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规程.doc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规程1目次1 总 则62 术 语73 基本规定104 质量行为标准化115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186 质量管理信息化307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33附录 A 关键岗位的质量职责50本规程用词说明58引用标准名录59条文说明6059Contents1 General Provisions62 Terms73 Basic Requirements104 Standardization of Quality Behavior115 Standardization of Engineering Entity Quality Control186 Informatizatio
2、n of Quality Management307 Standardization Evaluation of Quality Management33Appendix A Quality Responsibilities for Key Positions50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58List of Quoted Standards59Clause Explanation601 总 则1.0.1 为规范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建筑业向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规程。1.0.2 本
3、规程适用于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标准化。1.0.3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标准化、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工程质量管理信息化和标准化评价,除应符合本规程,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施工单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推行质量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的标准化,并借助信息化技术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先进的工艺或工法以及规程,在实现使施工质量管理变得更为系统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同时,获得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最佳质量和最佳效益。2.0.2 质量行为标准化 stan
4、dardization of quality behavior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对施工单位公司层面和项目管理机构层面两级管理机构及与质量有关的主要管理人员在人员管理、技术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验收管理等方面的主要责任和义务进行规范。2.0.3 质量管理信息化 informatiza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management利用智能硬件以及BIM、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使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的活动实现效率和职能上的有效提高,从而达到预定质量目标的过程。2.0.4 样板示范model demonstrat
5、ion在分项工程大面积施工前,以现场示范操作、视频影像、图片、文字、实物展示或样板件等形式直观展示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做法与要求,使施工人员掌握质量标准和具体工艺,并在施工过程中遵照实施。2.0.5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 standardization of engineering entity quality control按照“施工质量样板化、技术交底可视化、操作过程规范化” 的要求,从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质量控制、施工工序控制及质量验收控制的全过程,对影响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关键工序做法以及管理要求等做出相应规定。2.0.6 关键工序 key processe
6、s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工程的主要使用功能或安全状况有重要影响的工序。2.0.7 质量信息 quality information记录施工质量和质量活动过程的数据和资料。2.0.8 质量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 project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latform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为施工质量管理相关方提供有效信息处理结果和依据。2.0.9 质 量 管 理 标 准 化 评 价 standardization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通过对施工质量行为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主要指标
7、的考核,使施工单位掌握其施工质量管理的真实水平,促进有推广价值工作方案、管理制度、指导图册、实施细则和工作手册等标准化成果的推广,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2.0.10 项 目 管 理 机 构constructionprojectmanagement organization施工单位为了完成某项建设工程施工任务而设立的现场生产组织机构,其不具备法人资格,但代表隶属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施工生产的管理;是单位在该工程项目上的管理层,同时对作业层负有管理与服务的双重职能。3 基本规定3.0.1 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组织施工。3.0.2 施工单位应以“目标管理,过
8、程控制,阶段考核,持续改进”的循环动态管理方式开展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3.0.3 施工单位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时,应协同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责任主体单位质量管理要求。3.0.4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两级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3.0.5 施工单位应依据自身发展规划和指标目标并结合施工合同文件质量目标进行工程策划并付诸实施。3.0.6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应覆盖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宜选用先进的技术和施工措施。3.0.7 施工单位应搭建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信息平台。3.0.8 施工单位宜组建资源管理系统供所有工程项目共享,资源管理系统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管理人员的人、证、岗、能的
