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
《2023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目 次 31 总则62 术语73 基本规定94 设计104.1 一般规定104.2 系统设计104.3 设计参数与选型计算114.4 管道减压措施134.5 供水系统144.6 管道系统154.7 操作与控制175 设备与材料185.1 一般规定185.2 固定喷水阻火设备185.3 控制系统196 施工安装206.1 一般规定206.2 固定喷水阻火设备安装206.3 管道系统安装216.4 控制系统安装217 试验与调试、验收267.1 试验与调试267.2 验收288 管理与维护30附录 A 管道系统示意图31附录 B 建筑外立面安装示意图32用词
2、说明33引用标准名录34附:条 文 说 明351总则1.0.1 为规范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以下简称:外墙阻火系统)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设于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建筑改造的民用建筑外围护结构洞口的消防喷水阻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不适用玻璃幕墙外围护。【条文说明】外墙阻火系统适用于居住、商超、酒店、医院、学校、办公等民用建筑,不适用于以下建筑:1 存在遇水发生爆炸或加速燃烧的物品;2 存在遇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或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物品;3 存在洒水将导致喷溅或沸溢的液体。1.0.3 消防喷水阻火系统设计应与建筑设计,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与
3、建筑工程同时投入使用。【条文说明】该系统安装于建筑外立面,故对外立面整体效果、门窗尺寸、安装节点等均会有影响,需要协调相互关系,统一考虑技术要求,在保证建筑整体外观和功能的同时,保证本系统的安装、运行要求。因此,该系统的设计宜尽可能的提前至外立面方案设计阶段,提高后续工作效率。1.0.4 改造既有建筑上安装的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和在既有建筑上增设消防喷水阻火系统应有具有相应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进行。【条文说明】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增加本系统,可能会涉及结构安全等专业技术要求,故对在改造工程中增加系统,提出相关资质要求。1.0.5 外墙阻火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运行维护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
4、有关标准的规定。322术语2.0.1 建筑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building enclosure fire sprinkler system通过安装在建筑物外立面窗口处的固定喷水阻火设备与火灾报警系统联 动,持续喷水,阻止火焰经由窗口蔓延的消防阻火系统,简称外墙阻火系统, 主要由水泵、储水设备、管道系统、末端喷水设备构成。【条文说明】本系统不适用幕墙安装。 2.0.3 阻火幕 the fire curtain安装在固定喷水设备内部,由防火帘布、卷轴和微型直流电机组成,平时卷起,火灾报警时通过控制系统与喷水设备联合动作,防火帘布放下后完全遮挡所在窗口,阻止火焰和烟雾粉尘通过窗口进入室内的装置
5、。2.0.4 固定喷水设备 fixed sprinkler安装于建筑物外立面窗、门洞口处的自动喷水末端设备,主要由喷头和管道组成。2.0.5 卷心轴 scroll置于固定喷水阻火设备内部,用于防火帘布的收放。2.0.6 传动杆 drive lever至于卷心轴两端内部,用于传动卷心轴控制防火帘布的升降,起同步传动作用。2.0.7 同步轮 synchronous wheel一端与电机转子连接,一端与传动杆连接,起同步传动作用。2.0.8 同步带 synchronous belt连接同步轮,起同步传动作用。2.0.52.0.8【条文说明】上述名称在本规程中均特指安装于外围护消防喷水阻火系统中固定喷
