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规范.docx





《2023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规范.docx(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规范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总体要求15 文件格式16 项目概况27 编制依据28 风险调查29 风险识别310 风险估计411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512 风险等级评判513 风险分析结论6附录 A(资料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封面及扉页样式7附录 B(资料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大纲9附录 C(资料性)社会稳定风险问卷调查表10附录 D(资料性)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意见及诉求汇总表12附录 E(资料性)社会稳定风险调查信息统计表13附录 F(资料性)社会风险调查态度分析统计表14附录 G(资料性)建设项目社会稳
2、定风险因素对照表15附录 H(资料性)专家打分法18附录 I(资料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汇总20参考文献22I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的总体要求、文件格式、项目概况、编制依据、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判、风险分析结论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构成重大决策的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的编制。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编制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
3、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694风险管理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2369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3.1社会稳定风险分析social stability risk analysis对建设项目可能引起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开展调查、识别和估计,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3.2 3.2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interested party可以影响、被影响或自认为会被某一决策或活动影响的个人或组织。注:“interested party”可以用来替代英文对应词“stakeholder”。来源:GB/T
4、243532022,3.34 总体要求4.1 应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从建设项目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的社会稳定问题出发,在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坚持全面调查和重点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经验借鉴与专业分析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方法适用、分析全面、措施可行、结论可信,确保取得实效。4.2 应遵循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程序,开展风险调查、风险因素识别和风险估计,研究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的措施,估计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明确提出能作为开展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依据的分析结论,并达到成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依据的要求。4.3
5、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适合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评判标准,并在报告中予以说明。5 文件格式5.1 封面及扉页封面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委托单位、编制单位、编制日期等,具体参见附录A。扉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编制单位、资信等级、建设项目编号、编制人员名单等内容,具体参见附录A。5.2 编制大纲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编制大纲参见附录B。16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主要内容包括单位概况、建设背景和必要性、建设地址和规模、建设周期、社会环境概况、自然生态环境情况、投资及资金筹措、征地拆迁情况等。7 编制依据主要包括但不限于:a)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b)
6、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及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c) 相关批复文件;d) 委托合同/协议;e) 其他依据。8 风险调查8.1 一般规定8.1.1 结合项目实际,运用适宜的风险调查方法,开展风险调查。8.1.2 调查对象应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8.1.3 向调查对象说明建设项目的法律政策依据、建设方案、可能产生的影响,听取并收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与诉求。8.2 调查对象和范围8.2.1 调查对象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和媒体。利益相关者包括个人和组织,个人包括居民、村民、就业者等;组织包括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及事业单位、企业、项目参建各方等。8.2.2 调
7、查范围8.2.2.1 应覆盖项目影响区域,凡涉及到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因素应纳入调查范围,涵盖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的范围。8.2.2.2 线状项目风险调查范围宜包括建设项目左右两侧 1 km 范围内的个人(或代表)和组织。点状项目风险调查范围及调查量见表 1。表1点状项目风险调查范围及调查量项目类型调查对象范围调查量/调查方式涉及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个人项目范围内涉及的所有直接利益相关者组织涉及安全环保个人宜3 km以内1.居民数100户,调查量宜802.居民数100500户,调查量宜40,且宜80户3.居民数500户,调查量宜30,且宜200户组织所涉及的
8、全部企事业单位涉及重大决策个人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形式征求相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意见组织项目范围内直接利益群体调查量宜200份,间接利益群体调查量宜100份其他个人项目范围内1.直接利益者100人(或户),调查数宜602.直接利益者100500人(或户),调查数宜30, 且宜60人(或户)3.直接利益者500人(或户),调查数宜25,且宜150人(或户)28.3 调查方式和方法8.3.1 调查方式包括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等。8.3.2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实验法等。实际工作中可选取文案调查、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座谈会、网络调查、公示公告、舆情分析、专家咨询
9、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相结合。对受项目建设影响较大的利益相关者重点走访,采取访谈、听证、问卷等多种方式,听取全面、准确的意见。8.4 调查内容8.4.1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a) 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b) 建设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现状和社会环境状况,以及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影响;c) 利益相关者对建设项目建设实施的意见和诉求;d) 项目所在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基层政府和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的态度;e) 媒体对建设项目实施的态度;f) 同类项目曾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的案例;g) 编制单位和人员认为需要开展的其他调查内容。8.4.2 应详细记录利益相关者对建设项目信息的熟悉程度、对