9、人力资源;2 劳务作业资源;3 物资、机械和设备资源;4 知识库;5 专业分保资源。3.0.9 施工单位应对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评价和对有价值的成果进行推广及持续改进,并应加大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宣传力度和营造标准化管理的氛围促进提质增效。4 质量行为标准化4.1 一般规定4.1.1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宜由质量决策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等组成。4.1.2 施工单位应对各项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策划,内容应包括:1 质量管理活动及相互关系;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与职责;3 质量管理制度;4 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4.1.3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配备与单位规模相匹配
10、的质量管理人员,并应明确人员管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分包管理、施工管理、资料管理和验收管理等相关管理层级、部门、岗位的质量管理职责。施工单位关键岗位质量管理职责见附录A。4.1.4 施工单位应建立实施系统性的质量管理与提升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制度:1 质量管理标准化技术进步引领制度2 质量责任追溯制度3 质量管理标准化岗位责任制度4 样板示范制度5 质量检查与验收管理制度6 质量管理信息化制度7 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制度8 工序质量一次成优与奖惩制度9 工程质量对标制度4.1.5 施工单位应建立并落实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制度或流程,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管理;2 图纸
11、管理、深化设计、设计变更和工程技术洽商;3 技术交底;4 材料与设备进场验收;5 检验批划分审查;6 施工过程检验;7 技术复核;8 质量责任追溯;9 工序质量控制;10 工程质量记录;11 样板示范;12 质量检查与验收;13 工程质量例会;14 影像留存;15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16 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评价。4.1.6 施工单位应配置公司层级的质量总监和设立专门的标准化部门并配制专门的标准化人员;还应配置项目层级质量总监,并应根据工程的规模和不同的施工阶段,配备相应数量和相应专业且持有岗位资格证书的质量管理人员。4.1.7 施工单位应定期对公司和项目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考核。4.2
12、公司层级的质量责任4.2.1 公司应负责按照现行国家、行业、地方的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并更新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制度。4.2.2 公司应按本规程的规定搭建和完善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平台,并应为项目管理机构开展工程线上质量管理业务和共享资源信息提供支持。4.2.3 公司应建立并完善现行标准、图集、工法、节点做法、工程质量风险源和工序质量控制风险点等数据库。4.2.4 公司应形成适合本单位的工程质量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标准化文件。4.2.5 公司应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大数据、智能化、移动通讯、云计算、物联网和机器人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工程项目管理和施工
13、全过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4.2.6 公司应指导和帮助项目管理机构提升工程深化设计的质量并应开展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4.2.7 公司应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单位需要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指导项目管理机构进行质量管理策划、评审和审批项目施工质量策划文件,并应协助和监督项目管理机构将策划文件落实。4.2.8 公司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难度等组建项目管理机构, 并应明确其职责。4.2.9 公司应按年度或项目持续周期对项目管理机构进行考核和评价。4.2.10 公司应根据相关要求和工程特点指导、评审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等工程实施文件。4.2.11 公司应建立材料设备供应商和劳务分包商名录、及时开展相
14、关评价和定期更新;签订分包合同时,应明确其承担工程的质量标准、质量过程管理、竣工后的保修与服务及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等各方面总、分包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4.2.12 公司应监督、指导项目管理机构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并应核查质量问题整改情况。4.2.13 公司应参加工程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节能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预验收、竣工验收,并应监督、指导项目管理机构整改验收提出的问题。4.2.14 公司应指导项目管理机构资料管理策划、核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及组卷工作,并应负责竣工资料的归档保存。4.2.15 公司应对竣工工程的质量维修和投诉进行管理,并应对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和制定预防措施。4.
15、2.16 公司应对在施工程及保修期内的竣工工程进行定期质量回访和满意度调查,将回访和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 并制定改进措施。4.3 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责任4.3.1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公司有关制度和流程对工程施工实施具体管理,并应对工程质量负全面责任。4.3.2 项目管理机构应为公司优化各项质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更新数据库以及供应商和分包商名录等提供真实信息和提出合理化建议。4.3.3 项目管理机构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对公司的某一制度和流程做出适应性修改,但应经公司相关部门和领导签批后实施。4.3.4 项目管理机构应根据公司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开展施工质量策划工
16、作,策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 施工质量管理策划应包括工程质量目标、相关责任、相关管理措施及技术措施和相关资源配置等。2 施工质量管理策划应由项目管理机构牵头组织,应分阶段、分专业组织实施,报公司工程、技术、质量、合约、商务和人事 等相关部门审核,公司质量总监批准后执行。3 依据质量管理策划相关内容,项目管理机构应将工程质量目标通过合同或质量协议分解到每个分包(供)方,并通过管理目标责任书分解到管理部门及相关岗位。4 工程实体质量策划应结合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点、质量创优点进行,详细策划施工工序、节点做法。4.3.5 项目管理机构应开展技术创新、新技术推广和质量管理(QC) 小组活动,并应总结优秀工法