6、水设备上的部件。2.0.9 机构盖子 body cover安装于固定喷水阻火设备上左右各一,起机械固定作用,连接各配件。2.0.10 管道盖子 pipe lids安装于固定喷水阻火设备管道左右两侧,起密封作用。2.0.11 机构盖罩 body cover安装于固定喷水阻火设备左侧,防止灰尘或颗粒物进入设备,影响设备正常工作。3 基本规定3.0.1 外墙阻火系统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 相应规定执行。3.0.2 外墙阻火系统应与建筑外立面设计相结合,并宜在方案设计阶段即予以考虑并预留相关设计条件。3.0.3 外墙阻火系统施工安装应配合建筑主体施工计划合理
7、安排,且不应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造成破坏,影响外围护结构的防水、保温和密闭。3.0.4 外墙阻火系统的控制系统应根据建筑整体消防报警系统进行设置,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不宜单独设置消防报警系统。当建筑设置消防系统集中控制时, 应将该系统的控制纳入。【条文说明】当系统用于设有烟感、温感等消防报警系统的公共建筑时,控制系统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控制启动即可,不必单独设置报警系统;当用于居住建筑时,可根据系统控制要求设置对应的消防报警系统,联动控制系统启动。3.0.5 外墙阻火系统的供水系统应独立设置,可与自动喷水系统共用消防水箱, 但消防水箱容积需将本系统的消防水量计入。【条文说明】因本系统是在建筑按照消防相
8、关标准要求设置消防系统后,为减少火灾损失增加的加强防护系统,因此不能影响应设消防系统的正常功能和技术要求。 4 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设置外墙阻火系统的建筑,所有外立面的门窗洞口均应设置固定喷水设备及阻火幕。【条文说明】该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火灾时延缓火焰沿建筑外立面蔓延并阻止或延缓火焰经外立面开口进入未过火区域,为疏散和救援争取时间,故如果有外立面开口不设该系统末端设备,则严重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系统设置的必要性受到影响。4.1.2 外墙阻火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喷水设备洒水时,应均匀分布,且不应受阻挡;2 持续喷水时间应按火灾延续时间不小于 1h 确定; 3 任意一个防火
9、分区开放的外墙阻火装置,应在规定时间内按设计选定的喷水强度持续喷水;4 系统由火灾探测器报警后自动启动。4.1.3 外墙阻火系统应有下列组件、配件和设施:1 应设有阻火幕、固定喷水设备,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等;2 应设有泄水阀;3 进入固定喷水设备前应设电动阀、过滤器。4.1.24.1.3【条文说明】 该系统源于自动喷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故系统动作和设备选择、控制原理均以自动喷水系统技术为基础。4.2 系统设计 4.2.1 居住建筑应按层或按户设置电动控制阀,公共建筑应按防火分区或按立面方向设置电动控制阀。每个控制阀上或阀后邻近位置,宜设置泄放试验阀。【条文说明】对于不设集中消防控制中心的住宅,配
10、置本系统时,如确实无设置电动控制的条件,可在每户设置手动开关。4.2.2 系统供水控制采用电动控制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能显示阀门的开、闭状态;2 应具备接收控制信号开、闭阀门的功能;3 阀门的开启时间不宜大于 45s;4 应能在阀门故障时报警,并显示故障原因;5 应具备现场应急机械启动功能;6 电动控制阀前应设置可冲洗的过滤器;7 宜设置在靠近防护区域且便于操作、检查和维护位置。【条文说明】对于设置每户手动开关的住宅建筑,其控制阀前安装过滤器与 否,需要结合物业管理情况确定,避免因维护不及时造成过滤器引起的管道堵塞,反而影响正常使用。4.2.3 系统管网宜均衡布置,最低点处应设置泄水阀。
11、4.2.4 烟感安装于窗户内上檐位置,在温度达到 60以上或者 m 值达到1.2dBm-1 报警。4.3 设计参数与选型计算4.3.1 喷水设备最低设计工作压力不小于 0.1Mpa。4.3.2 外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应符合表 4-1 的规定表 4-1 外墙阻火系统的设计基本参数 喷水主机孔径(mm)喷水主机孔隙间隔(mm)接口直径(mm)喷水主机长度(m)喷水点高度h(m)喷水强度l/(sm)工作压力(Mpa)1.530251h4m0.20.10.250.150.30.20.350.250.400.30.450.35注:喷水点高度每增加 1m,喷水强度应增加 0.1 L/(sm),但超过 9m
