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docx
《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规范目 录1总 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34接入系统条件44.1电力系统现况44.2光伏发电站概述44.3电力系统发展规划45一次部分设计55.1电力电量平衡55.2 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55.3电压等级与接入电网方案55.4潮流计算55.5安全稳定分析65.6短路电流计算65.7无功补偿65.8电能质量75.9方案技术经济分析75.10电气参数要求76二次部分设计96.1系统继电保护96.2安全稳定控制装置96.3电力系统自动化106.4电能量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106.5通信系统11标准用词说明12引用标准名录13条 文 说 明1428
2、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12 TERMS AND SYMBOLS23 BASIC REQUIREMENT34 INTEGRATION REQUIREMENTS44.1 PRESENT SITUATION OF POWER SYSTEM44.2 SUMMARIZE OF PV POWER STATION44.3 POWER SYSTEM DEVELOPMENT PLANNING45 DESIGN OF PRIMARY SYSTEM55.1 BALANCE OF ELECTRICAL POWER QUANTITY55.2 NECESSITY OF PV POWER
3、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ITS STATUS AND FUNCTION IN POWER SYSTEM55.3 VOLTAGE LEVEL AND INTEGRATION SCHEMES55.4 LOAD FLOW CALCULATION55.5 STABILITY ANALYSIS65.6 SHORT-CIRCUIT CURRENT CALCULATION65.7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65.8 POWER QUALITY75.9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INTEGRATION SCHEM
4、ES75.10 ELECTRICAL PARAMETERS REQUIREMENTS76 DESIGN OF SECONDARY SYSTEM96.1 POROTECTION96.2 POWER SYSTEM SECURITY AND STABILITY EQUIPMENT96.3 POWER SYSTEM AUTOMATION106.4 ELECTRICAL POWER METERING DEVICE AND REMOTE TERMINAL106.5 COMMUNICATION SYSTEM11DESCRIPTIVE PROVISION12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5、THIS CODE13NORMATIVE STANDARD141总 则1.0.1 为规范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设计,促进光伏发电站顺利并网,保障光伏发电站接入后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制订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通过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接入电力系统的新建、改建和扩建光伏发电工程。1.0.3 光伏发电站通过汇集升压站方式接入系统,当汇集站高压侧为110kV(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时,也适用于本规范。1.0.4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照安装规模、工程特点、发展规划和电力系统条件合理确定设计方案。1.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应采用符合国家现行
6、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可靠性高、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1.0.6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2.0.1 并网点 point of interconnection(POI) 光伏发电站升压站高压侧母线或节点。 2.0.2 低电压穿越 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当电力系统事故或扰动引起光伏发电站并网点的电压跌落时,在一定的电压跌落范围和时间间隔内,光伏发电站能够保证不脱网连续运行。3基本规定3.0.1 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设计,在进行电力电量平衡、潮流计算和电气参数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组件类型、跟踪方式和辐照度对
7、光伏发电站出力特性的影响。3.0.2 在进行接入系统设计时,可根据需要同时开展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电压稳定、无功补偿和电能质量专题研究。4接入系统条件4.1电力系统现况4.1.1电源现况应包括装机规模及电源结构、发电量、设备年利用小时数、调峰调频特性等。4.1.2负荷现况应包括最大发电负荷、全社会用电量、负荷特性等。4.1.3电网现况应包括电网接线方式、与周边电网的送受电情况、光伏发电站周边的变电站规模、相关电压等级出线间隔预留及扩建条件、线路型号及长度、线路走廊条件等。4.2光伏发电站概述4.2.1光伏发电站概述应包括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太阳能资源概况、规划规模、本期建设规模、前期工作进展情况、
8、装机方案、设计年发电量、出力特性、建设及投产时间等内容。4.2.2对于扩建光伏发电站,还应说明现有光伏发电站概况、扩建条件等。4.3电力系统发展规划4.3.1 根据经济发展形势和用电负荷增长情况,对相关电网的负荷水平及负荷特性进行预测。4.3.2 概述相关电网的电源发展规划,包括电力资源的分布与特点、新增电源建设进度、机组退役计划及电源结构等。4.3.3 概述相关电网的电网发展规划,包括设计水平年和展望年的变电站布局及规模、电网接线方式、电力流向等。5一次部分设计5.1电力电量平衡5.1.1在电力平衡计算时,应根据负荷特性和光伏发电站出力特性,列出各水平年最大负荷且光伏发电站零出力及最大出力方