17、和优质节点做法充实公司资源平台。4.3.6 项目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包含分包单位的项目管理体系, 并应明确岗位职责、配置相关人员,所有人员应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4.3.7 项目管理机构应组织施工图设计文件会审、参加设计交底并进行深化设计。4.3.8 项目管理机构应编制施工技术文件、审核分包单位编制的施工技术文件,并应按公司制度或流程经审批后组织实施。4.3.9 项目管理机构应对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1 材料、半成品及设备进场时应附有齐全、有效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各项质量保证资料;2 需进行复检、复试的物资应按有关规定取样,并将样品送交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复
18、试或复验;3 不符合质量标准的材料、设备必须及时清退出场,并做相应记录。4.3.10 项目管理机构应按照现行标准、工程设计图纸及经审批的 施组与方案等进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得擅自修改设计、不得 违反标准施工;当设计存在问题或确实需要对原设计进行修改时, 必须以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经设计单位同意并签字后施工。4.3.11 项目管理机构宜利用BIM、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以及三维扫描、建筑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提升施工过程管理水平和能力。4.3.12 项目管理机构应做好施工过程的检验与试验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依据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制定检验、试验计划;2 必要时制定检验、试验专项方案;3 规定需
19、由第三方检验的试件应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4.3.13 项目管理机构应依法依规进行分包管理,并应督促分包单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按照要求施工。4.3.14 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及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前,项目管理机构应依据标准和图纸等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自检,并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改。合格后报监理单位验收(预验收)。4.3.15 项目管理机构宜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工程资料的编制;工程竣工验收后,按合同要求向相关方移交工程竣工档案资料。5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5.1 一般规定5.1.1 进入施工现场的主要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及半成品, 应按相关标准的要求进行进场验收;涉及安全、
20、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与产品,应按标准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复验不合格时应予以退场。5.1.2 项目管理机构应建立施工质量样板制度,编制施工质量样板实施方案,现场应设置质量样板展示区,明确样板间、样板构件及分项工程样板等工艺作法,亦可采用三维数字信息模型进行可视化展示。5.1.3 各施工工序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质量控制、工序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5.1.4 对涉及结构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的试块、试件及材料,应在进场时或施工中按规定进行见证抽样检验。5.1.5 项目管理机构应严格按照审批后的试验检测计划进行取样送检或检测,不得篡改检测试验数据、不得伪造检测试验报告、不得抽撤不
21、合格的检测试验报告。5.1.6 项目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检查,每月应召开不少于 2 次的质量分析会,施工单位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宜派员参加。5.1.7 项目管理机构应收集各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在日常质量监督检查中提出的质量问题,并及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门传递质量现状、检查和整改等信息。5.1.8 若出现质量事故,施工单位应成立质量处置小组,配合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等参加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5.2 技术管理5.2.1 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应结合工程实际编制,并应在执行会审、审核和审批流程后,方可用于指导施工和在施工中落实。5.2.2 图纸管理审核应
22、执行自审和会审流程。5.2.3 深化设计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签认。5.2.4 设计变更和工程技术洽商应在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项目管理机构确认并加盖单位印章后实施。5.2.5 技术交底应分级审批后进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技术交底应包括但不限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施工作业、设计变更和工程洽商以及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应用等;2 技术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质量标准和技术措施等,交底应在所涉及的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完成,且应形成书面记录和履行签字手续;3 交底宜采用 BIM 技术、3D 动画、视频及图片等信息可视化方式确保交底效果,同时宜采用二维码等技术
23、实现交底内容随时查阅;5.2.6 工程测量管理应做好复核工作,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项目管理机构应做好现场测量仪器和设备的定期检查、校验和验收工作,宜采用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和三维扫描仪、测量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提高测量精度或效率;2 项目管理机构应及时进行工程交接桩工作并应按要求进行复核,交接桩测量资料必须齐全、有效;3 交接桩复核无误后应及时完成工程测量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审批,重点和难度大的工程测量方案还应进行专家评审; 4 项目管理机构应依据审批的测量方案及时进行加密控制网和测量放线工作,并应填写测量记录;5 交接桩、加密控制网、测量放线等所有测量内业、外业和测量计算必须经两人复核;6 根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管理 标准化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