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基本规定25 原材料26 配合比设计67 制备与运输88 浇筑与养护109 检查与验收11附录 A(资料性)石粉亚甲蓝试验12附录 B(资料性)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工艺流程14I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制备与运输、 浇筑与养护以及质量检查与验收。本文件适用于C60及以下公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生产与施工质量控制,其他建筑工程可参照使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2、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 17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8074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 8076混凝土外加剂GB/T 8077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10171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混凝土搅拌站(楼)GB/T 14684建设用砂GB/T 14685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902预拌混凝土GB/T 18046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 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
3、/T 27690砂浆和混凝土用硅灰GB/T 50080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 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JG/T 568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JGJ 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63混凝土用水标准JGJ/T 193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385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JT/T 819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用机制砂JTG/T 3310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JTG 3420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
4、JTG/T 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60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1JTG 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高性能混凝土采用优质水泥及精细化加工的砂石材料,掺加外加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通过预拌生产方式制成的, 有优良拌合物工作性,硬化后具有较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混凝土工作性混凝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适宜于现场施工操作的性能总称。机制砂天然岩石或卵石、矿山废石和尾矿,经除土、机械破碎、整形、筛分、粉控等工艺制成的粒径小于4.75mm的颗粒,不包括软质、风化的颗粒。混合砂
5、由天然砂与机制砂按一定比例混合,满足规定级配的细集料。石粉亚甲蓝值(MBF)用于判定石粉吸附性能的指标。4 基本规定 原材料和配合比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相关规定。 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应选用优质水泥和级配良好的优质集料,同时掺加与水泥相匹配的高性能外加剂及优质掺合料。 对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应进行控制,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宜不大于混凝土体积的 35%。 水胶比应根据混凝土的配制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抗渗性能和抗冻性能等要求确定。 高性能混凝土应积极采用先进成熟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5 原材料 水泥5.1.1 应选用品质稳定、标准稠度用水量低,强度等级不低于
6、42.5 级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以及早强型水泥。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符合 GB 175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1 的规定。2表 1水泥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比表面积(m2/kg)300350GB/T 8074游离氧化钙含量(%)1.5GB/T 176熟料中的 CA 含量(%)8.0氯离子含量(%)0.035.1.2 水泥的品种和强度等级应通过混凝土配合比试验选定。5.1.3 需要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工程,或配制混凝土的材料中含有碱活性集料时,应选用碱含量小于 0.6% 的低碱水泥。5.1.4 预应力混凝土,宜选用
7、强度等级不低于 52.5 级的水泥。 集料5.2.1 细集料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吸水率低、空隙率小、细度模数 2.63.2 的洁净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其性能指标除应符合 GB/T 14684 和 JG/T 568 的规定外,其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值尚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 2细集料有害物质含量限值检测项目有害物质含量限值试验方法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天然砂含泥量(%)2.01.0JTG E42泥块含量(%)0.50云母含量(%)0.5轻物质含量(%)0.5氯离子含量(%)0.020.01有机物含量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 SO3 质量计%)0.55.2.2 机制砂根据石粉
8、的亚甲蓝确定石粉含量限值,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应符合表 3 的规定,试验方法见附录 A。表 3机制砂石粉含量限值亚甲蓝值(g/kg)石粉含量(%)试验方法6.05.0附录A4.06.07.04.010.05.2.3 混合砂细度模数宜为 2.62.9,小于 0.075mm 颗粒含量不大于 7.0%,松散堆积空隙率不大于342%,压碎指标不大于 2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宜选用混合砂。5.2.4 粗集料应选用碎石或卵石破碎加工而成,宜质地均匀坚硬、粒形良好、级配合理,最大粒径不宜超过 26.5mm(大体积混凝土除外),且不得超过保护层厚度的 2/3。按单粒级分档,不少于两档规格组成连续级配,松散堆积空
9、隙率宜不大于 43%,其他性能指标除应符合 GB/T 14685 和 JG/T 568 的规定外,有害物质含量的限值尚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粗集料有害物质含量限值检测项目有害物质含量限值试验方法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卵石含泥量(%)1.00.5JTG E42碎石泥粉含量(%)1.50.5泥块含量(%)0.10针片状颗粒含量(%)75氯离子含量(%)0.020.01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 质量计%)0.55.2.5 预应力混凝土用粗集料,强度采用岩石单轴饱水抗压强度与压碎指标双指标控制,岩石抗压强度不低于 80MPa,且不小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1.
