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低压智能断路器检测规范.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低压智能断路器检测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低压智能断路器检测规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低压智能断路器检测规范目次前言II 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符号和缩略语15 检测原则26 检测条件37 试验方法3附录 A(规范性) 低压智能断路器试验项目要求21附录 B(规范性) 型式试验要求24附录 C(资料性) 低压智能断路器智能化功能性能试验回路27附录 D(规范性) 低压智能断路器试验参比条件28附录 E(规范性) 交流模拟量基本误差计算公式30附录 F(规范性) 低压智能断路器影响量引起的改变量要求32 低压智能断路器检测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低压智能断路器的检测原则、检测条件与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AC 380/220 V配电网中应用的低压智能断路
2、器的各类别试验检测工作,额定电流覆盖63 A630 A。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3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恒定湿热方法GB/T 2423.10 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振动(正弦) GB/T 2423.17
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Ka:盐雾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5169.10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 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WEPT) GB 14048.1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总则GB/T 14048.2202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2部分:断路器 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 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1762
4、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 GB/T 17626.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Ue 额定工作电压,可以线电压或相电压表示In
5、额定电流Pn 额定有功功率(Pn = 3 Ue In)Ui 额定绝缘电压Uimp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Icu 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s 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w 额定短时耐受电流Uh第h次谐波电压有效值Ih第h次谐波电流有效值In剩余动作电流整定值SOE 事件顺序记录TCOS带时标的状态量变化5 检测原则5.1 一般要求低压智能断路器(以下简称“断路器”)应开展型式试验、出厂试验、入网检测与到货检测,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追加特殊检测。型式试验一般侧重对断路器极限性能、脱扣性能、使用寿命等进行验证,入网检测和到货检测一般侧重对断路器智能化相关的功能性能进行验证。不同阶段的试验共同作用,确保设备
6、同时满足GB/T 14048系列规定的断路器一般功能性能和本标准规定的断路器智能化功能性能要求。 一般断路器的型式试验的要求在GB 14048.12012、GB/T 14048.22020与本标准附录A、附录B 中进行了详细规定。本章主要对断路器的智能化功能性能试验进行约定。 5.2 型式试验型式试验由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依据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中的试验程序和指标要求开展。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a) 新产品定型; b) 连续批量生产的装置(年生产量大于500台)每5年一次; c) 正式投产后,如设计、工艺材料、元器件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 产品停产1年以上又重新恢复生产
7、时;e) 出厂试验结果与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技术监督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技术检验部门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g) 合同规定进行型式试验时。5.3 出厂试验产品计划出厂前,由制造商或受其委托的出厂检测机构依据本标准附录A逐台逐项开展试验。试验合格后,每台断路器应单独附有合格证,方可允许出厂。5.4 入网检测产品型号计划入网前,由供电企业委托的具备国家级资质的检测机构依据本标准附录A选取该型号的1台或若干台样机逐项开展试验。不同型号产品的入网检测应独立开展,检测结论作为产品是否具备投标/入网资格的前提条件。在以下情况下应进行入网检测:a) 新产品定型后;b) 连续批量生产的装置(年生产量大于5
