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docx





《2023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docx(8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技术规程4目 次1 1 总则总则.1 12 2 术语术语.2 23 3 基本规定基本规定.4 44 4 材料材料.5 54.14.1 模壳模壳.54.24.2 对拉连接件对拉连接件.55 5 建筑设计建筑设计.7 75.15.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75.25.2 平面、立面设计平面、立面设计.75.35.3 设备管线、装修设计设备管线、装修设计.85.45.4 节能设计节能设计.106 6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11116.16.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16.26.2 连接设计连接设计.126.36.3 结构构造结构构造.157 7 组合壳构件设计组合壳构件设计.1
2、7177.17.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177.27.2 组合壳墙构件设计组合壳墙构件设计.187.37.3 组合壳梁构件设计组合壳梁构件设计.208 8 组合壳构件制作与运输组合壳构件制作与运输.22228.18.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228.28.2 制作准备制作准备.238.38.3 组合壳构件制作组合壳构件制作.258.48.4 组合壳构件检验组合壳构件检验.288.58.5 组合壳构件运输组合壳构件运输.309 9 施工施工.32329.19.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29.29.2 安装准备安装准备.339.39.3 组合壳构件安装组合壳构件安装.359.49.4 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
3、.3751010 验收验收.393910.110.1 一般规定一般规定.3910.210.2 进场验收进场验收.4010.310.3 施工验收施工验收.4210.410.4 结构实体验收结构实体验收.44附录附录 A A 对拉连接件与模壳锚固抗拉拔承载力试验方法对拉连接件与模壳锚固抗拉拔承载力试验方法.4646A.1试件.46A.2试验设备.46A.3试验步骤.47附录附录 B B 对拉连接件材料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对拉连接件材料耐久性能试验方法.4848B.1试验设备.48B.2试验步骤.48附录附录 C C 质量验收记录质量验收记录.4949C.0.1构件检验批质量验收表.49C.0.2构件安
4、装与连接检验批质量验收表.51C.0.3结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表.53本规程用词说明本规程用词说明.5454引用标准名录引用标准名录.5555条文说明条文说明.56561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12Terms.23Basic Requirements.44Materials.54.1Combined Shell Formwork.54.2Split Connectors.55Building Design.75.1General Provisions.75.2Architectural Design.75.3Facility Pipeline System,Dec
5、oration Design.85.4Energy Saving Design.106Structural Design.116.1General Requirements.116.2Connection Design.126.3Structure Detailing.157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 Design.177.1General Provisions.177.2Design of Composite Shell Wall Components.187.3Component Design of Composite Shell Beam.208Composit
6、e Shell Components 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in.228.1General provisions.228.2Raw Materials and Accessories.238.3Fabrication of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258.4Inspection of Composite Shell Members.288.5Transportation of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309Construction.329.1General Provisions.329.2Hoisting
7、and Stacking of Components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339.3Installation of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3529.4Concrete Pouring.3710Acceptance.3910.1General Requirements.3910.2Site Acceptance of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4010.3Construction Acceptance.4210.4Structure Entities Acceptance.44Appendix ATest
8、Method of Anchorage Capacity for Connector.47Appendix BTest method for durability of Split Connection materials.49Appendix C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5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Technical Code.55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6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5711总则1.0.1为规范和促进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应用,制
9、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非抗震设计或抗震设防烈度 8 度及以下地区采用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民用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与验收。1.0.3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术语2.0.1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装配式组合壳体系 Precast ShearWall Composite Shell System全部或部分竖向构件采用组合壳剪力墙,水平构件为组合壳梁、叠合板、预制楼梯和预制空调板等形成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简称装配式组合壳体系。2.0.2组合壳剪力墙 Composite Shell Shear Wall由预制免拆模壳、钢筋骨架、对
10、拉连接件和空腔内部现浇混凝土形成的剪力墙。2.0.3组合壳梁 Composite Shell Beam由预制免拆模壳、钢筋骨架、对拉连接件和空腔内部现浇混凝土形成的梁。2.0.4组合壳构件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由预制免拆模壳、钢筋骨架和对拉连接件组成的一体化空腔构件。2.0.5直线式组合壳构件 Straight Line Type CompositeShell Components由模壳、钢筋骨架和对拉连接件组成的平面呈直线型的一体化空腔构件。2.0.6L 形组合壳构件 L Type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由模壳、钢筋骨架和对拉连接
11、件组成的平面呈 L 形的一体化空腔构件。32.0.7T 形组合壳构件 T Type Composite Shell Components由模壳、钢筋骨架和对拉连接件组成的平面呈 T 形的一体化空腔构件。2.0.8组合壳梁构件 Composite Shell Beam Components由模壳、钢筋骨架和对拉连接件组成的梁式一体化空腔构件。2.0.9模壳 Composite Shell Formwork采用高性能无机材料等制成的用于承受混凝土侧压力的薄板。2.0.10对拉连接件 Split Connection预埋在墙体两侧模壳中,用于固定模壳和钢筋骨架的相对位置,并在浇筑混凝土时控制模壳变形
