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





《2020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污水提升装置应用技术规程1目次1总则( )2术语( )3污水提升装置()3.1一般规定()3.2组成()3.3贮水箱(腔)()3.4提升水泵()3.5固液分离器()3.6进水端过滤器()3.7进、出水管及附件()3.8通气管()3.9自动控制器(盘)()3.10 辅助排水泵( )3.11 手动隔膜泵( )4设计( )4.1一般规定( )4.2设备水力计算( )4.3管道布置与敷设( )4.4管材、附件和检查井( )4.5供电及控制要求( )235施工( )5.1一般规定( )5.2设备安装( )5.3管道安装及试压( )5.4自动控制器(盘)安装( )5.5管道保温与隔热( )5.6安全( )
2、6调试与验收( )6.1调试( )6.2验收( )7维护保养( ) 本规程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目录( ) 附:条文说明( )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 2Terms( )3 Sewage-elevating device ( )3.1 General requirment( ) 3.2Composition( )3.3Sewage storage tank( ) 3.4Elevating pump ( )3.5Solid-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 3.6Inlet filter( )3.7Intake pipe、outlet p
3、ipe and attachments( ) 3.8Vent pipe( )3.9 Automatic controller(pan) ( )3.10 Auxiliary discharge pump( )3.11 Hand diaphragm pump( ) 4Design( )4.1 General requirement( )4.2 Hydraulic calculation of apparatus( )4.3 Piping layout and laying( )4.4 Pipe materials,appurtenances and manholes( )4.5 Power sup
4、ply and control requirement( )5Installation( )5.1 General requirement( )5.2 Equipment installation( )5.3 Pipeline installation and pressure test( )5.4 Automatic controller(Pan) installation( )5.5 Pipeline insulation and heat insulation( ) 5.6 Safety( )6 Debugging and acceptance( ) 6.1 Debugging( ) 6
5、.2 Acceptance( )7 Facility maintenance ( )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1 总则1.0.1 为使使用污水提升装置的工程在设计、施工及验收中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境卫生、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住宅、公用建筑地下室中采用成套污水提升装置的工程。1.0.3 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应符合现行国内行业标准污水提升装置技术条件CJ/T 380、即时排除型污水提升装置应符合国外建筑污水提升设备等制造标准的要求。1.0.4 使用污水提升装置工程的设计、施工
6、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 尚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2 术语2.0.1 污水提升装置 sewage-elevating device集污水泵、贮水箱(腔)、管道、阀门、液位计和电气控制组成一体用于污水提升的成品装置。按污水的排水方式分为贮存调节型和即时排除型,按提升泵的工作条件分为干式安装型和湿式安装型。2.0.2 贮 存 调 节 型 污 水 提 升 装 置stockpite-regulation type sewage-elevating devi
7、ce指污水有一定贮存调节容积,污水泵有一定启停次数限制(15 次/h 以内)的污水提升装置。2.0.3 即 时排除型 污水提升 装置immediate-drainage type sewage-elevating device指无污水贮存或贮存容积很小(数秒至十几秒污水流量),污水泵不受启停次数限制或允许启停次数较多(40 次/h 至 60 次/h),污水随进随排的污水提升装置。2.0.4 干式安装型污水提升装置 dry-installational sewage-elevating 指提升水泵安装在贮水箱(腔)外,其电机不接触污水介质的污水提升装置。2.0.5 湿 式 安 装 型 污 水 提