10、5 倍,粗集料压碎值指标不大于 10.0%。5.2.6 应采用无碱活性反应的集料,碱活性试验方法按 JTG E42 执行。5.2.7 环境作用等级 D 级及以上混凝土,宜采用抗渗透性能良好的集料,吸水率不大于 2.0%。 矿物掺合料5.3.1 采用低钙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硅灰或复合使用。粉煤灰性能除应符合 GB/T 1596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5 的规定。表 5粉煤灰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C50以下混凝土C50及以上混凝土细度(%)25GB/T 1596需水量比(%)10595含水率(%)1.0烧失量(%)8.05.0SO3(%)3.0CaO(%)10游离CaO(%)1.0氯
11、离子含量(%)0.06活性指数(%)7d7580GB/T 159628d859045.3.2 粒化高炉矿渣粉性能除应符合 GB/T 18046 和 GB/T 18736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6粒化高炉矿渣粉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比表面积(m2/kg)400GB/T 176需水量比(%)100GB/T 18736含水率(%)1.0GB/T 18046烧失量(%)3.0GB/T 176SO3(%)4.0氯离子含量(%)0.0628d活性指数(%)95GB/T 180465.3.3 硅灰性能除应符合 GB/T 27690 和 GB/T 18736 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表 7
12、 的规定。表 7硅灰技术要求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比表面积(m2/kg)15000GB/T 18736需水量比(%)125含水率(%)3.0烧失量(%)6.0GB/T 176氯离子含量(%)0.10SiO2含量(%)85GB/T 18736活性指数(%)3d907d9528d1155.3.4 预应力高性能混凝土应采用级粉煤灰或烧失量不大于 5%、需水量比不大于 100%的级粉煤灰。5.3.5 硅灰宜与粉煤灰或矿渣粉复合使用。硅灰掺量不宜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 10%。 外加剂5.4.1 应选用减水率高、坍落度损失小、适量引气、能明显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高性能外加剂。其性能指标符合 GB 8076
13、和 GB 50119 的规定。5.4.2 掺量应根据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化等情况通过试验确定。5.4.3 应有良好的气泡稳定性,含气量宜不大于 3%,1h 经时变化量不大于 1.5%。5.4.4 坍落度损失指标 1h 经时变化量 0mm,2h 经时变化量应不大于 30mm,还应根据运距调整坍落度损失指标。5.4.5 冬季施工不应采用含有氯盐的防冻性能外加剂。5.4.6 外加剂或水泥(矿物掺合料)进场及批次发生变化时,应对外加剂的密度、减水率及其与胶凝材料的相容性进行复验,复验结果满足要求后方可用于工程实体。55.4.7 外加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外加剂技术要求
14、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硫酸钠含量(%)5.0GB/T 8077碱含量(%)10.0氯离子含量(%)0.02GB 8076减水率(%)25常压泌水率(%)20压力泌水率(%)90GB/T 50080抗压强度比(%)3d160GB/T 80767d15028d140收缩率比(%)110相对耐久性指标(%)80注:硫酸钠含量、碱含量和氯离子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水5.5.1 拌合用水和养护用水应符合 JGJ 63 的规定。5.5.2 混凝土用水不应有漂浮明显的油脂和泡沫,且不应有明显的颜色和异味。5.5.3 对设计使用年限为 100 年的结构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 500 mg/L;对使用钢丝或
15、经热处理钢筋的预应力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应超过 350 mg/L。6 配合比设计 基本要求6.1.1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按强度、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等进行设计,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满足施工要求。同时综合考虑经济性、适用性和节能环保等因素。6.1.2 设计方法和步骤参照 JGJ 55 的规定执行。6.1.3 砂率应根据细度模数、颗粒级配、石粉含量,及碎石最大粒径、混凝土的水胶比、工作性要求等因素确定。采用天然砂时,砂率宜取 35%42%;采用机制砂时,砂率宜取 40%45%;采用混合砂时, 砂率选取根据工程实际确定。6.1.4 隧道衬砌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采用体积法设计
16、,粗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19.0mm,用水量宜不大于 190kg/m3,坍落扩展度 550mm650mm,外加剂掺量根据工作性要求确定。 水胶比及胶凝材料用量6.2.1 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单位用水量宜控制在 130 kg/m3160kg/m3。水胶比不宜大于 0.50。6.2.2 胶凝材料总量,C40 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C40C45 不宜大于450kg/m3,C50 不宜大于480kg/m3, C50 以上不应大于 550kg/m3。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宜符合表 9 的规定。6表 9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和单位体积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强度等
17、级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kg/m3)最大胶凝材料用量(kg/m3)C300.50280400C350.48300400C400.45320450C450.40340450C500.36360480C550.32380500C600.30400550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水胶比不应大于0.45。 矿物掺合料应用6.3.1 应掺加一种或多种矿物掺合料,按下列原则选择确定:a) 混凝土的水胶比小,浇筑温度与气温较高或混凝土强度验收龄期较长时,矿物掺合料宜采用较大掺量;b) 对大体积混凝土、水下工程混凝土及有抗腐蚀要求的混凝土,可适当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c) 对早期强度要求较高或环境温度较
18、低条件下施工的混凝土,矿物掺合料采用较小掺量。6.3.2 应根据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结构特点,合理选取掺合料种类,经试配验证,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最佳掺量。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应符合表 10、表 11 的规定。表 10钢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0.4045350.404030粒化高炉矿渣粉0.4065550.405545硅灰-1010复合掺合料0.4065550.405545注1:复合掺合料各组份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注2: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其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7表 11预应力混
19、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最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种类水胶比最大掺量(%)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粉煤灰0.4035300.402520粒化高炉矿渣粉0.4055450.404535硅灰-1010复合掺合料0.4055450.404535注1:复合掺合料各组份的掺量不宜超过单掺时的最大掺量。注2:在混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矿物掺合料时,其总掺量应符合表中复合掺合料的规定。 混凝土中碱含量6.4.1 可溶性碱总含量应小于 3.0kg/m3,重要结构混凝土最大碱含量不宜大于 2.1kg/m3。6.4.2 当混凝土结构处于严重侵蚀的环境时,不应使用有碱活性反应的集料。6.4.3 矿物掺合料的碱含量,以可溶性碱计算,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公路工程 性能 混凝土 应用技术 规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