12、的杆件。43基本规定3.0.1装配式组合壳体系宜采用 BIM 方法进行技术集成,贯穿设计、生产、运输、施工的全过程。3.0.2装配式组合壳体系可按现浇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3.0.3装配式组合壳体系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设备和装修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施工等环节的综合要求。3.0.4装配式组合壳体系中构件的尺寸和形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满足建筑使用功能、模数、标准化要求,并应进行优化设计;2 根据构件的功能和安装部位、加工制作、施工精度及质量控制等要求,确定合理的公差;3 应满足制作、运输、存放、安装及质量控制要求。3.0.5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制作、运输、施工和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
13、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 及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 等对构件、钢筋工程的有关规定。3.0.6当预制轻质填充墙与装配式组合壳体系集成预制时,预制轻质填充墙可作为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一部分。54 材料4 4.1 1模壳模壳4.1.1模壳可采用高性能无机材料等制作,且材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硫铝酸盐水泥为主要胶凝剂。2 砂子含泥量(按质量计)不应大于 0.5%。4.1.2模壳静曲强度不宜小于 10Mpa,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
14、家标准人造板及饰面人造板理化性能试验方法GB/T 17657的有关规定。4.1.3模壳材料中氯化物和碱的含量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且不应含有影响环境和人身健康的有害成分。4.1.4模壳的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 50016 的有关规定。4 4.2 2对拉连接件对拉连接件4.2.1对拉连接件可采用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作。4.2.2对拉连接件与模壳锚固抗拉拔承载力应满足施工要求,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规定。4.2.3采用钢材制作时应采取相应的防锈措施。对金属连接件,其材料抗拉承载力根据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1 确定。64.2.4对拉连接
15、件的耐久性能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 B 规定,其残余抗拉承载力不低于初始值 50%。75 建筑设计5 5.1 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5.1.1在建筑设计各阶段,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5.1.2建筑设计应遵循标准化和模数化的原则,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 50002 的规定。5.1.3室内装修宜采用全装配式装修。5 5.2 2平面、立面设计平面、立面设计5.2.1建筑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大开间、大进深的平面布置,并宜符合本规程第6.1.5 条的规定。2 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其平面位置和尺寸应满足结构受力及构件设计和制造要求,不宜采用凸
16、窗和转角窗做法。3 平面设计宜将用水空间集中布置,并应结合功能和管线要求合理确定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4 机电管线的管道井宜设置在公用空间内。5.2.2建筑外立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墙身做法宜简洁、构造简单,利于装配构件的生产及安装。2 建筑外立面的线条、装饰等非结构部分宜在构件表面采用8轻质材料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与主体结构相连。3 建筑外立面饰面,应采用耐久、不易污染的材料与做法,并宜体现装配式建筑立面造型的特色。4 在夏季制冷负荷为主、冬季采暖负荷低的地区,建筑外立面可采用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等方式提升建筑物节能性能。5 5.3 3设备管线、装修设计设备管线、装修设计5.3.1
17、室内机电设备、管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给水排水管道,供暖、通风和空调管道,电气管线,燃气管道等宜采用管线分离方式进行设计。2 设备及管线宜选用装配化集成部品,其接口应标准化,并应满足通用性和互换性的要求。3 管线应进行综合设计,减少平面交叉;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并应满足维修更换的要求。竖向管线宜集中布置在管道井内。集中横向干管宜布置在公共走廊内。4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给排水管线和电气管线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施工,与建筑物同时投入使用。5 竖向电气管线设置在组合壳构件内时,应保持安全间距。6 在组合壳构件上预留照明开关暗盒时,应按分区照明控制方式等节能控制方式预留。7 集中管道井的设置及检修口
18、尺寸应满足管道检修更换的空间要求。98 建筑宜采用同层排水设计,并应结合房间净高、楼板跨度、设备管线等因素确定降板方案。9 当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时,地面和楼板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JGJ142 的规定。10 竖向暗埋管线、电盒宜安装在后砌墙上。5.3.2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用工厂化生产的集成化内装部品。2 内装部品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3 内装部品便于施工安装和使用维修。4 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宜合理确定建筑内装的装配率,装配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 的相关规定。5 内装部品应采用标准化接口,部品接口应符合部品与管线之间、部品之间连接
19、的通用性要求。6 内装部品、设备及管线应便于检修更换,且不影响建筑结构体的安全性。7 内装部品、材料和施工的住宅室内污染物限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 的相关规定。8 构件中电气接口及吊挂配件的孔洞、沟槽应根据装修和设备要求预留。105 5.4 4节能设计节能设计5.4.1装配式组合壳体系外墙宜采用外保温,即将保温材料设在模壳外侧,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再进行保温施工。5.4.2当采用内保温时,金属对拉连接杆件应采用断桥设计。对拉连接杆件中部宜采用FRP、工程塑料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进行制作。5.4.3当采用内保温时,对围护结构特殊部位如冷(热)桥处应考虑密封及保温措施以防围护结
20、构内表面结露、内部结露,影响热舒适性和降低构件使用寿命。密封及保温措施要求如下:1 外墙保温层接缝处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选用构造防水、材料防水相结合的防排水设计。2 接缝宽度及接缝材料应根据外墙板材料、立面分格、结构层间位移、温度变形等因素综合确定;所选用的接缝材料及构造应满足防水、防渗、抗裂、耐久等要求;接缝材料应与外墙板具有相容性;外墙板在正常使用下,接缝处的弹性密封材料不应破坏。3 对拉连接杆件应采用断桥设计。对拉连接杆件中部宜采用FRP、工程塑料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进行制作。116 结构设计6 6.1 1一般规定一般规定6.1.1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最大适用高度按照现浇结构确定。6.1.