8、 升 装 置wet-installational sewage-elevating device指提升水泵安装在贮水箱(腔)内,其电机潜于污水介质中的污水提升装置。提升水泵应采用潜水排污泵。2.0.6 固液分离器solid-liquid separation device固液分离器设置于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中,用以分离污水中的固 体杂物,并临时贮存其中,当污水泵启动时,依靠介质压力将临时贮存的 固体颗粒及杂物带出的专用设备。2.0.7 反冲洗过滤 elevation possessing backwash是指污水提升装置的一种固液分离方式。当污水进入贮水箱时,由固液分离器拦截下颗粒较大的固体
9、杂物,并贮存在固液分离器腔内。污水提升时,带压水流反向冲洗固液分离器,将固体杂物与已过滤的污水一起排出装置外的过程。3 污水提升装置3.1 一般要求3.1.1 污水提升装置应结构合理、尺寸紧凑、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 安装方便,易于维护。3.1.2 污水提升装置的组件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选用时应有产品合格证或认证标志。3.2 组成3.2.1 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宜由下列组件组成1 贮水箱(腔)2 固液分离器3 提升水泵4 进、出水管及附件5 通气管6 液位监测仪表7 自动控制器(盘)8 辅助排水泵3.2.2 即时排除型污水提升装置宜由下列组件组成:1 集水箱(腔)2 进口端过滤器3 提升
10、水泵4 进、出水管连接件5 通气管6 液位开关7 控制单元8 辅助排水泵9 手动隔膜泵3.3 贮水箱(腔)3.3.1 贮水箱(腔)应坚固耐用、抗冲击、耐腐蚀,材质宜采用不锈钢、复合钢板、玻璃钢或塑料。箱(腔)体宜制成矩形或有利于污物排出而不易沉淀的形状。3.3.2 贮水箱(腔)的有效容积应符合本规程第 4.2.3 条的规定。3.3.3 贮水箱(腔)应有密封措施,以防臭气外泄。贮水箱顶部应设直通室外的通气管。3.3.4 贮水箱(腔)除设有进、出水管、通气管、泄空管的接口外,还应设置液位计将箱内液位传至自动控制器(盘),以控制污水提升泵的启停和超高液位时的报警。3.3.5 装置设有手动隔膜泵时,在
11、贮水箱(腔)顶部应预留隔膜泵出水接口。3.3.6 贮水箱(腔)应有检修人孔或检修开盖的措施,宜设日常检视的观察窗 。3.4 提升水泵3.4.1 污水提升装置的提升水泵宜选用不易堵塞的大流道或涡流形式叶轮水泵,自动搅匀潜水排污泵和切割型污水泵等。3.4.2 提升水泵的选用与污水性质和出水管的管径有关,当出水管管径小于 DN80 时宜选用切割型污水泵,当出水管管径大于等于 DN80 型时,宜选用大流道或涡流形式叶轮污水泵。当排除粪便污水时,宜选用切割型污水泵。3.4.3 提升水泵湿式安装适用于安装地点狭小、污水常温、污水性质不对潜水电机产生腐蚀的场合;干式安装适用于安装空间能容纳干式污水提升装置、
12、污水温度较高和要求提升水泵检查维护方便的场合。3.5 固液分离器3.5.1 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宜设固液分离器。3.5.2 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当设置固液分离器时,至少应设两个固液分离器,交替使用,互为备用。3.5.3 固液分离器应能分离直径大于等于 10mm 的固体杂物。3.6 进水端过滤器3.6.1 即时排除型污水提升装置在排除含粪便等较大固体颗粒的生活污水时,宜设置进水端过滤器。3.6.2 进水端过滤器底部带旋转刀片,当提升水泵运行时同时旋转,切碎挡在过滤器外的杂物,通过滤孔后随提升污水一起排出。3.7 进、出水管及附件3.7.1 进水管上宜设阀门。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在室外排水管道
13、有倒流危险时,出水管应设鹅颈管。3.7.2 贮水箱(腔)进、出水管的接口应采用可曲挠橡胶接头等柔性连接。3.7.3 进、出水管应由适合排放污水的材料制成。进水管宜采用建筑排水用塑料管、铸铁排水管或不锈钢材质管道。排放污水时,接口不漏水。出水管宜采用热镀锌钢管、钢塑复合管、双金属管/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或给水用塑料管。管材和管件的承压能力不应小于 0.6MPa。3.8 通气管3.8.1 贮水箱(腔)的通气管应连接建筑排水系统通气管或独立设置伸顶通气管,无条件时应设过滤除臭装置。3.8.2 通气管宜采用热镀锌、建筑排水用塑料管。3.8.3 通气管管径不应小于 DN50。3.9 自动控制器(盘)3.9