12、时喷水强度仍采用 1.0 l(sm)。4.3.3 喷水主机的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q = K10𝑃式中q 喷水主机的设计流量(l/min);P 喷水主机的工作压力(Mpa);K 喷水主机的流量系数,取值由主机制造商提供。4.3.4 系统设计流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n1Q = 60 𝑞ii=1式中Q 系统的设计流量(l/s);qi 系统中最不利点处同时开启喷水主机中各喷水主机节点流量(l/min),应按喷水主机的实际工作压力计算;n 系统中最不利点处最大一组同时开启喷水主机的个数。4.3.5 系统设计流量应按计算长度内喷水主机同时喷水的总流量确定,总流量可按计算
13、流量的 0.7 取值,但不得小于 10l/s。4.3.6 系统水箱或储水容器的设计所需有效容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V = Q t式中: V 水箱或储水容器的设计所需有效容积(L);t 系统的延续时间(min)。4.3.7 管件和阀门的局部水头损失宜根据其当量长度计算。4.3.8 系统管道内的水流速度不宜大于 5m/s,不应超过 10m/s。4.3.9 管道单位长度的沿程阻力损失应按下列公式计算:𝑖 = 6.05 (1.85qg𝐶1.85𝑑4.87) 107hj式中: i 管道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 (kPa / m); dj管道计算内径(mm)qg 管
14、道设计流量(l/min)Ch 海澄威廉系数表 4-2 不同类型管道的海澄一威廉系数 管道类型 Ch 值 镀锌钢管 120 铜管 140 涂覆钢管、氯化聚乙烯(PVC-C)管 150 4.3.10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H = PO + z + c式中:H 消防水泵的扬程或系统入口的供给压力(Mpa);P0 最不利点喷水主机的工作压力(Mpa);hz 最不利点处喷水主机与消防水池的最低水位或系统入口管水平中心线之间的高程差,当系统入口管或消防水池最低水位高于最不利点处喷水主机时,hz 取负值(Mpa); 管道沿程和局部阻力之和(Mpa);hc 从城市市政管网直接抽水
15、时城市管网的最低水压(MPa) ;当从消防水池吸水时,hc 取 0。4.4 管道减压措施4.4.1 减压孔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在直径不小于 50mm 的水平直管段上,前后管段的长度均不宜小于该管段直径的 5 倍;2 孔口直径不应小于设置管段直径的 30%,且不应小于 20mm;3 应采用不锈钢板材制作。4.4.2 节流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直径宜按上游管段直径的 1/2 确定;2 长度不宜小于 1m;3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不应大于 20m/s。4.4.3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𝑉2𝐻k= 𝜉 k 2g式中:Hk 减压孔板的水头损
16、失(10-2 MPa); 减压孔板的局部阻力系数;Vk 减压孔板后管道内水的平均流速(m/s)。4.4.4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应按下式计算:VV22ggg𝐻g = 𝜉 2g + 0.00107𝐿 d1.3式中:Hg 节流管的水头损失(10-2 MPa);节流管中渐缩管与渐扩管的局部阻力系数之和,取值 0.7; Vg 节流管内水的平均流速(m/s)。dg 节流管的计算内径(m),取值应按节流管内径减 1mm 确定;L 节流管长度(m)。4.4.5 减压阀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设在由电动阀入口前;2 减压阀的公称直径应与管道管径相一致;3 应设置备用减
17、压阀;4 压阀节点处的前后应装设压力表。4.5 供水系统4.5.1 系统用水应无污染、无腐蚀、无悬浮物。系统用水可由市政或消防水池(罐)、消防水箱供给,也可由天然水源供给;系统水源的水量应满足系统最大设计流量和供水时间要求。4.5.2 如采用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应符合以下规定:1 应从两条市政给水管道引入,当其中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进水管应仍能保证全部用水量;2 市政进水管的水量及水压应能满足整个系统的水量及水压要求;3 市政进水管与系统管道的连接处应设置检修阀门及倒流防止器。【条文说明】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均有消防供水,该系统属于建筑基础消防系统的补充系统,不需要再单独从市政接管,但其水