10、建设项目所持的态度及建议、对土地征用与房屋征收安置补偿方案的满意度、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等情况。8.4.3 社会稳定风险问卷调查表见附录 C;社会稳定风险调查意见及诉求汇总表见附录 D;社会稳定风险调查信息统计表见附录E;社会风险调查态度分析统计表见附录F。9 风险识别9.1 一般规定9.1.1 结合建设项目相关的社会、环境、资源、经济等资料开展风险识别。9.1.2 选择适宜的风险识别方法,查找并分析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风险因素。9.2 识别方法包括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情景分析法、对照表法、案例参照法等。采用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时,应咨询社会、经济、交通、环境、土地、文化等领域的专
11、家;采用对照表法时,宜对照风险因素对照表(见附录G)识别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9.3 识别内容9.3.1 选择适宜的风险识别方法,识别客观存在和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9.3.2 按照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土地房屋征收方案、技术和经济方案、生态环境影响、项目建设管理、当地经济社会影响、质量安全和社会治安、媒体舆论导向等八个方面对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分类, 分析筛选形成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清单(见表 2)。表2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清单序号风险因素风险类型发生阶段利益相关者备注123注:风险发生阶段包括决策、准备、实施、运行等4个阶段。310 风险估计10.1 一般规定采用定
12、性分析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范围、影响程度、风险程度等。必要时,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专家打分法(参见附录H)进行定量分析。10.2 估计方法常用风险估计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经验估计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神经网络法等。10.3 估计内容10.3.1 按照风险可能发生的项目阶段(决策、准备、实施、运行),结合当地经济社会与拟建项目的相互适应性,从风险识别阶段形成的表 2 中筛选、归纳出主要风险因素。10.3.2 对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预测和估计,包括可能引发风险事件的原因、时间和形式, 对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和估计。建设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表见表 3
13、。表3建设项目风险程度表序号风险因素(f)风险类型发生阶段概率范围(p)风险影响程度(q)风险程度(R)备注123注:在“备注”项下标注风险的特征(例如长期影响还是短期影响、持久性影响还是间断性影响等)和其它需要说明的情况。10.3.3 风险概率估计宜采用主观概率估计法,对照表 4 给出的单因素风险概率范围评判标准,确定风险概率范围。表4单因素风险概率范围评判标准风险概率描述风险概率范围定性标准定量标准(p)几乎不可能会发生很低0p20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较低20p40有可能发生中等40p60很有可能发生较高60p80几乎可确定会发生很高80p10010.3.4 风险影响程度的估计宜采用经验估计法
14、或案例比较法,对照表 5 给出的单因素风险影响程度评判标准,给出风险影响程度的定性文字描述及定量分值。表5单因素风险影响程度评判标准风险影响程度描述风险影响程度定性标准定量标准(q)在当地造成很小影响,可自行消除微小0q20在当地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稳定、形象等方面),但可在短期内消除较小20q40在当地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稳定、形象等方面),需要通过一定时间才能消除,并需付出一定代价中等40q60在当地造成一定影响(社会稳定、形象等方面),需要通过较长时间才能消除,并需付出较大代价较大60q80在当地或更大范围内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社会稳定、形象等方面),需要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才能消除,并付出巨大代
15、价严重80q100410.3.5 风险程度由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判定,为风险概率与风险影响的组合,即 R=f(p,q),建立风险矩阵。风险程度等级分为重大风险(S)、较大风险(H)、一般风险(M)、较小风险(L)和微小风险(N)5 个等级风险带,风险矩阵和风险带示意表见表 6。表6风险矩阵和风险带示意表风险影响程度风险概率范围很低020较低2040中等4060较高6080很高80100严重80100MHHSS较大6080LMHHS中等4060LLMHH较小2040NLLMH微小020NNLLM10.4 初始风险等级判断对照表6确定每一项主要风险因素对应的风险程度等级,对风险因素按重要性进行排序,
16、判断建设项目的初始风险等级。11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11.1 应具有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有效性、经济性,并贯穿于建设项目的全寿命周期。11.2 针对初始风险等级判断结果,参照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汇总(见附录 I),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并汇总(见表 7),并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再次估计每项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修订建设项目风险程度表(见表 6)。表7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汇总表序号风险发生阶段风险因素主要防范、化解措施实施时间和要求责任主体(单位)协助主体(单位)12312 风险等级评判12.1 风险等级分为高风险(重大负面影响)、中风险(较大负面影响)、低风险(般负面
17、影响),具体见表 8。表8风险等级评判标准评判标准风险等级高风险(重大负面影响)中风险(较大负面影响)低风险(般负面影响)总体评判标准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可能引发风险事件评判标准冲击、围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及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发生打、砸、抢、烧等集体械斗、聚众闹事、人员伤亡事件,非法集会、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等集体上访、请愿,发生极端个人事件,围堵施工现场, 阻断交通,媒体(网络)岀现负面舆情等个人非正常上访,静坐、拉横幅、喊口号、
18、散发宣传品,散布有害信息等风险事件参与人数评判标准200人以上10人200人10人以下单因素风险程度评判标准2个及以上重大或5个及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重大或24个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较大或14个一般单因素风险,所有单因素风险均为较小风险或微小风险512.2 对照表 8 评判建设项目采取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前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12.3 分析各项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落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估计落实措施后每一项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综合评判建设项目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后的风险等级。12.4 应以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的风险等级,作为建设项目实施决策的依据。13 风险分析结论13.1 风险分
19、析结论应包括以下内容:a) 建设项目主要的风险因素;b) 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c) 初始风险等级,采取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后的风险等级;d) 落实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13.2 报告附件应包括下列文件:a) 项目立项文件、行政管理部门批复等各专题支撑性文件;b) 建设方案主要工程技术图纸、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图、敏感点(区)示意图与工程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等;c) 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阶段产生的记录、表格、照片等。6附 录 A(资料性)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封面及扉页样式图A.1给出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封面的样式,图A.2给出了建设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扉页的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建设项目 社会 稳定 风险 分析 报告 编制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