管道和配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给水管道和配件的敷设不应影响结构安全,且不应敷设在预制构件的接缝处;2 竖向管道不应设置在预制柱内,且不宜设置在预制剪力墙内;3 当竖向敷设的管道需在剪力墙或非承重预制墙板上开槽时,开槽的位置应避开剪力墙的边缘构件范围,并由结构专业统一设计,将预留管道位置标示在预制墙板深化图纸上。3.1.7 给水排水管道穿越楼板或墙体时,应采取防水、防火、隔声、密封等措施,防火封堵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
10、6 的有关规定,隔声应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有关规定。3.1.8 给水排水管道应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或管线预埋式安装,其设计与布置应与预制构件的生产和建造方式配合,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采用与建筑结构本体或预制部品部件脱开布置的方式,并应便于管道的更换和维修;2 宜避开预制结构构件受力较大部位和节点连接区域进行布置;3 当管线必须穿越侧墙与楼板连接区域时,不应设置管道接口,且应采取管道保护措施。条文说明:根据广泛的调研,装配式建筑中给水排水管道主要分为管线分离式安装或管线预埋式安装两种,但是大多数实际应用的工程和示范工程以管线分离式安装为主。由于管线分离式安装对于管线维护更
11、加方便,所以对于装配式建筑推荐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当采用管线预埋式安装时,必须有针对管线更换和维修的方式,如给水管道采用柔性塑料盘管,管道外部设有保护套管,预埋后,保护套管内的给水管道能从保护套管内抽出更换,维修便捷。排水管道目前国内尚未见直接预埋的情况,故应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3.1.9 经管线集成化设计的给水排水管道支吊架系统应优先采用装配式支吊架。装配式支吊架系统应进行荷载计算,并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 的规定。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中,经过管线集成的支吊架系统采用装配式支架体系,可以有效避免现场明火作业、表面处理作业等危险工作,并大幅度提升现场施工进度,有
12、利于环境的保护。相关产品需具有检测报告。通常选用的装配式支架体系应由供应商进10行深化设计和计算。3.1.10 装配式建筑中的给水排水管道应以部品部件通用性设计为目的,减少规格数量及连接接口。3.1.11 给水排水管道应选用安全可靠、便于安装和维护的管材及配件,连接接口应采用标准化接口,管材和配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国家认可的产品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和出厂产品合格证。3.1.12 公共区域设置的给水排水立管应设在独立的管道井内,公共功能的控制阀门、检查口和检修部件应设在共用部位。独立的管道井内,给水排水宜采用装配式支吊架,装配式支吊架应采用标准化连接组件和配件,现场宜具有可调节高度
13、和水平距离的功能,并满足构造的承重要求。3.1.13 装配式卫生间和装配式厨房应在与给水排水系统的接口连接处设置检修口。3.2 给水管道3.2.1 给水管道应采用连接技术安全可靠,安装和维护便捷的管道,管道及配件应选用配套产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用于生活饮用水的管材、配件和附件的卫生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 及国家卫生部门的相关规定;2 给水干管应满足工厂预制、现场直接装配的要求;3 采用不锈钢管、铜管作为给水支管时,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或挤压连接方式;4 采用钢塑复合管道时,宜采用满足工厂预制、现场不需二次加工,且满足直接装
14、配式安装要求的连接技术;5 采用铝塑复合管道时,宜采用卡套式连接方式;6 采用塑料管道作为给水支管时,应优先采用中间无连接接口的柔性盘管,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条文说明:装配式建筑中可采用的管道以及连接方式众多,理论上符合连接技术安全可靠,安装和维护便捷的管道类型均可以在工业化建筑中使用,且给水干管应优先采用工厂预制、现场直接装配的方式,而给水支管的安装则相对复杂,针对不同的工业11化建筑构造体系,应采用更加合理的管道及连接方式。一般装配式建筑中,给水干管多采用不锈钢管、铜管、金属复合管或钢塑复合管等管道种类,较少采用塑料管道; 而给水支管多采用不锈钢管、铜管和塑料管。推荐的可拆卸式机械连接方式
15、有:卡凸式连接、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又称直插式连接)、卡套式连接等,其中卡凸式连接方式为薄壁不锈钢管的连接方式,插合自锁卡簧式连接方式,则广泛适用于金属和塑料等多种管材,卡套式连接方式主要适用于铝塑复合管道,其特点是现场可以通过快速连接方式将管道进行高效安装。选用挤压连接方式的管道为金属管道,主要用于给水支管的安装,可参见建筑给水排水薄壁不锈钢管连接技术规程CECS277、建筑给水铜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171、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 等的规定。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中间无接口的塑料软盘管很适合现场的高效的装配化,且无论是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还是管线预埋式安装,均能有效避免