8、00台)每1至2年一次;c) 设计、平台有较大改变,并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 专业部门或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5.5 到货检测批次产品全部到货后,由用户单位或受其委托的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依据本标准附录A开展试验。试验项目应覆盖断路器关键功能性能,用户单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全检或抽检形式。5.6 特殊检测设备在研发、生产、交付、验收或投运过程中,由生产单位、用户单位或受二者委托的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安排的特殊试验。特殊试验的样机选取规则和具体试验项目由有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6 检测条件6.1 气候环境条件除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外,断路器功能性能试验在本标准附录D规定的参比环境条件和大气压力
9、下进行。6.2 电源条件除有特殊要求的试验项目外,断路器功能性能试验在本标准附录D规定的参比电压和频率条件下进行。6.3 试验回路对于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额定短时耐受电流等试验,应使用GB 14048.12012、GB/T 14048.22020要求的试验回路进行试验。对于采集精度、通信与保护自愈等智能化功能性能试验,可使用本标准附录C描述的试验回路开展试验。6.4 测量仪表试验中所使用的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误差极限的1/4,推荐标准表的基本误差应不大于被测量误差极限的1/10。 标准仪表的标度分辨力应等于或优于被测量误差极限的1/5。 7 试验方法7.1 结
10、构与机械试验7.1.1 外观结构检查检查断路器外观结构满足以下要求: a) 外形与尺寸限值满足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1.1要求; b) 铭牌和标志的内容、文字、符号与耐久满足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1.1 要求; c) 具备指示灯或液晶屏幕等本地运行状态指示部件,状态指示满足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3.1要求; d) 具备明显的开关分合闸位置状态就地指示部件,满足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1.2要求; e) 壳体不应出现明显的划痕、凹陷、变形,表面清洁无污迹,
11、接线端子齐全牢固。 7.1.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按GB/T 16935.12008中6.2规定的测量方法,用卡尺等仪器测量断路器端子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要求。断路器各结构段和端子的最小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依据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1.2确定。 7.1.3 外壳防护等级试验按照GB/T 4208的试验方法和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3.1的指标要求进行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断路器不应出现可目测的重大缺陷。试验后,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 不出现任何可能影响功能性能的机械损伤或腐蚀痕迹。 7.1.4 温升试验按照GB
12、 14048.12012中8.3.3.3规定的试验方法和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3.2的指标要求进行试验,宜使用自由空气试验环境。试验中断路器指定部件的温升不应超过极限值, 试验后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型式试验中采用试后指标进行判定,其他试验中建议采用试前指标进行判定。 7.1.5 机械振动试验按照GB/T 2423.10的试验方法和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3.3的指标要求进行试验,具体强度要求如下。试验时,受试断路器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 a)频率范围:10 Hz150 Hz; b)位移幅值:0.075
13、mm(频率60 Hz); c)加速度幅值:10 m/s2(频率60 Hz); d)每轴线扫频周期数20。 试验后,检查断路器无外观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且各项功能性能正常。 7.1.6 阻燃试验按照GB/T 5169.10的试验方法、GB/T 5169.11与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3.4 的指标要求进行试验,具体要求如下。可在任一随机位置与灼热丝接触。如果端子座与壳体可视为同一结构段,仅对端子座进行试验是足够的。 a) 固定主电路载流部件的绝缘材料:960 15 ; b) 其他部件和绝缘材料:650 10 ; c) 作用时间:30 s1 s。 7.1.7
14、 盐雾试验按照GB/T 2423.172008的试验方法和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3.5的指标要求进行试验。断路器在不通电的情况下,水平放置于试验箱内。断路器之间不应有相互接触,也不能与其他金属部件接触。试验箱内环境温度应维持在(352),盐溶液的浓度应为(51)%(质量比),pH值应在6.57.2之间。试验周期不小于16 h。 试验结束后,取出断路器,用擦拭等方法去除断路器表面的水滴,或等待水滴自然干燥,在自由空气中经24 h或在55 2 温度中经1h风干,并在可控的恢复条件下(GB/T 2423.12008中5.4.1) 存贮恢复1 h2 h。然后检查断路
15、器外观结构无异常,金属部分无腐蚀和生锈现象(GB 14048.12012 附录Q中列明的有限损坏除外),各项功能性能正常。 7.2 绝缘性能试验7.2.1 一般要求进行绝缘性能试验前,应对断路器进行自检,所有结果和显示应正常。试验时,断路器应盖好外壳和端子盖板。如外壳和端子盖板由绝缘材料制成,应在其外覆盖以导电箔并与接地端子相连,导电箔应距接线端子及其穿线孔2 cm。不进行试验的电气回路应短路并接地。进行绝缘强度和冲击耐压试验时,不应发生闪络、破坏性放电和击穿,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 mA。试验后, 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7.2.2 绝缘强度试验按照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