14、.1 污水提升装置应设自动控制器(盘),实现无人值守全自动运行。3.9.2 贮存调节型装置的自动控制控制器(盘)应有贮水箱液位显示和依据贮水箱液位启停提升水泵和超高液位报警的功能。即时排除型装置利用贮水箱(腔)内上升液位压缩压力管内的空气,使压阻式传感器测量到压力发生变化,转变为模拟信号启停水泵和发出超高液位警报。超高液位报警时应有声音和灯光双重警示功能。3.9.3 装置设有两台或多台提升水泵时,自动控制器(盘)应能实现交替运行、同时运行和任一台泵发生故障自动切换至其他泵运行的功能。3.9.4 自动控制器(盘)应有现场手动、远距离遥控自动启停水泵的功能。3.10 辅助排水小泵3.10.1 污水
15、提升装置在地下室有渗漏水、结露水和装置排除粪便污水时, 应设置集水坑和辅助排水泵(潜水泵)。3.10.2 辅助排水泵由集水坑内的浮球开关信号反馈,通过自动控制器(盘) 控制启停,出水排入装置出水管。3.11 手动隔膜泵3.11.1 贮水箱(腔)外宜设置手动隔膜泵,当提升水泵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人工操作排除贮水箱(腔)内的污水。3.11.2 手动隔膜泵的出水应排入建筑物污水排出横管,在接入前设鹅颈管。4 设计4.1 一般规定4.1.1 污水提升装置的设计应满足建筑物地下室排水的安全、节能、节地, 以及环境卫生、施工方便、维修容易等要求。4.1.2 污水提升装置的提升能力应满足用户的排水流量、提升
16、扬程的需求。4.1.3 污水提升装置的选型应根据用户的排水规律、污水性质、流量大小、排出距离及高差等因素,经综合比较后合理选择。宜考虑以下因素:1 排水器具的种类。2 污水的性质和管道直径。3 排水流量和排水规律。4 排水所需扬程。5 现场空间条件。4.1.4 采用污水提升装置的建筑物地下室,应有保证装置进入安装位置的无障碍通道或吊装孔。4.1.5 建筑物地下室污水提升装置应有不间断电源电力供应。当能关闭装置污水进水管时,可不设不间断电力供应,但应设置报警装置。4.1.6 污水提升装置的压力排水管不应与建筑物内重力污水管合并排出。4.1.7 污水提升装置提升粪便类生活污水时,不同污水提升装置的
17、出水管不应合并排出。当提升含颗粒杂质少的废水时,可按实际情况考虑出水管合并排出。4.1.8 污水提升装置近旁低处宜设收集渗漏、维修、泄空和结露水的集水坑,坑内设辅助排水泵。集水坑容积宜大于等于 0.1m3,辅助排水泵流量宜为(46)m3/h。4.1.9 自动控制器必须设置在无水淹危险的地方。4.1.10 为方便巡视和维护,污水提升装置四周与上方应预留以下工作空间尺寸:地面安装时,600mm;坑内安装时,200mm。4.2 设备水力计算4.2.1 提升水泵的性能参数由以下方法计算确定:1 污水提升装置的排水流量应按生活排水设计秒流量确定,设计秒流量由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给出的公
18、式计算。2 提升水泵的扬程采用公式(4.2.1-1)计算,并按出水管的最高点到污水提升装置的最低液位的垂直高度作为静扬程时的情况进行校核:H 泵H1+H2+H3(4.2.1)式中H 泵提升水泵的扬程,m;H1污水提升的高度差,m。即污水出水管室外排出口中心与卫生器具排出口或贮水箱最低水位间的高度差值;H2提升泵吸水管、出水管沿程和局部阻力损失之和,m。无固液分离器和进水端过滤器时,局部阻力损失取沿程阻力损失的 20%。当有固液分离器和进水端过滤器时,局部阻力损失取值除 20%的沿程阻力损失外,另加(0.51.0m);H3污水出水管出口的流出水头,m。全扬程小于等于 20m 时, 宜取(12);
19、全扬程大于 20m 时,宜取(23)m。3 提升水泵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选择提升水泵后,在提升水泵的 Q-H 特性曲线(图)上,H 泵的 Q-H 特性曲线(图 1)上,H 泵对泵的提升水泵流量 Q 泵应大于等于计算所得的排水流量。4.2.2 贮水箱(腔)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贮存调节型污水提升装置的贮水箱(腔)容积应按公式(4.2.2)计算:V=V1+V2+V3(4.2.2)式中 V贮水箱(腔)的总容积,m3;1V 贮水箱(腔)的有效容积,m3。宜取(2.02.5)min 装置排水流量。此容积应大于等于出水管止回阀与鹅颈管之间的出水管容积;2V 提升水泵停泵时,贮水箱(腔)内所剩污水的容
20、积,m3;此时的液位宜取提升泵电机高度的一半,并应满足提升水泵的吸水要求;3V 贮水箱(腔)内启泵最高液位以上空间的容积,m3;最高液位以上空间高度可取(0.10.15)m;2 即时排除型污水提升装置贮水箱(腔)的有效容积宜取提升水泵流量与其最小运行时间的乘积。贮水箱(腔)的总容积不宜小于 20L。4.2.3 贮水箱设置多个时,可以连通设置,数量不宜超过 3 个。水箱底在同一水平面上,连通管长度不小于 200mm,连通管中心距地面(200 250mm)。4.3 管道布置与敷设4.3.1 从排污点至污水提升装置的污水进水管应有重力排水坡度,坡度应满足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 的有关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污水 提升 装置 应用技术 规程

限制150内