16、管道漏水的问题,所以应优先采用中间无接口的软盘管,该类管道主要有 PB、PE、PEX 等,其管道末端与其他设施的连接处可以采用丝扣连接、直插式或夹紧式等多种机械连接方式,方便灵活。当管道中间确需连接时,宜优先采用热熔连接,热熔连接的管材主要有 PB、PPR 及 PE 等。3.2.2 当给水管道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时,布置方式应便于管道的更换和维修。3.2.3 当给水管道采用管线预埋式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将给水管道直接埋设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内时,应采用柔性盘管,柔性盘管外壁应设有保护套管;2 给水管道设置位置应便于更换内管;3 连接接口不得埋设于预制部品部件内;4 预埋的管道直径应符合预制部
17、品部件的预制工艺要求,且不应影响预制部品部件的安全。条文说明:保护套管应为可曲挠波纹管,材质可采用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ABS)、聚乙烯(PE)、聚丙烯(PP)等,保护套管应具有贯通性好、质量轻、内壁光滑、强度高、可挠度强、使用寿命长、耐腐蚀性能高等特点,可参见建筑给水聚丁烯(PB) 管道工程技术规程T/CECS528 等的规定。3.2.4 混凝土预制构件上可预设竖向沟槽,用于给水管线的安装,管道的外径不应大于 25mm。在竖向沟槽的最下端可设置水平向调整沟槽,调整沟槽的长度不应大于 100mm;水平方向上开设的沟槽长度不宜大于 300mm。123.2.5 当装配式住宅户内的给水系统采用分水
18、器配水系统时,分水器应设置在便于检修的吊顶内或嵌装在侧墙墙体等处;嵌墙安装的分水器应配合土建预留沟槽, 且主管中心离地不宜大于 350mm。分水器配水系统的管道宜采用柔性盘管,埋设段不得设置连接接口;分水器配水系统的管道材料配件应配套使用。条文说明:分水器配水系统的配水管材一般采用柔韧性能优良的给水塑料管,主要有交联聚乙烯(PE-X)、聚丁烯(PB)、铝塑复合管等,冷热水宜采用同质管材,带不同颜色外套管,以起区分冷热水管道和保护内管作用。热水管外部可以选择增设保温套 管,以起到保温节能作用。管道在工作温度时公称压力不得小于 0. 60MPa。分水器及用于连接配水支管的管件应采用金属材质,宜采用
19、含铅率低的黄铜或无铅铜、不锈钢材质,当采用铜质材料时,应经过一定的抗脱锌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橡胶密封件材料应采用密封圈材料可选用氯化丁基橡胶,三元乙丙橡胶、硅橡胶和丁晴橡胶等;连接件宜采用安装便捷、密封牢固的连接方式,如:卡压式、挤压夹紧式、螺帽压紧式紧固或直插式快装等方式,分水器及连接件耐压性能不应小于 1.6 MPa。由于不同企业生产制造的标准不一致,例如公差等,所以本条还规定了分水器配水系统的管道材料及分水器等配件应配套使用的要求。3.3 排水管道3.3.1 排水管道应采用塑料排水管道、钢塑复合排水管道、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道和其他具有精准安装尺寸的管道及其相应的连接方式。条文说明:塑料排
20、水管道的种类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可用于工业化建筑安装的排水管道有 HDPE 热熔连接管道、HDPE 橡胶圈承插连接管道、HDPE 沟槽卡箍式连接管道、玻纤增强聚丙烯 FRPP 法兰式连接管道、聚丙烯(PP)静音管道橡胶圈承插或承插热熔连接管道、硬聚氯乙烯(PVC-U)承插粘接管道等,其中 HDPE 热熔连接管道还分为热熔对接连接、承插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三种。装配式排水管道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 规程。金属排水管道安装及接口连接应符合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27 的规定,塑料排水管道安装及接口连接应符合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
21、程CJJT29 的规定。3.3.2 压力排水管道应优先采用金属排水管道或钢塑复合管道及其相应的连接方式, 当采用塑料管道时,应采用 HDPE 热熔连接管道。133.3.3 排水管道应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宜采用同层排水系统。条文说明:除排水管道穿越结构本体或预制部品部件时刻与采用预埋安装技术外,排水管道应采用管线分离式安装。3.3.4 排水管道宜采用组合式排水配件,减少连接接口数量。条文说明:装配式排水管道安装宜采用组合式排水配件和排水汇集器等有利于减小安装空间、提高装配化的生产、运输和施工效率的管配件。组合式排水配件和排水汇集器等宜设置清扫口或应便于清洁,其接口型式宜与现行国家及行业标准相一致
22、。3.3.5 采用装配式卫生间时,宜采用同层排水技术;并应由建筑专业协调结构、机电专业共同确定同层排水的结构形式、降板区域、管道井位置、管道敷设方式和卫生器具布置等。条文说明:装配式卫生间卫生器具的给排水设计一定要与各专业及装饰单位密切配合。在设计前期,就需要与装饰单位一起确定卫生器具的型式、平面布置和安装方式,商讨卫生器具的给排水点位及精装设计的装饰墙面、地面厚度等;再根据接收到的相关专业技术条件进行给排水设计,并将给排水的预埋及预留洞资料提供给相关专业进行深化设计。3.3.6 同层排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 同层排水系统应根据建筑功能、建设标准、土建条件、卫生器具布置、装修要求等因素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装配式 建筑 排水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