21、2装配式组合壳体系的结构布置及高宽比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等现行规范的有关规定。6.1.3在各种设计状况下,装配式组合壳体系可按照现浇剪力墙进行结构分析。在进行结构内力与位移计算时,应计入模壳的重力影响。6.1.4组合壳剪力墙可按现浇剪力墙设计,设计时其度不应计入模壳度,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的规定。6.1.5结构设计过程中,相邻边缘构件间的剪力墙身长度lc宜不小于 400mm(图 6.1.5)。图 6.1.5 相邻边缘构件间的剪力墙身长度示意1-边缘构件 1;2-边缘构
22、件 2;3-剪力墙身lc126 6.2 2连接设计连接设计6.2.1组合壳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应受力明确、构造可靠,应满足承载力、延性和耐久性等要求。6.2.2组合壳构件之间的钢筋连接宜采用间接搭接方式。钢筋的锚固、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6.2.3组合壳构件竖向拼缝不应设置在纵横墙交界处的边缘构件区域。组合壳构件底部水平拼缝宜设置在楼面标高处。6.2.4组合壳构件底部拼缝处,下层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向上延伸并与上层剪力墙的竖向分布钢筋搭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二级抗震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竖向分布钢筋,搭接接头位置宜错开,同一截面连接的钢筋数量不
23、宜超过钢筋总数量的 50%,错开净距不应小于 500mm,搭接长度ll 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计算确定。2.一、二级抗震等级非底部加强部位或三、四级抗震等级的竖向分布钢筋,可在同一截面连接,搭接长度ll E不应小于1.2la E。(图 6.2.4)13图 6.2.4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示意1-模壳;2-N 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3-对拉连接件;4-N+1 层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5-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6-底部拼缝6.2.5组合壳构件底部拼缝处,下层剪力墙的纵筋向上延伸并与上层剪力墙的纵筋搭接(图 6.2.5),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筋,搭
24、接接头位置宜错开,同一截面连接的钢筋数量不宜超过钢筋总数量的 50%,错开净距不应小于0.3ll E,搭接长度ll E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计算确定。2 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构造边缘构件及非边缘暗柱的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箍筋直径应不小于纵向搭接钢筋最大直径的0.25 倍,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14图 6.2.5 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连接构造示意1-模壳;2-N 层纵筋;3-对拉连接件;4-N+1 层纵筋;5-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6-底部拼缝6.2.6非边缘构件区域的组合壳构件竖向拼缝(图 6.2.6),钢筋搭接长度ll E不应小于 1.2la E,拼缝位
25、置不宜设置操作缝。(a)预留直线钢筋搭接15(b)附加封闭连接钢筋与预留 U 形钢筋连接图6.2.6 非边缘构件处剪力墙水平钢筋连接做法1-模壳;2-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3-对拉连接件;4-构件 A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5-构件 B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6-竖向拼缝6.2.7边缘构件区域的组合壳构件竖向拼缝(图 6.2.7),钢筋搭接长度ll E不应小于 0.6la E。拼缝位置不宜设置操作缝。图 6.2.7 边缘构件处剪力墙钢筋连接1-模壳;2-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3-对拉连接件;4-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5-构件 B 箍筋;6-竖向拼缝;7-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钢筋;8-构件 A 箍筋;9-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混凝土 剪力 结构 装配式 组合 壳体 技术规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