9、式下电网的电力平衡表。各水平年的电力平衡宜按季或月进行分析。5.1.2 应列出相关电网各水平年的电量平衡表。5.1.3 当光伏发电站规模较大时,应分析系统的调峰、调频能力,确定电网能够消纳光伏发电站的电力。5.2 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及其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5.2.1 光伏发电站建设的必要性应从满足电力需求、改善电源布局和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论述。5.2.2 根据电力电量平衡的结果,分析光伏发电站的电力电量消纳范围和送电方向,并说明光伏发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5.2.3 对光伏发电站的规划规模、本期建设规模、装机方案、建设及投产时间,应从电力系统角度提出分析
10、意见及合理化建议。5.3电压等级与接入电网方案5.3.1 简要说明光伏发电站本期工程投产前相关电压等级电网的接线方式和接入条件。5.3.2 根据光伏发电站规模、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接入条件等因素,确定送出电压等级;考虑远近期结合,提出接入系统方案,并初步选择送出线路导线截面。5.3.3 对提出的接入系统方案进行必要的电气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包括出线电压等级、出线方向、出线回路数、导线截面等。5.4潮流计算5.4.1 潮流计算应包括设计水平年有代表性的正常最大、最小负荷运行方式,检修运行方式,以及事故运行方式。当光伏发电站最大出力主要出现在腰荷时段时,还应计算腰荷运行方式。5
11、.4.2 当光伏发电站容量较大时,还应分析典型方式下光伏出力变化引起的线路功率和节点电压波动,避免出现线路功率或节点电压越限。5.4.3 潮流计算应对过渡年和远景年有代表性的运行方式进行计算。5.4.4 通过潮流计算,检验光伏发电站接入电网方案,选择导线截面和电气设备的主要规范,选择调压装置、无功补偿设备及其配置。5.5安全稳定分析5.5.1 通过稳定性分析,验算光伏发电站接入是否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要求,分析是否需要采取提高稳定性的措施。5.5.2 稳定性分析一般包括静态和暂态稳定计算,必要时进行动态稳定计算。5.5.3 稳定计算采用的正常运行方式应为电网正常但光伏发电站出力最大的运行方式
12、,静态稳定计算采用的事故后运行方式应是以正常运行方式为基础只考虑潮流较大的一回线路退出后的运行方式。5.5.4 暂态稳定计算采用的故障型式,应满足DL 755的要求,并考虑光伏发电站出力突变下的系统稳定性。5.5.5 稳定计算中光伏发电站的模型应能充分反映其暂态响应特性。5.5.6 光伏发电站接入不能满足稳定要求时,应提出提高稳定的措施。5.6短路电流计算5.6.1 进行必要的短路电流计算为新增电气设备的选型提供依据。5.6.2 短路电流计算应包括光伏发电站并网点及附近节点本期及远景规划年最大运行方式的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5.6.3 当光伏发电站使电网的短路电流达到或接近控制水平时,应通过技术
13、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限流措施。5.7无功补偿5.7.1光伏发电站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调节能力应满足GB 19964的要求,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合理的无功补偿措施,包括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类型和安装位置。5.7.2光伏发电站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应充分考虑逆变器功率因数、汇集线路、变压器和送出线路的无功损耗等因素。5.7.3 光伏发电站宜安装无功功率或电压控制系统以充分利用光伏逆变器的无功调节能力;需安装辅助无功补偿装置时宜采用自动无功补偿装置,必要时应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5.8电能质量5.8.1光伏发电站向电网发送电能的质量,在谐波、电压偏差、三相电压不平衡和电压波动等方面应满
14、足GB 19964的要求。5.8.2光伏发电站应在并网点装设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以实时监测光伏发电站电能质量指标是否满足要求。5.9方案技术经济分析5.9.1简要列出各接入系统方案投资估算表,主要包括送出线路部分投资、对侧系统变电站投资。对于各接入系统方案涉及到的光伏发电站升压站部分投资,如各方案升压站投资差异较大,也可将不同部分列入投资估算表中一并进行投资分析比较。5.9.2列出各接入系统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表,主要包括各接入系统方案消纳方向、方案近远期适应性、方案潮流分布等电气计算结果、方案对系统运行的影响(如电压波动、运行管理、谐波等电能质量等)、投资估算等。5.9.3对各接入系统方案
15、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提出推荐方案。5.10电气参数要求5.10.1根据光伏发电站规划容量、分期建设情况、供电范围、近区负荷情况、出线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对并网点升压电气主接线提出要求。5.10.2对以下主要电气设备参数提出要求:(1)主变压器的参数规范,包括额定电压、容量、台数、阻抗、调压方式(有载或无励磁)、调压范围、分接头以及主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当经电抗接地时,要包括其参数)。(2)确定是否需要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初步提出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类型、电压等级、台数。(3)提出对逆变器电能质量、防孤岛保护和低电压穿越能力等要求。(4)对新增断路器技术参数提出
16、要求。6二次部分设计6.1系统继电保护6.1.1 继电保护配置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和速动性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4285的有关规定。6.1.2 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电网继电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1.3 分析一次系统对继电保护配置的特殊要求。6.1.4 根据光伏发电站接入系统方案,论述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原则。6.1.4 提出相关继电保护的配置方案。6.1.5 提出继电保护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通道数量、类型、传输延时、接口方式等。6.1.6 提出继电保护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带电显示器)、对时系统和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6.2安全稳定控制装置6.2.1 简述