18、量要叠加到基本消防系统所需供水总量。4.5.3 本系统的供水泵应设于消防泵房中,并应符合消防泵房、生活泵房设计的规定。4.5.4 严寒与寒冷地区,对系统中可能遭受冰冻影响的部分,应采取防冻措施。【条文说明】防冻相关措施,可参照自动喷水系统的防冻措施,如建筑设计有自动喷水系统,宜与其共同采取措施。4.5.5 消防水池(罐)接管应符合:1 钢筋混凝土消防水池的进、出管应设防水套管,对有振动的管道应增设柔性接头;2 组合式消防水池进、出管接头宜采用法兰连接;3 溢流管、泄水管应采用间接排水。4 进水口、出水口和控制阀前应设置过滤器,过滤器的设置位置应便于维护、更换和清洗等。4.5.6 系统供水泵设置
19、要求:1 应设置独立的供水泵组;2 应采用自灌式吸水方式,采用天然水源时,吸水口应设置防止杂物堵塞的措施;3 应设置备用泵,其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台泵的供水能力;4 一组消防水泵的吸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其中一条损坏时,其余的吸水管应能通过全部用水量;消防水泵的吸水管应设控制阀和压力表;出水管应设控制阀、止回阀和压力表,出水管上还应设置流量和压力检测装置或预留可供连接流量和压力检测装置的接口。必要时,应安装防止系统超压的安全泄压阀。【条文说明】参照自动喷水系统供水泵设计要求。4.6 管道系统 4.6.1 火灾发生时系统从探测火灾信息到整套动作完成的时间不宜大于 2min。4.6.2 配水管的工作压
20、力不应大于 1.2MPa,并不应设置其它用水设施。4.6.3 配水管道可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涂覆钢管、铜管、不锈钢管和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4.6.4 系统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及管件时,设置场所的火灾危险等级应为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I级,并不得用于室外,且氯化聚氯乙烯(PVC- C)管材及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19部分塑料管道及管件GB/ T 5135.19的规定;2 应用于公称直径不超过DN80的配水管及配水支管,且不应穿越防火分区。4.6.5 固定喷水阻火设备与短立管采用消防洒水软管连接时,软管的长度不应超过0.3m。 4.6.6
21、 配水管道连接方式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室内外系统金属管道、金属复合管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式连接件(卡箍)或丝扣、法兰、卡压等连接方式,不锈钢管不宜采用焊接;2 氧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管件可采用粘接连接,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管件与其他材质管材、管件之间可采用螺纹、法兰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3 铜管、不锈钢管、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应采用配套的支架、吊架。4.6.7 系统中室内外直径等于或大于100mm的架空安装的管道,应分段采用法兰或沟槽式连接件(卡箍)连接。水平管道上法兰(卡箍)间的管道长度不宜大于20m;立管上法兰(卡箍)间的距离,不应跨越3个及以上楼层。净
22、空高度大于8m的场所内,立管上应采用法兰或沟槽式连接(卡箍)。4.6.8 管道的直径应根据水力计算的规定计算确定。配水管道的布置应使配水管入口的压力接近均衡。4.6.9 系统的配水管水平管道入口处的压力不得超过0.40Mpa。当入口压力超0.40Mpa时,应设置减压装置,或采取其它减压措施。4.6.10 水平安装的管道宜有坡度,并应坡向泄水阀,管道的坡度不宜小于2。4.6.11 当管道穿越建筑变形缝时,应采取吸收变形的补偿措施。4.6.12 当管道穿越承重墙、地下室等时应设金属套管,并采取防水措施。4.6.13 室内管道应涂与其它管道区别的识别色及文字或符号。4.7 操作与控制 4.7.1 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建筑 外围 消防 喷水 系统 应用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