16、断路器技术规范6.2.2规定的工频电压耐受能力,用50 Hz正弦波电压进行试验,持续时间1 min。试验回路如下: a)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端子对地;b)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不同相极端子间(电压采样电路可不接入主电路);c) 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每相极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断口间(电压采样电路可不接入主电路);d)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辅助电路端子对地;e)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端子与辅助电路端子之间(根据辅助电路端子额定值选定试验电压)。试验时,断路器不应出现破坏性放电(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泄漏电流应不大于5 mA。试验后,断路器应无损坏,各项功能性能正常。7.2.3
17、 冲击耐压试验按照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2.3规定的冲击电压耐受能力,并考虑表1 规定的海拔补偿要求,对以下回路进行试验: a)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端子对地; b)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不同相极端子间(电压采样电路可不接入主电路); c) 断路器处于分闸状态,每相极的进线端与出线端断口间(电压采样电路可不接入主电路); d)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辅助电路端子对地; e) 断路器处于合闸状态,主电路端子与辅助电路端子之间(根据辅助电路端子额定值选定试验电压)。 试验电压波形要求如下: 脉冲波形:标准1.2/50 ms脉冲波; 电源阻抗:500 5
18、0 ; 电源能量:0.5 J0.05 J; 对正负极性各施加5次,最小间隔时间为1 s。 试验时,断路器不应出现破坏性放电(跳火、闪络或绝缘击穿)现象。试验后,断路器应无损坏, 各项功能性能正常。 表1冲击耐压试验电压要求额定冲击电压(峰值)Uimp /kV 相应海拔下的试验电压/kV 海平面 200 m 500 m 1000 m 2000 m 2.52.952.82.82.72.567.37.276.7689.89.69.3987.3 接口与通信试验7.3.1 硬件接口试验硬件接口试验按以下要求进行。 a) 检查并测试断路器RS-485通信接口数量及规格应符合T/CEC XXXX-YYYY
19、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2.1的规定,满足各项功能性能应用需求。 b) 检查并测试断路器本地通信模块接口数量及规格应符合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2.1的规定,满足各项功能性能应用需求。 c) 检查并测试断路器蓝牙通信接口数量及规格应符合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2.1的规定,满足各项功能性能应用需求。 d) 检查断路器状态量开出接口(如有)数量及规格应符合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2.1的规定,满足各项功能性能应用需求。 e) 检查断路器控制量开入接口(如有)数量及规格应符合T/CEC XXXX
20、-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7.2.1的规定,满足各项功能性能应用需求。 7.3.2 通信协议试验使用模拟台区边缘计算节点、本地通信模块或就地运维设备与断路器进行通信连接,测试断路器对DL/T 645、DL/T 698.45、CoAP协议或其他本地通信协议的支持能力。断路器应能通过本地通信协议实现实时采集数据上送、故障及事件信息上送、日志及记录文件传输、参数调阅与设置、对时等功能。 7.4 电源试验7.4.1 电源断相试验试验时,断开任意一相或两相电压,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7.4.2 电源电压变化影响试验电源电压按照本标准附录F变化时,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7.4.3
21、频率改变试验电源频率按照本标准附录F变化时,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7.4.4 逆相序试验将供电电源三相中的任意两相交换相序时,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7.4.5 抗接地故障能力试验将三相四线制试验电源电压升至标称电压的1.1倍,然后将低压智能断路器电源的中性端与三相四线制试验电压的地端/中性端断开,并连接至试验电源的模拟接地故障相并维持4小时。模拟接地故障时, 两相对地电压达到标称电压的1.9倍。试验中和试验后,断路器不应出现损坏,保存数据应无改变。供电恢复正常后,断路器各项功能性能应保持正常。 7.4.6 功率消耗试验在参比条件下,断路器接入本地通信模块并进入稳态后(上电5 m
22、in),测试断路器整机和分相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满足T/CEC XXXX-YYYY 低压智能断路器技术规范6.4.3要求。 7.4.7 后备电源试验后备电源测试应按照下述步骤进行。a) 使用模拟台区边缘计算节点或就地运维设备与断路器建立通信连接。b) 断开被测断路器供电主电源,并记录断开电源时刻。c) 检测系统应能收到被测断路器上送的停电事件。d) 对具备失压跳闸功能的断路器,验证停电后断路器在维持时间内完成一次脱扣/分闸操作。7.4.8 失电数据和时钟保持试验断路器失电关机后重新上电开机,验证断路器掉电前保存的历史数据、参数设置与文件存储不应丢失,就地位置指示器与自动合闸闭锁等状态维持原状,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低压 智能 断路器 检测 规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