17、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电网现有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2.2 以一次系统的潮流、稳定计算为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校核计算,对系统进行稳定分析,提出光伏发电站安全稳定控制装置配置原则。6.2.3 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配置方案。6.2.4 提出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装置配置方案。6.2.5 结合继电保护配置、频率电压异常紧急控制装置配置和低电压穿越技术要求,提出防孤岛保护配置方案。6.2.6 根据相关电网实时动态监测系统总体建设要求,分析光伏发电站配置相角测量装置的必要性,提出配置方案。6.2.7 确定是否需结合相关送出工程进一步开展安全稳定控制系统专题研究。6.2.8
18、 提出安全稳定控制装置对通信通道的技术要求,包括通道数量、类型、传输延时、接口方式等。6.2.9提出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和直流电源等的技术要求。6.3电力系统自动化6.3.1 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调度自动化系统、调度数据网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3.2 根据调度管理、光伏发电站的容量和接入公用电网电压等级提出光伏发电站与调度关系。6.3.3 根据调度关系,确定接入的远端调度自动化系统并明确接入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远动系统配置方案。6.3.4 根据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明确向调度端传送的远动信息内容。6.3.5 根据相关调度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控制的总体要求,分析光伏发电站在公用电网中的地位
19、和作用,明确远动系统参与有功功率控制与无功功率控制的上下行信息及控制方案。6.3.6 根据站内功率预测要求,确定功率预测系统与远动系统接入方案以及交换的信息内容。6.3.7 根据调度关系组织远动系统至相应调度端的远动通道,明确通信规约、通信速率或带宽。6.3.8 提出相关调度端自动化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6.3.9 根据电力系统二次安全防护总体要求,分析本工程各应用系统与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传输和安全隔离要求,提出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设备配置和软件配置需求。6.4电能量计量装置及电能量远方终端6.4.1 简述相关电能量计费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6.4.2 简述相关电能量计费系统的计量关口点和考核
20、关口点的设置原则。6.4.3 根据关口点的设置原则确定光伏发电站的计费关口点和考核关口点。6.4.4 提出关口点电能量计量装置的精度等级以及对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技术要求。6.4.5 提出电能量计量装置的通信接口技术要求。6.4.6 根据电能量计费系统现状,确定确定电厂向相关调度端传送电能量计量信息的内容、通道及通信规约。6.4.7 提出相关调度端电能量计费主站系统的接口技术要求。6.5通信系统6.5.1 简述与光伏发电站相关的通信传输网络、调度程控交换网、综合数据网、公用通信网等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相关的已立项或在建通信项目情况等。6.5.2 简述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通信系统建设方案
21、。提出与相关主站系统的管理关系和通信要求。 6.5.3 根据各相关的电网通信规划,分析光伏发电站在通信各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保护信息管理、安全稳定控制、调度自动化、电能量计费等)对通道数量和技术的要求。6.5.4 根据需求分析,提出设计光伏发电站通信系统建设方案,包括光缆建设方案、光通信电路建设方案、组网方案、载波通道建设方案等,设计至少应提出两个可选方案,并进行相应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6.5.5 提出推荐通信方案的通道组织。6.5.6 根据相关电网综合数据通信网络总体方案要求,分析光伏发电站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及各应用系统接入要求,提出综合数据通信网络设备配
22、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和通道配置要求。6.5.7 根据相关电网调度程控交换网总体方案要求,分析光伏发电站在网络中的作用和地位,提出调度程控交换网设备配置要求、网络接入方案、中继方式和通道配置要求。6.5.8提出通信系统对机房、电源、机房动力环境监视系统等相关环境的要求和设计方案。6.5.9 当推荐的通信方案需建设中继站或比较复杂,必要时应提出专项研究报告,说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项目建设方案和投资。标准用词说明一、对本规范中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时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
23、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这样做的: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采用“可”。二、在条文中明确按照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号要求或规定”。引用标准名录GB 50293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 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2326-2008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发电站 接入 电力系统 设计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